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时代陶瓷产品绿色包装设计*

2021-12-07 02:34许钟淇史墨北京印刷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瓷器陶瓷商家

文/许钟淇 史墨(北京印刷学院)

一、引言

陶瓷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陶瓷最初的制作表明了人类开始根据自己的意志和需求使用天然物进行创作。这种创作原始的目的很单纯,大多是从某些实用性器具开始,主要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不突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瓷器的种类也逐渐丰富,无论是从原材料还是加工工艺上都有不断地提升,尤其在明清时期陶瓷发展更为辉煌,以青花瓷为代表的各类彩瓷也兴盛起来。此时的瓷器追求装饰精细华美,色彩丰富。进入现代社会,瓷器要想更多地被大众和时代接受,首先经历了从传统陶瓷向现代陶瓷的转变,无论是在陶瓷的用料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独具一格。陶瓷材料的运用变得更为丰富,带给我们更为丰富的视觉体验和触感的享受。瓷器的受众范围也更为宽广,除对瓷器的特别爱好者外,大多数的家庭也会用到瓷器,例如盘、碗、碟子等餐具,又例如茶具、烟灰缸等,受众对于瓷器的种类需求变得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单一用途的实用型器具或观赏型瓷器,而是追求两者并行的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多美观与实用兼具的器具。

图1 中国日用陶瓷产量

现今,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已经提高到了一定的标准,大多会追求在可承受范围内的高品质生活,逐渐出现“货比多家”的情况。而在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下,电子商务不断发展,在忙碌紧张的工作中很多人选择在网上进行购物,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多家商品的对比,人们在网上购买陶瓷类产品也更为容易。但瓷器的运输显然成为一个隐患问题,瓷器虽然历史悠久并且在形式用途上随着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而随之产生的陶瓷包装和运输包装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也给环境带来了诸多压力。

二、陶瓷包装市场的调查及现状分析

(一)陶瓷产品市场调查

中国是全球日用陶瓷制造中心和出口大国,年产量及出口量均居全球首位,2017年中国日用陶瓷产量在全球总量中的占比为70.4%,其中大部分产品流入国内家居市场。中国日用陶瓷主要是应用于家用、商业住宿、餐饮等领域,其中家用领域是最大的应用市场。2018年中国陶瓷日用总产量达到533.2亿件,其中65.8%为家用市场消费,可见日用陶瓷在我国所占比例之高。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国民们对于生活水平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在日用产品中即可集中体现。中国是陶瓷古国,对于在如此深厚的陶瓷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们来说,他们对于传统的陶瓷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审美疲劳,当下人们更想要追求奇特的造型和新奇的产品。而国内也的确在不断涌现新生陶瓷艺术家,以及对陶瓷的另一种视角的解读,使之独特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但目前国内大多的陶瓷品牌力偏弱,没有建立品牌统一的视觉系统,这对产品包装以及品牌宣传上受到影响。

(二)陶瓷包装设计现状

陶瓷生产大到建筑陶瓷小到餐具陶瓷,种类繁多,以陶瓷茶具包装为例,中国人对于茶文化的自信与热爱是溢于言表的,很多时候陶瓷茶具作为高端礼品在重要的节日礼尚往来,而这个时候的产品包装定位为中高端商品,不再是简单地以瓦楞纸和蜂窝纸等进行包装,这些中高端的产品大多选用很多复合材料例如木材、丝绸布料等。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还会采用一些装饰材料作为产品包装的升华。而这些是否能增加减震功能有待商榷,但可以明晰的是这种贵重的包装也成为一种“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还需对外包装进行再次保护,通常会加入泡沫、空气柱等。如果是大形产品还要在箱子外用木箱结构来固定,这种“套娃式”过度包装和重复包装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包装及运输方式增加了重量和体积,提高了运输成本,并且在包装生命周期的评价中显然这种方式是不理想的。这种形式使包装的回收增加了难度,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例如在欧洲,比利时政府在1993年作出决定,根据环境负荷大小对包装和产品征税,其中使用了生命周期的评价方式,显然对包装生命周期的考虑很重要。

