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婧茸
城市客厅,是一个城市市民和八方来客共享休闲时光的场所。每座城市都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客厅,将城市的历史、发展、文化、社交等相融,用建筑符号表达城市内涵。当下,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建设以文化客厅为主题的文化展示空间,苏州是江南文化的典范之城,各种独具风味的江南文化客厅也纷纷涌现。
在湖光美景中,用最苏州的方式待客
在烟波缭绕的石湖蠡岛上,有一座苏州城市文化客厅。传说两千多年前,石湖上远去的一叶扁舟,烟雾漫漫的蠡岛,归隐着西施与范蠡的故事。两千多年后,2018年苏州文化客厅在石湖蠡岛正式对外开放,这是苏州第一家正式注册的文化客厅,由苏州市苏园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苏州日报报业集团现代苏州杂志社共同打造。苏州文化客厅为石湖蠡岛带来了时尚活力,也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江南文化之旅。
陶亚寒,苏州文化客厅创始人。在她看来,苏式的江南文化之美不能只局限于欣赏,必须深深地扎根于生活之中。“江南文化需要去落地,城市文化客厅正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展示空间。之所以将苏州文化客厅设立在蠡岛,因为这里在我眼中是一处世外桃源,是一幅独一无二的江南水墨画。当我登上岛上的阅湖楼,石湖十八景尽收眼底,这里不仅灵山秀水,妙趣无穷,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范成大、张进、莫舍等一代代才子文人都诞生于这片湖光深色中。苏州文化客厅在这个诗情画意的地方设立再合适不过了。”
苏州文化客厅开馆之初,陶亚寒通过整合资源,将苏州令人骄傲的非遗文化带上蠡岛,设立了明式红木家具馆、姚建萍刺绣体验馆、石湖琴社、范蠡文化及太湖窑瓷器展示馆、玉兰鸳鸯厅茶室、冯英旗袍工作室、苏州国兰艺术体验馆等十个展馆,汇集数位非遗大师及名家之作。同时,又引入苏州非遗文化吴罗、缂丝项目及各类苏州传统手工艺品,自创“采薇”苏式服装等。“既然是苏州文化客厅,我们就要用最苏州的‘待客之道’让这里真正成为中外游客了解苏州历史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陶亚寒说。
除了十大展馆,石湖蠡岛苏州文化客厅还与社会各界机构共同打造江南文化与苏州非遗文化体验培训以及文化雅集等活动。“石湖晚上好”中秋赏月听曲活动让市民游客可以欣赏“石湖串月”的奇景,感受千年前古人赏月的风雅;苏式早茶活动,在文化客厅的苏式庭院中临水用餐,泡泡馄饨、糖粥、赤豆小圆子……这些苏式茶点配合着岛上的园林景观内的,显得更加秀色可餐;苏式非遗文化体验系列活动,为江南文化的匠心传承、展示、体验打开新的途径和渠道,再现苏州细致精微的文人之美;“盆上苏州”,有资深赏石盆景园林专家姜敏定期授课,将迎春、海棠、石榴、梅花、黑松等布置出一个个苏式韵味植物园……
花径、盆景、池水、湖石、亭廊、漏窗……苏州城市文化客厅无论是从外在还是肌理,从大文化和或是小细节,生动地展示了江南文化,为苏式生活的传承、展示、体验打开新的途径和渠道,将苏州的人文底蕴、历史积淀和湖光山水共同描绘在一张“江南梦境图”之上。
客厅不仅要“好看”,更要让人“喜闻乐见”
在苏州科技大学教授、苏州市环境文化协会会长居易看来,一个城市的文化客厅除了要展示城市形象方面,还要积极有效地提升场馆的互动体验氛围和体验乐趣,借用其他先进新鲜的资源,让苏州优秀的传统水乡文化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走进百姓尤其是年轻群体心中,助力江南文化更好地传播和传承。“既然是城市的文化客厅,苏州要拿出主人的气质,让在这个客厅中的客人一下子能理解苏州的文化特色。”
今年九月,“观前会客厅”正式开放亮相。“荡荡观前街,白相玄妙观”,这是苏州人耳熟能详的口头禅。作为苏州最繁华、最享有盛名一条街,观前街承载着好几代苏州人的独家记忆,更是古城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观前会客厅”设立在观前主街,以“人民的观前街,百姓的会客厅”为定位,设置了历史展陈区、规划展示区、5G体验区、夜间经济展区、品牌临展区等多个展区,同时兼具办公、会议、路演等多种功能。
除了运用照片、视频、音频等呈现方式,“观前会客厅”还创新引入人工智能交互系统、全息影像沙盘、5G应用、智能随动灯光等先进技术手段,整合各路资源,营造出沉浸式的游览体验。游客钱锦与身着苏式旗袍的AI导游进行互动时说:“‘观前会客厅’模拟观前夜景的霓虹展牌真是令人眼前一亮!里面还有AI小姐姐不仅会热情洋溢地讲解,还会用灵巧的双手弹奏美妙音乐欢迎八方来客,让游客感受到苏州,感受到这条拥有1700多年历史商业街的热情和人气,也可以用最直观的方式了解苏州。”
