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1-12-06 13:32过小冬
当代医学 2021年34期
关键词:胸腔镜微创肺癌

过小冬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西 抚州344000)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吸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有研究[1]表明,肺癌患者中,吸烟者占比较高,长期大量吸烟者肺癌患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20倍[1]。目前,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开胸肺叶、肺段切除术,但患者术后会发生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2]。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2.38±4.62)岁;有吸烟史16例,无吸烟史14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53.45±5.23)岁;有吸烟史17例,无吸烟史13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确诊为肺癌患者,且病变部位可完全切除;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排除标准:肺部癌细胞已发生广泛转移者;伴有多组融合性纵隔淋巴结转移者[3];内脏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有其他出血性疾病无法治愈者。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呈侧卧位,予以全麻,双腔气管进行插管后保持单肺通气,后在患者病变肺叶方向第5根肋骨处做10~15 cm切口,充分暴露患者胸内环境,观察肺部肿瘤结块的位置、大小及是否发生转移,切除肿瘤所在肺叶,若癌细胞有转移至淋巴结则需清扫淋巴结,确认切除清扫完毕后,将封闭式引流管置入患者胸腔内,进行常规止血操作后缝合,若手术结束麻醉消退后患者疼痛剧烈,可使用镇痛泵镇痛,术后可医嘱患者服用头孢氨苄胶囊(特一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890,规格:0.125 g×100 s)进行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体位、麻醉方法、插管通气同对照组。于患者腋中线的第7~8根肋骨间做一1.0~1.5 cm的小孔置入胸腔镜,后在患者腋前线第4~5根肋骨间做一3~4 cm小切口作为手术操作口,在腋后线第7根肋骨处做一1~2 cm小切口作为手术操作的辅助口,经胸腔镜探查患者肺部肿瘤情况,使用双关节设备完整切除肺部病变位置及癌细胞转移部位。切除完后在患者胸腔内注入温热的0.9%氯化钠溶液进行清洗,确认患者无出血情况后经胸腔镜视野在患者胸腔内置入引流管,后依次缝合手术切口,术后若患者疼痛剧烈同样使用镇痛泵进行镇痛,服用头孢氨苄胶囊进行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体内炎症因子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②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包括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6 min步行试验(6MWT)[5-6];③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④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术后出血、伤口疼痛、胸腔感染、呼吸衰竭。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术前,两组IL-6、CRP、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IL-6、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s)

表1 两组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s)

注:IL-6,白细胞介素-6;CRP,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

2.2 两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术前,两组FEV1、FEV1/FVC、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FEV1、FEV1/FVC、6MWT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FEV1,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6MWT,6 min步行试验

?

2.3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的CT检查在临床中逐渐普及,大部分早期肺癌患者能及时确诊,尽管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但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可通过先进的胸腔镜肺微创手术进行治疗[7]。微创手术可有效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患者可更快的恢复机体功能。与传统的开胸手术不同,肺微创手术通过缩小手术切口,以减少对患者胸壁的损伤,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且微创手术对肿瘤的根除性与传统开胸手术无明显差异[8]。常规的开胸手术是肺癌患者外科手术的基础,如患者癌细胞扩散范围较大,无法采用微创手术,则需采取小切口进行辅助治疗,若小切口辅助后仍不能完成治疗,还需采取开胸手术[9]。开胸手术通常需采用电刀、超声刀等器械对患者胸腔进行解剖,而胸腔镜切除术由于医生无法将双手伸入患者胸腔内,手术过程中通常需采用部分双关节器械。从传统的开胸手术到胸腔镜微创术,医生的视野、视角和操作习惯等方面均发生较大改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术。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两组IL-6、CRP、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IL-6、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FEV1、FEV1/FVC、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FEV1、FEV1/FVC、6MWT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癌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与郑威等[10]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癌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肺功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腔镜微创肺癌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