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泉映月》是中外音乐交流舞台上上演率极高的曲目,在海内外乐坛享有盛誉。从相关已有研究看,有关《二泉映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音乐分析、历史评价、创作改编等角度,对于《二泉映月》的对外传播尚无相关学术研究。《人民日报》作为反映党和国家声音的权威媒体,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读者群,是世界观察和了解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通过梳理《二泉映月》海内外舞台演出在《人民日报》中的报道,①可以管窥其对外传播的特点以及《二泉映月》是如何与政治、外交、社会等因素相结合,搭借唱片、卡带、CD、乐谱等多种媒介形式实现了广泛的对外传播。
本文梳理1950至2020年《人民日报》所载《二泉映月》海内外舞台演出史料共计68篇(含重复信息)。通过史料分析可见《人民日报》所载《二泉映月》舞台演出分为两类:一类为中外乐团(指挥)在中国演奏《二泉映月》(19场);另一类是中外乐团在海外演奏《二泉映月》(37场),共56场演出。②
一、多种媒介为《二泉映月》对外传播提供物质基础
1950年9月2日,杨荫浏、曹安和、黎松寿用钢丝录音机将阿炳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录制下来并记录整理。这次宝贵的录音为《二泉映月》的海外传播提供了物质媒介基础。1951年,《二泉映月》等曲目由“中央人民广播器材厂”(中国唱片总公司的前身)翻制成留声机唱片(号码为51189—A、B)。“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将《二泉映月》制成唱片,赠予来访的国际友人,阿炳音乐开始走出国门。”③这是目前所见《二泉映月》唱片第一次以政府官方形式进行海外传播。此后,《二泉映月》被录制于多种媒介中。1985年,《二泉映月》在美国被灌制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④1986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了由日本电子琴演奏家斋藤英美演奏的《斋藤英美电子琴独奏——中日名曲选》卡带,《二泉映月》是其中的10首乐曲之一;1999年,由日本皇声唱片公司发行了《中国的二胡——二泉映月》CD。唱片、卡带、CD为《二泉映月》的海外传播提供了物质媒介基础。
乐谱作为重要的载体,在《二泉映月》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52年3月,上海万叶书店首次出版了《瞎子阿炳曲集》,收录了包括《二泉映月》在内的六首乐曲,后经过数次补充和修订。以此为基础,《二泉映月》被多次改编、移植:1958年,丁芷诺、何占豪改编了小提琴领奏弦乐合奏曲的《二泉映月》;1972年,储望华改编为钢琴独奏曲《二泉映月》;1973年,吴祖强改编为弦乐合奏曲《二泉映月》;同年,彭修文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二泉映月》。《二泉映月》还被大量移植成器乐独奏曲,如小提琴、钢琴、古筝、萨克斯、笛、箫等。这些改编、移植版本乐谱为《二泉映月》的对外传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人民日报》所载《二泉映月》舞台演出史
《二泉映月》在对外传播中除了搭借多种形式的居间传播媒介外,离不开舞台形式的传播,在新型传播媒介层出不穷的今天,舞台形式的现场传播依然是《二泉映月》最有生命力、影响力、创造力的传播方式。音乐表演舞台是一种在学术意义和应用意义上超越乐谱媒介和其他媒介的音乐传播形式。⑤根据笔者对《人民日报》1950年至2020年的统计⑥,《二泉映月》在对外演出共计56场,可分为两类。
(一)中外乐团(指挥)在中国演奏《二泉映月》
中外乐团(指挥)在中国舞台演奏《二泉映月》分为两种:1.中国乐团在中国给外国观众演奏(6场);2.外国乐团(指挥)访问中国演奏(13场)。
1.中国乐团在中国给外国观众演奏《二泉映月》
继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后,名列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费城交响乐团于1973年来到中国,进行了首次访问演出,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演出的美国职业交响乐团。由指挥尤金·奥曼迪(Eugene·Ormandy)率领的费城交响乐团被誉为是美国向中国派出的“第一任文化大使”,乐团来华演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交响乐外交在中国的“破冰之旅”。此次费城交响乐团与中国的中央乐团交流联欢时,两个乐团部分乐手混合演出,奥曼迪提出想听听中国的作品,中央乐团就在李德伦的指挥下演奏了刚排练好的弦乐合奏《二泉映月》。⑦乐曲奏罢,奥曼迪激动不已,当即向李德伦索要乐谱,但我方婉转回避了美方的多次请求。⑧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二泉映月》以舞台表演为媒介的海外传播。美国借助音乐交流的手段打开外交渠道,实现国民之间的接触与交流, 由此来促进外交局面的拓展,同时也为《二泉映月》的对外传播开辟了通道。
