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助推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困境及路径

2021-12-05 08:02沈万根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贫困村少数民族

沈万根

(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将实现之时,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三农”发展提供战略指引、擘画战略蓝图。覆盖人口全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因而全民族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全面小康社会,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边疆民族贫困村由于其属性与区位,其精准脱贫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贫困村实现精准脱贫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也有利于国家边疆安定和谐。高校参与精准脱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社会主义优越性集中体现的表现形式。但高校在精准脱贫整体格局中并非发挥主导作用,而是发挥辅助、促进作用。针对教育扶贫领域,学术界进行过相关研究,段从宇等认为能够通过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项基本功能,利用高等教育领域资源推进教育扶贫。[1]同时,马敏认为,高校自身具有智力资源、物质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等三种资源,为教育扶贫提供坚实客观基础。[2]方敏,李俊杰等认为教育扶贫是高校扶贫的基础,其次是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人才扶贫及文化扶贫,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从多角度、全方位推进精准脱贫攻坚战。[3]在促进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的工作中,民族高校相对于一般高校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大扶贫格局背景下的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民族高校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助推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推动乡村振兴是重要的时代课题与实践课题。

一、民族高校助推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优势分析

民族高校相对于其他一般高校,乃至一般精准扶贫主体而言,在对助力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的实践中,具有民族语言、地理位置及多民族学生结构等三方面明显优势。

(一)民族语言是民族高校的独特优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边疆民族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边疆民族村多数呈现空心化、老龄化态势。随着近些年返乡创业政策的号召,有部分边疆民族贫困村青壮年劳动力回流,但其受教育程度有限,并且部分少数民族村民汉语水平有限。而在教育扶贫的培训中多数使用汉语,使得汉语水平能力有限的村民,对培训内容不能充分理解与消化。反观民族高校则拥有一定数量可观的少数民族教师。其中,大部分少数民族教师都能够熟练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因而在民族高校开展培训时,可安排熟练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师、专家对其进行培训,既可使培训者充分理解村民的培训需要,又可使村民对培训内容得以充分消化吸收。如,通过党和国家政策的解读,使边疆民族贫困村村民能够及时掌握国家大政方针,为其吃下发展的“定心丸”,并逐步消除其“等、靠、要”的错误思想,坚定其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念。

(二)地理位置分布是大部分民族高校的区位优势

我国大部分民族高校坐落于民族地区。民族高校教师在开展相关科研工作时会侧重对所在地域开展研究。因而,民族高校对其所在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因此,民族高校可以发挥区位优势及利用科研成果,助推边疆民族贫困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大部分民族高校是综合性院校,学科设置较为全面。一方面,民族高校对所在地域民族学类、经济管理类、法律类等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研究,能够为助力边疆民族贫困村实现精准脱贫,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学理支撑。民族高校通过对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乡村振兴进行研究,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并及时总结边疆民族贫困村的经验教训,探索边疆民族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相关学科理论发展。另一方面,民族高校的农、工等自然科学类学科可为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提供技术支持。农学学科可以根据边疆民族地区自身地域土壤、水文、气候等情况,研究适合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特色种植养殖品种,实现地域内种植养殖品种优化,切实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多民族学生结构是民族高校内在优势

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比重相对于一般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较高,并且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于我国民族地区。因此,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多、覆盖地域广是民族高校的一项内在优势。一方面,可以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才。老龄化、空巢化是边疆民族贫困村的主要特征。因此,边疆民族贫困村实现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解决人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民族村劳动力与民族人才两个方面。民族高校能够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大量的少数民族人才,为地区经济社会提供发展推动力。另一方面,民族高校以科研课题为导向,使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其自身所在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与其学科相应的科学研究,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对自身所在民族地区进行研究,使其对所在民族地区具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培养其“服务三农、扎根三农”的价值取向。同时,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部分复归民族地区,民族高校校友可成为高校扶贫的一项重要资源。民族高校可依托校友会平台,充分协调利用好这一资源,从而助力边疆民族地区乃至民族地区贫困村精准脱贫、乡村振兴。

