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消费券对经济的影响效用研究—以武汉发放消费券为例

2021-12-07 02:34黄雪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品牌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武汉市武汉消费

文/黄雪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一、序言

(一)疫情期间政府派发消费券刺激消费

2020年初,新冠疫情给全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武汉作为最先暴发新冠疫情的城市甚至直接封锁全城来抵抗疫情。尽管抗击新冠疫情最后取得成功,但在面对疫情冲击下的接连失业和消费萎靡等经济危机局面,提振消费成为政府在疫情恢复期间的重要任务。于是全国各地纷纷出台“福利性政策”,以此刺激居民个人消费、激励实体经济复苏,其中香港、澳门甚至直接发放现金缓解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尽管直接分发现金不适用于大陆,但消费券的出现在鼓励民众抗疫的同时可以弥补疫情带来的收入损失,从而达到刺激消费的作用。

不同于美国政府以现金补贴方式影响消费,我国应从国情出发,基于本国实际经济情况、财政实力,灵活运用消费券和现金补贴等方式拉动经济。但目前关于消费券经济效应的研究,大多是对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发放消费券的效果进行研究,而对2020年为缓解由于新冠疫情冲击造成居民消费水平大幅下降而分批发放消费券的研究较少。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创新选取疫情最先暴发、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武汉市进行分析,重点分析2020年疫情期间发放消费券的特点,并以武汉市首批发放消费券前后经济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定性与定量结合,为研究消费券对消费存在刺激作用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二)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综述

消费券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仅用来购买商品,而不能直接兑换为现金的准货币(常伟,2009),也能理解为是一种代币券(杨科,2009)。早在20世纪90年代,外国政府为振兴国内经济而大规模发放消费券,例如日本政府“泡沫经济”危机后,将消费券政策作为宏观调控工具进行研究,并发放“地域振兴券”对刺激消费具有积极作用(Masahiro Hori, Chang-Tai Hsieh,Keiko Murata et al,2002)。此后,2008年金融危机后,以消费券为代表的“政府红包”被认为是应对特殊时期采取的特别手段(李春,2009),通过数理模型也能证实金融危机后消费券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罗凯,王弟海,2010)。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国内学者通过差分模型得到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具有更好的商品交易指数的结果,从而推论消费券可以促进居民消费(林毅夫,孙昂,沈艳,2020)。由此可见,在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时,政府会通过消费券政策进行调控,使其尽快恢复到正常生产、消费水平。

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当消费券被发放到中低收入人群中,相对于增加政府购买,在短期内更能扩大总需求,提振经济(毛程连,2009;郭田勇,2009;张旭昆,2010;Hsieh和 Chang-Tai,2010)。但长期来看,居民消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共同作用,其对于居民消费和社会福利的作用仍受到国内学者争议(孙杰,2012;王成,Jamal Khan,2020)。此外,不同国家根据自身国情、社会背景采取不同的制定方案。消费券实际上是一种价格补贴,属于社会福利,而在以不同方式调节社会福利时,应当注意社会福利和财富积累的适配,注重公平、效率原则(詹秀花,2017)。美国等西方国家通常以现金形式直接补贴,而我国大陆城市则更适合发放消费券,着重刺激消费和实体产业复苏(岳经纶,方珂,2020)。

由上述文献可以得到,国内外学者对于消费券政策研究主要集中理论层面,通过乘数效应、替代效应进行分析,而对实证部分有待补充。本文将通过整理武汉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构造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并针对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使得消费券对经济的影响方面研究更加完善。

二、武汉消费券作用机制与发放情况

由于武汉因疫情存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封城,其经济受疫情影响最大,本文选取武汉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消费券对经济拉动作用机制以及发放情况。

(一)五亿消费券短期加速恢复经济

疫情暴发期间,武汉一个多月的封城、停工停产对其整体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为恢复疫情对企业带来的无营业收入的资金压力,武汉政府出台一系列税收减免等相关政策,但对于占据大部分市场的中小企业而言,市场需求的恢复速度直接决定中小企业的存亡。考虑到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武汉市政府选择投放消费券来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避免发放现金被居民储存起来的不可控性。同时,由于消费券存在乘数效应,通过投放一倍量的消费券带来数十倍的消费,在短期内支持中小企业复产复工,恢复消费市场活力。

即使隔离措施取消,线下市场的人员流动短期内也难以恢复繁荣,消费和服务员回暖速度缓慢。自2021年4月19日,武汉市政府陆续投放5亿元的“武汉消费券”,分为餐饮消费券、商场消费券、超市(便利店)消费券和文体旅游消费券四类,以此撬动武汉消费,调动居民消费积极性。同时,结合线上发放、线上线下同时消费的方式,通过快速发展的电商平台带动线下实体店,加快小微企业转型和市场需求恢复。

(二)分期发放和核销上线全面带动参与

国内外学者针对2008年消费券在金融危机后的应用研究,发现消费券短期对经济存在明显提振作用,但长期是否依旧有益于经济上行仍存在争议。由此,武汉政府一方面将消费券分两期投放市场,使得消费效用持续化。除此以外,由于第一期消费券投放时部分小微企业、实体商户存在资金缺口,尚未参与第一期消费券投放,增加消费券的投放期数也能使消费券全面带动武汉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旨在设计普惠性消费券,使更多消费者受益,消费者每月累计核销消费券总额不得超过100元,两期内累计核销总额不超过200元。同时,设计限额领取也可以避免利用消费券违规套利的发生。

