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羽 黄 慧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433)
提 要 辞格使用的数量和恰切程度反映着二语习得者的语言交际能力或修辞能力。调查发现,目前中高级留学生相对于本族人在语言表达中使用辞格时有如下特点:整体使用率低;从中级到高级,单个辞格使用率和使用具体辞格的复杂性均有所提高;具体辞格中,设问的使用频次偏大。中高级留学生使用汉语辞格中呈现的这些特点,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的语言能力随其他语言要素掌握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与汉语本族语者之间的差距。针对这种情况,可从辞格本身特点、教材编排、教师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修辞和修辞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杨德峰(2001)指出,“修辞不仅和语言得体与否有关,还和正确与否有关……因此,修辞教学应该和其他语言要素教学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于宏梅(2004)对修辞偏误进行了研究,认为修辞偏误主要来自词语、句式、辞格和篇章四个方面;在辞格方面,周小兵、洪炜(2010)考察了约105万字中高级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辞格的使用情况,发现留学生使用辞格的频率和种类明显不及本族语者,而且偏误很多。
我们认为,辞格使用的恰切程度反映着二语习得者的语言交际能力或修辞能力。本文调查了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高级留学生的辞格使用情况,分析了偏误的成因,并以此为基础,对如何从辞格的角度培养、提高留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出建议。
主要语料为2011年至2013年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高级留学生(主要是语言进修生,不包括本科生)的作文。中级包括C级、D级和E级,高级包括F级、G级和H级。
作为参照的本族语者语料,我们选取的是复旦大学附属小学作文集和中文期刊《读者》2013年1-6期的文章。但为了使数据更客观,我们排除了小学生作文诗歌和童话故事,因为这两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使用了丰富的辞格,而留学生作文极少见到;同时也忽略了《读者》中的诗歌、漫画与幽默、微博互动、言论等,因为本研究主要考察书面语,而漫画与幽默、微博互动、言论语篇太口语化。
另外,对辞格套用(一句话中使用多种不同的辞格)现象,我们采用重复计数的方法。如“茶之美,不像艳丽的礼服;不像可口的蛋糕;也不像芬芳的香水”,我们把它同时归入比喻和排比两种辞格。
本文以黄伯荣、廖序东(2002:240-287)的辞格定义和分类方法为标准,共21种辞格: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双关,仿词,反语,婉曲,对偶,排比,层递,顶真,回环,对比,映衬,反复,设问,反问,通感,警策。
1)留学生与本族人辞格使用情况对比
在明确了统计范围和方法并保证辞格判断标准一致的前提下,我们得到了如下数据:上表中“辞格使用率”是这样定义的:
表1:留学生与本族人辞格使用情况
辞格使用率越高,表明使用者在写作时更倾向于使用辞格,辞格使用意识越强,反之则越弱。
从上表不难发现,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留学生辞格使用率也相应提高:从中级的0.28%上升到高级的0.65%。辞格使用率的提高说明,随着学习的深入,留学生在语法知识不断得到巩固的基础上,修辞能力提升的可能性随之增大。另一方面,留学生的辞格使用率明显低于本族人,两者差距很大。这说明,虽然高级阶段留学生使用汉语辞格的频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本族人的汉语水平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2)不同阶段留学生辞格使用情况分析
从整体上看,留学生的辞格使用率由中级到高级呈上升趋势。为便于分析,我们提出“单个辞格使用率”的概念:
单个辞格使用率越高,表明使用者在写作时使用某具体辞格越多。随着学习的深入,留学生使用具体辞格的次数变多,频率变高。(见下页表2)
同时,留学生使用具体辞格的复杂性也在提高。如比喻辞格中,从明喻、暗喻到借喻,本体与喻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对来说使用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留学生使用三种比喻的情况如表3所示:
表2:中、高级留学生单个辞格使用情况
表3:中、高级留学生比喻辞格内部使用情况表
