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烽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500)
“获得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此后在学术界和政界受到广泛重视。过去我们提及改革的成果时,大多数是以量化的方式来说明,而并未充分考虑人民的感性体验。将“获得感”作为衡量人民对改革评价的标准,从本质上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则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教育范畴内的充分展现,同时也是对高校立德树人在新形势下明确提出的新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直接决定了高校培育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以及以何种方式培育人的问题。思政政治理论课近年来成为塑造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予以大力支持和重视。由此,大学生“获得感”是新时期检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必须加以高度重视[1]。
“获得”从字面上可以划分为“获取”和“得到”两个要素,涵盖着物质和精神两大层面的深刻蕴意。由此,“获得感”作为一个合成词,可以定义为社会个体经过自身的付出努力而获得物质或精神层面的利益,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巨大满足感。基于此,将其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中,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完整的学习、探讨、研究过程中,在知识结构、思想境界、行为模式等多维层面有一定的收获,促进了自身的发展需求,并产生一种具有正能量的满足心理。具体而言,“获得感”的要素构成涵盖着四个主要方面,包括是否树立了人生理想信念、是否明确了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是否提升了道德思想境界和品质和是否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这几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获得感”。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有和普通大学基础课程的类似的普遍性,因为思政课程也是依托课堂教学的平台传授理论知识、开展实践的活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本质是改变人的行为品质,而非简单的传授知识[2]。
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吸收和学习是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知识授课后,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有了一定的认知,并在大脑中加工理解,从而内化为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一部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是大学生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有明确的认知。基于此,教师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注重“理论+实践”的教育模式应用,从而满足对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需求,从而促使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过程中,产生深层次的理论与价值层面的获得感。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产生的获得感对大学生而言是一种真实的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进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并形成正向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3]。与此同时,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熏陶下,不断地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批判性思考、辩证看待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和道德水平。以“获得感”为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领会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并对此传递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当师生之间的价值观表现出趋同时,学生更能从内心深处接纳思想政治理论的智慧结晶,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热爱,引导大学生运用课堂上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治观,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思维固化,形成更为包容开放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活动构成的,晦涩的理论通常都可以通过实践获得合理的解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常也可以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在教学当中,学生通过教师传授讲解理论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理论以及定义,进而在大脑中加工思考,形成自身的综合素养组成部分,最终以理论指导学生在社会中的实践活动。经过生活化实践的理论学习,学生能够深化个人认知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有助于大学生践行思想政治理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面对选择诱惑能够勇敢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获得社会其他个体的充分肯定和认同,进而产生一定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相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环节使理论和实践出现“断层”现象,则会导致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停留在表明,甚至厌恶枯燥乏味的简单说教,阻碍和束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获得感的形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需要完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人生理想信念的树立等一系列育人任务,这对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获得感”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指标参考。从目前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广泛铺开但教学效果有待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虽能塑造学生三观但不可避免学生受到其他思潮冲击、学生按照社会规范的行为实践获得的自豪感削弱。
吸收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形成的基础,高校大学生只有打牢理论根基,才能不断挖掘理论的深层次含义,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在实践应用中产生一定的获得感[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然而存在一大部分同学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意义的问题,他们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而矮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广泛铺开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首先,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表现出较低的活跃度,同时旷课、迟到等现象长期存在。教师的教育模式、内容以及方法与学生所体验和感悟到的实际存在很大程度的偏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容易忽略学生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体系框架的理解不深入、不透彻,简单机械地灌输思想政治理论使学生出现强烈的抵触心理。其次,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是为了应付应试考试,极少部分同学是以提升自身个人修养和思想境界为目标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不利于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在于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三观,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对党的方针、路线以及政策在思想层面保持统一。但是随着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涌现,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碰撞,受到功利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陷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陷阱中,社会责任感与集体主义精神缺失。与此同时,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所体验、感悟到的实际存在一定差距,甚至出现脱节的现象,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服务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己所用,导致当大学生面临社会上的不良诱惑、价值观相悖的情况时,无法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为此,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意识层面有了负面的认识,同时“思政理论无用论”的错误观点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5]。
思政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借助正确的思想意识、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工具对大学生施以一定的行为约束,使他们经过培养形成社会主流价值所要求的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实践是帮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自身的理解的过程,理论知识、价值传递都需要借助实践活动呈现出来,因此实践是理论知识和思想价值的外部表现。然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往往不能做到高度衔接与紧密结合,导致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不能立足于思政理论的立场和观点来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还存在在实践中教师的指导反馈缺位,大大减弱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获得感,导致学生出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失望,认为该课程不能促使自身思想境界和行为模式的转变,学生容易忽视个人的行为、思想的正向改变。
破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矛盾的对策主要以问题为导向,谋求提升获得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需求是动力的加速器,大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则会推动学生主动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中普遍存在的观点是专业课程相较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而言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导致大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知识需求更大而忽视了对思政理论知识的探索和理解。基于此,教师在强调专业课重要性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注重提升大学生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思想认识,以此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期待值,并转化为鼓舞大学生参与以理论指导实践的课外活动,形成积极正向的可持续学习动力。了解和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就需要深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充分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出现的困惑。大学生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社会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达成的目标在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理论高度,在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同时,紧密结合理论和实践活动,切实做到知行合一,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困惑,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环节中产生获得感。
由于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低,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足,师生之间的交互不畅通,学生的学习热情未能被有效激发[6]。因此,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立足于学生的出发点,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大胆变革和创新。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创新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景,捕捉学生的聚焦点,在准备课程大纲时,结合学生们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社会事件,保证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其次,依托互联网教学平台,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讨论、发布任务等,同时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开展课堂教学。最后,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能力,树立师生之间平等互助的教学理念,与学生搭建友谊的桥梁,在传授知识的通识,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瓶颈,使学生从心底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授课模式、内容和方法,在此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获得感。
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学生的行为表现,需要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理论探讨和实践活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了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注重“理论+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采用先进的交互式教学形式,构建情境式教学。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计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板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组织大学生参与课堂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学习,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我国历史的变迁和文明成果,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接受身边的爱国主义洗礼和熏陶。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教育,使学生对爱国主义有更感性的认知,引起学生产生情感共振,有助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基础上产生获得感。
获得感的逻辑在于,教学的效果是由学生的情感体悟、能力进步、知识获得起决定性作用的而非教师的教学效果决定的。倘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关键要素,那么就容易出现师生之间认知上的错位,即教师认为学生没有足够用功,而学生认为教师的教育不佳。为此,要以学生为核心,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现实关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思政理论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投入学习,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旗手不断点拨指导学生,有效保障课堂教育的质量,提升学生的体验感由此产生思政理论学习的获得感。
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科学研究而轻教育教学,导致高校本末倒置,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精力投入偏低。为此,要不断进行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改革,将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的获得感纳入评价体系中,作为相对客观的衡量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依据指标。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感受、课堂体验,还要将大学生的能力提升、水平提高作为其中的标准,构成一个综合评价的完整体系,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慢慢展现出来。
高校的办学主旨是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其中育人的核心在于师资力量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涉猎的领域广泛,同时也是依据国家方针政策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受到高度重视。因此,要重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强化思政教育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驾驭水平,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接地气、具有亲和力,以此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
综上所述,积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获得感”,对于赋予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动力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增强,对于个人理论素质提升及未来发展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