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星辰
摘 要:经济增长,科技革新,大数据及新兴技术的兴起,使媒体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了媒体行业的转型。为了与传统媒体相区别,出现了新媒体产业,应运而生了新媒体运营市场,伴随着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紧缺现象。对于新媒体运营人才市场出现的缺口,教育部批准新设专业,为市场发展培养人才,各个高校也积极探究和发现适用于新媒体的教学方式。本文就新媒体行业背景概况,结合资源库课程建设,探讨适合新媒体运营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资源库
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的形式日趋多元化,即时通信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搜索引擎巨量化,新闻传播速度极快,网络音乐、视频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信息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及工作习惯的转变,促进了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就是互联网用户规模数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5月31日,亚洲地区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亚洲互联网用户数量为23.66亿,占世界的50.9%,就全球来看,新媒体发展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
尽管新媒体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2004年才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迅速。新媒体是国家发展规划的重点,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新媒体行业发展。2012年國务院公布《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鼓励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支持国有资本进入新兴媒体,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形成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和特色网站。[1]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2]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已成为生机勃勃的网络大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3]特别是随着00后Z时代年轻人的成长,互联网用户的年龄范围继续扩大;随着4G普及,5G发展,电子设备的更新,网民上网时长继续增加,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而O2O商务模式的发展电商崛起,网络购物线上支付,评价分享等互动性使用行为总体占比不断提高,网络直接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见互联网已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休闲,走向已从“用”“玩”向“互动”“分享”的多功能转变。
随着新媒体相关产业的制度不断完善,政策环境的不断放宽,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发展。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明确新闻媒体中的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部分,鼓励符合条件的国有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实现跨媒体、全媒体发展。[4]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在境内外的总市值达16.80万亿人民币,较2019年底增长51.2%,再创历史新高。我国网信独角兽企业总数为207家,较2019年底增加20家。[5]
由此可见,在我国大力推动网络和信息化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理念创新、技术研发、新形态、新模式竞相呈现,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优化,新媒体行业正融入我国社会经济民生生活的各个领域,连接多行业、多领域,使得新媒体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新阶段的重要因素。
2顺应时代变化,构建课程架构
2012年,教育部对我国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与调整,将新媒体和数字出版两个专业新增至新闻传播学类下,使之成为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下的二级专业,这一调整说明教育部顺应网络时代发展潮流,快速洞悉人才需求变化,培养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媒体人才。
由于是新设专业,教育部并未列出新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高校则纷纷自行探讨和召开人才培养模式的会议,摸索人才培养的方式。有的高校偏重于“内容撰写、文案”方向,有的高校则偏重于“大数据”方向。而我校新媒体运营并未单列为一个专业,而是结合传统专业,顺应时代变化,以广告专业为基础,在课程中融入新媒体运营课程学习,之所以作为一门课程而非一个专业,是因为广告专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大类中的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新媒体广告设计与制作,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社会培养专业广告人才。广告专业的设置与建设,针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针对广告产业及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立足于传统学科与新兴产业的交叉结合,致力于人文精神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渗透;能够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理念和时代发展趋势,亦能彰显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基本特色的专业。
作为广告专业内一门课程,《新媒体运营实训课程》在资源库建设专家组指导下,紧密对接文化创意产业,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广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为目的,以协同创新为手段,以企业人才需求为中心,“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实战融合”整合了代表性企业案例、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融教学、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需求为一体,构建课程架构。
3进行课程教学创新,转变教学方法
3.1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
教学内容主要以培养运营为主,同时能“采、编、写、制”为辅的学生综合能力。以真实社交平台运营工作项目为引领,以活动中涉及的媒体市场分析、媒体策划为主线,以新媒体方案的考核标准为依据,采用岗位工作能力要求与课堂教学转化对接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结构的设计,同时辅以资源库自建教学资源,补足学生理论基础,通过项目团队实训夯实实战能力,两者齐头并进来组织课堂教学。
3.2针对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模式
网络新媒体不仅给学生打开了新的世界,也让老师转变了教学方法。除了线下和学生积极地沟通,同时也积极进行课程教学的创新,作为高职类院校,基于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要比动手能力弱一点,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随着00后成长,Z时代年轻人在网络媒体中信息接收和使用上远超上一代人,因此,在本实训课上除传统教学外,我要求学生4人为一运营团队,真实的在媒体平台上运营他们感兴趣的垂直内容,四人分别负责内容策划、内容制作、数据分析、运营统筹四项工作,各司其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按市场上公司要求,每周需要各小组对数据内容汇报总结,形成学习反思过程。
上图是来自于学生期末PPT汇报总结截图。这四位同学经过一学期的新媒体运营课,在抖音平台上真实进行新媒体内容运营3个月,最终收获了100万以上的浏览量,4万多的点赞,以及近千位粉丝。四位学生表示,她们还会继续将账号运营下去,因為在平台上不仅锻炼了能力,同时也找到了志趣相投的粉丝朋友,让她们很有成就感。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个别小组的浏览量达到千万以上,我这里不一一列举。经过一学期的时间,很多学生团队已经成功孵化成为优秀的自媒体团队,甚至和一些商家进行广告合作。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通过市场最直观的过程进行了主动地学习,也鼓励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新媒体运营方面产生自驱力,整个班级到整个专业都形成了的良好氛围,进入良性循环。
3.3积极参与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
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按照“国家急需、全国一流、面向专业”的要求,围绕国家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服务高端产业,聚焦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职业领域,建立健全优质资源,目的是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带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为在校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服务,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的标准建设。为此我们精心准备积极参与,2019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公布了19年第二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名单,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我校广告专业作为第二联建单位,入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立项名单。
在特殊时期期间,资源库更是发挥重要作用,教育部重视资源库建设与使用,资源库是“互联网+职业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教育部要求各地要认真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充分发挥资源库“能学、辅教”功能,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 在特殊时期期间,本课程单日用户日志高达3千,虽然线上教学效果低于线下,但教学资源库的教学资源满足了学生基本的学习,让当下暂时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学生可以回头看,让课上没有理解的学生可以反复看,虽然无法和学生们面对面交流,但通过线上资源库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教学实施展开,真正起到了辅教的作用。
《新媒体运营实训课程》在智慧职教平台上线后,共计有来自全国8省市13所学校886名用户,互动总量56838次,被4所学校调用课程内容教学(数据统计截止2021年10月31日)。
总之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全民皆可发声的时代里,媒体虽然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但本质没有变化,媒体从业者更该夯实专业素养。习总书记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作为高校更应该走在前面,培养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除了将日常教学对接新媒体平台,也要和企业保持紧密联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互联网思维,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企业汲取优势精华,锤炼形成教学内容,整合开发线上资源,和全产业共建共享,建立良好生态,促进媒体和教学模式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R].北京:国务院, 2012.
[2]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R].北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
[3][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R].北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