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瀚 沈凌羽
摘 要 当下国风虚拟偶像洛天依在年轻群体中大受欢迎,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传播逻辑,能够帮助人们理性思考和梳理这种新型传播媒介在传统文化传播方面的成功基因和密码,而不是一味迎合虚拟偶像。叙事平台的多元化、叙事元素的民族性、叙事意义的跨媒介性这些传播特征,促成了国风虚拟偶像的用户数量持续稳增和用户群体的无障碍破圈,洛天依已经通过独特的魅力唤起更多“90后”“00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传统和未来之间,国风虚拟偶像无疑已经成为了一座新的桥梁。
关键词 叙事学;国风虚拟偶像;洛天依;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8-0104-03
经过十几年发展的虚拟偶像,从风靡亚洲的虚拟歌姬初音未来到火爆中国的国风虚拟偶像洛天依,从最初的二次元动漫形象到如今的新型文化传播大使,其受众范围由年轻群体不断扩展,影响力甚至扩大至全球范围,随着虚拟偶像行业自身发展不断壮大,其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逐年提升,已经演变成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媒介[1]。洛天依作为国风虚拟偶像的代表人物,自出道以来,发布了无数经典的国风音乐作品,掀起国风音乐浪潮。她,扎着两灰色长辫,身着传统服饰,是优雅美丽的典型中国少女形象。以独具特色的电子音乐和国风二次元形象为亮点,受到了数以亿计的粉丝的喜爱。洛天依的成功推动了中国本土几十位虚拟偶像的诞生和发展,并且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圈传播和商业化发展开辟了全新模式。
1.1 叙事平台的多元化
洛天依作为国风虚拟偶像的代表,在年轻群体中有着较高的人气和流量,归功于背后的设计师和创作者对叙事方式的选择和国风音乐作品发布平台的掌握,洛天依能够在B站、微博等社交媒体中热度持续和深受追捧得益于社交媒体本身自带的巨大用户流量,使受众对洛天依的国风音乐作品能进行及时反馈。社交平台的互动弹幕、评论、转发、点赞也可以视作为对国风虚拟偶像的二次内容生产,受众的弹幕和评论是对国风虚拟偶像叙事内容的丰富和升华,B站平台本身也成为传播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的场域和空间[2]。
除了互联网平台,洛天依也在主流电视晚会上频频亮相,譬如2021央视春晚的歌舞节目——她与月亮姐姐、王源共同演绎了《听我说》。在诗画般的场景中,洛天依挥动水袖在鲜花丛中登场,开口一句“早起彩云追”,立刻令众人惊艳。通过演唱会、电视晚会等传统媒介拉近了虚拟偶像和大众的距离,让我们更直觀地感受洛天依的国风音乐魅力。洛天依已经通过出色的表演以及强大的粉丝效应来唤起更多“90后”“00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传统和未来之间,洛天依无疑已经成为了一座新的桥梁。
1.2 叙事元素的民族性
不同于其他虚拟偶像日式二次元的呈现风格,洛天依当中更多呈现一种中国风的风格,国风虚拟偶像展现出对流传中华千年的传统服饰与民族音乐的欣赏和适应现代审美的改良,这种对文化传承的自觉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生动运用,更是化为受众的日常选择的心领神会。国风虚拟偶像的每一帧每一句都在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绫罗绸缎、琴棋书画、诗词曲赋等诸多传统元素无不在唤起年轻群体的文化记忆,与其说国风虚拟偶像是对中国风的推广,更像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延续。
华风夏韵,洛水天依,单洛天依的名字就包含着深深的民族意蕴,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希望,她的粉丝根据其国风的基调创作了众多优秀的国风音乐作品,如《大氿歌》《南湖景》《达拉崩吧》以及称霸B站的《权御天下》等,甚至使洛天依成为国风音乐的代表歌姬。《权御天下》是一首将国风和现代音乐完美融合的作品,凭借厚重的三国历史风格和超燃热烈的曲风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洛天依化身为三国时期东吴开国皇帝孙权,演唱出了浴血奋战的磅礴气势。洛天依作为中国虚拟偶像的代表歌姬,为国风音乐不断创造新的生机与活力。洛天依以自己的歌声作为媒介,让更多的年轻群体喜爱并创新国风音乐,让年轻群体了解并创新传承中华文化,是真正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输出,为实现文化强国贡献了一份力量。
1.3 叙事意义的跨媒介性
