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教育融注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挖掘与实践理路

2021-12-06 14:22袁梦婷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人生观意义生命

袁梦婷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全球爆发的最重大最危急的传染病大流行,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面对疾病和死亡,我们不禁思考,如何才能让生命变得有意义。生命的意义是我们一直以来追寻的话题,也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议题。

一、生命意义及其追寻的教育价值

生命意义最早出现在哲学领域,后由奥地利学者Frankl引入心理学中,Frankl认为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在不断地追求生命的意义。这一观点引起了众多心理学家的关注,生命意义逐渐成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不同学者对生命意义有不同的定义,主要分为单维度定义和多维度定义。单维度定义分别从认知和动机的角度进行,多维度定义是在认知和动机两个角度综合基础上的定义。[1]生命意义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并为自身存在的目标、价值不断追求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生命意义教育即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获得生命意义体验,追求人生目标,实现生命价值。

对青年大学生来说,人生观的教育与培养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生观包括很多方面:生死观、爱情观、幸福观等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是获得幸福生活的必要前提;消极的人生观则常与苦难相伴。然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反复性和长期性,追寻生命意义成为青年学生应对纷繁变化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生命意义教育迫切需要融入人生观教育中。

二、潜在之能:生命意义教育融入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可行性

(一)人生观教育中“体验”与“实践”的缺欠召唤生命意义感的融入

人生观以人生为目标和对象,而人生是以生命为载体的,生命观教育是有效进行人生观教育的基础。生命观不仅是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更是对生命意义的体认与追寻。马克思强调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实现人生目标和价值、践行人生观是以实践的方式进行的,人生观教育同样也要在实践中才能发展和实现。主体间性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一种基本理论思想,在此启发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并非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以双主体存在。教育双方是平等的,在教育过程中既要以教育者为主体,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又要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关注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主体间性哲学思想为关注学生体验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为实践关系的构建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见,人生观教育需要“实践”与“体验”。

当前人生观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每周一到两次的课堂教学多采用强制灌输的方式,部分教师照本宣读,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目标,学生敷衍了事,只为取得学分成绩。长此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了一种流于形式的表面功夫,学生主体性得不到保障,生命意义体验更无从获取。以生命意义追寻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育是当前人生观教育中的短板。生命意义教育是启动激发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是对生命意义的体认与追寻,“体验”与“实践”是生命意义教育的核心要素,生命意义教育可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主体活动中感悟人生,增强生命感知力,提高生命质量。因此,将生命意义教育融入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势在必行。

(二)生命意义教育与人生观教育的内在一致性为其融入提供了可能

从含义和内容上看,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人生理想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人生态度教育以及成才、审美和生活方式教育等。[2]生命意义教育是一切含有生命意义元素的教育。生命意义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目的和价值的感知和体验,包括认知、动机和情感三个要素。[3]认知是个体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和态度,指个体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动机是个体的人生目的,意味着个体想要实现什么样的人生。情感是个体在追求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过程中的体验。生命意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具有适配性,同时,生命意义教育是人生观教育的扩展和延伸。将生命意义教育融入人生观教育是对人生观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发展。

从教育方法上看,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多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显性灌输的特征明显,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生命意义教育重视生命体验和生命感悟,除传统的生命教育课程以外,以实践为主要教育手段,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是一种隐形渗透。因此,在教育方法上,二者可以达到互补。

从价值理念来看,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和生命意义教育都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进行的。习近平同志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融入到各级各类学校,更需要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人生观教育和生命意义教育均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综上所述,将生命意义教育融入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既有现实的可能,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三、价值积淀:生命意义教育融入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优势

生命意义教育融入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促进觉知生命意义与提高生命质量的统一。冯建军教授认为生命教育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5]在这里,生命意识的熏陶是前提,生存能力的培养是手段,而生命价值的升华才是最终目的。生命意义教育的内容不只是传统的生命安全教育,更包括对生命意义的体认和探索。通过生命意义教育,一方面让大学觉知到生命的意义,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更深一层次是让大学生觉知生命意义后,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不断探索,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在人生观教育中融入生命意义教育,可促进大学生觉知生命意义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生命意义教育融入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促进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统一。灌输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很多情况下,列宁所主张的“灌输”,被人错误的理解为是从外面“灌输”。这一错误理解使得很长一段时间思想政治教育仅靠正面、直接的课堂显性说教进行。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必然方向。生命意义教育强调的是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在教育方式上更需要隐形教育,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使学生觉知生命意义进而追求生命目标,实现生命价值。因此,将生命意义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发挥隐形渗透的作用,是隐形教育和显性教育结合的一种可行方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的一个关键举措。

