徐建新 苏 静
(德化第一中学,福建 德化 362500)
学校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历史传统、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环节、办学举措或具体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学校经过长期探索积淀而形成的办学特长和优势的集中体现。[1]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德化一中”)自2000 年创建一级达标高中以来,开始进行有关“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从“美育为幸福人生奠基”到“以特色为载体,落实五育并举”为主旨,并最终确定以“校园文学”“陶瓷艺术”两大内容为主要支撑“瓷韵·文学”办学特色。
学校办学特色要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充分发掘和调动本地丰富的地域资源,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使之成为学校办学过程中特殊的风格与亮点。
1.陶瓷艺术
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2]地域性资源是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是地方学校实现特色办学、多样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德化县是世界瓷都,陶瓷历史悠久,陶瓷大师层出不穷、陶瓷企业实力雄厚,陶瓷是当地支柱性产业,大部分学生的家庭都从事与陶瓷有关的产业与文化工作,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开展“陶瓷艺术”特色办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乡土。早在1935 年,德化一中创办陶瓷职业班,招收学生30多人,教学内容包括陶瓷史、瓷器造型、色釉、彩绘等。其中,著名画家黄永玉师从学校民国时期教师徐曼亚的经历被传为佳话。1972 年,学校创办校办工厂,生产与陶瓷有关的产品,在校学生广泛参与生产劳动,或毕业后留厂工作。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学校组织涂茂苍等教师编写有关陶瓷工艺的校本教材,开设陶瓷工艺选修课。
2.校园文学
德化一中具有百年老校的深厚文化底蕴。民国时期,定期出版《德中月刊》;1958 年,学生出版《诗集》,其中有林兴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等学生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1979 年和1980 年,学校教师先后创办《学语文》《教与学》,在全国发行,风靡一时;20世纪70 年代,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学校迎来了一批具有文学才华的教师,诸如孙绍振(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白勤铮(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等,推动了校园文学的发展。1993 年,学生自发创办的《野草叶》文学小报,至今已活跃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培养了大批热爱文学的青年,分期正式出版了《青青野草叶》《凤凰山往事》《飞扬的个性》等图书。多年的积淀和成就,《野草叶》文学社已成为学校亮丽的特色品牌。
德化一中根据校情、学情以及位处世界陶瓷之都的地域经济文化特征,在积极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持续培育、丰富和完善办学特色的内涵,“四个结合”,以及“四个支撑”。
一是传承与发展结合。在德化一中校园文学创办与发展,陶瓷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积淀中,寻找突破和发展的契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办学特色的创新和跨越。
二是区域与校情结合。如上文所述,陶瓷与校园文学是学校独具特色的地域资源与校园文化积淀。借助区域资源和文化特点培育特色,与学校的育人理想和信念进行有机融合和提升,聚合社会多方面的力量为我所用,助推学校的特色创建。[3]
三是普遍与精英结合。办学特色要能够立足学生的基础素养的培育,学校一方面要针对全体学生开展必修课程与项目活动,另一方面要拓展特色选修课程与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满足有兴趣特长的少数学生更高层次的需求,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特色”成长。德化一中以陶瓷、文学选修课、名师讲座、陶瓷现场制作、作文现场比赛等形式实现了大部分同学参与“瓷韵·文学”办学特色过程,并以“野草叶”文学社、“瓷韵·文学”研学活动等为载体,使文学与陶艺有兴趣、有专长的学生发挥其特长。
四是实践与鉴赏结合。文学、陶瓷之美,在于创作与鉴赏的过程与体验。“校园文学、陶瓷艺术”两大内容的办学特色,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学会表达、学会欣赏、学会创造,培养其意志品质、艺术情操、人文素养,形成独特的审美思维品质,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每一位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为未来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是文化理念。在“瓷韵·文学”办学特色过程中,以“美育为幸福人生奠基”为主题,培养学生“欣赏美、表达美、感受美、创造美”,以文学之美陶冶情操;以陶瓷之美培育家国情怀,并最终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培育具有本校特色气质的学生。
二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存在前提,校本课程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载体,学校特色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旨归。[4]德化一中开设了《陶瓷历史》《陶瓷鉴赏》《陶瓷雕塑》《陶瓷绘画》《瓷花艺术》《陶瓷英语》《古代叙事文学欣赏》《细说当代文学大师》等独具地域特色与学校优质资源的校本课程。
三是普及受益。作为学校特色,学校整体性的价值追求是其出发点,满足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品质指向和价值取向。德化一中的“瓷韵·文学”办学特色已全面铺开,定期举行专题讲座、丛书出版、现场创作比赛、文学艺术节、实践基地研学活动等,使在校的每位学生参与其中。
