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1-12-06 07:06于庆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通识专业课思政课

于庆峰

(大连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事关高等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做出了掷地有声的郑重回答。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思政课负有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其他各类课程也同样肩负育人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扬弃了传统的德育是思政课的任务,专业课只负责智育的教育理念,突破了传统的教育范式,搭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新的教育载体,也对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体现价值观显性教育的高度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青年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才能引导大学生坚定对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充分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胜利。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课程,具有专业优势,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从显性教育的高度发挥好引领作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走进课堂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方法论支撑。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它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体现了思政课的价值取向和人民立场,显示了思政课课程特点和功能定位,反映了传递“中国声音”的客观要求,这是任何课程都无法取代的。学理性是思政课的理论根基。它站在真理的制高点,体现了思政课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价值体系,反映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规律和辩证逻辑。政治性是学理性的灵魂,学理性是政治性的载体,用政治性引领学理性,用学理性体现政治性。高校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用学理思维讲清政治问题,用正确的政治导向引领学术表达,才能使思政课的科学理论说服大学生、打动大学生、感染大学生,才能充分释放思政课的价值导向和育人功能。思政课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魅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用坚定的政治立场感染学生,深刻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达到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的效果。

作为体现价值观显性教育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是蕴含在思政课中的两种重要属性。价值从来都具有阶级属性,不同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属性。我国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性体现在:它是高校铸魂育人的核心课程,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高校思政课是价值性最鲜明的课程。知识性是高校思政的基本属性。高校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就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智态度、判断能力和扎实的知识基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已经形成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等内容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和话语体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系统化、体系化、专门化的特点,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深厚的知识支撑。当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在高校主要体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程及一些通选课。高校思政课有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是学好思政课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掌握知识绝不是思政课学习的最终目的。思政课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对大学生进行思政知识的传授是实现价值引领的基本载体,知识教育必须服从、服务于价值引领。思政课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是思政课教学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将做人与做学问相统一,为学生埋下真善美的优良种子,帮助学生形成端正的道德品行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事实胜于雄辩,实践出真知。思政课教学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高校思政课的内容是在实践中反复出现的丰富经验的理论抽象,它透过现象抓住了最本质的东西,是实践的升华、提高和精炼,反映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对高校思政课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是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性特征。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实践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沿着正确方向成长的必由之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很大程度来源于社会实践,从思政课上获得的理论知识,也只有通过学生们的亲身实践体验,才能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体现出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根本作用,这是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性特征。高校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讲清思政课的理论内核与精髓,抓住思政课的本质,实事求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才能让学生认真学习、全面理解和深刻领悟,并将思政课理论内化为主体意识,外化为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行为;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用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鼓舞学生;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缩小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感,增加思政课的时代感,提高学生对思政知识的获得感,使学生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锤炼高尚品格,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二、高校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支撑课程,彰显价值观隐性教育的广度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德性、情感、意志、行为实践方面的教育,强调教育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渗透、融合,把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较之显性教育更具有生活化的特性,能够弥补显性教育的一些缺陷和不足。课程思政恰好符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政课程的显性育人功能与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回归教育育人的本质功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支撑课程,其实质既是教育本质功能的回归,也是教育理念的创新。它既不是指具体的思政课程,也不是新增课程来替代现有的思政课,而是通过深入挖掘思政课之外的专业课和通识教育课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盐溶解于食物中的化学反应,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三维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和高校所有教师协同育人的育人体系,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良性互动,实现思政课程的主渠道育人与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终目的。

课程思政涵盖了除思政课之外学校开设的全部专业课、基础课、通识教育课。课程数量大、开课学期多、学习时间长,是高校开展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与行业精英的基础。课程思政必须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一致,以实现培养“又红又专”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因此,要在遵循教育规律,体现专业特色的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要梳理其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精神、诚信观念、法治精神、人文关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思政元素,使专业课有情怀、有味道、有气质。

“课程思政”的真正价值体现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显性的专业教育中融入隐性的思政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作为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的专业课、基础课和通识教育课的教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课程思政教师的身份具有双重性,他既是显性的专业课教师,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的职能,同时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承担着价值引领和育人的职能。这就要求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师一定要具有双重意识,充分认识到自身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利用一切契机“顺其自然”地开展好课程思政工作。只有各位教师具有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意识,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和职责,让课程思政理念根植于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恰到好处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讲好做人做事的“小道理”,启迪学生认同为国为民的“大道理”。

