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经验角度谈艺术治疗

2021-12-06 16:53贺婉欣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移情治疗师意象

贺婉欣

(东南大学,江苏南京 211189)

艺术的界限总是不断被圈画又不断被打破,正是这种不断更新的特质使艺术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艺术是过去之物,可追溯到阿尔塔米拉洞穴中的绘画、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艺术因人类而生,又反过来为人类带来探索生存意义的途径。生活不能没有艺术,在为物质所疲倦劳累的今天,艺术可以带来慰藉,让心灵享受宁静,让灵魂找到归处。审美天然地带有让人“解放”的性质[1]6,人类历史上总会出现林林总总的艺术来反应人类自身的情感体验,诉说人类对世界的感悟和理解。有人把艺术当作药,来寻找自己丢失的灵魂;有人把艺术当作生命,每次的创作都是跳动的脉搏。当我们感到面临绝境无处逢生时,当灰色压抑情绪笼罩我们时,艺术能为心灵带来治疗。

高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力需要合理的评价,以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参考和依据。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形成性和能动性的,所以应该以形成性、发展性、互动性评价替代结果性评价,所以应该以发展性评价替代限定性评价,以互动式评价替代被动式评价。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创造性。形成性、发展性评价能够积极引导学生积极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的思维、态度、情感走向,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作为治疗的艺术

艺术治疗并不是完全陌生的领域,相传古埃及时便通过艺术活动来治疗精神病患,我国古代的庄子在其著作言论中也主张通过对艺术的观照来超越自我。无数文人雅士都从艺术中获得裨益,苏轼、八大山人、徐渭等都通过艺术创造来抒发自己的情志。艺术不仅疗心,还对身体疾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隋炀帝曾借《京都无处不飞雪》《梅熟季节满园春》两幅画治好了口干症状;宋代秦少游以友人送的王维之作《辋川图》,治好了严重的胃肠病。最早可见的文字记录能追溯至南北朝时期,此后各类史书的案例记载也为艺术治疗的有效性论证留下了古老印记。

对于艺术治疗的定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英国的卡洛琳·凯斯(Caroline Case)和苔萨·达利(Tessa Dalley)在《艺术治疗手册》中指出,艺术治疗是指病人通过使用不同的艺术媒介表达并且解决当初使自己接受治疗的种种问题和焦虑[2]1。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ATA)研究报告指出, 绘画艺术治疗有两大主要取向。第一,艺术创作即是治疗,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从而避免一些胡思乱想所导致的情绪波动,这有助于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第二,若把艺术应用在心理治疗方面,那么所产生的作品和作品内容的一些联想,有助于维持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平衡[3]。法国的PROFAC应用心理学中心对艺术治疗的定义是:“艺术治疗是基于艺术表达的方法,但是它不排斥口头语言。”“在治疗过程中很多媒介都可以考虑运用,包括意象、舞蹈、黏土……”[4]15。“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对于艺术治疗的定义因不同国家发展情况、不同文化氛围,艺术治疗没有固定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根据我国本土艺术治疗的发展,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艺术治疗。从广义上来看,艺术治疗是人类精神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对生活压力焦虑等进行调节,达到人身心和谐的过程;从狭义而言,艺术治疗是指治疗师与患者之间诊断、治疗、康复的过程。

艺术治疗是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行业,出现了不同的取向和形式。弗洛伊德认为梦的解析是“通往理解潜意识心灵活动的皇家大道”[5]16,从中解释人的非理性状态,进行精神分析,揭开潜意识的面纱,进而认识人们真实的自我。荣格通过鼓励客户绘画,激发客户将内心世界所经历的创伤或者磨难通过象征物形式表达出来。荣格强调“原型”概念,创造了“曼陀罗”(Mandala)。曼陀罗就是人的“原型”,是“自性”(Self)的象征,它“全面地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也被看作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层面的典型象征”[6]。当代,艺术治疗已经从早期以心理分析为理论取向发展成了百家争鸣的状态。例如,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取向;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的人本主义取向;以及由于治疗师所采用的哲学观不同,而产生的存在主义治疗取向、理情治疗取向等。艺术治疗有四种基本形式:绘画治疗、音乐治疗、戏剧治疗、舞蹈动作治疗,此外与之相关的还有表达艺术治疗、阅读治疗、插花治疗、黏土治疗等[4]25。艺术治疗使艺术走近生活,对审美、艺术功能的探索亦扩大了艺术的边界。