在居易看来,苏州的江南文化客厅中要“挂上一幅姑苏繁华图”,这幅“客厅挂图”里要记载城市的历程,也要描绘未来的璀璨,更要展现现在的精彩。“客人一进到客厅首先要被这幅‘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鱼米之乡所吸引,古韵今风,交相辉映,非常具有带入感、沉浸感。同时,这个现代的客厅还要兼具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数字文化产品,活化这些传统文化,激发客人的兴趣和热爱。有趣的创新吸引更多年轻的客人,愿意拿出手机去分享,有效扩展文化传播方式及文化传播载体,这才是一个好的文化客厅,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江南文化客厅。”
客厅让交流的过程更具场景感、仪式感和价值感
苏州市吴江区,千年运河穿城而过,小桥流水人家江南特色鲜明。如今,吴江则占据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C位”,苏州湾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占地160亩的苏州湾文化中心的出现,不仅为苏州开创了都市文化盛宴的策源地,更打造了以江南文化为核心重点的文化会客厅。
苏州湾文化中心是全国首个集大剧院、影院、博物馆、会展中心等场馆于一体的城市文化综合体,将商业落位艺术化,突破商业与艺术的界限,将艺术融入生活,让市民和游客全方位、零距离地与江南文化接触、体验。
在苏州市吴江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昕看来,苏州的江南文化客厅,应该是浓缩了苏州这座城市的古典与现代,是苏州的品牌符号和形象窗口,是城市社交与对外交流展示的高地,通过江南文化客厅,人们可以多维度了解苏州,认识苏州。
“苏州江南文化客厅应该是一本打开的书,这本书中既有文化的内涵,又有城市建筑的肌理,这一切都承载着整座城市文化内涵和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活力生命区和名片,同时也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荣光。”
在吴昕眼中,江南可以说是中国文化里最亮眼的符号。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夜泊秦淮近酒家,也是江南。南朝四百八十寺,是江南。半壕春水一城花,也是江南。淡妆浓抹总相宜,是江南。因此江南文化一定蕴含着古镇文化、丝绸文化、水乡文化、运河文化、太湖文化等众多的文化因子在里面,江南文化是一种意象,一种观感,一种情怀,江南文化更具有包容性。因此,为了更好地让人们体验江南文化,要深挖本地文化资源,将其整合,并盘活民间艺术,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激发江南文化活力,擦亮江南文化标识,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提升吸引力和创造力,集聚优秀资源打造最具江南韵味的文化客厅。
吳昕认为,一个理想的江南文化客厅除了展示的功能之外,还要起到信息交流、宣传、沟通、发展与提高城市知名度的功能。“苏州的江南文化客厅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是城市内涵的最直接的体现。我觉得文化客厅不仅要让文化交流更具有吸引力,也要让文化交流的过程更具有场景感、仪式感、价值感,从而满足社会的多重需求。”
苏州湾文化中心不但与周围的太湖环境相得益彰,所涵盖的功能更是齐全,包含大剧院、艺术馆,还有博物馆、规划馆、会展中心等,将文化、演艺、数字与旅游等资源进一步深化融合,构建了“旅游+演艺+购物+休闲+消费”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同时,苏州湾文化中心还在进一步壮大文化新业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引进全球艺术水准,升级城市文化产品,同时推进“智慧+”、数字文化等战略,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相信苏州湾文化中心会是苏州一座名副其实的江南文化客厅,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文化客厅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