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12-07 13:46邹春祥王俊义孙永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19期
关键词:压痛远端胫骨

邹春祥,王俊义,孙永进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骨外科,江苏 盐城 224199)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多因高能量损伤导致,由于股骨下段软组织覆盖少、血供少,骨折部位不易愈合,所以临床中多进行手术治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IMN)是常用的手术方式,其具有受力均匀、不易折弯变性等优势,但生物力学效果不如钢板固定[1]。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结合钢板与间接复位软组织微创技术的优势,固定强度大于髓内钉,且能减少对机体的组织损伤[2]。本文旨在探讨MIPPO对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8(IL-8)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7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分为常规组(35例)和微创组(35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5~68岁,平均(39.32±2.23)岁;左侧骨折16例,右侧骨折19例;骨折原因:车祸21例,高处坠伤14例。微创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24~67岁,平均(38.29±2.19)岁;左侧骨折18例,右侧骨折17例;骨折原因:车祸19例,高处坠伤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实用骨科学》[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者;单侧骨折者;骨折至入院时间小于24 h者等。排除标准:合并同侧肢体神经损伤者;具有骨质疏松者;以往具有踝关节严重损伤影响活动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予以常规组患者IMN治疗,患者全麻,X线检查髓腔情况,选择适合的髓内钉,于骨折处作一纵向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暴露骨折处,并于胫骨结节上端打开髓腔,扩髓后复位近端骨折位点,并将带锁的髓内钉借助定位瞄准器打入以固定患者骨折处的近、远端。微创组患者采用MIPPO治疗,患者全麻,采用C型臂X线机观察骨折部位,作2~3 cm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组织和基膜层,完全暴露患者的骨折端,采用骨剥离器依照胫骨内侧路径分离骨膜,视患者骨折情况选择恰当长度的钢板,置入潜行通道进行复位,再次使用C型臂X线机观察骨折部位对合情况,确认对合良好后清理骨折端残留的软组织与瘀血,解剖复位骨折部位,并垂直加压用拉力螺钉固定复位,最后选择相匹配的钢板,采用螺钉再次固定于骨折胫骨的远端与近端。术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且于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愈合周期,骨折愈合周期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②踝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4]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关节压痛指数,总分为10分,无压痛(0分)、轻度压痛(1~4分)、中度压痛(5~7分)、重度压痛(8~10分);根据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5]评估患者关节功能,包括疼痛、地面步行、前后活动、反常步态、后足活动等9个项目,满分为100分,50分以下表示踝关节功能差,50~74 分表示可, 75~89分表示良, 90~100分表示踝关节功能优。③炎性因子。于术前、术后24 h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2 500 r/min,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8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愈合周期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愈合周期(周)常规组 35 82.39±10.24 17.19±3.23 13.53±2.69微创组 35 59.26±10.58 16.73±2.95 10.26±2.74 t值 9.294 0.622 5.038 P值 <0.05 >0.05 <0.05

2.2 踝关节功能 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指数均显著降低,且微创组显著低于常规组;而其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且微创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 分)

注:与术前比,*P < 0.05。

组别 例数 关节压痛指数 关节功能评分术前 术后6个月 术前 术后6个月常规组 35 7.27±2.57 4.35±1.95* 41.15±3.57 68.47±4.69*微创组 35 6.96±3.01 2.39±0.21* 41.86±3.84 78.26±4.82*t值 0.463 5.912 0.801 8.612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炎性因子水平 与术前比,术后 24 h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升高,但微创组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术前比,*P < 0.05。TNF-α:肿瘤坏死因子 -α;IL-6:白细胞介素 -6;IL-8:白细胞介素 -8。

组别 例数 TNF-α(ng/L) IL-6(pg/mL) IL-8(ng/L)术前 术后24 h 术前 术后24 h 术前 术后24 h常规组 35 25.59±5.23 70.63±0.21* 170.21±21.12 226.25±30.75* 22.36±5.32 79.03±4.79*微创组 35 24.73±5.95 53.32±0.79* 174.34±20.15 202.12±28.31* 21.51±5.22 50.45±5.23*t值 0.642 125.279 0.837 3.415 0.675 23.84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骨折部位独特的解剖结构与血供特点,如何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对皮肤组织的损伤及确保骨折端稳定等问题成为治疗的难点。目前临床中以解剖复位、内固定及实施早期功能锻炼为治疗原则。IMN主要通过轴心固定的力学特点实现坚强的内固定,对软骨组织的损伤小,并且固定后骨折端可以微动以促进骨痂的形成,降低骨不愈的风险,但其存在关节受累、远端固定不牢固、术后易发关节疼痛等缺点[6]。

MIPPO通过拉力螺钉以垂直加压的方式固定复位部位,并采用钢板进行加固,比IMN的稳定系数更高,并且MIPPO强调间接复位,可减少对骨折断端软组织的损伤,促进骨折早期愈合,进而改善关节功能[7]。何强等[8]研究结果显示,MIPPO可以提高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本研究中,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常规组;术后6个月微创组关节压痛指数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提示MIPPO可促进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TNF-α是参与到缺血性组织损伤中的重要炎症反应因子,一般通过诱导急性期反应蛋白,促使中性粒细胞聚集,进一步催化IL-6的释放,对炎性因子具有激活和毒性作用,进而加剧机体炎症反应,影响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术后骨折处的恢复;IL-8可激活中性粒细胞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加重机体炎症反应、放大毒性作用,造成组织细胞的损害,不利于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术后骨折处的恢复。MIPPO采用小切口模式,有助于减少医源性组织损伤,保证患者骨折部位的血流供应,进而抑制机体应激炎症反应[9-10]。本研究中,术后24 h微创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提示MIPPO可减小对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手术创伤,缓解患者术中应激损伤,抑制术后的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MIPPO可促进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机体损伤,缩短住院、首次下床时间及愈合周期,同时抑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压痛远端胫骨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两种全口义齿修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