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丽,张春海,2
(1.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海西宁 810008;2.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西宁 810008)
我国在地理、生态、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存在着南北、东西、高低之差异。传统二维视角忽视了高低造成的生态、文化、生活、教育的差异。东西差异有西部大开发,南北差异有长江、黄河两大文明圈,高低差异应有的文化多样性和教育却长期被人们忽视。高原教育不仅是一个地域问题,不可简单地用“落后”来概括,产生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高原教育既是历史问题,又是现实问题;既是外生问题,也是内生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心理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既是体制问题,也是机制问题;既是地理问题,也是生态问题;既是区域问题,也是全局问题;既是战时后方,也是改革前沿;既是发展挑战,也是转型机遇。
总之,高原教育是诸种问题的复合。高原教育背负着历史,承载着未来,我们对它不能简单化理解并且试图一次性解决。我们不仅要解决问题,还要尊重、发掘、彰显高原教育,不仅是输血和追赶,还有反哺和超越。进一步明确高原教育的内涵、维度、功能定位,对弥补我国教育发展中的短板、攻克难点意义重大。
人们将地球表面中海拔较高的区域称为高海拔地区或者高原地区。高原地区以高原为载体,海拔垂直分布,生态立体多样,文化多元并存。与我国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相比,四大高原受自然和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我们将这种因海拔差异而形成的教育模式称为高原教育,是教育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自然、历史、社会、文化、民族等多因素的影响,高原地区的教育具有民族差异,呈现出高原民族特色。高原教育的特点表现包括教育人口居住分散、学校布局分散、寄宿制学校普遍、教师配置困难。高原教育既具独特性,又有典型性。我们深度明确高原教育的内涵,对高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高原教育的内涵界定需重点明确以下四个方面。
相关研究表明,在海拔、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四项自然环境要素中,海拔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1]。当前有关海拔高低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影响的研究几乎集中于医学领域,在教育学、心理学领域长期缺乏对高原儿童学习特点及其教育意义的研究。高原由于海拔差异,在饮食、气候等方面与平原地区存在较大差异,这些都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影响儿童的身高、体质、经验获得、儿童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特点。
高原饮食会对儿童身心发展带来影响。高原地区居民以食用高脂肪、动物内脏、动物蛋白、高糖、高胆固醇食物为主,不食用或者较少食用谷类、瓜果、蔬菜、植物根茎等粗纤维食物[2]。这种饮食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儿童成长和发育年龄提前,意味着高原地区儿童的身心变化比一般儿童快[3]。这种变化提醒我们,无论正式学校教育还是非正式教育即家庭教育或者社会教育,都必须为学生的变化做好发展准备[4]。
我们还必须进一步重视高原地区儿童的身体素质情况,加强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5]。高原气候对儿童身心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众所周知,高原地区通常气压低、含氧量低、严寒干燥、日照时间长、阳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属于典型的高原气候。高原气候对人的记忆、注意力、思维等认知功能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表明,大脑对氧气高度敏感。在高原环境中长期暴露会出现缺氧的情况,对人的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例如引起焦躁、恐惧情绪,甚至出现认知差异、语言障碍、观察困难,记忆力下降、工作速度慢等现象[6]。
人口分布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人口的变化、迁移、分布情况,包括不同类型、区域的总人口分布,以及城市人口、少数民族人口等的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等许多因素影响着人口的分布。高海拔有很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因素,例如低温、缺氧、不适合植物生存导致没有合适的食物来源,所以人口分布密度随着海拔上升而递减。高原上的聚落和人口大都呈带状零散分布,主要集中于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谷漫滩平原上。这是因为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冷,其上发育的深谷地势低,气候暖。河流两岸沉积形成的河漫滩水土资源丰富,因此聚落多分布在深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教育的发展受高原人口分布的影响。
首先,人口直接影响教育发展和教育投资的规模。在某些政治和经济条件下,人口越多,教育规模就越大。因此,人口的强劲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教育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人口的减少也会影响教育发展的程度。高原人口数量少而分散,所以教育发展规模小而缓慢。
其次,教育质量受到人口素质的显著影响。人口素质结构包括人口的整体素质、科学文化素养、思想和道德水平。人口素质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表现为学校受教育对象的规模对教育质量的影响;间接影响表现为父辈人口的教育质量影响后辈人口的素质,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往往能够更好地教育子女,进而影响后代学校教育的质量[7]。
再次,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和社会结构。自然结构包括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的社会阶层、文化水平、职业、地区、民族。最后,人口的地域分布限制了学校的地理分布和教育效果。
总体来说,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教育相对较发达。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学校位置的选择和相关设施往往受限,从而影响教育经费的充分利用和教育效果的提高。
教育是国家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教育的发展,教师是关键。在所有教育资源中,教师资源既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最具创造性、价值最高、能力最强的资源,教师队伍的配置成为影响教育发展极其重要的因素[8]。高原民族地区主要是指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例如西藏和青海。高原民族地区教师长期面临综合素质低、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使高原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发展陷入困境。
首先,教师整体学历水平偏低。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落后和自然环境不佳,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招聘对象无法像沿海城市那样达到研究生学历的要求,不仅很难引进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在特别偏远和条件困难地区甚至不得不将招聘教师的学历条件放宽至专科。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水平普遍较低,而且缺乏训练高水平的教师储备军的培养机制。较发达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高于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发达地区招聘教师的要求高于其他行业,高原少数地区没有充分反映出优先重视教育发展的特点。最杰出的高原人才流向了机关、企业、其他单位,教育行业缺少优秀人才,教育向前发展任重道远。
其次,教师结构性短缺。