在电商时代下,一个产品的包装功能被更明确地表达,即包装的自然功能和包装的社会功能,但包装本应同时所具有的两种功能逐渐被分开体现,自然功能更多地体现在物流运输中,而社会功能是商家负责的产品包装。在如今消费盛行的时候,随产品而来的包装需求急剧增加,而包装采用的形式就决定着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对消费者来说,包裹的到来使其充满期待,并且在接到包裹直到打开包裹这个过程中,其实是消费者和商家初步建立信任的关键一步,因为在网上购物,与产品和商家都无实际接触,对于没有接触过的品牌选择购买主要是依靠产品评价。现在对于网购产品包装会存在两种状态,一是部分商家很愿意在包装上下功夫,使精美包装符合自己的产品。所带来的是消费者在接收到这类包裹时会对商家的产品在还没使用时便留有好感,认同自己的选择以及商家的品质。其实这是商家在保证包装的自然功能下更好地发挥了包装的社会功能。另一种则是选择与产品本身并不契合的包装,不存在为商品本身设计的包装,包装只是为了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这就是看重自然功能大于社会功能,这样并没有使其产品在包装层面与消费者有良好的沟通。而大多数商家使用此种包装方式:采取优惠便利的材料达到减震效果,例如泡沫、空气柱等,包装上比较随意,满足运输基础安全条件即可。这种包装大多只能完成一次运输便结束了它的使命。这部分包装在市场上占比很大,大多收到的包裹都是这样,包装里面填充物是不可降解的材料,外面是缠满了一圈又一圈的胶带,单在开包装这件事上便使得消费者接收产品时的兴奋被消磨殆尽。在网上对于这一类型产品进行研究也是此类包装形式为主流,哪怕是已经具有品牌特点的商家外包装上也是很普通,没有符合产品调性的包装和视觉,无法使消费者从外包装中辨识产品。包装结构也很简单,减震主要靠箱子内的填充物。

而反观高端陶瓷产品的外包装大多是礼盒装,并且定制符合产品外形的内包装结构,但形式上一部分符合陶瓷本身的调性,例如内外都很精致。但也有一部分过于繁复,用料体现不出陶瓷这种手工艺品的气息,并且此类包装成本偏高,不适用于普通产品,无法大面积使用。所以陶瓷的包装设计应基于以上几点的论述,要为提升消费者的购物幸福体验,也给予有温度的手工艺品独特的包装方式,选用环保材料,使得绿色低成本的包装可以更多地被使用。

三、电商时代绿色包装设计

(一)绿色包装设计研究

包装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具有与消费者沟通的功能,在包装中应当包含产品的基本信息,并且在视觉或功能结构上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今,优秀的商品包装不仅要满足以上需求,并且还要有绿色环保功能,保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绿色设计也就是生态设计,与有关绿色设计的包装与绿色设计的核心是分不开的,即“3R”原则的遵守,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使产品和零部件能方便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所以,在绿色包装设计上,设计师需考虑包装材料的使用,包装结构的设计,以及包装最后的回收难易程度和循环再生率以及重新利用率。如何减少包装材料的损耗,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绿色包装设计在符合基本功能时也要注意包装结构形态,要从产品的体量、造型、材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从结构层面进行研究达到减震效果,替换大部分不可降解物的填充,达到提高回收效率以及循环再利用的效果。绿色包装材料也是值得探究的领域,在传统材料上例如竹、木等材料,但在成本和适用范围上还有难度,而新型材料的开发和创新在新时代下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某制奶公司的外包装材料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乳酸物制成的,而这种以植物为原材料进行相应化学加工所生产出来的就是替代塑料制品的可降解材质,因此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较少。

(二)物流行业中的绿色包装

在电商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据估算,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并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在快递包装治理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的要求,《指导意见》的出台必定推动快递包装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产生,不断完善快递绿色包装治理体系。

实际案例中也可以看出,快递物流行业在对绿色包装和生态保护做出努力和改变,在2019年就已经开始有城市在试点“共享纸箱”,在城市的快递点设立“纸箱共享站”,引导消费者在收到快递后将纸箱投入共享站,并可以从工作人员手中获取快递优惠券,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也在物流行业和消费者心中逐渐建立起绿色环保意识。

四、结语

要实现网购时代下陶瓷产品的绿色包装设计,要坚定对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从绿色包装设计层面要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对包装结构进行研究,减少过度包装和重复包装,尝试将陶瓷产品包装与物流运输包装合二为一,减少双重包装,但同时要保证包装的信息传达和品牌识别特点,达到一种平衡。绿色包装设计的推广不能单靠一方,要同时在消费者、物流行业、电商三个领域培养和建立绿色环保意识。

猜你喜欢
瓷器陶瓷商家
瓷器迷宫的暗影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No.4 快手电商:已帮助至少50万线下商家恢复生意
中国的名牌瓷器
陶瓷艺术作品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春节黄金周陕西省商家揽金二百一十亿元
新闻浮世绘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