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语教学助词“了”的否定句式习得偏误分析

2021-12-06 12:0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助词否定句偏误

羊 隽 芳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一、引言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常出现偏误类推的现象。汉语初级学习阶段的留学生由助词“了”的习得偏误类推致其否定形式“不”和“没”的偏误,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了”、“不”和“没(有)”在汉语书面语和口语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对外汉语教材中被安排在入门或初级教学阶段。然而初级阶段的学生学习汉语时间不长,这几项语法又具有用法复杂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出现例如:“昨天上午我不来上课了”、“他没吃了早饭”等等偏误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多专家学者不但作了“了”“不”和“没(有)”的本体研究,也对留学生学习和使用这几项语法的偏误类型进行了梳理归类,为我们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把这几项语法联系起来进行偏误分析的研究则不多见。本文中,作者对我校初级学生作业和言语交际中出现的与“了”相关的“不”和“没”的否定句的偏误进行了归纳,并发现由“了”的习得偏误类推出的 “不”和“没(有)”否定句习得偏误的原因所在,即:学生对动态助词“了”和语气助词“了”所表达的动作态不能很好理解和掌握。本文试图通过归纳学生的偏误类型,找到“了”与“不”“没(有)”的搭配使用规律,以便在教学中进行类型化的讲练,使学生在初级阶段形成正确的使用习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建议教学和编写教材时对 “了”这一语法知识点的呈现更加细化,将“了”的教学与“不”和“没(有)”结合起来。

为便于论述,将研究范围限定为:1.本文所指助词“了”的否定句式是指对相对应的肯定句进行否定语义表达的陈述语句,并非指广义的任何语境中出现的有助词 “了”的否定句。2.语气助词“了”可用在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的末尾,本文仅对动词谓语句的末尾有“了”的情况进行讨论,“了”的其他语法意义和用法本文没有涉及。

二、关于“了”“不”和“没(有)”

“了”是汉语中一项与时态和形态相关的语法项目。由于汉语是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和时态标志的语言,“了”一向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对外汉语教材中,根据“了”在句中的位置,把“了”分为:动态助词“了1”和语气助词“了2”。“了1”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了2”是用在句子末尾,表示情况发生某种变化或者出现了新情况。

“不”和“没(有)”是现代汉语中最基本的两个否定副词。在《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2014年修订)中将用“不”和“没(有)”(为表述方便,以下用“没”)的否定句列入一级语法项目,要求留学生在汉语入门学习阶段就必须学习和掌握。但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 “不”和“没”否定句式时普遍有很多问题,即使到高级汉语学习阶段,仍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偏误。学者白荃对“不”和“没”意义和用法区别有如下的概括:“不”主要是从主观的角度否定动作发出者(主语)发出某个动作行为的主观意愿或说话者的主观评价,另外还可以否定自然界的某些运动本身以及广义上的性质状态;经常用于现在和将来,也可以用于过去。“没”是从客观陈述的角度否定某种客观事实,所谓客观事实包括动作的发生、进行、完成,或过去的经历;经常用于过去和现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在假设句和表示估计的句子中),也可以用于将来[1]。

从以上表述中可以看出,“了”、“不”和“没”使用时都要考虑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动作所处的态,用法非常复杂。如果学生不能很好掌握助词“了”的用法,必然会在其否定形式中出现问题。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很多学者对留学生学习“不”和“没”否定结构的偏误进行了归纳梳理,将“不”和“没”与“了”的搭配偏误归入时体偏误这一类型。学者杨洪建、易正蓉在研究中高级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否定结构的偏误时发现,“不”、“没”与“了”的搭配不当是常见的偏误[2]。高亚云通过对韩国留学生否定句的偏误研究发现:与 “了”相关的偏误是韩国留学生否定句偏误率较高的一种类型[3]。

三、动态助词“了”的否定句式常见的偏误类型

“了1” 作为动态助词,它一般紧跟在动词后边,形成“V+了”的结构,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使用否定形式时,留学生有如下偏误:

其一,“V+了”的否定形式中“了”的多余。“V+了”否定形式是在动词前边用“没”,动词后边不能用“了”。因为否定和完成在语义上是互相矛盾的。如果否定动作的完成,动词后就不能带“了”。留学生常常在表示否定动作完成的句子中,把 “没”当作一个单纯的否定副词,在动词之后用了表示完成态的动态助词“了”。例如:

我没买了苹果,我买了一些香蕉。(我没买苹果,我买了一些香蕉。)

星期天我没逛了公园。(星期天我没逛公园。)

我找了,可是没有找到了我的钥匙。(我找了,可是没有找到我的钥匙。)

