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斌
(内蒙古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焦点和难点问题。目前,研究的基本路向在于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1]和 “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2]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要求,又是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力图以生活世界中所认识和把握的“理解”的意义为视域,从学理上和实践中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中主体要素的理论构建之维,以期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实效性。
教学是一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实践和认识活动。任何人类的活动都会产生因特定社会关系的建立而生成的主要方面,即主体。关于教学主体的探讨因认知层次、理论维度、文化背景等众多因素的差异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情态。关于教学主体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双主体论”“交互主体论”等。这些教学主体论观点既反映着个体理论认知的视野,也反映着社会教育的错落分层,同时其中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归纳也为新的教学主体观提供适宜的土壤与养分。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开放式研究与应用中,我们提出“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层属性三种形态”主体观。
所谓“两层属性三种形态”教学主体观,就是指在“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中社会和教师是具有教的属性的主体形态,大学生是具有学的属性的主体形态;社会是教学的环境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动主体,三者构成特定的教学关系。教的属性的主体,即社会与教师,其内质在于使命性地展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意识形态指向,因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政治性、教育性、公共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特点;学的属性的主体,即大学生,其内质在于责任与义务性地认知并理解传播与传授的价值,因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生活性、自发性、个体性、差异性和需求性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是提出“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观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联结主体和客体的桥梁或纽带,并使主体和客体构成现实认识活动的两极而互相依存,”[3]这说明实践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也是自身存在意义的确证。教学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种实践方式,这种活动实践方式所联结的实践活动的主要方面体现为社会与人(特定的人,即教师与学生),这是确认教学活动主体关系的逻辑起点。教师是职业人,而且是教育必不可缺的主要角色,必然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形态;学生是成长中的人,而且是学习的主要角色,也必然是面对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形态。因此,教师和学生成为教学实践活动的关系主体是可行而且必要的。
2.生活世界中“理解”的蕴含,是提出“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观的主观基础
“理解”是人的视域的主观能动,是自我高级意识的可能与追寻。正如马克思说所言,“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4]这说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既创造着人,也被人所创造,社会作为一种环境因素是能动的、是具有思维活跃色彩的意识存在,是可以理解和被理解的。就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一样,社会可以作为被动的主体,作为一切知识与思想的环境背景,在赋予教学中的思想、理论及其实践所揭示的内容于特定的教育意向。还说明,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在社会中成长的需要,社会是必须承担教育其的责任与义务,不将社会放在主体地位,那又如何使社会来担负教育的使命呢?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在为教育者提供着新鲜的内涵与课题,也在教育着教育者,并且教学活动实践的中心就是学生,如果简单将其视为客体,那么教育者岂不成了独奏演员?学生岂不成了被塑的产品?因而,在理解的蕴含中,“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观是在特定视角和应用需要背景中的主观认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和国家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培养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生命线”之课,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形式,更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客观上,社会作为一种环境,具体而言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环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在客观现实中通过这样的课程发挥着主体的教育作用。在主观上,社会作为一种环境,又能动地被社会成员所依存、所认识、所创造,从而通过教学的渠道在人的主观意识中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产生特定的教育效果和教育价值,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意向实现的背景因素和依托支撑。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实效的主导者,是教学法展开并得以运的关键。自古今以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精神没有改变,这就说明,教师的第一本位是“传道”也就是育人,其次才是“授业”也就是“育知”。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在实施“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教学过程中,其本身角色的定位、思想政治水平、教育教学的方式、业务工作能力以及个人魅力等对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就教师角色定位与个人魅力而言,教师具有明确的政治使命,即成为党的正确理论、正确思想、正确主张的扬声器、传声筒和伴奏曲。同时教师又是一名要遵循教育规律的师者,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彰显思想者、智慧者、精神者的个人魅力。就教师思想政治水平而言,在实施“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法过程中,教师通过政治自觉,既发挥着育知、育化大学生的主体,又成为自育、求知、内化的主体。在实践中发挥政治水平与能力并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条件、平台不断地影响自我与学生的学习,从而做到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就教育教学方式与业务能力而言,教师营造着多管齐下,多层结合的教育教学生活。主导着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堂参与相结合。