四是亮点展示。“瓷韵·文学”办学特色形成物化成果,创新挖掘陶瓷艺术与文学相结合之美作为办学特色亮点,可以编辑出版各类“案例集”“亮点展示”,为高中育人模式创新提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客观反映特色办学成效。
2018 年10 月,学校成立“德化一中办学特色领导小组”,由笔者主要负责该活动的开展。2018 年11 月12 日,学校通过了《德化一中办学特色建设发展方案》,确定以“美育为幸福人生为奠基”为宗旨,以“四个结合”“四个支撑”作为理论与宏观的指导,以“校园文学”“陶瓷艺术”两个办学特色为基点,建立指导教师团队,开发校本课程,实施课题研究,打造文学与艺术的鉴赏与实践的精品课堂及创作活动,同时形成以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教科室、语文组、美术组等为核心的后勤保障服务。办学特色团队的建立,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做好师生的宣传与组织工作,提高全员办学特色的意识,形成领导骨干高度重视、师生共同参与,建立考评、评比、奖励制度,坚持鲜明的办学特色宗旨,使社团和课堂等办学特色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内容更加丰富,教育主题更加鲜明。与此同时,经常邀请陶瓷领域、文学领域等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与指导,引领了办学特色的高水平发展。
文学即人学,文学教育的本质在于“立人”,文学是使人发现、反省、完善自身的镜子,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精神世界,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要培养中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文章读写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并且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习民族文化、民族品质,认识社会、人生和自然。培德、育智、审美,离不开文学教育。近年来,学校的校园文学以《野草叶》文学社为主要依托,以《野草叶》文学报为主阵地,以一批班级、年级自办的小刊物为重要辅助,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文学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学氛围:每学年举办一次面向全县中学的主题征文比赛,以及文学创作讲座、文学沙龙、主题演讲等;以《野草叶》报为平台,为学生习作发表提供天地;举行《野草叶》创刊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以及一年一度的“野草叶”杯校园文学大赛颁奖典礼。同时,加大对《野草叶》的扶持力度,支持文学社自主发展,增设指导教师,划拨专门经费,增加办刊期数,提高办刊质量,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和影响,使《野草叶》文学报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校园文学刊物,“野草叶”文学社成为全国知名中学文学社团,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有较全面的大幅度提高。“作文个性化与校园文学发展研究”等省级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和成果推广,为繁荣校园文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也使校园文学这一办学特色不断得以凸显。
学校以陶瓷艺术节系列活动为依托,开展了瓷花、瓷画现场创作比赛;分批组织学生到学校签约的臻峰文创园、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如瓷生活文化馆等陶瓷实践基地开展陶瓷劳动创作实践;经常性地组织学生或者学生自发到陶瓷艺术大师展馆参观学习,听取陶艺大师讲解作品创造过程,感受品味艺术美。通过陶瓷艺术节、陶瓷艺术馆、陶瓷艺术作品展示、“瓷韵·文学之旅”研学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陶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充实饱满的活动体验中,对区域经济、文化等历史和现实优势有更深入了解。同时,在办学特色和美育的融合上取得长足进步。
1.刊印出版著作汇编《瓷语》(一瓷一文作品集)《校园文学简史》《学瓷——学校陶瓷艺术简史》《让陶瓷艺术开出五朵金花!——德化一中陶瓷艺术课程2020》《“瓷韵·文学之旅”2020》《瓷艺星光灿烂》《“野草叶”三十而立》《让校园文学绽放星光!——德化一中校园文学课程2020》等。
2.建立校园文学馆,收藏各时期的校园文学作品、校友文学著;提供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学习、交流场所。
3.成立德化一中陶瓷艺术中心。“中心”使用面积600 余平方米,涵盖“入口与办公区”“历史长廊”“大师作品展厅”“师生作品展厅”“陶瓷创作区”“拉坯区”“清洁区”“烧制区”等8 个功能区域,既可以对陶瓷制作工艺流程知识进行科普,也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陶瓷创作体验。陶瓷艺术大师们热心捐赠的陶瓷艺术珍品,对播种陶瓷艺术种子、对提升师生美育素养、传承陶瓷技艺更有着积极作用。
4.搭建打造办学特色的平台。学校定期举行“我爱文学”“我爱陶瓷”的飞凤讲堂;举办德化一中陶瓷艺术节等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力;在县级课题的基础上拟申报陶瓷艺术校本研究的省级课题,以进一步指导办学特色的开展,并形成课题成果。
学校在推进基于地域资源,构建“瓷韵·文学”特色学校的实践过程中,受地理、交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所能调动或获取的外部支持和资源相对较少,因此办学特色在实践层面还存在资金不足、硬件设施薄弱、信息闭塞等诸多困难。另外,办学特色还没有形成基于学校特色的评价体系,缺乏有效的标准引领和监测反馈。学生的学业课程规定过满,给学校和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有限;部分教师和许多家长认为发展特色办学与学生学业质量提升会发生冲突,观念的转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特色办学对学生的熏陶是一个慢过程,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更注重显性的成绩、价值的选择成为学校的两难,考核评价和社会环境等相对完备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因此,办学特色在理论层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使之更具系统性和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