二、从审美经验角度看艺术治疗

自然和艺术是审美经验的两大源泉,本文主要探讨艺术所带来的审美经验。塔塔科维兹认为“审美经验”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代的一些文献,如毕达哥拉斯所言:“生活就像是一场体育比赛,有些人是摔跤手,另外一些人是小贩,而最好的却是观赏者。”[7]277比斯莱在其美学理论里系统阐释了审美经验的五大特点:客体指向性;从日常功利中解放出来;得到一种新的发现和理解等[7]43,审美成为人类从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途径[1]11。费尔贝恩把审美经验定义为:“当观众发现了一个对他来说可以象征性地满足他的无意识情感需求的对象时,他当时所体会到的那种感觉。”[2]141一本案头小说、一部酣畅淋漓的戏剧、一卷《清明上河图》,我们便可以从现实世界到艺术世界,这些种类千差万别的艺术创作、艺术欣赏所产生的心理体验,会累积成自己的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有高低层次之分,有较多审美经验之人一般也会有较高的审美境界和审美趣味。审美经验的过程,偏重于形象的直觉而非实在,正如康德所说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这是一种纯粹的意象世界。审美的态度是不即不离、保持良好的“心理距离”,摆脱一般事物的“常态”,从中找到自我与生活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乏移情的作用。审美经验中的这些特征和心理活动也可用于艺术治疗或者自我追寻意义、提高生活幸福感中。艺术的审美经验与艺术治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审美经验是艺术治疗的基础,艺术治疗可以通过审美经验的产生而实现,且在艺术治疗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审美经验。

本研究中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小鼠模型在经过大黄制剂灌肠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可以明显缓解肾组织中氧化应激损伤,我们认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将该方法临床推广应用。

(一)静观自得、灵魂解脱——意象世界中的艺术治疗

审美经验中,直觉形象是纯粹的。审美直接面对的便是各种艺术形象,若不自觉地被其吸引,抛却其他生活琐事、将所有意识凝聚在该形象中,便产生了审美经验,也是艺术的形象直觉。在科学看来,这是错误,而从审美而言,这不失为一种形象的直觉。又如,朱光潜先生举出的这段例子,同是看到梅花,可以引起三种不同的态度,若想起它的名称、植物门类中的所属,这是科学的态度;若心中思量着这株梅值多少钱,有何实际用处,这是实用的态度;而若对“梅”这一物没有任何了解,不知其名称不懂其用途,不在乎它的成因、特征等,面对“梅”,所看到的便是其“形象”。 也正符合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了,审美的态度讲求通过直觉而来的形象本身,科学态度和实用态度都无法让我们看到梅花本身的意义,无法领悟到梅花给我们带来的纯粹精神层次的欣赏。

因此,审美经验中的移情能使人们的情感更加细腻,能促使人们用心去感受生命,品味艺术,理解生活。在《牡丹亭》中感受惊天地泣鬼神的生死之恋;在《悲惨世界》中感受恢宏的剧作带来的震撼;在《关山行旅图》中感受连绵的青山烟云。艺术治疗中的移情能增加患者与治疗师之间的情感互动,增加治疗关系中的信任度和治疗过程中的精确度。审美经验中的移情促进了艺术治疗中患者的情感表达,为治疗师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精神分析和针对性治疗,更有效地发挥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意象具有象征性、直观性、可交流性等特点,创作艺术意象是有精神障碍者表达自己深掩情感最适宜的方法。意象体现在不同种类的艺术中,在绘画艺术治疗中制作的形象体现出了人的思想和感情,连续观察客户所创造出来的形象,就会发现它们体现了客户和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经历的变化[2]117。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Jung,1875-1961)通过绘制具有深度意象的曼陀罗图像以寻求心灵的整合、人格的“自性化”(Self),达到普遍意义上的“自我”(ego)。曼陀罗源于梵语,最初是佛教请经而安置的法地,后来成为修行者通过在“神秘圆圈”中描绘图案以表达禅思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同时也作为一种以象征性的语言传达“宇宙和神性力量的联系”的方式[10]220。来访者通过曼陀罗绘画使自己得以放松,减少心理紊乱,平衡内心秩序,伴随绘画过程的进行,来访者所绘图案的笔触线条会越来越有秩序,在此过程中内心可由冲突到平衡,甚至最终得到疗愈。

