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视野下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1-12-06 10:09祖大庆刘婷婷
煤炭高等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国标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祖大庆,刘婷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1]。2018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以下简称“国标”)出台,为高校英语专业建设阐明要求和指引方向。为了贯彻落实国标的原则和精神,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20年春正式推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是对《国标》的贯彻落实,为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行动路线和解决方案。《指南》指出,各高校英语专业点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抓手,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夯实专业课程,突出能力培养”[3]。面对《国标》和《指南》提出的要求,对于广大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而言,需要有效地解决两个难题:一是校标如何与国标既保持一致又彰显自身特色,二是培养方案如何凸显理工科高校的校本学科特色。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在2020 版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落实到课程体系方面,构建了“4+3+X”课程体系,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

一、理工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规划,它把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体现出来”[4]。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划是紧密相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调整频繁,虽历经反复修订,依然存在以下问题:学科属性和专业定位模糊、课程分类存在缺陷、课程设置校本特色不突出、专业知识型课程和专业技能型课程边界不清晰等。梅德明(2018)指出:“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地方发展,发挥各校特色,体现学科内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人文素养、沟通能力等,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和“全球胜任力。”[5]冯光武(2017)强调:“各高校要着手制定国标的实施方案,包括制定学校标准、修订和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做好这一系列工作需要领会国标的基本精神、找准学校定位和突出专业特色。”[6]换而言之,各高校要在国标精神指导下,在校标中明确定位,在培养方案中体现特色,在课程体系中凸显优势。具体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王俊菊、冯光武(2018)提出了“目标导向原则,《国标》基准原则,内容依托原则,校本特色原则”[7]。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在制定2020 版英语专业培养方案过程中,明确了国标、校标和培养方案之间的关系:国标是专业准入的最低门槛,是专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专业评估的基本参照体系;校标是在国标基础上,学校结合本校实际,自己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培养方案是具体落实校标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确定了2020 版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

●交叉融合原则。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专业交叉融合、科研与教学融合,纵向上实现本专业拓展的递进关系,横向上实现其他专业拓展的内在关联,从而构建知识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

●纵向贯通原则。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英语专业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全过程;普及性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科研训练、专业竞赛等有机结合,将实践教育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

●个性发展原则。满足学生兴趣爱好、职业发展、升学深造等多元化发展的需要,设置拓展课程模块,模块内设若干课程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规划选择不同的课程组,从而构建个性化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体系。

●持续改进原则。根据社会评价和专业质量监控结果,检验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毕业要求达成情况,改进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从而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保证机制和体系。

●底色、本色、特色兼顾原则。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服从学校发展基本战略,贯彻学校的办学思想,服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总体培养目标,打上中国矿业大学能源资源的底色;要以英语专业国家标准为基础,打上专业的本色;还要充分发挥外文学院办学主体作用,发挥英语专业建设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专业优势,体现专业特色。

二、理工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指南》中明确指出:英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厚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熟练使用英语从事涉外行业、英语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等相关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英语人才。长期以来,围绕英语专业的学科属性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争论不断,例如英语专业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争论,人才培养类型的学术型、应用型还是复合型的争论,都莫衷一是。《国标》很好地回答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冯光武(2017)认为,《国标》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对英语人才的现实需求和英语专业普遍设立、层次不同、类型多样的现实状况,为各高校准确定位、办出特色留出足够的空间,为分类培养、分类卓越奠定基础,体现了“质量引领、多元培养、分类卓越”的基本精神[6]。

因此,具体落实到校标中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将学校的整体办学层次、发展目标、办学历史和专业发展现状,以及学校所处的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纳入考量。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都设有英语专业,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既要要保持英语专业学科属性,还要落实立德树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还要积极顺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英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强烈需求,为促进改革开放、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和全球治理等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院校类型和学校特色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但尽管在培养目标上每个学校的校标定位不同,英语教育的人文教育属性不能改变,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文化为专业核心课程不能改变,融合语言教学和知识教学并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培养方向不能改变。

中国矿大外文学院在英语专业2020 版培养方案制定中遵循校标与国标的多元与统一、凸显特色的原则,既服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总体培养目标,打上矿业大学能源资源科技的底色,又以《国标》为基础,打上英语专业的本色,细化和明确了自己的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吸取世界先进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的基本原理,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志向,有责任心和家国情怀,具有多元文化素养和跨语际交流能力,能够建构国际视野和讲好中国故事,人文思想与科技精神兼备,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符合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国际化高层次英语人才。

三、“4+3+X”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人才培养目标需在课程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国标》要求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含毕业论文)四个部分构成。中国矿大外文学院依据校本特色和专业特点,在《国标》指引下,在英语专业2020 版培养方案制定中构建了“4+3+X”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1.四大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大类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即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基础课,是所有专业的本科生原则上都要学习的课程,包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要求的基本课程,旨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理工科院校,对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板块进行了升格处理,除了开设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中国国情通识教育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以外,还增加了校本特色的“数学思维与文化”“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等通识教育课程。

(2)专业大类选修课程旨在夯实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的专业理论基础,并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蒋洪新(2017)认为,英语专业《国标》课程体系建设要确保“一个彰显”,就是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始终围绕英语专业的本质属性做文章,彰显英语专业的人文科学特征,坚持人文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8]。因此,我们的2020 版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大类选修课程设置了“中国人文思想经典”“欧洲历史”“语言与文化”“海外汉学概论”“中外文化交流史”“西方文明史”“世界文学”等课程。

