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珍
(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浙江 金华 321000)
现行新高考制度下,进入高三离首考时间只有4 个多月的时间,高效提分是学生们最迫切的需求。很多学生首先想到的是“题海战术”,结果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分效果却不明显。原因一是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做到相似的题目,而这样的几率非常低;二是流于表面,不注重答题质量,大量做题只是一种自我满足和安慰,忽略了分析、总结与反思。长久以来通过分析学生答题情况看,很多题目的丢分不仅在于基础知识不扎实,更多的在于没有形成正确的做题方法,因此,对于提高成绩,掌握答题方法和夯实基础知识同等重要。正确答题方法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平时对于错题的原因分析、记录和整理归纳。这样才能“吃一堑,长一智,”从而实现高效提分的目的。下面就以一道地理题的丢分的案例来谈谈如何正确答题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金三角是由河南三门峡市、山西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渭南市,共同构建的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该区域是世界苹果主产区中“唯一符合苹果七项生态指标的最佳优生区”,目前四市苹果年产量已达40 亿公斤,成为全国重点果汁加工基地。
材料二:“黄河金三角”区域图。
例题:分析该地区成为国家重点果汁加工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8 分)
审题要仔细、充分、完整,包括审主语、谓语动词、时间和地点限定、角度限定、概念限定等。比如这道题的谓语动词是分析;地点限定是该地区,地点限定是优势。
常见答案一:1.原料充足;2.市场广阔;3.交通便利;4.政策优势;5.劳动力充足。这类答案主要是没有正确认知谓语动词是分析,分析应该是区位优势+区域性原因分析,而这种简洁型的模板式回答适用于简述或阐述的任务要求,因此这类题目审题的第一个要求是能够区分“分析”和“简述”的任务要求,如果把“分析”当成“简述”,将会丢失至少题目分值的一半。
常见答案二:1.气候雨热同期;2.水热条件配合好;3.地形平坦;4.灌溉水源充足;5.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这类答案很明显审题粗略,把果汁加工基地的区位条件理解为种植果树的区位条件,而这两者的答题角度有很大差异,前者是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来回答;后者是农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地理条件来回答,因此这种审题的错误杀伤力很大,已经把题目中8 分的分值全部拒之门外了。
从以上案例可见,正确审题是简答题得高分的前提,很多学生把审题错误简单的归结为粗心,而对自己在审题的方法上的错误不去进行归纳总结,以至于在审题上多次重复犯相同的低级错误,每每造成虽有满腹理论却无用武之地的遗憾。
答题模板主要靠平时的收集整理,可以拿一个小本子,把平时老师上课讲到过的或者平时作业中碰到的较好的理论模板收集在一起,并通过阶段性的复习达到熟稔于心,在做题时可以信手拈来。答题模板包括两部分,一是宏观的答题模板,二是微观的答题模板,如果这道题目改成分析该地区果汁加工的区位条件,那么宏观的答题模板应该是包括有利和不利的区位条件。很多学生在作答时往往只答有利的区位条件,而忽略不利的区位条件。由于没有确定宏观答题模板而造成不应有的大分值丢分。
宏观答题模板的确定题型不多,只要平时注意收集整理,工作量不是很大,而且一劳永逸,可以为今后的答题提供很大的帮助。下面我列举几个常见的宏观答题模板:
评价条件:有利和不利;分析影响:积极和消极;对比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环境问题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污染防治措施:防(节能、减排)、治、管;资源短缺原因:供给和需求矛盾;资源可持续利用:开源、节流
微观答题模板的确定可以帮助同学大大减轻记忆的负担,特别是可以很好地将必修一的自然地理、必修二的区位问题和高二重点学习的区域地理相结合,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答题规律,以不变应万变,从而形成万变不离其宗的答题自信心,为考试减轻心里、思想包袱。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微观答题模板: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变化、海拔;气候特征:气温特征、降水特征、气温和降水的关系;水文特征:流量及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水系特征:水系形态、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河谷宽窄、河床深浅等;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变化、雨季长短;农业区位:自然地理区位: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社会经济区位:劳动力、交通、市场、科技、政策;工业区位:自然地理区位:水源、土地(面积及地价)、原料、能源;社会经济区位:劳动力、交通、市场、科技、政策、农业基础、工业基础;环境区位:环境效益
常见答案三:1.是苹果的主产区和优产区,原料充足、品质好;2.有铁路通过,交通便利;3.劳动力充足。这类答案虽然审题过关,分析方法正确,但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不全面。从答案的组织可以反馈出这类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对微观答题模板的完整性掌握不够,因而造成回答角度不全的丢分,这种丢分是很可惜的。此外,采用微观答题模板答题模式具有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采分点不重复等优点。
1.结合材料描述。2.采用地理术语。3.段落化、序号化、整齐化。4.字迹工整清楚
常见答案四:1.苹果多;2.人多;3.铁路多。
从答案看,这类学生回答题目态度是认真的,是花了一定时间看材料的,但是答案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第一:课本理论知识单薄,因此缺乏地理术语的使用;第二:题目要求分析,该学生没有结合材料分析,而只是根据材料概括出了结论。所谓分析是要求既有结论概括,又要有原因分析的。如果学生能够总结分析题型答题模式是因果结合的规律,那么提高得分率也是很容易的。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的答案写的很多,像写作文一样,洋洋洒洒一大篇,有的甚至字迹不清,在阅卷中极容易因为漏改而造成不应有的丢分,因此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认真书写,保证字迹清楚,不同角度要通过段落化、序号话、整齐化加以区分,使条理清晰。
1.多的技巧。2.主与次的技巧。3.具体与模糊的技巧。
常见答案五:1.原料:该地区是苹果的主产区和优产区,原料充足,品质好;2.交通:靠近焦柳线等铁路干线,交通便利;3.市场:靠近东部经济发达的京津唐地区,市场广阔;4.劳动力:劳动力充足,成本低。
这类答案优点明显:审题正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结合材料分析,看分答题,但也有一些细节问题处理不到位,如第二点交通干线的描述过于具体,如果铁路干线名称出错就会弄巧成拙,所以这种答题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对于区域性的问题在简答题中应该很好的根据分值做好具体与模糊的技巧处理;另外,根据分值,该答案刚好回答了四个角度,这种做法丢分的可能性也很大,如第四点对劳动力的分析不到位,如果能够在答题时根据分值做一点技巧处理,依据答题模板多选择一两个角度再做分析,这样满分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大了。这就是前面总结的看分答题过程中多的技巧。多的技巧也不能滥用,如有的同学,答题过程中由于把握度不大,就把能写的都写上来,显得答案拖沓冗长,不能较好地凸显重点。如果实在不放心,在多写的答案中把较有把握的答案写前面,把模棱两可的答案写后面,做好主与次的技巧处理。
1.表述有无重复。2.有无错别字。3.语句是否通顺,是否符合逻辑。这个步骤可以放在整张卷子都做好以后,时间有多余的情况下进行,同时要保证卷面整洁清楚,除非答案明显出错,否则不宜对答案做较大幅度的修改。
能否做好简答题,是高考成败的关键。高考考核的地理知识范畴很广,没有明显的出题规律,很难通过押题、猜题来提高分值。虽然考核的知识可以变化无常,但答题的方法、技巧却有一些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如果我们不断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五个步骤进行程序化答题的模拟练习、反思纠错,并逐步内化成一种自觉的做题习惯,将会大大减少丢分几率,才能真正实现短期高效提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