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部半电台到世界性通讯社
——走进新华社历史陈列馆

2021-12-06 16:56梁文雅
法治新闻传播 2021年3期
关键词:红色中华陈列馆电台

■梁文雅 张 铎

坐落于北京宣武门西大街57号新华社大院内的新华社历史陈列馆被称誉为“中国新闻界第一馆”,它集中展示了新华社从1931年成立以来的历史与发展,集中体现了90年来,一代又一代新华人风雨兼程、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和“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新华精神。

与党同行世界性通讯社在茅屋里诞生

新华社历史陈列馆原为清政府财政学堂的建筑,建于清朝末年,1932年改建为北平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大门上方“图书馆”三字为北平大学校长沈尹默所题。1949年9月26日新华社正式迁址到宣武门西大街57号后,一直作为社图书馆使用。2011年改建为新华社历史陈列馆,2016年11月,在建社85周年之际,社史馆改造后重新布展开馆。

走进新华社历史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上方的手书墙,它由浮雕制作而成,镌刻的是各个历史时期毛泽东主席为新华社撰写的大量新闻稿件的手迹和两幅重要的题词。毛泽东曾为新华社撰写修改稿件100余篇,其中有17篇收入《毛泽东选集》,被称为新华社的“首席记者”。

在新华社历史陈列馆里,五张新华社不同时期办公场所的图片,见证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历程。

第一张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茅屋通讯社。中华苏维埃诞生的当天,中共中央根据宣传工作的需要,决定成立一个新型的通讯社,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与中华苏维埃同一天在江西瑞金成立。

第二张是1937年1月,长征结束后,新华社随党中央转战到陕北延安的清凉山脚下,当时新华社与《解放日报》合署办公。为适应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中共中央决定,将红中社更名为新中华社,简称新华社。

第三张是1948年5月,新华社随党中央转战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照片里的一排房屋是分给刘少奇同志的,前面一排是毛泽东主席办公和生活的地方,刘少奇同志将自己的房屋让出来给新华社作为总编室,跟主席非常近,便于指挥全国战场和解放区的新闻报道,新华人称“小通讯社”。新华社的其余工作人员都在西柏坡附近的村子里工作。

第四张是1949年9月26日,新华社正式迁入当时的北平国会街26号,现宣武门西大街57号。照片为1950年左右拍摄。大门两侧挂新闻总署、新华通讯社、国际新闻局,旁边小牌子为中国记协筹备委员会。

第五张是1990年8月20日,新华社新闻大厦竣工投入使用。大厦为笔型建筑,象征记者手中的一支笔,高118米,经国务院时任常务副总理万里特批,在当时是北京二环内的最高建筑。

筚路蓝缕新闻事业在战火硝烟中开创

在新华社历史陈列馆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文物当属一部半电台(其中半部电台原件现收藏于军事博物馆)。1930年12月30日,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岗战役中全歼国民党军第十八师两个旅和师部,活捉师长张辉瓒。此次战役后,红军战士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一台无线电台,但当时的红军战士不认识电台,而是将这个可以发出“嘀嘀嗒嗒”响声的“铁疙瘩”误认为是什么新式武器,抡起枪托一阵猛砸,将电台的发报机砸坏了。

此事反映到毛泽东那里,他立即指示,各部队在打扫战场时必须十分重视装备和器材,对于不懂的东西不得自行拆毁,必须上交。1931年1月3日,红军在追歼国民党第五十四师谭道源部队时又缴获了一部完整的15W电台,两次缴获使红军有了一部半电台的器材装备——即一部发报机,两部收报机。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当天夜里,电台首次以红色中华通讯社的名义播发新闻,报道了“一苏”大会胜利召开的消息。由于当时红军的其他部队还没有无线电台,不能在红军中进行无线电通讯,因此这一部半电台主要用于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电讯和截抄国民党的军事电报等。红军中相关工作人员会对抄收的信息进行编辑整理,再油印40至50份供红军领导人参阅。1942年,这份刊物有了响亮的名字——《参考消息》。新华社的通讯社事业,从这一部半电台正式开启了。

红中社成立后,《红色中华》报也于1931年12月11日创刊。创刊时为周刊,发行量3000份,到1933年至1934年间,发行量已达4万多份(同期国内著名的《大公报》发行量约3.5万份)。《红色中华》报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报纸。