其二,(二)在“V+了”的否定句中“不”“没”混用。对于“V+了”的否定,是否定行为动作的完成。应该在动词前面加“没”,不用“不”来否定。一些留学生误用“不”否定。“不”主要是从主观的角度否定动作发出者(主语)发出某个动作行为的主观意愿或说话者的主观评价,不用来否定动作的完成。留学生对表示动作完成的“了”不敏感,常出现误用“不”来否定动作完成的错误。例如:

他昨天不给我打电话,我给他打了电话。(他昨天没给我打电话,我给他打了电话。)

今天早上我不喝牛奶,我喝了一杯咖啡。(今天早上我没喝牛奶,我喝了一杯咖啡。)

昨天我不去博物馆,我去了图书馆。(昨天我没去博物馆,我去了图书馆。)

一些表示心理活动、意愿或表示判断、认识、估计等意义的动词后面不能用“了”,这类动词不表示具体动作,没有完成意义,如:喜欢、愿意、希望、认为、以为、关心、满意等动词,后面不能用“了”。其否定式用 “不”,不用“没有”。也就是说这类后面不能带 “了”的动词,恰恰是不能用“没有”来否定的。学生在否定句式中误用 “了”且误用“没有”来否定。例如:

我喜欢了这个学校。(“我喜欢这个学校”或者“我喜欢这个学校了”。如果句子后面用“了”,是表达“以前不喜欢,现在喜欢了”这样一种变化的意思。)

我不喜欢了这个专业。(“我不喜欢这个专业”或者“我不喜欢这个专业了”。如果句子后面用“了”,是表达“以前喜欢,现在不喜欢了”这样一种变化的意思。)

昨天我没愿意了陪他打蓝球。(昨天我不愿意陪他打蓝球)

我们没满意了这个饭馆。(我们不满意这个饭馆)

以上可以看出,“了1”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不能接受“不”和“没”的修饰。即,否定副词“不”、“没”不能与“了1”共现在一个句子里。因为否定和完成在语义上互相矛盾,在逻辑上是对立的,所以不能配合使用。学生学习“了1” 否定句时,出现“了”的多余、“不”、“没”混用,实质上是不能很好理解动词后面“了1”表示完成态的语法意义,类推导致了否定形式的偏误。在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后面,习惯性地用“了1”,是对“没有完成意义的动词后面不能用 “了”搭配这个规则不清楚导致的偏误,实质仍然是对 “了1”表示完成的语法意义不敏感,进而对“不”、“没”使用规则的掌握产生影响。 因此,教学中只强调学生们记住“V+了”的否定形式是在动词前面加 “没有”然后把“了”字去掉是不够的。

四、动词谓语句句尾有“了2”的否定句式偏误

动词谓语句句尾有“了2”,是陈述某件事情或情况已经发生或实现。在其否定形式中学生有如下偏误:

其一,“主+没+谓词性结构” 句尾“了2”的多余。初级学生容易出现机械性的错误,认为否定句就是在肯定句的基础上加上“不”和“没”就成了否定句。动词谓语句的末尾有“了2”的否定句式是在动词前加上“没”,句尾不能用“了2”。学生之所以容易出错,主要是忽略“了2”表示动作已经发生的语法意义。“没”表示到目前为止动作仍处于不存在的状态,一般情况下,表示未然的“没”不可能在同一个句子中与表示已然的“了2”共现。在要否定已然状态的句子后用上表示已然状态的语气助词“了2”,显然是矛盾的。所以单纯的“主+没(有)+谓词性结构”句末不能出现“了2”。有的留学生不明白这一点,常常会出错。例如:

昨天上午他没有来上课了。(昨天上午他没有来上课。)

我没吃早饭了。(我没吃早饭。)

我没迟到了。(我没迟到。)

其二,表示判断、估计、认知意义的动词后面不能用“了”,但是句子后面可以用“了2”。这类句子结尾有“了2”是用来表达一种变化的意义。同样,有能愿动词的句子结尾带“了2”,这里“了2”表示变化,但这个变化是意愿或情态的变化,而不是动作发生变化。如果要否定以上这两类变化,是在表示判断、估计、认知意义的动词前或能愿动词前加“不”,而不是“没”,还要去掉句尾的 “了”。一些学生以为所有的有语气助词“了2”的句子,其否定形式都用“没”来否定,这是学生将在初学语气助词“了2”时的知识过渡泛化的结果。例如

昨天我很累,没想复习课文了。 (昨天我很累,不想复习课文了。)

我昨天去过了,今天我没愿意去了。(我昨天去过了,今天不愿意去了。)

你喝了二瓶啤酒了,没能再喝了。(他喝了二瓶啤酒了,不能再喝了。)

