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曦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尾 516600)
无论生活中还是在想象中,饿,都是极为容易获得的。作为人体生理的必然反映,它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但是饥饿比饿的程度更深,不仅仅是生活中想要吃的欲望与冲动。于常人而言,饥饿似乎痛苦,缺乏必要的食物造成身体痛苦。而艺术家的做法和常人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他选择忍受、接纳、克制自己的欲望,珍视自己的艺术,将自己关进冰冷的铁笼中,隔离于常人生活之外。当每个人都来观看他的表演时,尽管他与每个人进行了交流,伸出手臂让人们观赏,但长时间的表演使他脱离人类社会,脱离了常人的认知。
艺术家是孤独的,他的举止和行为本身揭示了“孤独”这个词:除了偶尔喝一小口水来滋润嘴唇,剩下的就是闭着眼睛凝视着前方。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人懂得他的艺术,因为饥饿,人们对他报以怜悯。而这层误解导致了他根本的孤独,他无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艺术,他的不快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怀疑他是否真的可以忍受饥饿40天,荒谬的是,警卫人员认为他可以边唱歌边吃饭。饥饿的艺术家付钱给卫兵吃饭时,有人怀疑是受贿。[1]无论他如何证明,都无法消除观众与看守的疑虑。也有人怀疑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艺术家不高兴,但是却束手无策。他的艺术表现受到人们的欢迎,不是因为人们了解他,而是因为人们看到了一种难以理解的事物,成为了人们猜测、怀疑和娱乐的对象。在观众的心态中,艺术家视为神圣的艺术表达被完全低估了。
饥饿是艺术家的主动选择。虽然孤独,但艺术家从未让步。他竭尽所能将自己的饥饿艺术表现得更真实,面对自身不可消减的生理痛苦,40天的表演结束后,他提出抗议,认为自己可以表演更久,他认为自己的表演能力是无休止的,为什么要中止他的艺术?因为找不到合适口味的食物。这仅仅是艺术家的理由而已,真正让艺术家坚持的,是一种超出了我们理解范围的精神力量,姑且称之为偏执吧。
随着新鲜感的流逝,艺术家的表演形式逐渐被人淡忘,观众去向其他表演场所。但艺术家拒绝妥协,也拒绝放弃他的艺术追求。他再次跟随经理加入马戏团。他想用他的艺术证明自己,但现实并非如此,大多数观众已经不习惯这种表演形式,铁笼子前面,显得格外凄凉。随着时间的流逝,用于计算饥饿天数没有了新记录。没有人关心他,他被彻底遗忘,直到最后,取而代之的是一只活力四射的美洲虎,它在笼子里跳来跳去,它基于本能展现自己,失去自由对它没有影响,仿佛充满了“自由”,观众为它的到来而欢呼。[2]对于这种替代,观众忘记了忠于信仰的艺术家,忘却了他的存在。
出生在犹太家庭的卡夫卡,从小的生活环境使得他养成懦弱、内向的性格,不善于与人交流。在当时动荡不安的西方社会,人们的精神寄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破坏了,同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创伤,卡夫卡以自己敏感的视角,独特的感受,对事物深刻的见解和特殊的经历给西方文学添上一抹闪耀的色彩。对于卡夫卡来说,写作无疑是带给他快乐与愉悦的,与庸碌的生活相比,写作带来的甜蜜更多;于他而言,身体之外的世界是毫无意义和荒谬的。人们甚至无法通过选择外部行为来确定自己存在的意义。
1.寻求认同、归宿及价值的精神
在小说中,艺术家不断地为自己的内心挣扎。最初,饥饿艺术家的表演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在观众中大受欢迎并席卷了整个城市。整个城市忙于表演饥饿,观众每天都在增加,人们渴望至少观看饥饿艺术家的一场表演。观众或许是出于好奇,或许是出于盲从,从艺术家的表演上,饥饿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作品中艺术家有两种比较突出的情感:一种是对观众的怜悯引发的愤怒,一种是对表演经理强行结束表演的不满意和抱怨。
但是这两种情感后续都变成了无力。他在表演时,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轻松与坚持。他不断地向往追求,渴望更长的表演时间,他对既有艺术表演抱着虔诚和荣誉感,他要在饥饿表演中得到关注和证明。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改变任何事情,他不能向观众证明饥饿对他来说是多么简单的事情,他不能改变表演经历40天的期限。依旧的怜悯,依旧的强制,给他带来的是内心逐渐厚重的阴郁。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人们逐渐消减对饥饿艺术的追捧,艺术家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酸甜苦辣,他依旧坚持艺术的纯正与神圣。