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群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在人类的生活当中最重要的声音就是语音,正确地运用语音,能对表达效果产生积极作用。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也在《语言论》中说过:“语言是我们所知的最硕大,最广博的艺术。”[1]每一种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包括语音的、节奏的、象征的、形态的,艺术家必须利用自己本土语言的美的资源。许巍歌词非常注重押韵,他的歌词的节奏和旋律更具有音乐美,令人赏心悦目。
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诗、词、歌、赋、曲等)常在某些句子的句尾用同“韵”的字。[2]押韵能够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能够渲染气氛,增加感染力。可以使韵文音调和谐悦耳,产生音乐循环音乐美,诵唱顺口,好唱易记。例如:
①我像风一样自由/就像你的温柔无法挽留/你推开我伸出的双手/你走吧,最好别回头/无尽的漂流/自由的渴求/所有沧桑,独自承受。
——《像风一样自由》
②只有青山藏在白云间/蝴蝶自由穿行在清涧/看那晚霞盛开在天边/有一群向西归鸟。
——《旅行》
句首、句中和句尾,都可以押韵,但是最常见的当属句尾押韵。按照“十三辙”1来看,例①押油求韵,并且是最典型的句尾押韵。古代诗词押韵要求比较严格,但是现代诗和流行歌词要求不是那么严格,许巍的押韵方式相对来说就比较灵活自由一些。例如在例②中,前三句都押的是言前韵,但是最后一句却没有拘泥于此。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子,没有词汇就不能造句子。[2]同样,词语也是流行歌曲的建筑材料,在歌词中词语运用的恰当得体,就能烘托氛围,抒发感情,起到引起听众感情共鸣的艺术效果。
在许巍歌词的词语修辞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对词语的锤炼了2。我们在许巍的歌词中可以看到,许巍在词语的锤炼上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所谓的创新,并不是说他一味追求那些华丽的辞藻,而是要精挑细选,着力组合,在追求词语的艺术化上下功夫。许多看起来平淡无奇的词语,只要调遣得当,就能表达出魅力与活力。
歌词不光需要韵律美,而且还要表达作词人的思想内容,所以对词语意义的锤炼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巍在歌词中对词语的锤炼,可以从下面的几个例子中体现出来:
①天边夕阳再次映上我的脸庞/再次映着我那不安的心/这是什么地方依然是如此的荒凉。
——《故乡》
许巍在这首《故乡》中用“荒凉”来描写故乡。在经历了漫长的旅行之后再一次回到故乡,眼前景象却是依然荒凉。用故乡的荒凉来烘托气氛,即使荒凉也仍然令自己魂牵梦绕,表达了对故乡深深地思念。
②我依然看到那些少年/站在九月新学期操场/仰望着天空清澈的眼神/想着无限的未来。
——《少年》
在这首作品里,用“清澈”来形容少年的眼神,写出了少年的纯洁无瑕以及少年未来具有的无限可能性。
③在生命的寒冬/你如此温柔拥抱我/熔化心里的冰雪/这恩赐对我的震撼/如我初见大海。
——《爱情》
许巍在《爱情》中表达出了爱情是神圣的,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人求来的观点。在这首作品中,一个“恩赐”就将许巍对爱情的渴望以及爱情的神圣之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恩赐”一词用的非常的精准。
积极的修辞,是要使人“感受”。[4]作为歌词,要想使人“感受”却不是容易之事,必须要让听众有所触动。选用恰当的辞格,可以将歌词变得更加精彩、引人入胜,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许巍歌词既有辞格的单用,也有辞格的套用,给听众带来了极强的体验性。
1.比喻
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在心理联想的基础上,抓住并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其中一个事物来展现、阐释、描绘相关事物,交相辉映,混为一谈。[3]根据比喻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喻词)的不同可将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隐喻三大类。这三种类型的比喻,在许巍歌词中均有涉及。例如:
①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
——《故乡》
②你在我心里是温暖的家。
——《纯真》
③窗外天空掠过的候鸟/又让我想起你。
——《家》