学生往往对“了”所表示的变化意义不敏感,在针对该肯定句的否定句中不去掉句尾的 “了”。如果用“不”否定,而不去掉句尾的“了”,句子也是成立的,但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如:“现在我明白了”, 否定句是“现在我不明白”,如果否定句说成 “现在我不明白了”,是对“以前我明白”的否定而不是对“现在我明白了”的否定。偏误举例:

对“我后悔来这里了”的否定偏误: 我不后悔来这里了。(正确的否定句:我不后悔来这里。)

对“我能来中国留学了”的否定偏误: 我不能来中国留学了。(正确的否定句:我不能来中国留学。)

一般情况下在教材中或是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强调“没”与“了”不能共现这一语法知识点,但有一些句子例外。学者袁毓林认为语气词“了2”并不是绝对不能跟“没有”共现。相反,由于“了2”表示事态在某个参照时刻(现在或将来)出现了变化,因此,在有特定的时间参照的情况下,它还是非出现不可的。如果否定副词“没”前面出现表示“到说话时某种情况已持续多长时间”的时间词语,那么“时间段 +没+动词+了”是正确的。而且这类句式没有相应的肯定形式存在。留学生并不清楚“没(有)”和“了”共现的条件,主要是由于过多地受到句末的“了”字的影响,认为句尾有“了”就不能与“没”搭配,一些留学生因此出现偏误。

比如:填空题(选择“不”、“没”填空)

他两天不来上课了。(他两天没来上课了。)

我们已经三年多不见面了。(我们已经三年多没见面……)

他一天不吃饭了。(他一天没吃饭了。)

五、 助词“了”的否定句式习得偏误原因分析

助词“了”的否定句式,由于教材上很少交代,比如,某教材在展示“了”时,仅在作为语气助词时,提出了其否定形式,而当“了”用在句中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或实现时,就没有讲解其否定形式,以及注意事项,这为学习者日后错误使用“不”和“没”埋下了伏笔。

“了”是一项容易受留学生母语干扰的语法项目,同时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和时态标志,留学生容易把“了”与母语中的过去时态等同起来,认为有“了”的行为动作都发生在说话以前,说话时“了”的动作已经结束,它们一定是发生在过去的。把“了”仅仅当作汉语表达过去式的标记,对动态助词“了”和语气助词“了”所表达的动作态不能很好理解和掌握,进而面对有许多使用规则的否定副词 “不”与“没”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偏误。

教学的不当也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偏误。对于助词“了”的否定句式,有的老师在给初级留学生讲解时采取简单而笼统的处理办法,如:只强调动态助词“了”表示“完成”的语法意义,强调否定形式是动词前用“没(有)”并去掉动词后面的“了”。学生学习时,不能很好理解动作动词、心理动词在完成态上的差别,类推导致了否定形式的偏误。进入本科学习的学生在不同的学校完成预科阶段,对于“了”的掌握程度是不一致的。如果老师只讲教材中安排的有关 “了”的语法点,对于“了”其他语法意义很少讲解,会使一部分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当地学生或居民对“了”的错误使用也会使留学生出现偏误。比如,当教师纠正留学生说出的“我没迟到了”这句话时,留学生说我的中国同学也这样说。还有一名留学生练习造句时请教本校的中国学生,中国学生造出了“我一个汉字也没写出来了”这样的句子。虽然不得而知这些中国学生来自哪个方言区,但天津方言中的确有这样的说法。郭红在方言调查的基础上,从“了”的分布入手,指出天津方言中句尾“了”的功能相当于普通话“了2+呢2”的功能。这种“兼容”的结果是很多普通话的病句在天津方言中却成了“合法”的。如:“我一次也没坐过飞机了”。“我没打算走了”。天津的年轻一代虽然说普通话,但在说普通话时沿袭了天津方言“了”的用法。留学生处于和中国学生同校同班的语言环境,对他们的汉语学习非常有利,但中国学生的不规范表达难免会影响到留学生。

六、结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简单化的规则,并且需要从理论上对这些规则进行深入研究,以增强规则的科学性、适用性。针对 “了”的教学。教材中对助词“了”的语法安排更加细化,总结“了”、“不”和“没(有)”之间的搭配规律,归纳成为类型,并将这些“了”的结构句式(包括否定句式)由浅入深地分散安排在不同阶段。教师应注意全面的讲解“了”的语法意义,不能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的用法。教学中不但要学习肯定句式,还应该学习否定句式,将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的教学与助词“了”的教学结合起来。在学习者首次出现上述偏误时就严格予以纠正,避免偏误的僵化。同时,教师还应密切关注当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特别是对方言中存在的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不利因素要心中有数,进而有效纠偏,达到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猜你喜欢
助词否定句偏误
can have done用法小结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偏误分析的文献综述
偏误分析内涵探究及应用
通过电视剧中角色看角色转换时终助词的使用变化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学写双重否定句
助词“给”的发展变化研究
Units 1—2句型转换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