在最后骨瘦如柴的时候,说出“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如果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么惊慌,我会像你和每个人一样饱腹。”[3]这仅仅是个借口而已,以这种方式获得死后的精神救赎,这种执着追求和信仰可以被视为基督徒对“上帝”的虔诚和崇拜。卡夫卡也像饥饿的艺术家一样,他一直在寻找自己最好的生存方式,但一直找不到。他是第一位认识到现代人生存困境的作家。在他的内心充满了对人类生存的危机感,他在利用生命来品味和证明他像饥饿的艺术家。因此,他的内心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世界,借助文学手段将其发泄出去成为他的幸福。饥饿艺术家试图用一种固有的“坚不可摧的东西”来承受“上帝”去世后的可怕现实。但是,人们不再相信坚强的信念。只有他仍然固执捍卫这些信念。自我约束的精神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容易成为像艺术家一样的个体。停止历史时代的进步不会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精神信仰,饥饿艺术家的悲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
2.对表演怀疑的大众
小说中格外塑造了三种类型的角色:守卫、表演经理和观众,生动地描绘了饥饿的艺术家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它表达了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疏离。
守卫为了防止艺术家偷偷进食,不分昼夜监督饥饿的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帮助饥饿的艺术家展现其完美表演成果的合作伙伴,但这些人也对饥饿的艺术持怀疑态度。他们用手电筒照亮饥饿的艺术家,在笼子旁坐下,假装看起来松散,以诱使饥饿的艺术家秘密吃饭,但保持不变的是,他们不赞成饥饿的艺术。
表演经理给艺术家提供表演条件,但是,他并不是欣赏艺术家的才能,而是从他商人的角度出发,依靠饥饿艺术家的表演和观众的怜悯赚钱。在小说中,40天是一个期限,到了40天,表演经理强行结束表演,无论饥饿艺术家的表演是否充满了饥饿感,是否乐在其中。40天后安排了隆重的仪式庆祝表演结束。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40天?40天之后艺术家是怎么样的状态?——松垮的骷髅被经理提在手上。尽管他在想追求更长的表演时间,尽管艺术家以为自己可以“一个人做”并自由地利用自己的饥饿技能创造更大的荣耀。但他已经处于一种冰冷的状态。他对自身的认知是缺失的,他的身体无法承受他继续表演的意愿。[4]相反的,表演经理恰恰是那个最理解他的人。表演经理为他和饥饿表演准备了恰当的场景。通过他的表演赚钱也保住了他的性命。当他离开表演经理进入马戏团时,就离开了饥饿艺术没落时代下的唯一保护伞。
小说的第一句话:“近几十年来,人们对饥饿表演的兴趣大为淡薄了。”饥饿的艺术并没有引起观众的共鸣,但却吸引了观众的好奇心;当好奇心逐渐降低,饥饿艺术自然而然地下降;但艺术家仅仅想向人们证明他的饥饿艺术不是骗局,为了展示更强的能力,40天后想要继续表演,这是普通观众难以到达也是普通观众难以理解的。从风靡全城到无人问津,观众的变化可以抽象地理解为时代的变化,变化的缘由在于共情。当时,观众们对饿是有深刻认知的,观众理解饿,也能体会饿所带来的苦楚。可新时代下,物质的进步与丰富使得饿离人们越来越远。人们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去坚持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我们从中看到的是,饥饿艺术在时代进步下是必然没落的。
解读这篇作品的时候,不能将其作为卡夫卡的自传,但也应注意和卡夫卡自身的联系。卡夫卡用略带俏皮的笔调勾勒了一幅社会现实的写照,在小说中,卡夫卡没有刻意升华艺术追求,社会失能与个人渺小,一个对自己信念执着追求,大众眼中的“不正常”想要连接个人和社会的价值体系,并要使自己安然自得地生活,这是不可行的。卡夫卡在作品中并未就艺术追求展开非此即彼的谈论,没有讨论艺术或者世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没有赞美崇高和批评庸俗,只是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对艺术极端追求的人在正常世界中的处境,仅此而已。
前文提到,对于卡夫卡而言,写作可以带来快乐,是他倾诉心事的对象,也是他脆弱的身心的唯一住所。[5]生活中万物的意义被留给写作。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可能是他对自己的肺部疾病的看法:“这只是一场公平的灾难,但我不认为这是一场灾难。与近年来的平庸生活相比,可以说是太甜了。”卡夫卡对于写作的追求如同《饥饿艺术家》中艺术家对于饥饿的追求,小说中的艺术家在说完最后一番话后,依然是坚定的继续饿下去的信念,卡夫卡对自己的人生状态也是如此,所以他才会一直处于一种怀疑、不安全和焦虑的状态中。