(3)专业课程由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组成,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英语专业《国标》课程体系要按照突出“两个体现”,融通“三个一体”,完善“四个结合”的思路进行架构。其中,融通“三个一体”是指:课程体系设置须融高等教育理论与英语学科教学理论为一体,融传统的英语学科教学理论与现代英语学科教学理论为一体,融英语专业“教程”与“学程”为一体。总结一句话,即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提高为一体。完善“四个结合”是指将人文科学与专业特色相结合、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传承经典与创新应用相结合。基于这个思路,中国矿业大学2020 版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知识课程群和专业实践课程群,其中专业知识课程又分为专业骨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跨专业选修课程。

外语类专业底色是人文底色,英语专业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这些在《国标》中已经明确,因此专业知识课程的设置的必须守住“人文”的本位。因此,我们在专业骨干课程中设置了“思辨英语阅读”“思辨阅读与写作”“高级英语”“口译”“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语言学概论”“翻译理论与实践”“西方人文思想经典”“学科论文写作”“矿业工程英语翻译”“二外”等课程,涉及语言、文学与文化,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等领域。其目的是为了既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使英语专业的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又具有深厚的英语语言文学功底、宽广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能够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译,又促进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奠定学术研究基础,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既强化素质教育,又加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知识能力的培养。其中,“矿业工程英语翻译”打上了“中国矿业大学能源资源类大学”的烙印,同时也回应了《指南》里所要求的“专业的核心课程不仅包含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也包含相关联、跨学科专业开设的课程”。

更多的专业方向课是放在专业选修课模块里的,包括“比较文学”“英语短篇小说选读”“英语诗歌选读”“社会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概论”“文体学”“计算机辅助翻译”“电气工程英语翻译”“非文学翻译”“媒体英语阅读”“国际能源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进出口函电”等课程,涵盖了文学、语言学、翻译、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区域与国别研究、商务英语等方向。这些课程的设置一方面凸显了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既覆盖了外语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学,也包含与外国语言学和外国文学存在差异性、交叉性和跨学科性的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等领域的课程,作为传统语言文学课程的自然延伸。

专业实践课程作为专业骨干课程的有效补充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2020 版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板块包括“英语视听训练”“英语演讲与辩论”“英汉翻译实践”“汉英翻译实践”“学年论文”“创新创业实践”“专业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课程,同时还有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实验劳动教育与实践”等通识教育实践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助于丰富学生们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英语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各级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开展国际交流、出国(境)交换学习,使之具备参加涉外活动的能力。另外,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专业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学生有机会真正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升合作能力和锻炼职场胜任力;通过“翻译实践”“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断能力、文献查询能力、语料数据收集能力、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4)拓展课程是在上述课程基础上的提高或拓宽,旨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三类拓展课程:本专业深入拓展、挑战性课程拓展、跨学科交叉融合拓展

专业深入拓展是指修读本专业的高阶课程,例如“高级口译”;挑战性课程拓展是指修读高难度的基础课程、科研训练或创业教育课程,例如“文学研究前沿”;跨学科交叉融合拓展是指修读本专业与其他专业融合的课程,例如“语言学研究前沿”。拓展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既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规划需要。

3.“X”课程:每个拓展方向所包含的供学生修读的多样化课程组

该多样化的课程组包括本硕一体化课程组、本专业高阶选修课程组等,指向本专业学生深入拓展的方向。其中,本硕一体化课程组涵盖“认知语言学”“语言学研究前沿”“语用学”“女性主义文学”“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等课程;本专业高阶选修课程组包括“英语国家文学专题”“文学研究前沿”“英语史”“英语散文选读”等课程。挑战性课程拓展方向,包括科研训练挑战性课程组,涵盖“高级口译”“文学翻译”“影视翻译”“模拟联合国”等课程。跨学科交叉融合拓展方向,包括辅修专业课程组、跨学科本硕一体化课程组等。

过去,由于语言技能型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过大,导致专业课程学习受到很大的冲击与压缩。为了解决英语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矛盾,在2020 版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采用了“内容依托教学”(contend-based instruction,CBI)与“内容与语言融合教学”(contend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CLIL)相结合的理念,有目的地融合了语言教学与人文专业教育。斯特赖克(Stryker)和利弗(Leaver)认为:“用第二语言教授有意义的学科内容可以促进学生同时掌握语言和内容。”[9]在每个拓展方向课程组里,学生可以将语言学习和专业课知识的获取有机结合,起到通过人文教育学习语言和通过语言学习人文知识的协同作用。

四、结语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准,研制了《普通高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等维度为全国高校英语类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指引和依据。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等方面出发构建了“4+3+X”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突出中国矿业大学的校本底色,又凸显了英语专业的“人文性、工具性、国际性、专业性”本色,既适应国家需求、体现专业特色,又因地制宜,突出了理工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总之,中国矿业大学制定的2020 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新《国标》的指导思想,是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的一种有效尝试。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师生队伍、学生素质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只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探索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新理念、新方法,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国标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关于防火门在国标、英标检测中的差异分析
关于防火门耐火完整性在国标、英标、欧标和美标中的比对分析
唐红新:演绎产业扶贫“国标蓝本”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