高校“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本质上就是反映为教师作为教的主体,以何种角色来设计、组织和调控教学中以深刻“内涵”为教学底色、以追求“理解”理解为教学指向的过程。由此可见,“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否取得教育教学实效、释放教育教学能量、生成教育教学价值的关键,就是教师作为教的因素能否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协助者,能否成为“博学家”“导演者”“润滑剂”“陪练员”,而不在于教师能否成为“主演者”“布道者”和“宣谕者”。因此,教师作为主导主体的因素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在组织与实施“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教学中,以寻求角色定位、重塑教育功能、释放引领能量中展现关键作用和内在意义的。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群体,有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在学期阶段都已经进入到“双成熟期”,即生理成熟和心理相对成熟时期。自然成长中已经潜移默化地具有了独立的主体意识,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就是希望并能够以自己的思维与经验来回答各种问题,并期待求得社会的赞赏、肯定与支持。所以,理解性案例教学就是通过案例期待与大学生主体“视野融合”,没有主体性的“相遇”,没有主体性的参与,没有主体性的抒见,就没有案例教学实践活动的意义。大学生作为主动的主体,应该在教师主体的发现、引导、肯定与赞赏中实现主体因素的爆发,从而达到教学意向的目的。
高校“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主体,是教育教学必然的中心、天然的对象、自然的主人。从其成长的状态和培育的角度来看,进行“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就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求真精神、求美向往,就要调动起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成为到案例教学过程中讨论、争辩、独思、倾听的“主角”而不是“配角”,成为“画者”而不是“画作”。在教师主导主体因素与社会环境主体因素的展开与作用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主体需要在组织与实施“理解性”教学中,以“专家”立场、“合作者”姿态、“顾问者”角色、“运动员”身份全程参与、全身投入、全息呈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1.尊重性原则
在“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首先,教学主体在关系上具有平等的地位。社会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彰显师者的自重,用师者的自重情怀引导大学生的对教育内容的敬重,尤其是在民族地区高校建立起各民族学生和师者相互尊重的理念与意识;其次,秉承相互关爱的理念。爱是教育的基本源泉,在实施“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内容的讲授与解析需要学生的参与和交流,以立足学生生活的现实图景,寻找符合他们心理需求的现实生活的内容,一方面反映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之爱,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喜爱之心灵,以此来解释和传授相关的教学知识问题;最后,彼此在相互理解中达成共识。在实施“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的主体不能因为学生的不解而挖苦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误解而贬斥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解而放弃甚至压迫学生,因为大学生的不成熟、非理性甚至荒唐与谬误在个体身上的反应,都应该视为他们特定心理和年龄阶段的自然成长的表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苛求其成熟、理性甚至正确无误这是做不到的,能做到的就是利用教学内容理解他们、发现他们、鼓励他们择选正途,引导他们放弃偏歧之路,从而成全他们认认真真做好自己。
2.政治性原则
在“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首先,教的主体要有政治自信,并培养学的主体的政治自觉。也就是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充满自信,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也许我们由于认知或理解的所限还没有达到所要求的信仰者的境界,但是能去做并且也必须做到的是教师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抱有坚定的信念,至少应该是认同者和赞许者,只有这样“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在教师身上才会以人格的力量来感化大学生。其次,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要有政治洞见。在不偏离政治原则的基础上,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将政治教育的内涵转化为现实的逻辑、生活的看点、内在的理想与信念。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通过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的共同参与,把看似固定、枯燥的政治课程理论,在教学形式上以丰富的内涵展现,在教学内容上以深度凸显境界,在教学效果上以道理成就悦服。
3.灵活性原则
在“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首先,教学活动课堂与课下要灵活运用。课堂应该是主要形式,要专注这一主要环节,但课外教学的能动性不可或缺,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失和不足,例如,通过布置课外阅读书目,使读书成为蔚然之习,通过读有力量的书籍化理论为生活的感知;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形成对课堂教学问题的深入探讨,影响学生的思考与选择。其次,教学活动传统形式与现代技术要灵活运用。传统教学的核心要继承下来,这就是运用语言艺术的魅力精解理论内容,运用板书、提问、交流的形式点染理论重点、内容中心、内涵要旨、外延扩展、问题所在等;还应该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的技术手段,辅助讲授的主体形式,例如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投影技术把大量鲜活的与教育内容相关文字、声音、图像等巧妙地再现到教育教学的实际中来。无论怎么结合,教师语言讲授的功能不能被替代。再次,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要灵活运用。教师讲授是为了引导开化求知的学子;学生课堂的参与是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的反映,例如,结合形式需要或者理论新题适时、适当地开展学生“讲一堂课”活动、“中国梦 爱国情”主题策划实践教学活动等,这些效果都相对较好。
综上所述,构建“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要素,通过理念认知、实践可行、原则框架三重维度加以厘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研究探索和应用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