例①是出现了本体“思念”,喻体“刀”和喻词“如”,是明喻,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对故乡的思念。例②不用喻词,只有本体“你”和喻体“家”,是暗喻,表明了家对作词人的重要性。例③只出现了喻体“候鸟”,是隐喻,用喻体“候鸟”直接代替本体“我”,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在远方思念家乡。
2.比拟
比拟是一种常用的辞格,分为拟人和拟物。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许巍歌词中既有拟人也有拟物。例如:
①九月的海风轻抚这秋天。
——《世外桃源》
②你比以前更加美丽/像盛开的虹。
——《难忘的一天》
例①是拟人,将海风当成人来写,写出了九月海风的温柔。例②是拟物,将人看成是“盛开的虹”,极言人的美丽。
3.排比
同范围同性质的事象用了结构相似的句法逐一表出的,名叫排比。[4]在歌词中恰当地使用排比,可以使歌词内容和语势得到增强。例如:
①我的每个幻想/ 总在每一个秋天飞扬,
我的每个悲伤/ 总在每一个夜里生长,
我的每次飞翔/ 总在漫无目的的路上,
我的每次歌唱/ 总在每一个夜里飘荡。
——《青鸟Ⅱ》
4.对照
对照,就是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3]对照可以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得更加集中、更加鲜明突出。例如:
①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
——《曾经的你》
②曾让你心疼的姑娘/如今已悄然无踪影。
——《曾经的你》
在上述两例中,将曾经的年少和如今的现实作对比,表现了主人公在经历了世间百态、世间冷暖之后的感慨。
5.对偶
说话中凡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两句,成双作对排列成功的,都叫作对偶。[4]许巍的歌词有很多都是以整句的句式表现出来的,所以在歌词中也经常使用对偶辞。例如:
①世界是一枝飞在空中的花朵,
生命是一场通往幸福的航行。
——《逍遥行》
使用对偶辞的歌词,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在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能够更好地合乎韵律,有利于人们传唱。
6.设问
胸中早有定见,话中故意设问的,名叫设问。[4]这种修辞格在许巍歌词中不是很常见,只有个别用例。例如:
①谁会在此刻觉悟着天命/追随自己心中光明指引……是此刻花儿开在天边/是此刻默默祈祷的你。
——《心愿》
在歌词中使用设问修辞格,能够引起听者的思考,使得歌曲更有波澜,更有层次感。
辞格的套用是指一种辞格里又包含着其他辞格,分层组合,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2]例如:
①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
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希望/一天用来绝望,
我只有两天/每天都在幻想/一天用来想你/一天用来想我,
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路过/另一天还是路过。
——《两天》
②爱情像鲜花/它总不开放,
欲望像野草/疯狂地生长,
他们像苍蝇/总是飞来飞去。
——《在别处》
例①是排比里套用了对比。整个句子是排比,每个分句的后半部分是对比,将“出生”和“死亡”,“希望和“绝望”,“想你”和“想我”进行对照。由于排比里套用了对比,所以将词中主人公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抒发得更加强烈。例②是排比里套用了比喻、比拟和对比。整个句子是排比。前两个分句是比喻,将“爱情”比喻成“鲜花”,将“欲望”比喻成“野草”。同时,前两个分句又构成了对比关系,“鲜花”般的爱情“总不开放”而“野草”般的欲望却“疯狂生长”。第三个分句是比拟,将“他们”当成“苍蝇”来写。这段歌词将四种辞格有层次地运用在一起,把爱情和欲望带给人复杂的情感纠葛形象准确地表现出来。
优秀的歌词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许巍的歌曲影响了年轻的一代,歌词完美表现了许巍的心路历程以及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也使广大听众产生了共鸣。笔者从许巍歌词的语音、词汇以及修辞格的运用等方面,对许巍歌词进行了初步分析,希望能够管窥到许巍歌词在修辞方面的一些特色。
注释
1 明清以来北方说唱文学中押韵时广泛运用的是“十三辙”。
2 词语的锤炼,古人叫作“炼字”。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使语句表达的更加完美,即不仅要求词语用的准确,还要求词语用的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