1996年,中国奉行“推动世界多极化,强调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外交政策,⑨加强国际友好交往,重视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对外交往大门打开后,中国乐团给外国观众演奏《二泉映月》的舞台演出随之增多。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代表“国家队”的中央民族乐团、中央乐团、东方歌舞团分别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来宾演奏弦乐合奏和独奏形式的《二泉映月》。除了在北京的演出,1994年1月,汕头金凤艺术团管弦乐队在天津宾馆为中外来宾演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
2.外国乐团(指挥)访问中国演奏《二泉映月》
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共12个来访国家在北京演奏弦乐合奏和室内乐形式的《二泉映月》(见表1)。1977年4月8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斯图加特室内乐团同我国的中央乐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联欢、交流经验,当晚德国乐团演奏了《二泉映月》,⑩这次演出是《二泉映月》在中国“十年浩劫”特殊时期后海外乐团的首演。此后,法国里昂交响乐团、日本东京音乐大学管弦乐团、荷兰室内乐团、瑞士苏黎世音乐厅乐团、斯洛伐克室内乐团、奥地利第一女子室内乐团、澳大利亚室内乐团、亚洲青年管弦乐团來华演出均演奏了《二泉映月》。此外,墨西哥指挥家费尔南多·阿维拉执棒中国中央乐团、荷兰指挥家尤勒斯·范海森执棒中国中央乐团室内乐队的演出,都曾将《二泉映月》作为重要的演奏曲目。
1978年6月16日,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来我国访问演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礼堂成功地指挥中央乐团演奏了包括弦乐合奏《二泉映月》在内的中外经典音乐作品。?輥?輯?訛这次访华演出的第二天,小泽征尔在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次听到姜建华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非常欣赏她的演出,随后将姜建华带到美国巡演,在国际上掀起第一股二胡风潮。1978年9月7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发自北京的专文《小泽征尔感动的泪》。1979年3月16日,时隔不到一年,小泽征尔率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抵京,与中央乐团合作演出。这是中日两国音乐家友好合作的象征,更是中日人民友好的象征。小泽征尔将《二泉映月》作为他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在美国巡回演出的曲目引起了世界乐坛的瞩目,加速了《二泉映月》的海外传播。2013年6月6日,由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家唐纳德·尼科斯(Donald Runnicles)与中国交响乐团指挥李心草轮番执棒的音乐会上,中国交响乐团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合作演出弦乐合奏曲《二泉映月》。?輥?輰?訛时隔40年后,中国交响乐团与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再度携手,深度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中美文化深层次的交流和发展。
从相关统计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二泉映月》是外国乐团来华演出的重要曲目,成为这一时期中外音乐交流舞台上代表民族情感、穿越国际边界、建构国家间理解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音乐作品。外国乐团成员众多,他们同我国的音乐家共同排练、演出,甚至可以在平时接触普通民众,促进了国家之间的民间交往。因此,音乐与国际关系之间产生了复杂而微妙的关联,音乐外交更是一种颇具效果的外交形式。
