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萍 黄兰彬 黄美兰 黄 飞 文柳璎
喀斯特地区原蚕死笼率偏高原因剖析
黄丽萍1黄兰彬1黄美兰1黄飞2文柳璎3
(1.百色市蚕种场广西百色533000;2.百色市经济作物良种场广西百色533000;3.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广西百色533000)
文章通过调查凌云县朝里乡兰台村原蚕饲养现状,分析了喀斯特地区蚕茧死笼率高的原因,提出了在喀斯特地区养蚕时降低死笼率的措施,以期提高原蚕饲养的产量和质量。
喀斯特地区;原蚕;饲养;死笼率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三面环山,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凌云县全年平均气温为20.5 ℃,冬不严寒,夏不酷暑,降雨量充沛,很适合种桑养蚕。随着国家实施“东桑西移”的政策,以及凌云县政府的大力扶持,凌云县已成为广西重点优质蚕茧基地。凌云县把蚕桑产业作为凌云县的“富民工程”及重要经济主导来抓,建设了脱贫奔康产业园10个、桑园示范基地22个,桑园面积突破0.67万hm2,年饲育大蚕11.51万张,产鲜茧4 612.3 t,产值1.52亿元,覆盖全区80个行政村,蚕桑产业已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农业经济产业。
朝里乡兰台村位于凌云县朝里乡西面,有550亩的连片桑园,2021年成为百色市蚕种场的原蚕基地,年养原蚕5批~6批。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2021年两批原蚕茧死笼率过高,严重影响蚕种的生产及蚕农的经济收入,挫伤蚕农的养蚕积极性。现通过对兰台基地原蚕户全年的养蚕成绩展开调查,分析该地区死笼率高的发生原因,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期降低蚕茧死笼率,提高养蚕产量和质量。
死笼茧是吐完丝或吐丝中熟蚕死亡的茧,与蚕病及蚕的生命力有关[1]。死笼茧按发生时间段的不同,分为早期死笼茧和后期死笼茧。上蔟致种茧调查前发生的蚕茧死蛹,为早期死笼茧,种茧调查后到发蛾阶段蚕茧所发生的不良蛹为后期死笼茧。早期死笼茧主要是在大蚕期或上蔟感染病原菌引起的。
桑园偏施氮肥,不施或少施有机肥料,会导致桑叶叶质过嫩,营养不足。25 ℃~30 ℃是桑树生长的最适温度,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桑树细胞原生质层的透性增强,养分吸收能力增强,蒸腾作用加快,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加快了枝叶的生长速度[2]。在低温条件下,桑园生长缓慢,光合作用弱,叶质不佳;阴雨多湿条件下,桑叶生长活动受到影响,营养不足,含水量增加。食下在以上几种情况下生长的桑叶,蚕体生长发育会延缓,蚕体水分增多,体质瘦弱,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在大蚕期或蛹期感染蚕病,增加发生早期死笼茧的风险。高温条件下,虽然桑树生长迅速,光合作用强,桑叶营养充足,但是高温容易使桑园害虫增多,增大防虫难度,进而增大蚕感染蚕病的概率。
1.2.1 温度对原种茧的死笼茧发生的影响
蚕是变温动物,自身体温随着外界环境的温度而改变。温度能影响蚕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从而改变其新陈代谢的速度[3]。蚕生长发育的适温范围为20 ℃~28 ℃,龄期不同,要求的温度不同。稚蚕期为27 ℃~28 ℃,要求的温度稍高;大蚕期约为24 ℃~25 ℃,要求的温度偏低。在适温范围内,温度升高,能加快蚕的生长发育;超过适温范围,温度升高,蚕的生长发育速度将下降。小蚕耐高温,大蚕对高温耐性差,低于20 ℃和高于30 ℃的极端温度都不利于蚕的生长发育,都会增加死笼茧的形成,超过适温范围的高温和低温,都会使蔟中死笼茧增加。
