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视角下的大湘西乡村文化振兴*

2021-12-06 08:36
关键词:湘西乡土旅游

刘 瑛

(吉首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明确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要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现代性力量和流动性社会的表征,在促进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和减缓相对贫困现象中的作用显著,已成为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之一[3].乡村旅游不仅有利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乡村现代化,而且在促进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需要充分借助现代乡村旅游这一载体,将其转化为当代人所接纳、认可的展现形式,实现传承和创新.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充分借助乡村旅游发展契机繁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大湘西[4]民俗相近,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近年来,大湘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逐渐完善,但乡村旅游培育和发展乡村文化的效能还有待提高.因此,笔者将以大湘西为研究对象,从乡村旅游视角分析乡村文化振兴困境,探索乡村文化振兴路径.

1 相关研究综述

1.1 关于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是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社会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等为主要内容,以农民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型[5],通常是相对于城市工业文化而言,最主要的划分标准是分布区域.乡村文化包含传统价值观、天人合一的思想,寄托着对故土念念不忘的乡愁,是乡村的“精神”和“神韵”,是维系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灵魂[6].乡村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集体属性的文化实践样态,其生成和发展必须依托于具有自主性的组织实体,在乡村场域中主要体现为政府力量和乡村集体力量,乡村文化依托于2种主体分别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与乡土文化2种样态[7].乡村文化具体呈现为自然景观、空间肌理、乡村建筑和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以及道德情感、节庆民俗、社会心理、民间艺术、村规民约、价值观念和村落氛围等非物质文化.乡村文化的特殊价值,体现了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与审美追求,赋予乡村社会以特有的秩序与意义而存在,是人们乡土情结、亲和力与自豪感的凭借[8].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根脉,是以农村土地为依托的人类文明,衍生了中国农民特有的生活情趣、为人之道和生产习惯,构成了乡村文化价值观念和话语体系,具有很强的传递性、包容性和再创造性.

1.2 关于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这一概念,在学术界和旅游业的实践领域至今未形成标准定义.欧洲联盟、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早将乡村旅游界定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9].西方学者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性,乡村性成为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10],乡村旅游是一种复杂的旅游活动,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11].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者主要从对象范围、经营场地、主要内容、旅游目的和经营方式等方面探讨乡村旅游的含义,尽管含义的表述各不相同,但其内涵不外乎2个方面[12]:其一,目的地一定是乡村地区;其二,一定是以目的地的乡村特性来吸引游客.乡村旅游相关研究主题集中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农村产业融合、乡村振兴政策、旅游扶贫、田园综合体、民宿产业、特色小镇等方面[13].随着城乡消费模式的转变和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乡村旅游在乡村发展与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因地制宜助力城乡互动的有效路径[14].

1.3 关于大湘西的乡村文化振兴

大湘西自然条件独特,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大湘西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路径:一是以湘西民族地区的传统工艺为载体,研究主要集中在印染[15]、银饰[16]等,认为传统工艺承担着乡村文化资源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挖掘乡村文化,改善传统工艺频现的“文化失语”,助推乡村振兴;二是呼吁加大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力度,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17]、乡贤文化[18]等,提出发展职业教育,培育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民族民间文化的创意性人才等建议;三是对文化振兴本身的运行机制等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乡村文化广义虚拟价值识别与评估体系[19].

2 乡村旅游视角下大湘西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

2.1 乡村文化振兴的“空间缺位”

高速的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广大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民风民俗、精神信仰、建筑风貌等乡村文化不断改变.西北政法大学罗新远教授认为:“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乡村文明的快速消逝.”[20]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城进村退”,乡村遭受破坏,数量总体呈逐年递减趋势[21].2000—2019年,我国村庄平均每年减少5.39万个,乡平均每年减少952.63个[22].大湘西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旅游开发主体更多地追求快速盈利,按照城市现代文明的要求打造景点,为“城市人”创造休闲娱乐空间,乡村被吞噬的节奏不断加快.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中,虽然乡村文化的外在形象得以展示,但是内核传统却日渐衰落.例如,乡间别墅和现代民宿加速了古村落的消失,工业产品逐渐替代传统器物,现代机械使部分民间技艺成为记忆,某些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成为老一辈的“传说”.这种典型的“以城市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疏远了村民与乡村的情感,也无法让游客从旅游中获得对乡村文化的感知.