(二)中外乐团在海外演奏《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不仅以二胡独奏的形式在舞台上常演不衰,而且被改编成多种演奏形式亮相并传播,它不僅是张锐、王国潼、闵惠芬、姜建华、宋飞、于红梅等几代二胡演奏家的保留曲目,也是中外乐团演奏中国作品时的首选。《人民日报》刊载的中外乐团(指挥)在舞台演奏《二泉映月》的情况分为两种:1. 中国乐团在海外演奏(32场);2.外国人(乐团)在海外演奏(5场)。
1. 中国乐团在海外演奏《二泉映月》
1977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中央广播民族乐团在罗马尼亚多个城市的友好访问演出拉开了中国乐团在海外演奏《二泉映月》的序幕(见表2)。此次访问演出是中国经历“文革”后,首次由中国乐团以中国民乐合奏的形式在海外演奏《二泉映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91年6月,应日本民主音乐协会的邀请,东方歌舞团在东京、名古屋等多个城市进行了巡回演出,《二泉映月》是演出的重要曲目。1998年1月27日,由陈燮阳指挥的中央民族乐团首次在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演奏《二泉映月》。1999年9月2日,中国古老的乐器编钟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号厅敲响了《二泉映月》的旋律。1999年9月16日,中国交响乐团在日本巡演也演奏了《二泉映月》。2001年1月7日,《二泉映月》第二次回荡在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21世纪第一个十年是中国乐团在海外演奏《二泉映月》最为频繁的时期,中国乐团出访演出并以多种演奏形式演奏《二泉映月》的国家有,欧洲的奥地利、俄罗斯、瑞士、法国、波兰、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英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国、墨西哥,非洲的埃及,亚洲的日本、朝鲜等国家。21世纪20年代,中国乐团演奏的《二泉映月》仍活跃在世界舞台上(见表2)。
2.外国人(乐团)在海外演奏《二泉映月》
《人民日报》所见外国演奏家及乐团在海外演奏《二泉映月》的报道主要集中于亚洲和欧洲国家。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青年室内乐团(1996年2月23日)、俄罗斯的钢琴家热尼亚(1996年11月28日)、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青年交响乐团(1998年1月29日)分别以室内乐、钢琴独奏、西方弦乐合奏的形式演奏了《二泉映月》。2002年2月27日,越南将《二泉映月》进行改编,用越南民族乐器——独弦琴来演奏,可见越南艺术家和大众对《二泉映月》的熟悉和喜爱程度。2006年3月9日在雅加达成立了印度尼西亚第一个全部用中国民族器乐演奏的大型民间团体——印度尼西亚中华音乐团。?輥?輱?訛乐团成立恰逢印度尼西亚“国家音乐日”,在当晚的庆祝晚会上便演奏了二胡独奏形式的《二泉映月》。
结 语
从《人民日报》相关史料可以看出,由于《二泉映月》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使其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传播的广泛性,《二泉映月》独特的艺术性、鲜明的社会性具有增进文化认同的重要价值,已然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中国的“身份标识”和中外交流的“文化桥梁”。《二泉映月》以舞台表演形式的海内外演出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折射出中国外交发展的历程。文化交流与文化外交一直与推动外交关系交织在一起,艺术家是文化的使者,更是和平的使者,在国家交往中承担着特殊使命。《二泉映月》的对外传播搭借了政治与外交的快车,在海内外舞台演出交流中与世界多个国家开辟了交往通道。
① 笔者根据《人民日报》1950年9月至2020年3月5日报道整理,《二泉映月》海内外舞台演出在《人民日报》中的报道,刊载于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十一、二十二“国际要闻”版,共53篇,同一版面上方为国家领导人外交会晤、国外要闻报道等;刊载于第八版“周末文艺”版5篇;刊载于第五版“教育·科技·文化”版2篇;刊载于第九版“大地周刊”版2篇;刊载于第十二版“周末文艺”版2篇;刊载于第十九版“文教周刊”版2篇;刊载于第十四版“文艺纵横”版1篇;刊载于第十一版“文化新闻”版1篇;刊载于第二版
(责任编辑 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