1937年1月,长征结束后,新华社随党中央转战到陕北延安,在清凉山脚下的窑洞里与《解放日报》合署办公。为适应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中共中央决定,《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红中社改名为新中华社,简称新华社。改名后的《新中华报》于1937年1月29日在延安出版,持续《红色中华》报期码,为325期。第一版刊载的新闻《和平解放有望》末尾署名“新华社二十五日”,这是最早以新华社称呼见报的新闻。

在当时没有电力的窑洞里,手摇马达成了收发电报的唯一动力,抗日战争时期,新华社上至社长、下至记者编辑,每天都要参与手摇马达发电。如今,这台功勋卓著的手摇马达就放置在新华社历史陈列馆的大厅里。

1940年3月,周恩来从苏联治病回到延安时,带回一部共产国际援助的苏制广播发射机,在此基础上,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0年12月30日在王皮湾开始播音,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部广播电台,标志着人民广播事业的开始,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41年12月3日,随着日本籍播音员原清志的第一声日语广播,中国人民开启了对外广播事业,原清志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的第一人。1944年8月,新华社英文报道的第一位外文专家,英国人林迈可帮助新华社创建了英文广播部,定向美国旧金山,让世界听到了延安的声音,这也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前身。如今,在新华社历史陈列馆内,观众可以通过历史照片看到林迈可和原清志在延安工作的场景。

今天,新闻通讯已进入到全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阶段,在新华社历史陈列馆的另一头,放置着海事卫星、现代化照相机和摄像机、无人机、4G背包等新闻报道装备,2003年7月1日,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待编稿库正式开通运行,海事卫星和便携卫星站可以实现稿件的全世界无死角传输。

红色丰碑新华英烈用生命铸就新华精神

在新华社历史陈列馆里,可以看到全国唯一的新闻烈士墙,周以栗、瞿秋白、徐名正、黄君珏、沈建图、邵云环等逾百位新华英烈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新闻史上不朽的红色丰碑。

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新闻机构,新华社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从革命年代到和平时期,无论是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前线,还是在危机四伏的灾难现场,新华人用克服一切困难的智慧和勇气为新闻事业奋斗,先后有150多名记者和工作人员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红中社最早的负责人周以栗长期带病工作,他不仅开创了《红色中华》报的多个栏目,还带领大家播发红中社新闻电讯。1934年11月,周以栗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突围时他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年仅37岁。

红中社在中央苏区的最后一任负责人瞿秋白,从20岁起就患上严重肺病。在主持红中社的日子里,他常常坚持写稿审稿到深夜。红军主力长征后,他领导奋战在苏区的红中社人员,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坚持出版《红色中华》报4个月,发行24期。1935年6月18日,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呼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口号,年仅36岁的瞿秋白坦然走向刑场,盘腿坐下,饮弹洒血,慷慨就义。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新华社记者与英雄的人民志愿军一起跨出国门,在朝鲜三千里江山上赴汤蹈火,共有7位新华社记者长眠异国,用不朽的英灵见证着源远流长的中朝友谊。

1955年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召开之前,国际反动势力和台湾当局勾结,阴谋暗害出席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和周恩来总理,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其中牺牲的11位烈士中包括3名新华社记者。

1999年3月,当时南斯拉夫局势极其紧张、科索沃战火一触即发,新华社记者邵云环主动请缨,勇敢奔赴报道第一线。到达贝尔格莱德后,她不顾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深入现场采访,及时、准确地发回大量有价值的公开和参考报道。1999年5月8日凌晨,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邵云环壮烈牺牲。

从一部半电台,到现代化新闻报道装备;从茅屋通讯社,到足迹遍布世界的大型通讯社。新华社历史陈列馆全面展现了新华社早期办社的峥嵘岁月和通讯社业务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也记录着共和国的成长和新闻先烈们血染的风采。

作为党的耳目喉舌,最快速、最准确、最权威地发出党中央的声音,是新华社记者永远不变的使命。新华社记者始终与党同行,用镜头定格历史,用笔墨渲染风云。

猜你喜欢
红色中华陈列馆电台
传承路上那盏灯——记马迹塘战史陈列馆馆长刘炳贤
某陈列馆鉴定与改造加固研究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修缮开馆
毛泽东在《红色中华》报的新闻实践与探索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经济动员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
人民广播事业的雏形——红色中华新闻台
红中社全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