1.2.2 湿度对原种茧的死笼茧发生的影响
湿度直接影响到蚕体水分平衡和生理代谢的正常进行,间接影响桑叶的保鲜和蚕座的卫生状况。在干燥条件下,蚕体排出水分稍多,血液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桑叶失水萎凋快,蚕食下量、消化量减少,发育迟缓。在多湿条件下,桑叶保鲜时间长,蚕食下量增加,生长发育快。但是,此时蚕体以粪、尿形式排出蚕体水分,使蚕体内无机盐减少,血液渗透压下降,pH值降低,蚕体虚弱,容易诱发蚕病。蚕的最适湿度范围为70%~90%,稚蚕期偏高,壮蚕期偏低,从一龄的90%,以每龄降5%的幅度,逐渐减少到五龄的70%左右,蔟中湿度大,死笼茧率增大。
1.2.3 光线及空气气流对原种茧的死笼茧发生的影响
光线在高温时抑制蚕的生长发育,低温时促进蚕的生长发育。蚕具有趋光性,光线能影响蚕的活动方向。
空气气流能使空气保持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并且影响蚕体水分发散和桑叶的新鲜度。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增强蚕室空气流通,能使蚕座不发生蒸热发酵,加快蚕体水分散发,减轻高温多湿对蚕体健康的危害。小蚕期对气流的要求不高,过多气流会影响小蚕的生长发育;大蚕期,因食桑量大,蚕沙多,蚕座湿度大,容易发生蒸热发酵,病菌快速繁殖,如果不加强通风换气,加快蚕座水分散发,容易导致蚕在大蚕期感染蚕病,从而形成蛹期死笼茧。
养蚕前中后期若不注意消毒防病,会导致蚕室及周边环境病原菌密度增加,使蚕期发生蚕病的风险增加。若在早春遇到低温多湿时不注意蚕室的加温工作,夏季高温天气多时不注意蚕室温度的调节及通风换气,会导致原种茧死笼率偏高。
熟蚕上蔟后,不重视上蔟室的环境管理,蔟中遇到高温多湿天气时,不加强上蔟室的通风换气,会导致种茧死蛹增多。
调查兰台村原蚕基地全部养蚕户全年原种茧死笼率,并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0户蚕农作为调查对象,种茧上蔟后7 d~8 d,调查其蚕茧重量、千克茧粒数及死笼率。调查结果如表1~表3。
(1)由表1可以看出,同一饲养户在不同的饲养时间,蚕茧死笼率有很大的差别。第一批原蚕死笼率是最高的,达到39%;第三批次之,最高死笼率达到17%;第二、第四、第五批死笼率差不多持平,都不超过10%,饲养成绩较好。
(2)从表2中可看出,各批的饲养时间对于死笼率也有影响,死笼率最高的第一批饲养时间为4月下旬—5月上旬,此时平均气温约为21 ℃,平均降水量为339.9 mm,为全年降水量的20.0%左右[4]。该时间段养蚕,前期低温多湿,容易遇到寒潮,气温降到20 ℃以下,温度过低,影响桑园的桑叶产量和质量[5]。日照时长短,光合作用受阻,有机物质积累少,桑叶偏嫩,含水率高,叶质不好。蚕食下光照不足、含水率高的桑叶,容易导致蚕体虚弱,降低其抵抗病原菌的能力,增加了对病原菌的感受性,使5龄蚕期感染蚕病的概率增大,蛹期的死笼率偏高。温度过低,蚕行动缓慢,食桑减少,龄期延长,发育不齐,体质虚弱,对病原菌抵抗性降低。环境多湿,虽然能保持桑叶的新鲜度,但会导致蚕座湿度大,易滋生病原菌,增加蚕体水平感染概率。特别是5龄蚕期,对湿度耐受性小,空气湿度大,蚕体水分排出带走大量的有机物质,导致蚕营养不足,体质弱。且蚕座湿度大,病原菌密度增大,容易导致蚕病的发生,增大蚕茧死笼率。5龄期遇到低温,蚕期延长,导致熟蚕不齐,上蔟化蛹困难,蔟中环境多湿,蚕蛹呼吸困难,会导致死笼茧增多。
(3)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蚕茧死笼率较高的另一个批次为第三批。饲养时间为6月中旬—7月上旬。此批次平均死笼率高达20.9%,蚕茧死笼率不达标(死笼率大于20%的原种茧)的蚕户占到25%。该时间段为盛夏季,是全年最热的时候,平均气温为26.5 ℃,常遇30 ℃以上的高温,降雨量多,占全年降雨量的59.4%,平均降雨量为1 006.3 mm,暴雨多发,表现为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4]。