从中级到高级,留学生使用明喻的比重略减,由75%降至66%,而使用暗喻和借喻这两种难度比较大的辞格比重略有上升,分别从24%和2%上升到27%和6%。这说明留学生对比喻辞格的掌握在取得进展,他们逐渐掌握并敢于使用难度大的辞格小类。
留学生和本族人单个辞格的使用比重(使用该辞格的句子数量与使用辞格句子总数的比值)越高,表明使用者越常使用该辞格,反之则越少。我们统计后发现,比喻、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这五类辞格占的比重比较大,而其他辞格(拈连、反复、顶针、仿词、通感、借代、回环、对比、夸张)占的比重非常小:
表4:单个辞格使用比例
上表中,除中级留学生比喻使用率偏低(17%)外,高级留学生、小学生和《读者》杂志中的文章都较常使用比喻,其中《读者》的使用率竟然高达48%,接近一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比喻是本族人最常用的辞格,而留学生特别是高级阶段的留学生也较常使用比喻。中、高级留学生的比喻使用率分别为17%和35%,这说明,使用比喻辞格的意识和能力随着年级升高而有所提高,中级阶段留学生在比喻辞格的使用上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在比拟的使用上,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作文和《读者》里文章的差别不是很大,使用率分别是2%、7%和4%。但远低于小学生36%的比重。之所以会存在如此大的差距,与我们选择的参照对象有关。该作文集的作者基本上是7-11岁的儿童,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把观察到的一切都赋予人类的感情和意识,在表达时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在排比的使用上,本族人和留学生的情况差不多。中级阶段留学生和小学生的排比使用率均为11%,高级阶段留学生和《读者》中的排比使用率都是12%。这说明无论是本族人还是第二语言使用者在使用排比辞格时的倾向性相近。
与本族人相比,留学生使用设问所占的比例非常大,中、高级阶段使用比重分别为51%和29%。在众多辞格中留学生如此偏爱设问,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我们推测这与教师的课堂用语有关。教师上课时往往喜欢以提问的形式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思考,随后再给出问题的答案。学生耳濡目染,较好的掌握了这种组织语言的方式,因此在书面作文中较多使用设问辞格。但是,这仅仅是出于经验层面的分析,深层次的原因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我们发现小学生反问辞格用得特别少,只有1%,而留学生和《读者》中的使用率比较接近,均超过了10%。这可能是由反问的特征决定的。我们知道反问是疑问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无疑而问,是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的一种手段。但是儿童天性善良,性情温和,较少有激昂的情绪,所以极少使用反问。
最后,留学生使用其他辞格的比重偏小。本族人的使用比重高达13%和8%,而中高级留学生分别只有6%和3%。这说明留学生经常使用的辞格多样性不足,种类有限。
留学生使用的辞格次数少且种类有限,中高级留学生使用设问比重偏大而使用其他辞格比重偏小,这固然有辞格本身特点的原因,也与教材和教师有关。我们下面就尝试阐明其深层缘由。
我们仍采用黄伯荣、廖序东(2002)的辞格定义和分类,统计、分析了三套使用范围较广的系列写作教材①的中高级部分中隐性和显性的辞格知识。隐性辞格指范文部分含有的辞格,可能不是所在课文的重要知识点,教学注意力也可能不会集中在这部分,但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培养修辞语感,潜移默化地习得这一修辞能力;显性部分是指写作技巧指导中出现的有关辞格的知识点,这是编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编入教材中的内容和教师重点讲解的重要知识点,在练习部分也有与之相应的操练内容。
以下是统计数据(表中数字表示写作范文中使用了辞格的句子数量):
表5:写作教材中的辞格内容
我们发现在三套写作教材中,隐性辞格内容和显性辞格内容由中级到高级数量逐渐增多。就《体验汉语写作教程》来说,中级阶段的教材中只有6个使用辞格的句子和反问这一个辞格知识点,而高级阶段的教材中有多达101个使用辞格的句子以及拟人、比喻、设问三个辞格知识点。由此可见,中级阶段的辞格内容是比较少的,写作课的任务仍然以语法、词汇等为中心,帮助学生巩固语言基础。而到了高级阶段,对留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步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更多的汉语辞格,这与上文所说的辞格使用率和单个辞格使用率均随汉语水平的提高而上升是一致的。
