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2021-12-06 12:07赵亚文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习者汉语交际

赵亚文 杨 娜

(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 300072)

近些年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也涌现出一大批与时俱进的成果,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的问题也受到了学界广泛的重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横跨多个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它与文化联系紧密,不可分割。语言从属于文化,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基本的观点是: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导入是必不可少的,在文化导入时要遵循国别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通过注释解释、模拟交际、游戏活动等方法进行文化因素导入的教学。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以及基本内容

文化因素是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导入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这个文化因素导入的问题上,所导入的文化内容也必须要经过慎重的筛选,必须要有代表性,必须要合乎学情。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语言的内涵”就是语言所记载和传承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在任何一门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汉语是在汉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具有浓厚的汉民族文化特色,我们在认知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外国人有着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也都反映在了我们的语言活动上。下面我们以成语教学为例,谈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的必要性。成语教学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重难点,成语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或历史故事中形成的,而且无论是在现代汉语的口语中还是书面语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没有汉文化背景的学生要想正确地理解并恰当地运用这些成语就必须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和所蕴含的文化知识。比如说“阳春白雪”这个成语,看字面意思很难理解其含义,这个成语和乐曲有关,源自战国宋玉《对楚王问》,是用来形容高雅的艺术。只有了解了这个成语产生的渊源和背后的典故,才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并且运用这个成语。

(二)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就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横向上,包括地理特征、宗教信仰、饮食起居、风俗习惯、时尚潮流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纵向上,古文化和当今潮流文化并举。这就需要广大对外汉语一线教学工作者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地灌输这些内容,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来进行文化导入,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汉语,了解汉文化。

1.交际文化

交际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要素,是必须要导入到教学中去的,不然学习者会很难理解中国人的交际思维,也不能准确理解中国人语言交际或者非语言交际所要传达的正确信息。据调查发现,很多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特别不能理解中国人跟他们交谈时模仿他们的说话语气,甚至有时会感到很生气,这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模仿别人说话是特别不礼貌的行为。然而,在中国这就是一种亲近的表现,中国人会通过模仿外国人的语音和腔调,来帮助外国人理解我们说的话,在中国人的思维中,感觉说同样腔调的话是一种亲近的表现。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日常生活交流中十分常见,一旦这种交际文化碰撞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引发严重的文化碰撞,对外国学习者的汉语学习是十分不利的,可见交际文化的导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2.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历史文化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理解中国的精神文化的精髓。历史文化导入辅助语言教学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成语的教学,有些成语很难从字面上理解它的含义,只有了解了成语蕴含的历史知识,才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并且能够准确恰当的把这个成语用到交际中去。历史文化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争议话题和敏感内容,当然这也是我们下面要提到的在文化导入的内容选择方面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

3.日常生活文化现象

这些内容看似与对外汉语教学没什么关系,其实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的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是以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学科,如果留学生不能很好地了解并且适应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就会增加学习者的苦恼和悲伤情绪,不及时解决疏导,会形成文化休克,直接导致这种跨文化交际教学行为的失败。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地导入一些日常生活文化要素,对对外汉语教学地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4.与学习者工作职业相关的文化内容

有很多外国人学习汉语是出于工作或者相关职业的要求,这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与其工作职业相关的内容,有助于其工作在中国的开展。在中国,各行各业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行业语,这些行业语都是带有一定的中国文化特色的,比如在影视制作行业,我们在新闻中经常看到“某片于近日杀青”,“杀青”这个词语,就是一个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起源于先秦时代,原指古人书写文章时的一个修改方法。现在,“杀青”这个词主要是用在电影或者电视剧制作过程中,表示前期拍摄工作的结束。这就是行业语的一个典型例子。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从事某项工作,我们都必须把与其职业工作相关的行业语、行业礼节文化等导入进去,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总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导入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选取各种文化现象的典型代表来推进对外汉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三) 对外汉语文化因素的导入和文化艺术类课程教学的区别

对外汉语中文化因素的导入教学和普通的针对中国学生的文化艺术类课程有一定交叉的部分,它们的交叉领域就是都要求学习者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并且掌握一些技能的动作要领。除此之外,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教学和普通的文化艺术类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区别如下:

首先,在教学目标方面,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与普通的文化艺术类课程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最终都是为语言教学而服务的,这些文化内容不仅要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教学中的相关内容。而普通的文化艺术类课程中的文化内容学习,主要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艺,跟语言教学基本上没有关系。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普通的文化艺术类课程要求学习者必须充分掌握这项技能的各个方面,内容广且深,实践训练强度大,教学内容的连续性系统性很强,而对外汉语中文化因素的教学在内容选择方面相对浅显易懂,而且很多内容都是语言教学中随时碰到的问题,因此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但是连续性和系统性要差一些。最后,在课程设置上,普通的文化艺术类课程分工更加精细,专课专教,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教学分工没有那么细致,很多时候也不是专课专教,举个例子,比如说同样学习京剧,京剧艺术类课程要求学生唱、念、做、打每一项都得做得足够细致,因此,每项基本功都有专门的课程来分开训练;而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京剧,可能只是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京剧选段,照着录影带中演员的表演模仿学唱,最后表演给大家,这个过程中唱、念、做、打各个部分都会涉及到,但是由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特殊性,并没有对学习者所学的这段戏曲表演有严格而细致的要求。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教学同普通的文化艺术类课程有着以上本质上的区别,这就要求广大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在具体的文化教学中要根据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情,来做恰当的教学设计和安排。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以及方法

想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功发挥文化因素对语言教学的推动作用,就必须遵循相应的文化导入原则,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技巧与方法,将文化因素充分运用到语言教学中去。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不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人民,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这个国家人民使用的语言。”可见,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与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交流过程。文化导入不是所有的文化因素随意的导入,而是要对内容加以筛选,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有序地导入,也就是说,对外汉语文化导入教学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在内容选择、教学方式上都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在内容选择方面和教学方式上不尽相同。

1.在内容选择方面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特有的学情,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内容的选择也有其特殊性。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的选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遵循适时性、适事性原则,文化导入不是把所有的文化全盘导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去,文化导入的内容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筛选,要与现代的生活以及语言教学工作息息相关,过于晦涩难懂或者与现代生活严重脱轨的文化内容,会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不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推进,因此,在文化导入中此类内容不宜选择。比如古代中国用曲酿酒的工艺,这类内容只需要采用注释的形式进行简单地介绍,而不必要详细介绍其制作步骤;而对于广大留学生普遍熟悉的“太极拳”,我们可以详细介绍,并且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学习太极拳。其次,就是由浅入深,根据学情进行文化因素的导入。在内容选择方面,学习者学习水平不同,所导入的文化的内容也有所不同。针对不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文化导入的内容的深度也不同。例如,外国人要想学好汉语必须要理解儒家经典和它的精髓,初级学习者可以简单了解儒家的代表人物以及著作,中级学习者进一步了解一些儒家经典名言,知其大意,而高级阶段的学习者则可以学习儒家经典著作,通过对篇章的理解,真正领悟出儒家文化的精髓,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交际的能力。再有,导入的文化内容必须要为语言教学服务,一些与语言教学不相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不适合选择。因为对外汉语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教学,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导入的文化因素也必然是要为语言教学服务的,对语言教学没有辅助作用的文化因素,我们可以摒弃。

2.在教学方式上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国别、民族性原则,根据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运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文化导入。

对外汉语教学是跨文化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在双方所具有的各自的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外汉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学习者和教学者之间就具有文化差异,学习者都是来自与汉文化环境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甚至对汉语和汉文化极其陌生,无疑这就是教学工作进行中的一大难点,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言的表达处理上也大相径庭。学习者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有着自己的认知,甚至还带有鲜明强烈的政治立场,特别是在这个政治立场问题上,教学者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学习者身上,这样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会引起学习者的反感,甚至直接导致跨文化教学的失败。这是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也是所有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必须要避免的问题。下面我们用一个鲜活的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某中国教师在大阪的一所中学教授汉语,在讲到卢沟桥这个北京的名胜古迹的时候,顺便提到了“卢沟桥事变”,接着他不能按耐自己激动的心情,在日本学生面前毫不留情地直接批判“日本鬼子”,这样的教学行为直接引起了日本学生的不满,导致该教师被辞退回国,这就是一个因为没有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地处理政治立场问题而导致教学失败的案例;而另一个福冈的汉语教师在讲卢沟桥的时候,他很真诚地道出:“卢沟桥的沧桑,既承载着法西斯的罪行,也告诫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真诚的日本人民和淳朴的中国人民一样,都是珍爱生命热爱和平的,我们携手奋进共创美好未来!”于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上面这两个教学内容相同而教学结果迥异的例子,显然在警示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充分重视我们和学习者立场和认知不同的问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同一个班级的学习者很多都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这就表明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不只是教师和学习者之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因此这就要求教学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到每个学生的文化背景,在教学准备工作中充分考虑每个学习者的文化背景情况,进行细致而精心的备课和巧妙的教学设计,并且避免文化交流方面有争议的问题必要时可根据学习者的文化背景相似程度进行分班处理。