借助国风虚拟偶像传递的传统文化理念并没有停留在对运用古诗词和古代服饰这些表面信息的呈现,更是深入对年轻群体的一次心灵洗涤。在国风虚拟偶像传递传统文化的时候,她唱出的国风音乐和演绎的中华舞蹈勾起了年轻人对民族传统的记忆,这时候的虚拟偶像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心灵距离,让人身心舒畅,让人有更多的治愈感。这种良好氛围的营造归功于幕后创作者的细腻设计和去低俗化。在新媒介时代,媒介传递的信息远不如媒介本身的意义更重要,当我们谈论国风虚拟偶像洛天依时,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年轻群体对虚拟偶像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的认可和赞扬,而不单单停留在对沉浸互动式表演的拍手叫好。
在文化自信大背景下,传统文化重回大众视野,幕后精英创作者与粉丝群体共同叙述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是国风虚拟偶像走下去的重要秘诀。年轻群体在相对灵活自由的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时刻不忘主流意识形态,通过新型媒介手段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3]。洛天依的幕后创作者借用国风虚拟偶像这个新媒介来传递文化价值,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二次元形象走进大众心里,凭借萌趣动感的演绎和纯正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叙事内容充满了真情和关怀。通过在年轻群体中重建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并构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如此才能缓解大众的精神焦虑,我们的传统文化才有未来和希望。
在新媒体时代,面对众多新潮文化产品的冲击,国风虚拟偶像探索“传统文化+虚拟偶像”式的娱乐话语叙事形态。为了激励出年轻群体的文化价值认同,幕后精英创作者们试图从传统文化资源中融合二次元,使得洛天依利用B站平台的推广,以年轻化的姿态充分吸引青少年的目光。传统文化转变叙事话语,在不失严谨的态度和庄重的文化底蕴之时,其叙事方式贴近并融入年轻群体,用丰富的流行元素吸引大量的年轻粉丝。作为一个新颖有特色又可持续发展的国风虚拟偶像,洛天依在叙事层面打破常规,充分彰显新时代文娱产品文化性和娱乐性共融的特质。为激起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文化自信之音在青少年中更加响亮,在新媒体艺术视听层面大胆创新,在保持历史庄重感的同时,重视现代的科技感和沉浸感。
同时,国风虚拟偶像洛天依的走红离不开粉丝的文化共创,粉丝充分运用自己的特长和才能实现积极地创作参与,在虚拟偶像内容消费和内容再创作这一开放性设定中,在不知不觉与洛天依的互动交流中,发展出亲密的偶像粉丝互动关系,从而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甚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并创新传统文化。当前,虚拟偶像洛天依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焕发了生机,让中国风在年轻群体中再度流行。可见虚拟偶像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以新颖有趣的方式让受众更愿意接受虚拟偶像的设计者和生产者所传播的内容,并能够潜移默化感染受众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连接了虚拟与现实的二重空间,创生出破次元壁的全新视野。
2.1 叙事主体:精英创作者传递主流文化
国风虚拟偶像呈现在受众面前的神态、动作、情绪以及表演时的歌词、音调都是经过幕后的精英创作者设计的。例如:在洛天依的最新音乐作品《南湖景》中,用了大量的文字直接地描绘了南湖的繁华景,该曲根据党的嘉兴南湖会议的背景来创作,恭贺建党100周年生日快乐。随后第二段插入评弹唱腔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追忆,此处叙事者发挥了主动性。叙事者的作品效果取决于大众从洛天依的《南湖景》中获取的隐藏寓意,与精英叙事者的真实意图的契合度。《南湖景》背后的精英创作者通过歌词叙述革命岁月,向大众讲述党建立初期的艰难,并且通过国风虚拟偶像洛天依呈现隐含的“讲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志,传递新时代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
年轻群体虽然是虚拟偶像的主要受众群体,但洛天依却依然能破圈层在社交网络引起热议,这应该是精英创作者议程设置的结果,如今年轻群体是社交媒体的主力军,他们在社交媒体的热烈讨论也会引起其他群体的关注,这要归功于洛天依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生动性,导致国风虚拟偶像的传播效果比起其他文化类内容更具有优势。
2.2 叙事内容:非遗艺术展现历史岁月
国风虚拟偶像洛天依中的真实故事主要是关于传统文化和历史事迹。在最新国风音乐作品《南湖景》中,犹记嘉兴南湖风光,红船彰显庄重革命。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洛天依用一曲《南湖景》来为党献上赞歌,在这首精心制作的贺曲里,洛天依第一次使用评弹这种古老优美的唱腔,希望能借助评弹这独特的非遗艺术,与年轻群体一起感怀过去、展望未来。