二、民族高校助力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面临困境

民族高校在助推边疆民族贫困村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面临着扶志、扶智内容方式有待深化、帮扶战略规划有待系统筹划与及时更新、校地协作合力尚未突显以及学生群体参与覆盖面有待拓宽等困境。

(一)扶志扶智认知及内容方式有待深化

第一,民族高校对扶志、扶智认知不够深刻。民族高校在针对如何对贫困户进行帮扶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导致民族高校与社会其他部门的帮扶行为呈现同质化趋向。一方面,民族高校在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过程中,关键是在扶志、扶智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非通过给钱给物的形式帮扶贫困户。虽然给钱给物这一帮扶形式易操作,且帮扶效果易体现。然而,并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目前贫困户精神贫困的问题。另一方面,这种形式将助长个别贫困户懒惰情绪,使之形成“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同时,此种帮扶措施较易使非贫困户,尤其是边缘户在心理上出现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边疆民族贫困村人际关系、户际关系乃至当地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虽然在帮扶后期对此类帮扶措施进行调整,但对扶志、扶智的认识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化。

第二,民族高校扶志、扶智的内容及方式有待升级。一方面,思想观念有待转变。在此前精准脱贫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大多数边疆民族贫困村的贫困户,借助市县或乡镇统筹规划的产业项目,获取分红以增加经济收入,但未充分发挥贫困户脱贫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扶智有待系统深入推进,转变贫困户发展理念。扶智的内涵不仅是文化基本教育,还应该给贫困户的头脑输入系统的知识与科学的技术。边疆民族贫困村留守及返乡创业的人员受教育程度有限,个别人员的经营理念有待革新。

(二)帮扶战略规划有待系统筹划与及时更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当注意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4]在民族高校推进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的实践中,也应当秉承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原则。目前,虽然民族高校能够根据边疆民族贫困村实际情况制定顶层设计,但规划中的部分项目缺乏深度的科学论证,进而致使部分项目只是“理论项目”,仅具有方法论意义。民族高校缺乏类似于“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研究中心”的研究机构作为载体,进而对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的基础性研究不足,导致边疆民族贫困村接续发展缺乏理论支撑与行动指南。同时,部分规划项目即使落地,但未能实际投产,一定程度上出现资源的浪费。因此,当顶层设计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更新,依旧按图索骥。与此同时,在民族高校提供技术支持方面,多数是以学院为单位对贫困村进行相关培训,且培训的相关内容系统性较差,民族高校内部各学院之间培训合力未能完全形成。智力支撑与技术支持之间衔接不畅,使得民族高校中技术支持主体在为边疆民族贫困村提供支持与培训时没有具体的方向,导致各学院“各自为政”。

(三)校地协作合力尚未突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级书记抓扶贫”①“六个精准”②“五个一批”③,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体、内涵以及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并指出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主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业已形成。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边疆民族乡村经济社会的各方各面。边疆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是推进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的主体,而民族高校在此过程中主要发挥辅助作用。但是,目前校、地双方只是从各自角度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协作合力作用尚未突显。一方面,部分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未能实现相关学科增设及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在地区缺乏相应专业型人才时,只能主要依托招才引智等形式来引进人才,使得民族高校所具有的优势未能充分彰显。另一方面,国家财政的扶贫专项资金等投入使边疆民族贫困村具有可观的脱贫建设资金。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存在“有资金、少项目”,而民族高校则存在“有项目、缺资金”。然而,由于二者之间缺乏协作,导致部分扶贫资金用于精准脱贫后实际收效并非十分明显。结果并未充分实现财政资金、民族高校帮扶资金的杠杆作用及合力作用。