2.2 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缺位”

乡村旅游虽然展示了乡村文化,但这种表象化的展示只是配合“市场性”“盈利性”“外在性”做文章,对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不透,传承重视程度不足,认同归属感低,文化情感缺失,造成乡村文化振兴“精神缺位”,不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大湘西的乡村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含有丰富的多维度民族民俗符号.一方面,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村民既保持了鲜明的文化独立性,也因受教育年限较短而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和狭隘性,难免萌生“小富即安、小胜即喜、小成即满”等想法,文化视野相对狭小,乡村文化保护意识较淡薄.他们虽然了解乡村历史和民俗文化,并掌握乡村特有的生产技能和专业技能等,但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认识不深,没有构建起乡村文化自信,自行参与保护乡村旅游“乡土性”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作为大湘西乡村文化的主体传承对象,村民在与外界文化交流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在坚守乡村文化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外来文化以强大的示范效应和压倒性的工业文明优势,对本土文化产生不可逆的侵蚀,传统的乡村文化模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随之产生的建筑、服饰、技艺、饮食、宗教崇拜、婚丧娶嫁等乡土记忆也发生改变,一些传统手工艺几近失传,一些传统风俗习惯逐渐被遗忘.

2.3 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缺位”

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是乡村文化的“源”文化.村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游客只有通过与他们亲近接触,才能真正了解乡村社会.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湘西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各地乡村旅游发展条件差异巨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明显.这种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缺位”,体现在乡村“空心化”.广义上看,“空心化”指的是文化主体空心化.村民是建设乡村文化的主体,由于城乡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乡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跨地区流动,学生为接受优质教育向县城流动,造成乡村常住人口大量减少,人口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从而加剧了传统村落的文化缺失和乡村文化人才的培育难度.乡村文化遗存缺乏保护,乡村文化的传授者和传承者之间失衡及二者逐渐减少,都对乡村文化振兴构成威胁.狭义上看,“空心化”是指旅游主体空心化.由于乡村人口非农化引起的“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23],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3 乡村旅游视角下大湘西乡村文化振兴的几点思考

3.1 丰富乡村文化展示平台

丰富乡村文化展示平台,主要指在乡村旅游实践中充分借助乡土文化景观优化乡村文化资源,加强对乡村文化的合理保护、科学规划,按照时代的新要求创新乡村文化展示形式,如打造“民俗村”“特色文旅小镇”“生态风情村”等,向外传递“乡土文化”,向内筑牢“乡土文化”,提高游客对乡土文化的认可度,调动村民建设乡村文化的积极性,减缓村庄消失的速度,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将物质层面的东西通过文化展现出来,将繁荣的正能量发挥到极致,从而引导乡村振兴的走向[6].

大湘西遍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民居、文物遗存,以及古堡、古桥等建筑景观资源,还拥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实践中,要借助独家而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景观搭建展示乡村文化的平台,将土家族、苗族、侗族等的民族元素和生态文化融入到吃、穿、住、行等物质或非物质形式中,如盘活老司城、凤凰古城、里耶秦简、洪江古商城等历史文化遗存,善用沈从文、贺龙、罗荣光等湘西名人资源,打造神秘多彩、富有民族风情的文化特质;要合理使用建筑、饮食、服饰、歌舞、曲艺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建设力度,运用现代技术建立文化遗存“数据库”,做好乡村文化的开发保护、挖掘传承和系统整理工作.

3.2 提升乡村文化精神内涵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源,它不是贫穷、落后和封闭的代名词.振兴大湘西乡村文化,就需要提升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升乡村文化精神内涵的关键在于增强乡村旅游的体验性和互动性,进一步提高村民和游客对乡土文化的感知.旅游实践活动应尽可能地刺激游客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精心打造综合刺激感官系统的多模态场景,使游客能够深度参与、亲身体验,唤起他们的乡愁和主人翁意识,加深他们对乡村文化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从而更有效地传播乡村文化.比如,组织游客与手工艺人一起学习土家织锦织造、银饰锻制、苗绣、蜡染等制作技艺;开展农耕文化、采摘农业、乡村文艺等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利用土家族社巴节、苗族赶秋节、侗族大戊梁歌会、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等大型民族旅游节庆品牌等.

提升乡村文化精神内涵的根本在于增强村民和游客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一方面,乡村旅游能为游客提供欣赏乡村自然风光和体验人文历史文化的机会,是游客了解和认同乡土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可以激发村民参与建设乡村文化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让游客体验真实的乡村生活,感受浓郁的民俗风情,助力乡土文化的传承发展.

3.3 扩宽乡村文化人才培育路径

人是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振兴大湘西乡村文化,要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完善乡村文化人才培育机制,在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一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借助乡村旅游发展契机,广泛吸引各地文化能人和专业管理人才在当地旅游服务中,运用先进的文化经验、成熟的管理模式对文化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面统筹,并带动村民参与文化旅游活动,激活文化旅游市场;另一方面,注重培育本土文化人才,重点用好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资源,激发非遗项目传承人开展各类培训、收徒教学、创作作品等传承工作的热情,鼓励他们不遗余力地发挥“传、帮、带”作用,多渠道展示和传授乡村文化,从而调动乡村青年传承乡村文化的积极性,提高乡村儿童学习乡村文化的兴趣,促进乡村文化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湘西乡土旅游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从山东到湘西,跨越千里的精准“滴灌”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