小说中艺术家的孤独形象反映了卡夫卡的孤独,他的孤独本身可以说是一种注定的存在状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动荡岁月中,卡夫卡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战争与冲突中,当时,奥匈帝国对公民实行德国义务教育,以进行社会管理。这引起了捷克民族主义者的抵抗,反政府运动愈演愈烈。在这一波浪潮中,犹太人也陷入困境,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只能在裂缝中生存,卡夫卡就是其中一员。在家庭关系中,他的父亲成为卡夫卡痛苦的根源。“很多年后,我常常想像出这样一个恐怖的场面。那个大个子,我的父亲,最后一个审判我的法庭,几乎无缘无故地来找我,晚上带我起床到阳台上。在他眼中是如此微不足道。”[6]在父亲的强烈干扰下,卡夫卡的婚姻和事业都得不到圆满结果,在这样的社会与背景下,孤独感、恐惧感应运而生。面对这样的孤独和恐惧,卡夫卡选择进入自己的文学世界,在自己的世界,远离喧嚣,保护自己,并在自己的世界中创造奇迹。尽管卡夫卡一向热衷于文学创作,但他的自卑心使他从不相信自己的卓越才能,因此,在卡夫卡还活着的时候,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没有出版。但是,即使出版的作品也没有受到公众的赞赏,因为他写的小说当时几乎没人能理解,而且大多数人也不了解他的作品中潜在的智慧。
作为一个犹太人,奥匈帝国生活在各个国家的大熔炉中,与此同时,父亲的每一步都对卡夫卡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一生都“在父亲的阴影下”喘不过气来。一个不舒服的家庭,一个敌对的社会,以及令人不满意的爱情,这就是卡夫卡的生活,令人尴尬。人格的敏感和沮丧,加上生活不尽如人意,使得他眼中的世界与公众的世界完全不同,他总能找到事物的另一面,但没人能分享,他只能用自己的笔写下自己的想法,又不想面对不被人理解的孤独。
小说向我们展示了艺术与生存的权衡,一方面是饥饿艺术家自身的艺术和生存的问题。饥饿艺术和生存是处在两种不同的端点的,艺术家越追求自己的艺术,他就离生存越远,当他到达自身追求的艺术极限时,便会步入死亡。[7]这样一个强烈的设定,让饥饿艺术家陷到了一种精神和现实的拉扯之中。身体的饥饿,观众的怜悯,表演经理的强制维持现实,个人对饥饿表演的极限追求精神。饥饿艺术家站在不被现实理解的另一面,这样不可调和的间距,无疑是整部作品进程的推动力。
另一方面是饥饿艺术家在时代下的生存问题。在饥饿表演没落的时代他为何还要坚持?除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外,是在他阴郁的精神裹挟之下产生的误解。他以为只是观众不了解他,只要观众理解就能重新唤起热潮。所以他才想继续表演,要达到更高的境界,狭隘的思考空间里不断的自主误解,自主证明。他在临死前说出自己的原因,他依然希望他人可以理解,但早已不重要了。他的表演,他的艺术追求,包括他的生命早就变成时代车轮碾过并扬向远处的尘埃。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观念易受多渠道、多方式的价值裹挟,娱乐至上,媚俗、盲目,理性不被看中,大众无所适从,人们容易轻信某种信念或某种理论,在小说中,上帝已死,人们靠什么找到自己信仰的方向?仰仗什么才能获得救赎?卡夫卡因此陷入迷茫,信仰的复杂与自我容易盲从在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也值得我们考量,艺术家对艺术的信仰是当代人所缺失的。在没有人理解和支持下,备感孤独的艺术家依然坚持自己对最高艺术的向往。他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活,为使自己的艺术达到最高境界而努力奋斗,死而后已。卡夫卡对写作的渴望。将自己对世界的怀疑与痛苦,用笔将其理想化,对灵魂深入剖析,试图回归人性,使自己的灵魂得到精神上的救赎。[8]抒发出因自己的艺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的孤寂。除表达自己的情感之外,这篇小说也含有作者对人际关系的理解,艺术家与守卫,艺术家与表演经理,艺术家与观众……每个关系无一不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同理,在这个时代,还能剩下谁对自己的信任……
《饥饿艺术家》中创造的故事与主人公形象是卡夫卡写作一生的情感和深思。卡夫卡于病逝前一个月在病榻上完成短篇小说集《饥饿艺术家》的校对工作后,哭了很长时间,这本小说也是他一生中最喜欢的少数小说之一。毫无疑问,这是作者自己真实生活经历的写照,这是非常自省的,并且是卡夫卡内在经历的真实和暗含的表达。所以他在既不能吃又不能喝的状况下阅读校订《饥饿艺术家》一稿时才会涕泪纵横,“那必定是一种可怕的、不仅是心灵上的紧张,而且是一种震慑人心的精神上的重逢”。
饥饿艺术家对艺术终极的艰辛追求已经达到巅峰,一生追求认可,但永远被人遗忘,卡夫卡笔下的孤独渺小的个人对艺术本质终极追求,独自站在艺术宫中,但仍然坚持下去。这也是卡夫卡作品现代性的体现。不断进步的时代下成长出纷繁复杂的人,人们在思想开放的同时,也延伸出庞大数量的价值观念。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心理冲突和拉扯,就像铺天的黑色帷幕中,细微而闪亮的,迷人且深邃的星光,值得我们一直向内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