近年来,教师岗位专项计划、师范生免费教育等政策为我国高原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师资队伍虽然不断壮大,但是仍然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9]。一方面,高原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量仍然存在较大缺口,高原民族地区中小学缺少全职教师,导致许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大多是临聘教师[10]。另一方面,高原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不仅数量不足,职业结构配置也不合理。少数民族地区普遍缺乏音乐、体育、艺术、外语、计算机教师,也缺乏国家通用语言教师。
再次,教师工资待遇不高,高原补贴无法弥补实际支出。
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落后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优秀教师的引进和留用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根本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和教师缺乏丰厚的待遇。领取高原津贴的教师待遇与东部较发达地区的教师待遇相比毫无竞争力,东部较发达地区的教师生活条件较好,月薪、奖金、兼职收入比高原地区教师高得多。相比之下,高原地区的教师在获得不尽如人意的工资的同时,还不得不忍受恶劣的自然和教育环境。有调查显示,工资和收入的不平等使大多数高原地区教师经历了严重的职业枯竭并且产生不满情绪。许多人提前退休或者离职退休,男性当教师会被人们认为没出息,从事教师行业的教师子女数量也少之又少。总而言之,高原地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普遍较低。
高原教育的另一独特性在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五十三个民族拥有自身的语言体系。采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学生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教育质量,而且有助于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打破因语言障碍造成的交流和文化理解方面的困境,疏通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渠道,进而大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语言文字既是交流和传播人类文明的工具、文化遗产的载体,也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和推广,是民族团结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妥善组织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各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视野达到了新的水平,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率大幅提高[11]。
高原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是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和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因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推进。
其次,各地区各民族的实际情况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实条件。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原则要求我们实行多样化的教育,主要是针对个人的教育。如果将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群体视为不同的主体,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的普遍化必须循序渐进,根据当地情况加以调整,采用适合每个地区民族群体实际情况的教育类型、内容、教学方法。任何国家或者地区的语言变化和使用都受地理环境、人口组成、政治和经济状况、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在同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际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我们在执行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政策之前,不仅需要掌握一个国家内不同群体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性,而且需要对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相关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我们在对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可以了解不同民族地区的人在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方面的差异,分析具体问题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执行计划,提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最佳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实现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
总之,在高原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的框架内,我们必须承认语言文字学习规则的普遍性,考虑不同学习群体的特点,自觉遵守基本的语言学习规则,提供各种形式的有效教育,以促进所有高原人口有效地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
地域差异造成各区域的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也导致各区域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12]。我国四大高原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与高原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密切的直接联系。我们在适应、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改善高原经济与教育水平,首先需要明确人文生态的理念。教育是优化人文生态的基础,明确高原教育的维度则是优化人文生态的重点。
高原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特点是气压低、空气稀薄、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和紫外线极强。当海拔上升时,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人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可能会感到氧气严重不足,神经组织最容易受到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大脑神经组织在缺氧条件下受到的损伤最早、最严重的。人与这种缺氧环境接触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越持久,这种缺氧环境对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判断、情绪和人格等心理功能影响更甚。
首先,高原低氧对记忆能力的影响。
记忆是人脑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记忆力对缺氧很敏感。有人在海拔2000米至2500米进行记忆力检测,发现人的记忆力开始受影响;在海拔5000米左右记忆力明显减弱,已经不能同时记住两件事。随着海拔的升高,低氧程度加重,被检测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记忆力损害,甚至记忆力完全丧失。低氧主要影响短时记忆,一般不影响长时记忆。
其次,高原低氧对感知觉的影响。
高原低氧对机体感觉机能的影响出现较早,其中视觉最敏感,尤其是夜间视力。研究认为,人一般在海拔1200米开始出现夜视障碍,平均海拔升高600米夜间视力下降5%,在海拔4500米以上夜间视力受损明显,即使回到低海拔区,视觉损害仍然持续存在,辨别颜色的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再次,高原低氧对注意力的影响。
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指向和集中的状态。人在高原低氧时注意力明显减退,大约在海拔5000米时注意力的转移和分配能力明显减弱,注意范围和视野变的越来越狭窄,注意力难以集中。
最后,高原低氧对情绪情感的影响。
