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学明
(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无锡 214203)
肺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发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头痛、咳嗽、呼吸不畅、发热等症状,且老年人群机体免疫功能较弱,若不及时进行治疗,还可引发呼吸困难、肺脓肿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临床上通常采用抗菌类药物对老年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是复方制剂的抗生素,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进而发挥抗菌的效果,其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使用效果更为明显[1]。左氧氟沙星属喹诺酮抗菌药物,具有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2];莫西沙星属第四代喹诺酮药物,可通过与DNA螺旋酶结合发挥破坏病原菌、阻断细菌DNA复制使其死亡的作用,且其在肺部、支气管黏膜处具有较高的浓度,杀菌效果较好,对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3]。本文旨在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老年肺炎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老年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65~84岁,平均(73.27±3.46)岁;病程8~15 d,平均(10.65±1.64) d;病情严重程度:轻度7例,中度11例,重度8例;基础疾病:冠心病8例,高血压11例,糖尿病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66~87岁,平均(73.74±3.29)岁;病程7~16 d,平均(10.78±1.16) d,病情严重程度:轻度8例,中度12例,重度6例,基础疾病:冠心病6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呼吸疾病诊疗指南》[4]中关于肺炎的诊断标准者,且经临床症状、胸部X线片检查确诊者;入组前未服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者;未合并肺部恶性肿瘤者等。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存在药物过敏史者等。研究经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化痰、止咳、降温及吸氧等常规治疗,并将4.5 g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235,规格:1.125 g/剂)加入至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混合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基础上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163,规格:2 mL:0.1 g(以左氧氟沙星计)]进行治疗,将0.4 g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加入至5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基础上加用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431,规格:20 mL:0.4 g),将0.4 g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加入至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混合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临床常见疾病诊治指南》[5]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判定,患者治疗后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胸部X线片显示炎症基本或完全吸收视为痊愈;患者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胸部X线片显示炎症吸收>50%但未完全吸收视为显效;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胸部X线片显示炎症吸收 ≤50%为视为有效;体温、临床症状、体征均未改善或加重,胸部X线片显示炎症无改善视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肺功能指标,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③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后,将上层血清分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s)、[ 例(%)]表示,并分别行t、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肺功能指标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
组别 例数 F V C(L) F E V 1(L) F E V 1/F V 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 6 2.2 1±0.5 9 2.7 3±0.5 4* 1.2 8±0.1 8 1.9 2±0.4 3* 5 1.4 5±5.2 9 5 7.1 2±5.2 7*观察组 2 6 2.2 3±0.5 7 3.2 2±0.5 2* 1.3 0±0.1 9 2.6 3±0.3 2* 5 1.0 9±4.2 2 6 8.2 6±5.4 8*t值 0.1 2 4 3.3 3 3 0.3 9 0 6.7 5 4 0.2 7 1 7.4 7 1 P值 >0.0 5 <0.0 5 >0.0 5 <0.0 5 >0.0 5 <0.0 5
2.3 炎性因子水平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CT、hs-CRP、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PCT:降钙素原;hs-CRP:超敏 -C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 -6。
组别 例数 P C T(n g/m L) h s-C R P(m g/L) I L-6(p g/m 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 6 7.6 2±2.4 5 3.8 9±1.1 3* 1 5.1 2±3.2 6 1 2.0 9±1.1 9* 3 3.5 2±5.1 2 1 9.2 6±2.3 4*观察组 2 6 7.6 5±2.3 3 1.2 8±0.3 8* 1 5.0 7±3.1 3 7.1 3±1.0 3* 3 3.1 7±5.0 9 1 0.2 6±2.5 2*t值 0.0 4 5 1 1.4 6 3 0.0 5 6 1 6.0 7 0 0.2 4 7 1 3.3 4 5 P值 >0.0 5 <0.0 5 >0.0 5 <0.0 5 >0.0 5 <0.0 5
肺炎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由于老年人群自身器官功能衰退,抵抗力较弱,因此肺炎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为临床上治疗老年肺炎的常用药物,其主要由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钠组成,其中哌拉西林可与靶蛋白结合,具有广谱抗菌性,而他唑巴坦钠可抑制耐药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增强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作用,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其与抗菌类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加显著。左氧氟沙星可用于各种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但使用后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整体治疗效果欠佳[6]。
莫西沙星对革兰阴性、阳性菌、左氧氟沙星耐药菌及支原体等多种致病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同时其对肺炎链球菌具有双重靶向作用,可发挥良好的药代动力学作用;且其药物浓度比防突变浓度高,可增强其耐药性,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使用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可降低气道阻力,消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进而提高患者肺功能[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FVC、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将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用于老年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且治疗效果较佳。
相关研究显示,炎症反应参与肺炎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其中PCT为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其在正常人血液含量较低;hs-CRP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可在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受到IL-6、肿瘤坏死因子 -α等相关细胞因子的刺激后大量分泌,其水平高低可提示机体内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IL-6则属于前炎症细胞因子,可促进溶酶体酶、超氧化物释放,进而加重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病情发展[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CT、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可通过降低老年肺炎患者机体内炎性因子水平,进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为一种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具有消炎杀菌、抵抗细菌、真菌感染的作用;肺炎支原体对莫西沙星的耐药性偏低,而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的敏感性极高,可发挥显著的抗菌活性,两者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内炎症反应[9]。
综上,将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应用于老年肺炎的治疗中,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肺功能,且降低机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