三、消费券对经济影响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经过上述理论层面对消费券作用进行分析后,以凯恩斯消费理论为基础构建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武汉消费券的经济效用。

(一)样本说明与变量定义

本文样本以2019年4月为时间节点,分为消费券发放前和消费券发放后,自国家统计局和湖北省统计局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月度报表数据。

同时,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收入决定消费,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会随之增加。消费券不仅相当于为消费者增加存在一定使用期限的收入,也会使消费者消费掉一部分自由收入,从而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设定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为被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解释变量,并引入虚拟变量。最后根据关于消费影响因素的其他相关文献选取虚拟变量。本文变量设定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

(二)构建模型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发放消费券对本地消费的影响,探究消费券在疫情后对经济的影响作用。由此构建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为被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解释变量的对数线性模型:

(三)实证结果

本文构建对数线性模型消除其异方差性,并在通过单位根检验后,对其进行回归,得到回归结构如表2所示。

表2 回归结果

由表2中回归结果可以看到,β1,β2的 P 值小于 0.01,是高度显著的,且显著大于0,可以认为收入对于消费是存在正向影响的,同时消费券的存在相当于增加居民部分收入,有利于扩大消费。

(四)稳健性检验

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β1、β2在10%水平下仍然显著,并且系数为正,居民收入及消费券的存在对消费的影响仍然显著,这与上文的实证研究结论基本保持一致性,所以可以表明本文的实证结果基本稳健。

表3 稳健性检验结果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结合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对疫情后武汉市消费券刺激消费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为武汉后续以及其他城市发放消费券提供参考。

(一)研究结论

受新冠疫情影响,武汉市中小微型企业受创严重,在此背景下,市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重启消费市场。本文研究消费券对武汉市经济影响作用后得到以下结论:

(1)为回暖武汉经济状况,市政府在发布多项福利政策支持供给端的同时,大力发放消费券,从而加速需求端的回暖,推进经济服务。由本文实证分析得出,消费券的发放相当于增加了居民收入,而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提升市场消费。居民在使用消费券的同时,额外带动自有资金进行消费,从而在两方面达到提振消费。

(2)消费券的发放往往是“精准投放”,并通过给予减免优惠、限时消费的措施,加快资金流动,直接达到刺激经济的作用,由此消费券的见效是十分快的。武汉居民可以直接通过电商平台领取四类消费券,并可自由选择线上或线下核销,完美对应超市、餐饮、商场等居民可以长期、多次消费的企业,有利于恢复消费信心、激活内需。

(3)武汉市通过发放消费券,以财政补贴而非增发现金的形式刺激消费,避免供给端与需求端失衡,市场由于货币量增多而引发通货膨胀。另外,武汉市政府对居民发放消费券目的是为恢复受疫情冲击的产业达到正常水平,而非通过消费券过度刺激经济。同时,对于疫情后武汉市中小微企业而言,收入是决定其能否生存的关键,因此企业会推出各项优惠活动,更加配合消费者使用消费券,从而达到吸引顾客、增加消费的目的。

(二)政策建议

新冠疫情相当于对我国经济做了一次压力测试,而在发放消费券应对疫情冲击的过程中,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坚韧性,也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引领经济复苏时的主导地位。本文以武汉市为例,研究新冠疫情冲击导致市场失灵背景下消费券的经济作用,基于上述研究过程和实证结论拓展至全国消费券政策效果,本文有三点建议:

(1)扶持财政实力不足城市发放消费券。城市消费券发放金额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以及服务业在其经济结构中占比。地方政府财政实力不强时,其在发放消费券过程中往往存在政府资金周转困难,中央应增加财政转移支付以帮助其实施消费券政策,或是允许当地政府提高负债率。此外,目前消费券发放对象主要是中等收入家庭,应当进一步完善消费券发放制度,降低低等收入人群领取和使用消费券的消费金额限制。由此,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充分利用财政资金,有效发挥消费券对经济的提振作用。

(2)完善消费券发放过程的法律法规,避免出现利用消费券套期,做到程序公开公正、透明。目前我国消费券基本上是通过电商平台发放,但尚未在法律法规中对其资金流动、发放程序、核销监督进行明确规定,存在利用消费券套利、暗箱操作等风险,当这种现象频繁发生极易扰乱市场秩序。因此,作为在未来一段时间用来刺激消费的手段,我国应当针对消费券发放和核销制定健全的法律体系,以保证发放消费券作为财政政策能有效调控宏观经济。

(3)针对不同类型消费券设定条款,加强对消费券的推广。为使消费券更好作用于经济,针对不同类型消费券所发放的城市以及适用的行业设计不同的核销条款,最大限度使发放的消费券得到利用。同时,扩大消费券推广范围,多样化发放和使用能使更多人群接触到消费券,从而起到大力刺激消费的作用。

猜你喜欢
武汉市武汉消费
寻找家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