“象”,是直接知觉形象,只是意象的基础,“象”中有“意”,才能够成“意象”,到达意象世界[8]。“意”与“象”最初从哲学探讨中萌发,见于《周易·系辞》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象”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重要范畴,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将其引入文学理论并使其具有美学意义。当今学者给予“意象”不同的阐释,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苏珊·朗格的“情感符合的创造形式”,李泽厚的“美在意象”等理论都强调了“意”这一内容对形式的重要性。在审美态度中,摆脱一切实用世界的牵绊并没有与“意”矛盾,反而更能帮助我们从现实的此世界进入如梦般的意象世界。如叔本华所说“人人都是自己意志的奴隶”,忘却自我,摆脱束缚,当我们“不复是某某人”,“是一个无意志、无痛苦、无时间的纯粹的知识主宰”的时候[9]235,便能暂时从“意志世界”到达“意象世界”,“意象世界”中有“意”才可成为“纯粹的知识主宰”,艺术对人而言,便是走进“意象世界”、实现人生超脱的通途。

戏剧艺术也能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治疗。在巴西,维克托·波尔德厄斯医生与病人一起演莎士比亚的戏剧,这里没有医生和病人,大家都是演员,这些“演员”在波尔德厄斯所提供的意象世界中展现自己。“意象”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现实互通的桥梁,也是身心治疗实践与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患者们在戏剧中,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戏剧中的形象促使他们相互靠近相互依赖,使他们享受着面具下的不同生活,每次体验的几个小时中,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他们聚精会神在所演之剧中,当理智概念无法占领意识,自己便沉没于其中了,此时,患者可在戏剧的意象世界中重新寻找自我,唤醒内心的集体无意识和深藏的情感。创造性艺术表达促使意象生成,通过戏剧表演这种集体性创造的方式,使患者呐喊、歌唱,尽管可能无法治愈每一个患者,但不断重复的这个过程可为他们创造艺术世界,以更为有尊严的方式促使他们表达自己。

因此,心理疾病代表着痛苦,投入意象世界可以减轻现实的痛苦,以更人性化、更令人愉悦的形式帮助患者成长疗愈。生命活动在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一定的层次结构[1]28,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教授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认为,精神病患者、躁狂抑郁症患者的直觉、狂热都有助于他们的艺术追求[11]。他们对艺术的形象直觉更为纯粹,他们进入意象世界也不会有百般阻挠,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一些重度心理疾病患者仍需要药物帮助,这些创造性艺术活动可以帮其减轻、转化痛苦。艺术治疗也重在预防,在现实生活中,靠近艺术,适当为自己建立一个艺术世界,可以让我们减轻生活所累,不被奴役为工具人。

(二)不即不离、超然于物——艺术性地生活即为疗心

审美是独特的艺术体验[1]34,在把握好心理距离的审美体验中,艺术能为我们提供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之外的第三空间。维尼科特在对《过渡性物品和过渡性现象》的研究中,概括了内在现象、外部世界和这两者促成的第三体验区域[14]。第三体验区域在个人永久保持内在现实和外在现实之间既分离又联系的状态过程当中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场所”。在外部世界中,艺术存在于某一个特殊的文化中,存在于某一历史情境中;在内部世界,观众的审美时刻就发生在自我暂时消失时。艺术可以为人们提供这一区域,人们可以在这一区域中通过艺术缓解内心的紧张情绪,面对外在现实压力,预防某种心理疾病的形成,对人们心灵进行疗愈,并且避免自己对世界的感知僵化,增强哈洛尔德·奥本斯所说的自我“洞察力”。因此,面对生活时,艺术能成为自我精神的后盾,在“距离”中欣赏各类艺术,能增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力,促使我们以艺术性的眼光来生活,无形中便进行了自我疗愈。

艺术创作需要“距离”,艺术欣赏更是如此,有“距离”的欣赏是一种艺术对身心的治疗。戏剧的舞台布景、服饰化妆,诗歌的音律韵脚,绘画的渲染阴影等艺术都通过“陌生化”形式创造出欣赏距离,使我们暂时从现实世界逃脱,无障碍地进入审美享受,在焦虑压力的情况下陶冶情操、舒缓心情。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悲剧的“净化”作用。在欣赏悲剧时我们会因为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而惋惜、同情,但是当戏剧结束,拉上帷幕的那一刻我们又会回到现实生活,暗自庆幸自己的命运不是如此、暗自庆幸此类悲剧未发生在自己生活中,这便是“心理的距离”所带来的效应。把握好心理距离,在欣赏艺术作品后会如沐春风,一些更为优秀的艺术作品会给观者带来哲理性思考、提高认知理解、增加审美经验。欣赏距离过近,不仅不会为心灵带来治愈,还会产生消极效果。例如,歌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些看过这部小说的青年选择了和维特一样的方式,选择终止自己的生命。又如,千古一梦《红楼梦》曾引得许多女子读后抑郁,这时的观者便与艺术作品的距离过近,无法将自我情感从“虚幻”情节中抽脱,把自己的生活与小说人物高度匹配,丧失对现实生活的希望,造成自己悲观的人生态度。

