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艳
(辽宁省阜新市中医医院检验科,辽宁 阜新123000)
需输血的患病人群以创伤患者居多,该类患者不仅病情危急,伤势严重,且失血量较大,尤其是失血性休克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则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有研究[1]指出,对于严重创伤类患者,早期大量输血为主要救治方法之一,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然而,有研究[2]指出,给予患者输注大量胶体液、晶体液体及红细胞,能稀释凝血因子,易引发输血性相关并发症发生,如机体凝血功能障碍,影响患者预后。基于此,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接收的150例需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纤溶系统指标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接收的150例需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早期输血量分为少量输血组(n=63)与大量输血组(n=87)。少量输血组男41例,女22例;年龄22~56岁,平均(38.63±2.23)岁;致伤原因:机械伤21例,坠落伤15例,交通伤27例。大量输血组男53例,女34例;年龄22~56岁,平均(38.71±2.25)岁;致伤原因:机械伤29例,坠落伤21例,交通伤37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为因创伤性失血而需输血者;年龄>22岁者。排除标准:伴有凝血功能障碍、白血病症状者;伴有心、肺功能严重障碍者;无需进行输血治疗的创伤者;精神功能严重障碍者;不配合本研究者。
1.3方法两组均进行吸氧治疗,给予心电图常规监测,同时还需掌握患者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和有创动脉血压等情况,予以静脉通路常规开放,选择2~3条通路,给予乳酸钠林格溶液进行血容量维持。若患者失血量≥1 000 mL时,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与浓缩红细胞,同时维持血红蛋白水平80~100 g/L;如患者失血量≥80%,可输注5~10 U冷沉淀和1.5~2 U/10 kg血小板,维持中心静脉压12~15 cmH2O,随后将患者送至ICU。
1.4 大量输血的诊断标准[3]12 h内输血量不低于患者总血量;输血量在短时间内能达到循环量的3/4;1次持续输血量>血容量的1.5倍;在6~8 h内输入的血量为全血容量;24 h内患者输血量为5 000~7 000 mL。输血方案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执行。
1.5 观察指标于输血前后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样本,采用日本SYSMEX公司提供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仪器型号:CA1500)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活化部分凝血活化酶时间(APTT);同时,检测纤溶系统指标中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应用发色底物法检测患者纤溶系统指标中的蛋白C(PC)水平。输血后,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包括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力4个方面,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输血前后纤溶系统指标比较输血前,两组PC、FDP和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大量输血组PC低于少量输血组,FDP、D-D均高于少量输血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输血前后纤溶系统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输血前后纤溶系统指标情况比较(±s)
注:PT,凝血酶原时间;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D二聚体
?
2.2 两组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输血前,两组TT、PT、FIB、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大量输血组TT、PT、FIB、APTT均高于少量输血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注: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化酶时间
?
2.3 两组输血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输血后,两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输血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输血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
输血是目前临床救治创伤患者的主要方法,因创伤严重者多存在大量失血情况,因此,需对患者进行大量输血。近年来,随着医疗研究的深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虽能一定程度提高需大量输血患者的生存率,但总体生存率仍偏低,分析原因为,大量输血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凝血功能紊乱和酸中毒、低体温和循环衰竭等,从而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增加患者病死率[4]。有研究[5]表明,凝血功能紊乱与纤溶系统、血小板、凝血系统及内皮系统等动态平衡相关。因此,针对大量输血后患者,密切观察纤溶系统、凝血功能等指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输血后,大量输血组PC低于少量输血组,FDP、D-D均高于少量输血组(P<0.05)。输血后,大量输血组TT、PT、FIB、APTT均高于少量输血组(P<0.05)。D-D属于继发性纤溶特异性标志物,能指示高凝状态与血栓形成;PC能充分发挥互促纤溶与抗凝的作用;FDP则能有效反映纤溶系统的激活情况[6]。针对需输血患者,短时间内大量失血易导致患者纤溶亢进与凝血功能紊乱。另外,针对需输血患者,大量输血后改变患者纤溶系统状态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原因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一般情况下,需输血的患者失血量较大,输血前FBI、血细胞和互血小板等均能一定程度改变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②血液大量输注,不含凝血因子,能稀释血液,从而降低PLT与FIB水平[7];③失血过量后,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稀释血液,且血小板的趋附性能使其在患者出血部位聚集,进而减少血小板消耗;④大量输注未加温的血液后,可一定程度降低患者体温,减少FIB分泌,同时也能一定程度降低患者血小板功能及数量[8];⑤创伤后通过激活蛋白C途径,能形成互纤溶亢进与抗凝,具体表现为PC水平降低,FDP和D-D水平增加,严重时还会有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情况出现。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输血后,两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输血量对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对需输血患者予以大量输血,可在短时间内影响患者纤溶系统与凝血功能,通过实时检测患者凝血状态,可避免凝血功能障碍情况发生,提升输血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