叙事内容中加入评弹是国风音乐《南湖景》叙事的亮点。当中的评弹,是一种讲究情感表现的曲艺形式,吴侬软语,细腻温婉,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评弹艺术虽没有实体,但也确确实实“见证”了这百年来的中国,从《无锡景》到《秦淮景》再到今天這首《南湖景》,同样悠扬的曲调却因时代而承载了不同的思绪,洛天依在唱之前也揣摩了好久,希望有把歌曲里的情感传达给大众。洛天依对革命故事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使得原本枯燥的叙事变成了雅致的评弹,这种生动又严谨的做法,大大增强了《南湖景》的叙事效果。
2.3 叙事形式:二次元演绎国风音乐
国风音乐的焕发新生归功于现代人工智能与传统音乐内核的碰撞,“传统”与“现代”创新融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音乐本身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融合,二是现代传媒技术下传播的创新融合。我们深知,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悠长动荡的岁月下历久弥新,主要因为她拥有相对稳定的内容范式,不容后人随意改动,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集体智慧,但可以随着时代发展,及时改进叙事手段,民族文化艺术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审美、体验和叙事意义上不断精雕细琢。要想延续国风特有的生命力,必须在符合新时代人民需求的优秀艺术上不断地创新和突破。
如果说二次元展现的是年轻群体“追逐潮流”,那么欣赏古乐、穿民族服饰强调的是年轻群体“品味传统”。粉丝为了精准地将“95后”“00后”和传统文化相连接,试图为传统文化艺术表达找出年轻思路,通过为二次元国风虚拟偶像创造出多种沉浸式玩法,推进了国风的科技化数字化融合[4]。传统文化能够在不失庄重内核的情况下,呈现出时尚力、年轻态和国际范,重新成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主流文化。依托二次元虚拟歌手洛天依的叙事形式,传统文化正展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在打造国风二次元音乐文化IP,丰富年轻人的音乐享受之时,难能可贵并值得学习的是注入了文化自信的正能量。
2.4 叙事风格:萌趣可爱,生动形象
洛天依作为特殊的虚拟文化产物,对传承文化有着重要作用,看似简单的二次元形象,其实是对文化传播内在逻辑的突破。洛天依用它萌趣又极具亲和力的表达方式疯狂圈粉[5]。更重要的是,在现代都市文化中,二次元形象被赋予了“有趣”“可爱”“个性”“忠诚”等时代人格特征,洛天依在传统文化和二次元人群充当了至关重要的黏合剂作用。这也再次印证了虚拟偶像定位和受众定位往往决定一个虚拟偶像的话语风格。此外,音乐语言表达的社交化和形式丰富化也是其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辨识性的情景、现代化的技术、代入性的背景音乐和歌词文本,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比如在南湖景的作品中,洛天依在演绎中娓娓道来南湖上的革命岁月,画面给到了洛天依南湖泛舟的特写,背景音乐柔和又带着庄重,时代的重担落在微小的个体身上,让每一名受众既生起了同理心,也唤起了传承中华文脉、家国利益捆绑一起的民族情结。
国风虚拟偶像以“传统文化+虚拟偶像”的形式,在结合新媒体时代创新文化叙事的同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为年轻群体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在青少年中掀起了一番热潮。国风虚拟偶像应承载历史、与时俱进,在历史与当下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焕发中华文化的生机,并凭借在叙事方面的别出心裁,走出了一条“文化解码 + 商业延伸”的制作新思路和传播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喻国明,杨名宜.虚拟偶像:一种自带关系属性的新型传播媒介[J].新闻与写作,2020(10):68-73.
[2]张逸歌.音乐剧《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音乐叙事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21.
[3]张帆.传统文化遇上年轻用户:《国家宝藏》在Bilibili网站的传播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
[4]唐俊.对VR纪录片“互动叙事”的冷思考:基于互动叙事学和媒介伦理视角[J].中国电视,2021(6):89-93.
[5]周诗原.叙事学视域下《上新了·故宫》传播研究[J].中国报业,2021(1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