三、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仅是高校思政课程的责任和义务。高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论从事思政课教学还是专业课、通识课教学,都必须遵循和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方向目标。这就要求高校所有课程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打造高校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新格局。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权威高效的协同育人领导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3]高校党委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高度重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加强顶层设计,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领导,分管副书记、副校长具体负责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方向,定大局,把协同育人纳入学校整体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和教务处应当制定工作要求和实施细则,对教师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在教学科研工作量认定、评职晋级、绩效考核、评奖评优方面提出明确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二级学院统筹协调,密切配合,组建由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通识课教师参加的协同育人工作团队。构建思政课、专业课、通识素养课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组织申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教学改革项目,结合学科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认真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细化为体现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工匠精神等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之中。把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完全融入专业课、通识课教学主渠道当中,使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扎实落地。

(二)整合教学资源,构建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命运共同体

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障碍一方面来自于认识误区,部分高校专业课、通识课教师对自己的身份定位是“智育”教育,对自身应当承担的“德育”教育认识不足,认为那是思政课教师的事。而部分思政课教师也认为,课程思政是专业课、通识课教师的责任,不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导致思政课教学和专业课、通识课教学两张皮现象严重,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形不成育人合力。高校思政课和专业课、通识课的学科体系、理论渊源、文本话语、逻辑结构都是不一样的,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各有不同。但并不影响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一总方向上保持一致性,这是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基础和前提。“立德树人”的“德”是一致的,没有此“德”和彼“德”之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立德树人”的“人”既是本质的人也是现实的具体的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所以,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既要让每一位受教育者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更要让每一位受教育者在满足不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成长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一代又一代接续事业发展的可靠接班人。

高校思政课和专业课、通识教育课共同承担着培养职业人和社会人的历史使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问题实质上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性问题,“协同”是“育人”的前提和基础,“育人”是“协同”的目的和要求。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通识课教师要摒弃学科成见,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上保持一致,只有实现了认识上的“协同”才能更好地实践“育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教师工作部和教务处要牵头负责,成立由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通识课教师共同参加的育人协作体,建立相互协作与配合的工作机制,思政课教师帮助专业课、通识课教师梳理深嵌在专业课、通识课内部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让专业课、通识课教学在传授专业和通识知识的同时,剖析出知识背后的家国情怀、历史传统、文化价值和伦理道德,让专业课和通识教育课堂闪耀着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光辉,解学问之疑,释人生之惑,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真正使大学生专业成才、思想成人。

(三)完善评价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协同育人制度保障体系

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障碍另一方面来自于考核评价机制,合理的内驱机制是专业课、通识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原动力。但是目前的考核评价机制下,专业课、通识课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科研业绩就是对教师起决定作用的评价指标,导致专业课、通识课教师只能将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之中,难以真正回归教育的立德树人初心。很多专业课、通识课教师表示,用于教学的时间不到平时工作时间的十分之一。另外,现有的考核评价指标也存在问题,教学评价主要依据工作量多少为标准,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思想品德是否提升,立德树人的目标是否达到,无从考察。个别专业课、通识课教师深受西方意识形态影响,讲授西方成就滔滔不绝,讲授中国故事语焉不详。有的在课堂教学中信口开河,片面夸大东西方发展差距,对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做出正确解释,对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产生不利影响。部分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不高,满足于照本宣科,加之教学任务繁重,缺少投入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对配合专业课、通识课教师开展协同育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足。

高校要实现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这对于激励广大教师投身课程思政,开展协同育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指标,组建有专家、学者、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参与的评价主体,客观、有效地衡量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和课程思政金课,评选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优秀团队和优秀教师。不断完善教师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价内容和方式,将教师“课程思政”的贯彻执行情况与年终考核、职称晋升、职务调整、工资待遇挂钩,设立“课程思政”专题立项研究和专门奖励激励机制,强化教师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内生驱动力。加大师德考核力度,将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考核评价的第一标准,构建起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激发广大教师的参与热情,吸引更多的教师投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育实践中去,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通识专业课思政课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