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轲
(青海省饲草料技术推广站 青海 西宁 810001)
海东市乐都区土地总面积457.5万亩,天然草原面积242.17万亩,草场可利用面积177.6万亩,拥有耕地36.9万亩,山旱地27.7万亩,水浇地9.2万亩。2019年生产各类粮食27.24万t,农村经济总收入36.68亿元,农牧业总产值19.54亿元,其中牧业产值6.8亿元,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4.8%[1]。
乐都区2020年饲草种植面积15.16万亩,其中:种植燕麦12.124万亩、玉米1.22万亩、小黑麦0.13万亩、紫花苜蓿0.15万亩,燕麦与豆科混播饲草0.5万亩、复种饲草1.036万亩。全区鲜草产量达到43.21万t,平均每亩鲜草产量为2 850 kg。
饲草种植地块主要为南北两山上的耕地和川水地块的二茬复种。种植饲草的品种为燕麦、小黑麦、饲用玉米、紫花苜蓿、燕麦与豆科混播饲草和箭筈豌豆等复种饲草,燕麦品种有青甜1号、青引2号、加燕2号、林纳等;苜蓿有陇东苜蓿、WL343、金皇后紫花苜蓿等;豆科饲草品种有青建1号饲用豌豆、箭筈豌豆338、青海毛苕子等;饲草品种有豫青贮23、铁研53号青贮玉米等。主要通过加工青干草、青贮饲草、草颗粒3种方式,2020年加工青干草1 256 t、青贮饲草量达到了8.16万t、草颗粒798 t[2]。
2.1 项目支撑发展饲草产业。近年来青海省出台了饲草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政策上明确了饲草产业化发展方向,通过饲草基地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项目,贮草棚、青贮窖建设,粮改饲等项目支持饲草产业发展,鼓励支持全区各类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土地,集中连片种植燕麦、苜蓿、禾豆混播等优质饲草,发展饲草产业。全区近几年通过发展,饲草种植面积达到15.16万亩左右,饲草总产量达到43.21万t,全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实现了田里长草、以牧肥田、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畜牧业发展新模式[3]。
2.2 突出产业发展,做到种养紧密结合。2020年全区149户饲草种植合作组织和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饲草面积达到4.4万亩。通过饲草种植、加工青干草和青贮饲草紧密结合规模化养殖,形成以草带畜的特色养殖。全区目前千头肉牛规模养殖企业2家,千头奶牛养殖企业1家,牛羊存栏量不断增加,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专业合作社支撑、广大农户参与发展草牧业的新格局。
2.3 龙头企业带动饲草种植作用明显。乐都区龙头企业带动发展饲草产业主要有3种形式:以种植、加工、养殖为一体的代表有青海东牧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海东市乐都区海邦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家大型肉牛养殖企业;以收购饲草、加工、养殖为一体的代表有青海天露乳业有限公司;以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代表有海东市乐都区润田饲料厂。这些集饲草种植、加工、养殖、销售为首的龙头带动广大农户积极种植饲草,对本地发展饲草种植带动效果明显。
3.1 亟需加强饲草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亟需加强饲草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从事饲草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原有15名,现在新成立的隶属区畜牧兽医站的饲草技术服务中心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4人,希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确保人员队伍数量稳定和提升。
3.2 加强适合山区作业的饲草生产机械研发。乐都区饲草主要利用南北两山的山坡地和陡地进行种植,饲草种植呈现山高路远、种植地块狭小、大型机械作业施展不开的缺陷,建议加强适宜山坡地和陡地的中小型饲草生产机械研发。
3.3 以项目的连续建设和支撑发展饲草产业。饲草产业在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因此建议国家加强项目的连续性建设,确保饲草种植项目连续不中断,产业发展稳定有后劲。
3.4 加强饲草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建设。在发展饲草基地建设的同时,应加强贮草棚、青贮窖、饲草深加工、饲草生产机械购置和其他配套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使饲草产业得以均衡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