(四)学生群体参与覆盖面有待拓宽

民族高校多数为综合性院校,学科门类相对齐全。同时,拥有相当可观数量的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其中,学生群体包括研究生与本科生。民族高校助力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不应当仅动员民族高校的领导、教师,而应当将民族高校的学生也充分的动员起来,投身于脱贫攻坚战当中。民族高校学生投身于贫困村精准脱贫,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检验自身学习的理论并对所学理论具有深入的理解,而且也能提升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理论水平。但是,目前,民族高校学生参与人数较少,参与者以民族高校的学生干部居多。同时在参与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重较少,并且参与者多数为本科生,研究生参与程度有限,使得民族高校多民族学生优势的发挥一定程度受到限制。而且,民族高校学生参与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的覆盖面窄,一般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学院自行组织的帮扶活动投身于精准脱贫,而民族高校大部分学生无法参与,不仅高校多民族学生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还使得农业农村不能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功能,而且一定程度上还影响民族高校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服务“三农”、扎根“三农”等价值取向及其相关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民族高校助力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的路径创新

民族高校应当通过以扶志扶智,为民族高校助力扶贫的合理内核、科学有效的动态精准脱贫战略规划、与地方政府有效沟通深耕合作关系以及民族高校党建活动与实践教学扩大学生参与规模等实践路径破题所面临的难题。

(一)以扶志扶智作为助力精准脱贫的合理内核

第一,切实发挥民族高校优势推进贫困户扶志扶智工作。首先,民族高校党委切实发挥协调各方的作用,动员各职能部门及各学院积极参加到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中,并充分发挥民族高校自身优势,对各职能部门及和各学院资源整合,以实现联动发力,助推精准脱贫。同时,民族高校可将自身所筹的帮扶资金集中起来,由民族高校与边疆民族贫困村村集体进行对接,利用资金发展相关产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其次,在精神脱贫上做好文章。精神贫困广义包括精神生活贫困与科学知识贫困。科学知识贫困可以依托民族高校,因地制宜开展相关培训予以解决。而精神生活贫困在边疆民族贫困村也表现为老年人精神生活上的空虚。因此,在改善老年人精神贫困方面,可带领民族高校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乡村,或组织学生与边疆民族贫困村村民一同庆祝少数民族节日等。通过民族高校学生对边疆民族贫困村的贫困户的慰问,丰富边疆贫困村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第二,民族高校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主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关键在于头脑中是否有“先飞”与“先富”的意识。[5]首先,采取教育的手段。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6]扶贫要特别注重与扶智扶志的结合。因此,民族高校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的教育功能,对边疆民族贫困村的村民,尤其是贫困户进行教育,对其“摆事实、讲道理”,促进其观念的及时转变。同时,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精准脱贫产业发展,扫清贫困户头脑中的“等、靠、要”的错误思想,树立起正确的发展观。其次,利用少数民族教师的优势,系统规划扶智的培训内容。少数民族教师可使用少数民族语言采取线上、线下两种培训方式对边疆民族贫困村村民进行培训。同时,通过少数民族教师与少数民族村民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发展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如有贫困户有打造生态农业的想法,培训的内容则应以生态农业相关内容为主,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如何进行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思路及相关知识和技术。

(二)制定动态精准脱贫战略规划

首先,要进行多番评估、科学论证、系统制定精准脱贫战略规划。作为民族高校助力贫困村精准脱贫智力支撑主要成果的精准脱贫战略规划,应该要立足该村客观实际,针对未来发展规划相关项目。并成立由相关专业学科专家组成的研究中心,实现学术力量整合,对战略规划项目进行严谨的论证。在制定规划时要注重项目的点与面相结合、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同时,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秉承系统制定的原则,制定一个符合贫困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特点的全方位发展规划。同时,要及时总结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并总结经验,及时更新战略规划内容,为后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厘清思路。

其次,切实发挥顶层设计的“指南针”与“定盘星”的作用。以边疆民族乡村贫困研究中心为载体,开展助力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的基础性研究。一方面,民族高校社会科学类学科,要加强对民族地区扶贫理论的研究、边疆民族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及理论研究等等。民族高校理工类以及农学类学科,可依据民族地区特色品种,加强动植物品种的培育研究及农机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等等。另一方面,学科专家还要加强对边疆民族贫困村发展特色种植业的项目进行相关论证。农学专家则可对“种什么,怎么种”进行论证,经济管理学院的专家则可就“卖什么,如何卖”进行规划等等。