生命意义教育融入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促进“为何生”与“如何生”教育的统一。生命意义教育是对生命内涵进行探索的教育,包括了解生命、珍视生命、崇敬生命、追寻生命意义,获得生命价值。生命意义教育强调认知与动机,这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为何生”,一个是“如何生”。通过生命意义教育让大学生认识生命,感知生命的重要性,这是关于“为何生”的教育。通过感知,体悟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确立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是在于享受物质利益,这是“如何生”的教育。生命意义教育的主旨在于激发并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存在,提高生命境界,实现人生价值,是“为何生”与“如何生”教育的统一。基于此,生命意义教育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选择。

四、实践理路:生命意义教育融入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可行措施

(一)预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前提

第一,生命意义教育融入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关键在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承担着生命意义教育的重要责任。生命意义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的培养尤以思政课教师为主。首先,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要充分发挥先进意识的能动作用,只有具有生命意义教育意识的思政课教师才能够自觉将意识转化为行动,利用好思政课,开展生命意义教育。换言之,承担着意识形态教育重任的思政课教师只有知道为什么要教,才能知道怎么教、教什么。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生命意义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够选择适合生命意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够自觉进行生命意义教育。其次,生命意义教育意识的现实化需要生命意义教育能力的发挥。传统的灌输理论在生命意义教育中并不能完全适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强调教育者要具备关怀的品质,生命意义教育是注重情感体验和感知的教育,生命意义教育过程亦需要关怀。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6]人是现实的,是处在各种社会实践中的,孤立的人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如果一个人长期被孤立被排斥,得不到别人的关心,那么久而久之也会变成一个冷漠的不关心别人的人。中断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无法真正体验到生命意义感的,更别说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因此,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意识,更需要教师的生命意义教育能力、关心能力。

第二,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生命意义教育不仅需要凝聚整个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力量,更需要其他各门课任课教师与其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既包括整体的认识世界也包括整体的改造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是改造受教育者主观世界的过程,同样以整体性为遵循。遵循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就要深刻把握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创新教育方法,整合教育内容。因此,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将人生观教育渗透到除思政课以外的各门学科和课程中,做到各门学科的整合以及知识讲授与价值观引领的整合。医学、生物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教师要尤其注重挖掘生命意义教育元素,将生命意义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受到影响。学生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接受生命意义教育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体验:以感知生命存在为基础

在存在主义哲学中,“存在先于本质”,人只有先存在,然后才能在存在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本质、创造自己的本质。存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人生意义的实现是建立在生命存在的基础上的,丧失了生命存在感就意味着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生命存在是人生观教育的起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要以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存在意识为前提。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存在,以增强生命存在感作为人生观教育的首要目标。

第一,体认生命存在,以课程为主导。课程教育是青年学子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开展生命意义教育要具有系统而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要围绕生命意义教育的内容有组织的设置。(1)以认识和了解生命为目标的课程教育既包括生命之“生”的教育,也包括生命之“死”的教育。如性教育和死亡教育,这两方面一直是我们教育系统中比较缺失的。认识生命就要知道生命从哪里来,以及生命将如何去,这是一切生命教育的前提。(2)以保护生命、珍惜生命为目标的课程要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如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技能教育,课程教育无法帮助学生消除危机,所能做的是教会学生应对危机。同时,此类课程在引导学生珍视、爱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保护和关爱他人生命、动物的生命。有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的疑似宿主为野生动物。这不得不为我们敲响警钟,让我们反思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人是自然中的人,野生动物也是自然中的一部分,野生动物是与人类共同生存的朋友,不是人类餐桌上的菜肴,这也是新冠肺炎带给我们的积极思考。(3)以探索和实现生命价值为目标的课程是更高层次的生命教育课程,此类课程立足于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引导学生更好的生活的课程,如职业生涯教育课。大学生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需要学校从职业目标确立到职业生涯的选择全过程适时适当的引导。