三套教材都比较重视设问和反问这两个辞格,都出现了有关这两个辞格的显性教学内容。特别是《发展汉语写作》在中级阶段就把这两个辞格作为重要知识点,复现率很高。教材的有意编排,使得学生用在学习这两个辞格上的时间和精力增加,这两个辞格的使用率也随之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留学生为什么偏爱使用设问辞格的问题。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三套系列教材中的辞格内容只涵盖了常用辞格的一部分,没有其他辞格内容的介绍。其他辞格如回环、顶真、对偶、双关等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与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息息相关。这些辞格并不要求留学生深刻理解、完全掌握,但适当介绍有助于留学生汉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二是,三套写作教材对显性辞格内容编选无统一标准。有的教材包含的辞格内容比较丰富,多达9种;而有的教材明显偏少,只有4种。因此,编写汉语写作教材时,需要以提高留学生的语言能力为根本目标,考虑好引入的辞格种类(包括下位小类)和顺序。
除了辞格本身的难度和写作教材中辞格的内容安排外,写作教师在留学生的辞格习得过程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解写作教师的辞格教学意识,我们做了一个小调查。调查对象是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写作课教师。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份,有效问卷20份(中级11份,高级9份),有效率为95%。调查对象中新手教师(教龄少于三年)9人,熟练教师4人(三到六年教龄),专家教师7人(六年以上教龄)。问卷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总共13题,主要涉及教师基本信息、修辞教学意识、辞格教学意识和留学生使用辞格的情况。教师基本信息主要是指教龄和所教学生的级别,下面我们逐一分析其余三个方面的情况。
1)修辞教学意识
针对第3题②,7位中级写作教师认为修辞教学比较重要,占中级总人数的64%;5位高级写作教师认为修辞教学比较重要,比重为56%。中、高级写作教师中认为修辞教学重要的比重都超过了一半,这说明汉语写作教师基本上拥有修辞教学意识。
第4题③是为了探究写作教师认为修辞教学不重要的深层原因。中高级写作教师中分别有2人和1人选了A选项。这说明在他们看来,汉语修辞本身难度太大,留学生很难掌握。即使上课讲了修辞,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因此索性不教这部分内容,转而把更多精力放在语言要素的教学上。
第5题④是为了分析与修辞包含的其他内容比起来,写作教师对辞格的重视程度如何。中级写作教师认为修辞教学应包含的内容依重要性排列前三项分别是语体选择(8人)、句式选择(7人)和篇章组织(5人);高级写作教师认为修辞教学应包含的内容依重要性排列前三项分别为篇章组织(6人)、词语锤炼和语体(各5人)。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中高级写作教师虽然比较重视修辞教学,但是却不太重视辞格教学。
第6题是“您认为在如今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上,是否有必要加强修辞教学”⑤。这一小题探究的依然是写作教师的修辞教学意识,中、高级写作教师分别有64%和67%认为有必要加强修辞教学,可以说大多数写作课教师比较重视修辞教学。
2)辞格教学意识
通过前文论述,我们知道,现阶段普遍使用的几个系列写作教材中或多或少都有与辞格有关的教学内容和练习内容。但是针对第7题“您所使用的汉语写作教材中是否有与辞格相关的教学内容”,中级写作教师中45%选“有”,36%选“不清楚,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18%选“没有”;高级写作教师中56%选“有”,其余选“不确定”或“没有”。这表明高级写作教师更留意教材中的辞格教学内容。
对问卷中第8题“您所使用的汉语写作教材中是否有与辞格相关的练习内容”,27%的中级写作教师表示有,而高级写作教师给出肯定答案的高达44%,这说明高级阶段写作教师对辞格练习内容更加关注。
第9题是“您教授过哪些辞格”。中级写作教师列出的前几种辞格依次为比喻、排比、反问、夸张、反复,高级写作教师列出的前几种是比喻、反问、排比、设问、夸张。除了反复以外,其他辞格都是几套系列写作教材显性知识点中出现过的。
第10题“除教材要求外,您是否补充讲授过辞格”,中、高级教师的回答都是“否”。中级写作教师对该题的回答与对第9题的回答相矛盾,可能是因为混淆了误记所致。
第11题“您是否要求学生在写作中使用辞格”,高级写作教师中44%选择“有时要求”,“完全不要求”的比例为0;而中级写作教师中只有18%选择“有时要求”,高达27%选择“完全不要求”。这说明,高级阶段写作教师的辞格教学意识更强烈。
3)留学生辞格使用情况
我们在问卷中还想了解留学生学习汉语辞格的态度(第11题)、学过辞格的知识后留学生是否使用了辞格(第12题)以及他们较常使用的是哪些辞格(第13题)⑥。