最后,技术支持要因地制宜,因户施教。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7]83因此,技术支持要根据贫困村发展实际开展,围绕贫困村发展产业实现技术支持有效供给。并注重技术支持内容系统化、规范化发展,使贫困村村民接受到连续、系统的培训,使技术支持能够切实解决问题,并创造长期效益。通过因地制宜提供技术支持,保障规划中的项目能够真正的落地投产,知识成果能够充分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帮助边疆民族贫困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推进边疆民族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

(三)校地有效沟通,深耕合作关系

第一,校地双方联合培育人才。边疆民族地区由于自身经济实力与区位,在引进人才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应当采取以自我培育为主、外来引进为辅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6]因此,民族高校教育资源要适当向在校贫困户家庭的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倾斜,加大对其培养力度。同时,地方政府可为民族高校优秀的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及贫困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对其进行锻炼。

第二,召开校地双方相关部门联席座谈会。校地双方对民族高校如何助力边疆民族贫困村发展应进行交流,并将地方政府与民族高校二者针对边疆民族贫困村的发展规划有机融合,找寻规划重合点,并以此为着力点对相关规划及资源进行整合。同时,民族高校应当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增设相关学科,实现民族高校学科能够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民族高校在地区的智力、特色技术的孵化作用,助力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乡村振兴。

第三,校地双方资源互补。地方政府应该适当支持民族高校关于精准脱贫的科研项目与课题的研究,让民族高校做好地方政府的“智库”。部分民族高校财力有限,科研经费不足,相对薄弱的科研能力,限制民族高校对民族地区农村进行专业技术和服务支持的能力。[8]因此,地方政府要支持民族高校相关科研项目研究,当项目在边疆民族贫困村落地投产并创造经济效益时,地方政府可对项目团队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奖励。与此同时,民族高校应构建奖励机制,对投产并产生收益的项目与教师工作绩效相挂钩,给予教师适当奖励,激发其持续参与的积极性。

(四)通过党建活动与实践教学扩大学生参与规模

第一,民族高校通过党建活动带动学生参与。民族高校可以通过党建活动的形式,率先动员学生党员投身于推进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及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并以学生党员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党员为中心对入党积极分子产生示范效应与辐射效应,以此带动更多的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到精准脱贫活动中。例如,民族高校设置美术专业的学院,可以发动学生党员利用暑假,为边疆民族贫困村绘制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内容的壁画,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其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第二,通过实践教学带动学生参与。大多数民族高校本科一至三年级、研究生一年级都有思想政治课,因此民族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能够较大程度覆盖民族高校大部分学生。民族高校思想政治课及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可根据各自要求,以推进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为中心开展,带动更多学生投身精准脱贫事业。与此同时,由于资源有限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因此,应当鼓励来自五湖四海的少数民族学生以课题研究为导向,对各自所生活的民族地区贫困村进行相关调查研究。通过实践教学带动学生参与其中,一方面,可有力推动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的宏伟事业,另一方面,通过深入乡村,可帮助民族高校学生树立服务“三农”的价值取向。

综上,民族高校在助推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过程中,主要发挥辅助作用。通过民族高校对边疆民族贫困村的扶志扶智,可使边疆民族贫困村村民树立协调的发展理念,扫除错误认知与观念。民族高校要秉承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原则,深化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民族高校要带动更多的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教师与学生投身于脱贫攻坚战中,使民族高校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9]伴随着民族高校对贫困村扶志扶智工作的纵深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社会必将迎来高质量发展,乡村将得到全面振兴。

[注 释]

①“五级书记抓扶贫”即指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机制。——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65.

②“六个精准”即指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62-63.

③“五个一批”即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65-69.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贫困村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困境与机遇:边疆民族地区普洱市的城市外交
浅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价值引领和践行方法
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党史教育实效路径探析
少数民族的服装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