由表3可以看出,同样的时间段里,凌云县沙里乡那坝村原蚕死笼率也很高,平均死笼率达到18%,蚕茧死笼率不达标(死笼率大于20%原种茧)的蚕户占到一半。很显然,此时发生原蚕死笼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高温多湿天气下,虽然桑树光合作用增强,枝叶生长快速,但是容易导致桑园虫口密度增加,不利于防虫防病。蚕食下带病原菌的桑叶,易造成交叉感染,增加蚕蛹死笼风险。而且,高温多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病原菌,增大桑蚕感染病原菌的概率。高温下,蚕体活泼好动,体内营养物质消耗快,食下的桑叶满足不了蚕体快速消耗的养分,容易导致蚕体质弱,抗病能力下降。此季节降雨量大,经常发生对时雨,下雨前后天气闷热,增强蚕座发酵,导致细菌、真菌大量繁殖,增大蚕病发生概率。闷热天气也不利于蚕体生长发育,降低蚕体抗病性。高温闷热的环境不利于蚕吐丝营茧,从而导致死笼率增大。
(4)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第一、第三批农户饲养的原蚕总体死亡率都高,但是在同等气候条件下,仍然有几户饲养的原蚕死笼率低、健蛹率高,说明影响原蚕茧早期死笼率高的原因除了气候条件外,养蚕技术及桑园的护理也是重要的因素。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低温多湿条件下,原种茧9·芙与7·湘死笼率都很高,表明大蚕期9·芙与7·湘对低温多湿环境的抵抗能力不强;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原种茧9·芙死笼率大于7·湘,说明9·芙受高温多湿环境影响大。由于原蚕的强健性比普通蚕要弱一点,而原蚕7·湘比原蚕9·芙更难饲养,因此一般选择养蚕技术过硬的、仔细认真的农户饲养该品种。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遇到不良天气时,只要将桑园管理、养蚕技术做到位,也能够规避不良气候对原蚕死笼率造成的影响。
表1兰台村原蚕基地原种茧调查表
品种名姓名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 蚕茧重量/kg千克茧粒数/个死笼率/%蚕茧重量/kg千克茧粒数/个死笼率/%蚕茧重量/kg千克茧粒数/个死笼率/%蚕茧重量/kg千克茧粒数/个死笼率/%蚕茧重量/kg千克茧粒数/个死笼率/% 9·芙邓金在138.958239155.53174139.5838788.1640473.36345 黄晏京127.77003523373146.33741763.45661104.76227 黄廷新72.2592454.43115538261056.56062615723 李文照106.27362568.13026112.1768459.55028846526 李文德138.758411134.6300388.688025114.26446142.262210 7·湘吴秀闷122.26569144.12929156.5688161.95462185.15863 韦静10458011105.23115117.4634155.46323118.26063 黄建才94.554423144.22920151.3692460.6608452.26747 林竹新124.5582768.63010116.3714278628397.36441 黄秀珍101.56187136.7324116067081005308179.656216
表2凌云兰台村2021年原种茧调查表
