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

2021-12-06 12:0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社群高校教师

于 凡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互联网催生出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新形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如今,随着教育3.0时代的到来,教育愈发呈现现代化与智能化的趋势,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也逐步成为大势所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跨界融合也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学习模式的衍变,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力量,提升其自身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对于高校的办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高校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不能仅仅被动地接受学校安排的各类培训,而是必须主动寻求自主发展,不断从理念、知识和技能方面进行更新。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特征的研究

“互联网+教育”时代体现了一种跨界的连接。“互联网+”中的“+”体现的一种跨界的理念,是与别的领域的衔接,通过这种跨界的连接产生新的形态。对于互联网运用到教育领域而言,就是与整个教育形态的连接,互联网可以“+”高等教育,也可以“+”高校管理,也可以“+”高校教师,总体来说表达的就是一种跨界,这样的一种跨界都是原来教育形式的提升与飞跃。“互联网+教学”从宏观层面来论,是实现教育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形式,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可以使教师丰富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技能。

“互联网+教育”实现了教学场所的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的个性化。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教育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跨越不同地区,丰富了教学场所。此外,教育3.0时代,学习场景更为丰富,学习形式更为灵活,学校之间界限更为缩小,未来学校概念的引入,使学生学习更为便捷,可以随时随地、自主自有地开展学习。另一方面,“互联网+教育”实现了教学内容更为个性化和全面化。“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线上线下教学体系不断融合,可以使教师能更广泛、全方面地关注每个学生,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的教学,教师能够呈现的教学内容也变得更丰富全面,教学形式也更为新颖多样。此外,“互联网+教育”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也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悄然发生改变。学生慢慢变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创造性地展开学习,能更有针对性地掌握自己所想要获得的知识;而教师慢慢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引领、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因材施教,对有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学习更有指导意义。

二、“互联网+教育”时代高校教师的转变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师生交流方式逐渐改变

“互联网+教育”的跨界融合,信息技术与高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等各方面都在逐步慢慢融合。尤其在课堂教学方式方面,翻转课堂、慕课、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的引入,一方面使得教学方式更为多样化,教育资源获取更为便捷;另一方面,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更多,师生交流更为平等,教师也不再是教学的绝对主导,学生也能慢慢开始自主学习,甚至能做自己的老师。“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对其专业化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能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要能适应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高校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就不只是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同时也要不断融入各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互联网+教育”衍生了线上线下教育融合的新形态,传统的教师只在教室里教学的教育形式慢慢演变为运用互联网的各种手机APP或者学生在线学习网课的形态。一本书、一纸教案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未来学校作为一种学校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共同体应时代而诞生。

(二)“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步转变

教师作为“传道受业解惑者”,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被动地接受学习;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也不仅仅只能在课堂上完成,而是可以共享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学生学习也不仅仅只能通过传统课堂的教授,而是可以在线随时随地重温学习内容。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不能只是单纯教授书本的内容,而是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教学中融入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

三、“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剖析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教师以学校为基本场域,基于共同愿景及共同价值导向,秉持民主、平等、共生信念,通过特定专业活动构建共享机制,形成共同体文化,最终达到成员共同发展的专业组织。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共性特征在于:第一,拥有较为一致的价值旨归;第二,教师在共同体中以自我完善为己任。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了教师从个人主义转向共同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整合校内和校际资源,在合作中增加个人知识积累,同时借助群体行动促进个体间专业互动,使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全员性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通过专业沙龙、案例研讨、多人同课、专题研究、课程开发、教师工作坊等,提升教师群体凝聚力,提高教学团队整体教学质量。

(二)教师学习共同体注重维护教师专业权益

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区域学校间合作、教师联盟、教师协会、教师社团组织等方式呈现,鼓励教师沟通、交流,洞悉最新教改动态,注重维护教师的各项权益,丰富教师的专业生活。同时,教师学习共同体更为凸显教师自身专业自主权、自治权和话语权,力图在某些特定专业领域帮助教师维持权威性。

四、“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一)拥有共同愿景是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基础

共同愿景是共同的愿望与憧憬,拥有共同愿景才能拥有共同奋斗的目标与共同努力的方向。教师学习共同体作为教师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组织,每位教师都应该拥有主动学习及与共同体其他成员共同进步的意识与目标。当加强自身专业化发展,提升自身教学技能水平成为所有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同一奋斗目标时,他们就会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强烈意识,会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相互认同,相互帮助,共同承担共同体这个学习组织的责任与义务。“互联网+教育”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逐步走向开放与创新,教育呈现智能化与现代化趋势,各种学生在线学习平台、教师授课平台都成为了 “互联网 + ”时代的新常态。而高校教师只有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共同展开学习,提升自身教学技能。秉承这样的理念,教师为紧跟教育改革发展,丰富教学方式,推动自身专业化发展,建立一个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成为他们的共同愿景。

(二)建立高校教师专业学习社群是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关键模式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基于共同价值导向,秉持民主、平等的理念,形成共同体文化,构建学习的共享机制,实现成员共同发展的专业组织。传统的教师工作都是以孤立的方式进行的,他们依靠的是经验的积累,不是专业技能的提升,这样教学改革难以进行,教师专业发展难以推进。现代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强调合作共享的教师文化,合作共享的教师文化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有力助推器,是教师专业学习社群建立的重要基石。高校教师专业学习社群能在深层次上对教师的成长道路产生重要影响,是构建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关键模式。高校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建立既需要教师的共同合作,也需要学校的有效支持。一方面,基于合作、共享的教师学习社群,需要教师之间相互信任与互相支持。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乐于分享自己的教学专长;青年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师专业学习社群向专家型教师请教经验,和其他教师充分交流彼此的知识、经验等。教师专业学习社群通过专业沙龙、专题研究等形式开展活动,可以提升教师群体凝聚力,推动构建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另一方面,要建立高校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离不开学校的有效支持。学校要为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发展提供物质、精神和制度上的保障,为教师一起学习、探究问题、共同认识和解决问题创造机会。

(三)运用多元化学习方式是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可持续途径

专业培训和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多元化学习方式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既保障了高校教师能多渠道、多方面地获得教学资源,也能更便捷、更有效地展开自主学习;同时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也能促使教师学思相结合,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在思考中不断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动自身的专业发展。从专业培训维度看,传统的校本培训有空间和时间的掣肘,而在新型的“互联网+教育”时代,网络在线学习成为教师共同学习的主流,“互联网 +”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新型的教师专业学习模式,教师通过教师网络培训平台、教师网络学习中心等展开在线培训,有助于教师学习共同体不同成员之间开展对话与合作;同时,网络在线多种类型、多门课程的培训可以使共同体成员置身于不同的共同体模块中,参与到不同的教学主题活动中,既可以丰富每位教师个体的教学知识储备,同时也可以提升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的整体素质。从教师自主学习维度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既需要外部力量的驱动,也需要自主内源式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自主专业学习,“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模式的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教师这种自主发展也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整体发展有积极影响意义。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社群高校教师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
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
营销的最短路径
社群短命七宗罪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