第二,体认生命存在,以实践为依托。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并不断深化。马克思强调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只有搭建实践的桥梁,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深刻感知生命的存在和意义。生命意义教育要积极融入到校园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首先,以校园为场域开展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学生校园生活的丰富,也是对学生课堂教育的补充。体认生命存在要利用好各种班级团体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例如组织开展“认领”校园树木活动,认领期为一个学期,在认领期引导学生学习林木保护知识,增强植物保护意识,注重观察树木的变化,感受生命的坚毅和伟大。其次,体认生命存在的实践不局限在校内。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感悟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爱心慰问敬老院,引导学生珍惜时光,不负青春等等,都是体验生命存在的可行方式。

第三,体认生命存在,以环境为载体。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社会的存在,人本身是在社会中不断生成的,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实现其本质的。环境是实现个人发展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的总和,高校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场域,高校环境为大学生人生观养成提供前提与保障。因此,引导大学生追寻生命意义要塑造具有生命教育意义的高校校园环境。首先,构造具有生命意义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要求学校健全规章管理制度,注重以人为本,形成民主、平等、自由、尊重生命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校园物质环境本身不具有生命意义,但是可以通过人为的设计与改造使其具有生命意义,校园绿化、校园的标志性建筑等都可以作为生命意义教育的外部环境被赋予生命含义与价值。最后,无论是高校精神文化环境还是物质环境,都是引导大学生追寻生命意义的重要条件,要注重二者的协同效应。

(三)实践:以追寻生命意义为关键

第一,通过课堂渗透引导大学生追寻生命意义。课堂渗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有形的,利用内容渗透;另一种是无形的,利用氛围渗透。首先,课堂中要渗透追寻生命意义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渗透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包括专业基础课;既包括必修课,也包括选修课,使学生能够分层次、分阶段的,全方位的接受生命意义教育。从而引导大学生及时确立人生方向、不断地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其次,要有生命化的课堂氛围。生命化的课堂氛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以互动教学为主要方法和手段的,充满生机与和活力的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没有差距的,学生获得知识以及接受价值观引领的主要方式是自我建构和情感熏陶。学生会得到充分的关怀与尊重,并且感到轻松愉快没有压力,从而扭转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死板、缺失活力的课堂局面。总之,通过课堂渗透引导大学生追寻生命意义不仅要在教学中渗透有关生命意义的内容,更要告别传统的死气沉沉的课堂局面,形成生动灵活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彰显生命力量、展现生命价值的场所。

第二,引导大学生追寻生命意义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私有制经济产生之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不断凸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主张教育要因材施教。因此,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要因人制宜,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性,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生命目标人各有异,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特点,高校在人生观教育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个性化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生命意义。高校中不同年级学生生命意义感呈现不同的特点。大一新生刚入学,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很容易不适应、迷茫交错。因此,要及时关注新生身心健康,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班主任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动态,及时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工作压力,情绪最为不稳定,考研失利、面试失败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从而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对这部分学生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通过专题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就业观,学院和学校尽可能给予帮助,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第三,引导大学生追寻生命意义要注重发挥榜样效应。“人是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基本思想。现实的人是客观世界中的人,客观世界的发展是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的人的发展水平因而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为榜样效应的发挥提供了前提。在差异面前,落后者会以先进者为榜样,向先进者看齐,从而降低这种差异。在人生观教育的过程中,这种差异表现为对生命意义追求上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利用榜样来引导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在榜样人物的影响下,大学生会自觉接受熏染,逐渐矫正自己不正确的人生目标,以优秀典型为参照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使自身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的同时,无形中也在改变着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互联网、大众媒体加强对英雄形象宣传,营造学习典型的浓厚氛围,又需要注重榜样人物的选择。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群体中的模范代表,以避免榜样形象过大过高,不符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兴趣,提高追寻生命意义的热情。

猜你喜欢
人生观意义生命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生之意义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