认为留学生对学习汉语辞格有点感兴趣和不太感兴趣的中级写作教师均占45%,高级写作老师均占44%。两个维度之间和两个级别之间的差异都不明显。我们很难推断留学生学习汉语辞格的态度。
中级写作教师认为留学生在书面作文中使用汉语辞格的频率比较低,而有56%的高级写作教师认为留学生在书面作文中有时使用了辞格。写作教师的经验性认识佐证了我们之前得到的两个结论:留学生辞格使用率偏低和高级留学生的辞格使用率比中级高。
结合对学生的了解,中级写作老师认为留学生较常使用的汉语辞格是比喻、反问、夸张、排比。高级写作老师认为留学生较常使用的汉语辞格是比喻、反问、夸张、设问。与我们得到的数据相比,除夸张之外,其他几种辞格都是留学生较常使用的,这说明中高级写作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比较客观,长期积累的经验符合实际情况。
总之,我们发现大多数中高级写作教师都有修辞教学意识,但是他们的辞格教学意识比较淡薄。这或许也是留学生辞格使用率整体上不如本族人的一个客观原因。而高级写作教师的辞格教学意识比中级写作教师强烈。这表现为高级写作教师更留意写作教材中的辞格内容,更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在写作中使用汉语辞格。因此,我们看到高级阶段留学生的辞格使用率比中级阶段的高。
首先谈教材方面。对外汉语教学中辞格内容的安排,需要符合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并以提高其汉语语言能力为根本目标。辞格的选择标准和范围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不过,像顶真、回环、双关等具有汉语特点的辞格最好安排,既可提高教材的趣味性,又能帮助留学生提高汉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现有的教材在介绍辞格知识时,一般都是“定义+例句”的呈现方式,未免单调。不妨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母语辞格知识,引起正迁移。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比较使用辞格的句子和未使用辞格句子的表达效果,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教材中设计的练习形式太单一,基本上都是要求学生判断是否使用了辞格、使用了何种辞格,尝试用所学辞格造句,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使用辞格,使用辞格和没使用有什么不同。编写者可以考虑从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辞格知识,提高修辞能力。
再说教师方面。教师的辞格教学意识应得到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句子的语法结构、谋篇布局的方法和不同语体的写作要求等,而忽视辞格教学,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内容。教师必须认识到辞格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志。为此,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中辞格的内容,不管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留学生在使用辞格时总有一种惰性倾向,满足于平实、朴素的表达,避难就易,能省则省。教师应经常鼓励甚至要求学生积极地使用汉语辞格。
注 释
①分别是《拾级汉语写作3》到《拾级汉语写作8》6本(前三本为中级写作教材,后三本为高级写作教材)、《发展汉语中级写作》和《发展汉语高级写作》4本、《体验汉语写作教程中级》和《体验汉语写作教程高级》4本,共计14本。
②第3题为“您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教学是否重要”,选项有:A非常重要,B重要,C不太重要,D不重要,E非常不重要。
③第4题为“若您认为修辞教学不重要,原因是(可多选)”,选项有:A汉语修辞太难,留学生很难掌握;B留学生掌握汉语的基本表达即可,没必要学习艺术的表达方式;C学生母语中也有类似用法,受母语影响,修辞能力会迁移;D其他。
④第5题为“若您觉得修辞教学重要,那么修辞教学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可多选)”,选项有:A词语锤炼,B句式选择,C篇章组织,D语体选择,E风格差异,F辞格运用。
⑤第6题的选项有:A是,B不确定,C否。
⑥第11题为“在教授汉语辞格的过程中,您认为学生是否感兴趣”,选项有:A非常感兴趣,B有点感兴趣,C不确定,D不太感兴趣,E非常没兴趣。第12题为“在教授汉语辞格后,学生在书面或口头交际中是否运用了汉语辞格”,选项有:A经常使用,B有时使用,C不确定,D使用得少,E完全没用。第13题为“在以下汉语辞格中,学生较常用的是(可多选)”,选项有:A比喻,B比拟,C排比,D设问,E反问,F拈连,G反复,H顶针,I仿词,J通感,K借代,L回环,M对比,N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