第二,灵活随机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具体情况,随机灵活地进行文化导入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具有随机灵活的特点,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它不都是在系统的文化课程教学中进行的,有很多文化因素导入是根据教学内容或者教学过程,甚至是学生的生活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导入。这些文化因素的导入是十分必要的,最终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汉语知识。如,很多外国留学生走在中国的大街上,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很年轻,但是却被叫做“老板”,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边走路边给学习者讲解“老板”这个词。我们可以先简单地翻译成“Boss”,但是很多学习者不明白为什么要把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叫做“老板”,其实这个词汇中也是蕴含着浓厚的中国文化。“老板”这个称谓来源于南方,“老”的意思是商场变幻莫测,尔虞我诈,处处临敌,需要老成谨慎稳重,也就是所谓的老道;“板”在古汉语中写作“闆 ”,即门中有品,有诚信,则为板,即经商要有诚信,信则立,所有“老”和“板”组成了这个“老板”这个词,老道、稳重、讲诚信是对商人的警示语。这样一讲学习者就能更好地理解“老板”这个词了,也不会困惑为什么有些人年纪轻轻却被叫成“老板”。

第三,渐进性原则,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文化导入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不仅在内容选择上要遵循渐进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循序渐进,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推进和学习者接受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文化导入。在初级阶段,大部分的学习者对汉文化的了解不多,接受能力也比较差,在这个阶段比较注重交际文化的传播,这样是有利于学习者打好学习基础的,比如中国人打招呼的特色方式,朋友熟人之间打招呼经常问“明知故问”的话题,比如说路上遇到朋友,明知他是去送孩子上学,还是凑上去说“送孩子上学去啊?”,朋友间打招呼通常很少用“你好”,如果用“你好”跟熟人打招呼,难免会显得有些生分。在中级阶段,可以引入很多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文化因素,比如说“火锅”、“武术”、“剪纸”等等,这个阶段的学习者对汉文化有一定的认知,通过初阶段的学习,对汉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接受能力不断提高。在高级阶段,文化导入的教学内容可以涉及到更深层次的中国文化,由于学习者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能用汉语进行基本的交流了,对汉文化也有了很深的认知,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汉语诗歌文言文,这样能使这个阶段的学习者,在拥有了现代汉文化的积累之后,增加古文化的沉淀,这对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汉语,提高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循序渐进地推进文化导入,这既符合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又能更好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进行,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第四,互动性原则,根据以往对泰国、柬埔寨、澳大利亚学生的教学经验,国外学生相对于国内学生来说,喜欢手动参与的活动,因此在文化传播的时候要注意生动性原则。只有够生动,学生才愿意参与,文化内容才能成功传播出去。在柬埔寨教学时,曾在课堂上曾采用讲解的方法给学生讲中国武术,结果学生们刚开始听还比较有兴趣,结果渐渐困倦失去兴趣。在下一次课时,我改进了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打起了太极,结果学生们整堂课都在非常认真的学习太极的一招一式,练习过程中我一边教一边穿插讲解太极精神,学生们都深刻领会到了精髓,还学会了太极。下课后学生们特别开心,还凑在一起讨论每一个动作,还互相纠正,由此可见在文化倒入时,要通过师生互动来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状态。

第五,具体学生具体分析原则,根据教育学原理,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具体分析学生的情况,对症下药,那么文化内容的倒入也要遵循具体学生具体分析的情况,每个学生的性格都有差异,那么在课堂文化导入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具体学生具体分析,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情况,然后综合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最后制订相应的文化导入内容与方法。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指在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语言结构的基础知识教学同时,指导学习者的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让他们成功地使用汉语进行得体的交际。”为了要成功地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使用具体的合乎实际的方法来正确地进行文化因素的导入。因此,文化导入方法的研究是文化导入研究的核心,也是本论文的重点所在。