医药产业发展快速,社会对医药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面对就业的大好时机,竞争也异常激烈,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在学院就业指导教育下,提高专业认识和强化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提高就业质量。

“心理的距离”是艺术疗法之一的“心理剧”的理论基点。艺术情境一方面能使人“真实”地体验, 另一方面由于“审美距离”,又能使人体悟到情境的谧幻性, 因而有助于消除心理防御。通过舞台,将患者与他直接经历的世界相脱离,诱导他与激烈的心理冲突拉开距离,这有利于将其精神障碍投射出去,客观地予以审视,即用一种新的态度(超越自我的“此在性”)来看待这件事[12]。心理剧使来访者进行角色演绎,促进来访者从剧中人物角色的位置重新审视故事及自己生命中的故事,此时的来访者便从一种距离外理解自己过去的生活,使“个体通过戏剧去探究事实”[13]。心理剧中导演(咨询师)对剧本与现实、角色与来访者、舞台道具的设置等“距离”的把握,能避免对来访者造成二度伤害。来访者在面对心理剧时,所持的审美距离、审美态度可以使其通过剧中人物进行情感发泄,通过重复扮演后产生新的体验等促使来访者认知的重新整合,达到治愈的结果。

在审美经验中把世界摆在一种距离外看,是一种超脱的审美态度,体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方方面面。英国心理学家布洛(Bullough)提出“心理的距离”这一原则,引起了人们对“距离”的探讨。距离过近,不易发现艺术的美、生活的美;距离过远,亦无法产生美感。艺术家能将一些平常的事物变成美好的意象,能超出实用又不完全脱离于现实经验,会表达自己情感但又不会落于俗套。在莫奈、梵高眼中,日常生活中的向日葵、日出日落都可以被创造出典型形象,郑板桥手中之竹,徐渭笔下的黑牡丹,齐白石画中的虾,都跃然于纸。艺术家们对生活是一种“超然于物”的态度,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主观创造后的意象世界。在影视艺术创作中也会体现出创作者对“距离”的把握。

(三)艺术本真、寻回自我——移情在艺术治疗中的作用

审美经验是古今中外一直在讨论的复杂问题,通过探讨以上三种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化繁为简,更直接分析出审美经验与艺术治疗不可分割的关系。除了这些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也不可缺少,艺术治疗是实践性领域,如何实践总结出治疗患者的方法,如何在西方已广泛应用的国际情况中结合本土吸收借鉴,如何在国内培育出实力强的艺术治疗团队,哪些艺术可以用来治疗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索。

审美经验中的移情是艺术治疗的基础。“在治疗师和客户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移情现象还会延伸到艺术作品当中去,带来很有价值的‘第三维度’或者说三方交流。”移情共情促进人与世界和解,治疗师可通过“审美超越”进行意向性干预,使患者通过对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的意象移情来消释负面情绪、打破生存困境、达到物我同一、重建生命意义。公共艺术也可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使患者无条件参与,通过公共艺术如喷泉、园林、雕塑、壁画等使患者对艺术作品内容解读,并产生“移情效应”。2009年,加拿大蒙特利尔chum医疗中心将13个公共艺术品投入到医院公共空间中,利用作品背后的立意,通过移情促使人们产生“当地的场所精神”,使人们在某环境特性中产生“方向感”(orientation)和“认同感”(identification)[12]。公共艺术增加了生活环境中的艺术性,尤其在特殊场地,如养老院、医院、特殊学校等。使人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便产生了移情,促使个人的感情与群体感情相连接。除此之外,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活动都可以通过移情,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艺术治疗中的移情既体现在患者参与的艺术活动中,又体现在治疗师和患者关系中和小组里的患者之间。患者与艺术治疗师之间会出现移情、反移情。在精神分析法中,移情是创造治疗师和患者良好关系的重要工具,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把情感转移到治疗师身上。移情会影响治疗关系,患者对治疗师产生移情的过程中,治疗师也会对患者的反应产生反移情,针对反向移情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它在治疗过程中发挥阻碍作用,有人认为它是治疗关系完整性不可缺少的,能让治疗师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移情。

