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孔石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培养方案的完善,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更充分地研究和关注,为了给高中学生创造一个排解学习压力的平台,在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成为高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其中定向运动充满趣味性和灵活性,是对学生体能的训练,也是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本文分析定向运动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意义,就如何做好定向运动引入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定向运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引入策略
引言
關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不仅要重视知识教学、品德教育,也要将体育健康教育融入到高中培养体系中,定向运动破除了传统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形式单一、模式固化的问题,能够在锻炼学生身体机能的同时考验学生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故应分析定向运动的内容,肯定定向运动的价值,通过整合资源和强化引导做好定向运动引入,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践行素质教育。
一、定向运动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中的引入意义
定向运动是指将参与者置于一个大的区域环境中,根据定点打卡要求,借助地图等工具来选择行进路线,力求时间较短,行动较迅速,不同于传统刻板的体能训练项目和运动内容,定向运动具有竞争性、大众性、实践性、亲环境、开放性的特点,能够实现身体和思维的综合训练。引入高中体育教学中有重要的价值:第一,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实践运动技能,以新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得体育教学更贴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加锻炼学生在户外活动中的技能;第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在户外开放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学生在开阔的环境中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心理放松,通过心理变化调节身体负荷,展现更加积极活跃的精神风貌;第三,激发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在定向运动中只是依靠体能是无法达成目标任务的,还需要学生根据地图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在限时压力下锻炼清醒冷静的素质,开发智力;第四,能够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校园生活,开发更多体育资源来激活学生的体育潜能,为学生的高中学习生活增添色彩。
二、定向运动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中的引入策略
(一)加深学生对定向运动的认识
要让学生参与到定向运动中来,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熟悉定向运动的内容、特色、参与方式和运动意义,为广泛调动学生热情,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栏、广播站来进行推广,在校园网站上接入定向运动的图片和视频材料,在校园报纸上报道相关的定向运动赛事活动,组织定向运动爱好者进行宣传介绍,在体育课上教师再介绍专门的定向运动知识,使学生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推进定向运动赛事活动,更能后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二)完善定向运动的场地建设和设施准备
定线运动虽然比较灵活,但是需要特殊范围的场地条件的支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既需要保证环境的稳定性也需要有相应的设备设施,比如指南针、障碍物等,故应该加强校外合作,寻找专门的体育活动组织或者训练机构,寻找专门的场地或者做好校园定向运动场地设计,要加强投资支持力度,保障定向运动的硬件准备,如此才能为顺利推进定向运动教学蓄力。
(三)加强体育师资力量建设
学生参与定向运动往往需要教师进行及时地关注和指导,所以应保障师资力量的充足和专业性,才能有效提高对学生定向运动参与的引导效率。在体育师资团队的建设中,要对教师的身体素质进行定期测评,还要安排教师组织集体的专门学习,提高对定向运动的专业性认知,并集思广益发现创新性的运动优化办法,还要通过讨论就定向运动开展的理念和指导方法达成一致,保证在定向运动开展中的统一性,对于定向运动开展中发现的问题更要及时交流,就如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定向运动的内涵、如何在运动中更好地发扬体育精神等进行分析,不断优化定向运动教学的实施办法。
(四)做好定向运动的计划组织
定向运动需要一定的环境支撑和资源条件,更需要注意安全防护问题,故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组织定向运动实践需要制定好全面的活动计划和应急预案,学生是参与活动的主体,要对学生讲明定向运动的具体规则,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如果有隐患问题要及时发现,在参与过程中要安排好志愿服务人员随时掌握学生动向,保证安全保障。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中的良性竞争,保证学生以健康的竞技态度去参与其中,在定向运动中让学生得以身心健康同步发展,在运动活动结束后,让同学们积极分享体会,以增强学生对定向运动的肯定,并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其中。
结束语
定向运动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给高中学生带来乐趣、缓解压力并锻炼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应支持定向运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开展,通过资金支持和宣传推广等提供活动条件,教师更要做好教学和运动实践指导计划,以科学的办法、规范的程序推进定向运动的顺利开展,丰富高中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陶冶精神情操。
参考文献:
[1]贺铁玉.定向运动训练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04):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