1.注释解释法

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文中涉及的文化方面的内容,要及时讲解相关的文化知识。这种方法一般是体现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的,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把教材中涉及到的相应的文化因素,在相应的位置用准确的语言或者图片画面解释出来。例如:在讲课过程中遇到了“大伯”这个中国特有的称呼文化词汇,在课文下方的注释中就可以解释为“对父亲的哥哥的称呼”。这种注释解释法,简单明了,准确扼要,与我们中小学生语文课程教学中的课本上的注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在选择解释的对象上有着区别。

2.模拟交际法

很多交际文化实际上是用课堂语言很难讲授出来的,这就需要学习者到实际的交际环境中去体验其中蕴含的交际文化。教师在课堂上抓住一切机会,为学习者创造模拟实际交际的环境,更多地让学习者在这种近似实际环境下进行交际。这样,学习者能够在一个相对轻松愉快地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习得汉语以及蕴含其中的交际文化。

3.内容挖掘法

所谓的内容挖掘法就是根据学习中所涉及到的文化现象,介绍这篇文章或者这些文化现象的相关背景知识,向学习者引荐相关的书籍资料,根据书面上所涉及的表面的、点式的文化知识,通过内部挖掘的方法,由表及里、由点到面深度挖掘,使学习者能够更深刻全面地理解某个文化现象,拓展文化知识。这是一种很常用的文化导入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孙权劝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个历史故事的背景,向学习者讲述相关的文化知识,介绍三国的一些情况。

4.讲座交流法

对外汉语教师可以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并引导学习者积极交流。通过讲座可以系统详细地介绍某种文化知识。通过这种办法,让学习者系统地了解某种文化现象。例如,可以举办有关“儒家思想”的文化知识讲座,系统地介绍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中国社会思维的影响,使学习者对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的想法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5.游戏活动法

这个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才能,结合相关的教学实际情况,通过游戏活动这种有趣的办法,帮助学习者体验蕴含在语言背后的深厚的中华文化。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习者观看《家有儿女》,并且选取典型的场景片段,积极组织学习者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来使学习者体会中国式家庭的相处模式和中国的家文化。

6.节日庆祝法

中国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它们或是寄托了中国人的夙愿,或是寄托了中国人对故人的思念祭奠。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和寓意,还包含着一些中国传统美食的制作。随着日期介绍和庆祝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是趣味性比较高,容易吸引学生们参与,并且寓教于乐,教学效果要好于死板性介绍,二是庆祝节日包含的中国文化是全方位性的,从民俗到思想文化再到特色饮食,这是综合类文化教学的典型机会。

三、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对对外汉语教师的要求

对外汉语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学情、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是不一样的,作为一种跨文化教学活动,这就对每一位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对外汉语教师除了具备崇高的职业操守和高超的职业技能外,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重新定位自己的位置,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充当文化交流使者。

(一)博览群书,拓展涉猎知识面,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中华文化千年锤炼而成。这就要求每一位对外汉语教师要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学习,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素养,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这样才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恰当地导入文化因素,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语言内容,从而更加恰当地使用汉语语言要素进行日常交流。

(二)关注新事物,与时俱进,注重新文化现象的教学

当今社会在飞速的发展,随着社会的急速进步,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新的文化现象也在不断地涌现。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筛选出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因素,导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网络用语中涌现出的很多年轻人喜欢使用的流行语“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给力”等,引入到教学中去,使外国学习者更好地适应中国现当代流行交际文化,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三)教师要树立文化因素导入意识,发挥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这是教育学的普遍规律,是任何教育学课程都必须要的遵守的基本的教学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这个原则更为重要,教师要通过缜密的教学设计,一步一步引导学习者学习语言,学习文化。这个在文化教学中就要求教师树立文化导入教学的意识,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习者理解好汉文化。

(四)教师充当汉文化的传播者,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教学活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是既是一个教师的角色,同时又是一个汉文化传播的使者,是汉文化和其他文化沟通交际的桥梁。广大对外汉语教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了解不同的文化,尊重不同的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习者建立跨文化沟通交际,不同文明和谐交流。

本文在总结众多对外汉语学科研究的基础上,从具体实践中总结经验,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但这些仍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再进一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经验,加强学术研究,完善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的指导理论体系,更好地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学习者汉语交际
情景交际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交际羊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两块磁的交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