移情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艺术创作中的移情在歌德、济慈、雪莱等人身上都可见到,艺术家对世界、对自然有极强的感知力和敏锐度,他们充沛的情感、想象,都促使其在艺术创作中产生移情。不仅对自然能有移情,对自己所创作的情节也会亲身享受其中人物的生活。例如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的创作中,就将自己完全忘去,变成了里面的丈夫、妻子。审美能够被感受、情感吸引到生动之物的在场[1]34,在艺术欣赏中,移情会带来身临其境、物我同一之感。在书法欣赏中,笔墨在宣纸上透漏出来的“骨力”“神韵”,无不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流动。在音乐中,随着节奏缓急、音调高低,听者会产生各种生理反应和心理情绪。在观看古希腊“多里克式石柱”时,观者仿佛有一种向上飞腾之感,这其中也存在着立普斯提到的“空间意象”,使我们产生了类似联想,石柱的神态和自己身处压力时站的笔直的状态类似,使我们一瞬间忘记物我区别,将心中耸立上腾的意象移至石柱上。在观看戏剧时,男子往往会把自己投射到哈姆雷特的角色上,或者有些人可以同时分享几个戏剧人物的感情。

财务共享能够让各部门之间在第一时间分享消息,做到对企业财务情况的了解。因此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积极落实好该项任务,对共享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此,不仅要在企业内部做好共享,及时的传递消息,让财务管理负责人做好企业的资金调度。还要与上下游供应商之间做到必要信息的共享,统筹安排财务规划,强化财务链整体结构。

当我们欣赏一幅画或观看一部影视作品时,自己仿佛也变成了画中人、剧中人,当我们心情好时,处处都是可爱的风景,欣赏傲雪冬梅时,自己仿佛也化成雪中绽放的梅花傲立枝头,这种物我同一的状态就是审美经验中的移情。移情与“心理的距离”并不冲突,前者是物我之间情感沟通,后者更注重的是一个过程,分享过情感后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了裨益并能够更好的回归生活。关于移情,中国从古便有“天人合一”之说,人与自然、宇宙一直被认为存在着一种回响和共鸣,人生存的有限性能融进世界的无限性中,这一瞬间的人仿佛打破了生死,与天地并存。洛兹在《缩形宇宙论》中直接提到“凡眼睛所见到的形体,可以让想象把我们移到它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至立普斯,便将其变为美学中的一条基本原理。阿德里安·斯托克斯(1978)谈到了“艺术的吸引力”,他把艺术的吸引力看成是吸引人们进行移情认同[2]144。有人称移情作用为“拟人作用”,也有人称为“宇宙的生命化”。移情是谈论审美经验时不可避免的内容,在艺术创作、欣赏和治疗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食醋可由固态发酵酿制也可由液态发酵酿制。固态发酵工艺又可分为全固态发酵和前液后固发酵,而液态发酵工艺主要采用深层半连续发酵[3,4]。对于食醋发酵工艺的应用,中国与欧美国家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传统食醋酿造所用的原料主要有米、小麦、麸皮等,大部分采用固态发酵工艺生产;而欧洲食醋主要以酒、苹果、果汁、麦芽、蜂蜜等为原料[5],最广泛的发酵方式是使用FRINGS醋酸发酵罐进行液态深层发酵[6]。液态深层发酵工艺流程为[7,8]:(1)对种子罐、发酵罐、各阀门及管道进行灭菌;(2)对醋酸菌种进行种子培养;(3)进行醋酸发酵,培养70 h后开始分割取醋;(4)压滤;(5)配兑和灭菌。

三、艺术治疗的实践与展望

在中国乃至全球,罹患抑郁症的人数不断上升。当市井之音充斥于耳,功名利禄滋生于心,人们便容易迷失自我、陷入无穷无尽的追逐中。艺术能为人提供心灵的栖息之处,艺术治疗能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帮助人们恢复、保持健康,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生活中通过一些艺术媒介、艺术形式使自己面对生活达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审美境界,就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治疗。面对当今如此多的心理疾病患者,艺术不应处在象牙塔里,艺术治疗应作用于人、真真切切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人们也不应对艺术治疗望而却步,半信半疑。