品种名饲养时间饲养量总量/张原茧重量/kg平均千克茧粒数/个平均死笼率/%合格茧数量/kg不达标茧数量/kg原茧合格率/%总户数不达标茧户数不达标率/% 第一批9·芙4月下旬—5月上旬151 995.262211.31 505490.275.410220.0 第一批7·湘111 475.660612.01 286.618987.27114.2 第二批9·芙5月中旬—6月上旬223 1346543.63 1340100.01600.0 第二批7·湘161 8506483.61 850.40100.0900.0 第三批9·芙6月中旬—7月上旬243 935.874220.93 344.4591.485.016425.0 第三批7·湘172 9397123.72 9392939100.01300.0 第四批9·芙7月中旬—8月上旬313 937.86028.33 821.2116.697.02114.7 第四批7·湘232 306.66344.92 306.60100.01800.0 第五批9·芙9月中旬—10月上旬221 828.36687.21 824.30100.02000.0 第五批7·湘20.51 534.56144.81 534.50100.01200.0
表3凌云县沙里乡那坝村原蚕基地种茧调查表
品种名姓名饲养时间蚕茧重量/kg千克茧粒数/个死笼率/%茧质 9·芙金希成7月下旬—8月中旬270.56769合格茧 黄照明103.56764合格茧 冉开美118.176029不合格茧 黄大革189.973611合格茧 黄美如17375622不合格茧 7·湘黄美权3864633不合格茧 平均值 148.870818合格率为50%
(1)原种茧死笼率主要受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多湿条件下,原种茧死笼率偏高;超过适温范围,特别是20 ℃以下的低温和30 ℃以上的高温都容易导致原种茧死笼率升高。
(2)在低温多湿条件下,7·湘与9·芙死笼率均很高;在高温条件下,9·芙死笼率偏高,7·湘比9·芙耐高温多湿要强。在遇到不良气候条件下,加强桑园管理,提高养蚕技术水平,可以避免不良气候条件对原蚕饲养造成的影响,降低原种茧死笼率,提高养蚕效果。
(3)以凌云县为代表的喀斯特地区,在饲养原蚕时,为了降低前期原种茧死笼率,提高原蚕茧质,使蚕农获得好的养蚕成绩,提高其经济收入,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加强桑园的培肥管理,冬伐后要多施有机肥料,不偏施氮肥,开沟施入肥料。不采湿叶,采适熟叶,做好桑叶的贮存管理。
②在遇到不良气候条件时,应加强相应的养蚕技术管理。
在遭遇低温多湿气候时,为了降低死笼率,蚕室应注意加温,温度升高,湿度也能提高。大蚕期要良桑饱食,喂适熟偏老叶,多用新鲜石灰粉对蚕座进行干燥消毒,避免蚕座滋生大量病菌,降低蚕体感病概率。
在遭遇高温多湿气候时,加强蚕室内通风换气,勤用新鲜石灰粉干燥蚕座。大蚕饲养,蚕座要稀疏,蚕与蚕之间要有2条~3条蚕的距离,避免拥挤抓伤,导致创伤感染蚕病,增加蛹期死笼率。要良桑饱食,蚕体质好能够增强其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熟蚕上蔟后,应加强蔟中的管理。蔟中遇到高温多湿天气,应加强通风换气,上蔟后及时用新鲜石灰粉消毒隔离和干燥地面。
[1]吕鸿声.养蚕学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余茂德,楼程富.桑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黄君霆,朱万民,夏建国,等.中国蚕丝大全[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杨胜才,韦芹,黄玉信.凌云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6):194-195,220.
[5]贾晓虎.种茧期死蛹的发生与防止措施[J].四川蚕业,2016(1):39.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2.03
S88
A
2095-1205(2021)12-07-03
黄丽萍(1982- ),女,壮族,广西柳州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蚕种生产研究及推广。
文柳璎(1970- ),女,壮族,安徽砀山县人,硕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蚕桑技术推广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