珍惜一块边角地(归真) ................................................................................................................................9-59

对于艺术治疗的实践,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和基础。最早开始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和英国。在美国,玛格丽·南伯格(Margaret Naumburg)为艺术治疗理论打下了基础,她受到了荣格心理学、东方思想和哲学的影响,主张通过绘画过程促进儿童的心灵启蒙。恭硕良(N,Remotigue-Ano)将绘画应用到其提出的故事创作疗法并采用实例证明了绘画故事治疗的作用[15]。伊迪斯·克莱曼(Edith Krammer)和优曼(Elinor Ulman)也对美国艺术治疗做出重大贡献,克莱曼担任美术治疗师,提出了不同于南伯格的“艺术作为治疗”的模式,强调通过艺术过程本身的治疗力量和升华作用。艺术治疗在美国迅速发展,美术、音乐等环境治疗一度盛行。在英国,1946年国民卫生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ystem)设立了第一个艺术治疗职位,艺术治疗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了独立部门。艾德里安·希尔(Adrian Hill)和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是英国艺术治疗领先人物,在他们的影响下,艺术治疗呈两个平行方向发展,一是定位在教育背景下,注重艺术启蒙,二是以艺术治疗为基础,曾经用于治疗战后精神受创的士兵。1950年荣格学派设立艺术治疗工作室,七十年代,英国开始培育艺术治疗师专业的研究生。当前,英国的艺术治疗实践主要包括分析性的艺术治疗、艺术心理治疗和艺术作为治疗等三种[16]。

我国艺术治疗研究起步较晚,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将艺术与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研究[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绘画艺术治疗的实践开启。2004年,孟沛欣发表国内第一篇关于艺术治疗的博士论文,2008年中国美术学院开始实践,深入汶川灾区对儿童进行艺术治疗。此后,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治疗小组每个暑假都开展面对社会的绘画艺术治疗,如对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等进行团体治疗。2017年,中国美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浙江美术馆合作开展艺术治疗活动,取得高度参与、一致好评。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开设 “艺术治疗”课程迄今超过十年。在邱鸿钟教授带领下,广州中医药大学于2017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成功举办第五届“精神病患者原生艺术与心里漫画作品展”。我国艺术治疗研究与实践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德国学者Ingo Witzke做了题为“关于数学的认识论信念——对于数学学习的挑战和机遇:从历史到未来”的大会报告,分属主题2.Witzke首先指出了一个数学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中学数学到大学数学的巨大差距;然后提出了信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了一个包括两种不同数学信念的分析框架——经验具体的数学信念系统、正式抽象的数学信念系统;最后指出在认识论信念方面,回顾数学史可以为中学教育和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数学学习过程提供支持.

展望我国艺术治疗未来的发展之路,首先是艺术治疗自身体系的完善,其次是审美经验的培养对艺术治疗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艺术治疗自身发展角度分析,艺术治疗离不开艺术治疗教育和政府支持,艺术治疗的应用领域也不止局限于心理和精神疾病、特殊人群,也可以用于校园心理辅导、特殊教育机构、医疗、灾后心理干预等。同时也不可忽视应用深度的挖掘,学习西方学术经验和其他学科经验的同时,应重视本土化,例如对汉字心理治疗的挖掘,对国画艺术的挖掘、对古典艺术思想的挖掘,对《诗经》和《乐记》等诗歌、典籍的挖掘[17]。在互联网经济下,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发挥信息技术、虚拟技术的作用,例如网上教学、患者档案及数据库、患者精神分析、心理咨询机器人等。从审美经验角度分析,首先就是生活中人们对于审美经验的有意识培养。这个过程也是一种自愈的过程,将艺术融入生活、用美的眼光看待世界,找到自我与其它关系的和谐。其次是审美经验在艺术治疗中的应用。“艺术是一种情感系统,而情感,正是产生优美形式的温床。”[18]17培养来访者审美经验是艺术治疗区别于其他精神心理治疗的重点。在艺术治疗中,来访者的艺术创造并不是单纯的治疗关系介入,在意象创造和感受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来访者多维度的复杂情感。

人是需要意义的,意义即存在,艺术治疗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重建或者找到新的意义。

猜你喜欢
移情治疗师意象
未来事务的色彩
厄瓜多尔传统治疗师疗愈身心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意象、形神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失眠男女]
[失眠男女]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