人的情感情绪由大脑边缘系统产生,受大脑皮层调控。越高级的中枢部位在缺氧情况下出现症状的时间越早,缺氧首先麻痹大脑皮层功能,使功能调节失衡,发生情绪紊乱并且出现情感障碍。观察者在海拔4000米左右就可观察到人的情绪方面的某些变化,例如有的人爱开玩笑,好做手势;有的人很敏感,易被激怒,易争吵,充满敌意;有的人产生不可控制的情感表现,忽而大笑,忽而大怒,有时突然悲伤流泪。
民族是一个历史维度,是历史上社会发展各个阶段出现的共同体[13]。总体来说,民族有四个基本特征: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理区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其中,共同心理这个特征是最持久、最稳定的[14]。
教育与文化共生共存,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期间创造的所有文明的产物。文化在每个国家成员的社会化和民族社会的稳定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高度的稳定性。教育具有保存和传播文化的功能,教育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传递、保存、更新、丰富,使文化逐步适应国家的社会生活,使成员完成社会化。
广义的国民教育既包括对国家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创造,也包括对文化不断的丰富和更新,使文化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直至处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领先地位。传统文化与国民教育之间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关系[15]。保护多样性、尊重差异和人民参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而不放弃独有特性的权利,既是促进多元文化的基本原则,也是多元文化教育诞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16]。
多元文化教育旨在各族人民平等的基础上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和交融[17],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和系统地加以应用。我们将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个概念纳入学校课程的设计,意味着在教育目标中体现多元共存和公平发展的概念[18],作为培养学生素质和促进其发展的必要条件,需要发展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特点,客观评估少数民族群体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在综合教育和更大的个人发展中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19]。
高原地区基础教育在培养国家合格公民、建设高原、传播高原民族文化方面意义深远。高原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养成,高原地区人才培养只有深度承载高原教育的特殊功能,才能最大化地发挥高原地区的人的作用,提升高原地区的软实力。
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是维系整个国家团结统一的重要桥梁,公民教育是建构和提升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教育的基本目标不仅是培养更多的专家、提高国家的经济和技术能力,而且是提高民族的文化特征,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文明,培养身心健康、有道德、有责任感、能够自立自主的一代人。国家是人类根本性的政治归属,也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效忠对象。国家建立在一定的道义基础上,最稳固的支撑就是公民的国家认同感。教育即文化价值,教育必然传播政治的、道德的、科学的、艺术的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公民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公民教育的目标是灌输适合公民身份要求的态度、观点、价值,即国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公民意识教育中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决定了公民教育在促进国家核心价值认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国家认同的合格公民是教育的基本任务,尤其在高原多民族地区,民族数量多且文化多元,更需要培养公民的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教育扶贫不是经济概念,它带动的是文化脱贫和精神脱贫。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学习优秀文化时,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对民族、对国家、社会的认同感就会更深。
教育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社会活动的领域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因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可以分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社会人才体系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包括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人才,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教育不仅要传播文化,而且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
鲁迅先生指出“教育是要立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和完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人为本的教育应当全面关怀人的成长,培养真正的人、完整的人。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仅仅让他们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书以育人,应当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者要切实肩负起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四大高原地区自然环境较为艰苦,高原教育为这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扎根高原的建设者,筑牢他们热爱高原、奉献高原的情怀。培养扎根高原的建设者,有助于提高四大高原地区的整体人力资源水平,为培养拥有国际文化视野、广阔的知识结构、灵活熟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奠定基础[20],为四大高原地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文化自信是一种根本、深刻、可持续的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了悠久的传统、广阔的深度,给予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2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肥沃土壤。我们要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富的道德支持,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大力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有助于有效消除民族文化之间的障碍。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沟通、互助;有助于加强中华文化的自我意识,加强民族文化特性。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是高原民族地区办学中特殊的因素,教育不仅传承民族文化,而且传承国家的文化、世界的优秀文化。目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有序实施,四大高原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区域和双向桥梁,应当本着开放和包容的精神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因此,抓住机遇,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将是高原文化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促进高原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大好机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将在世界各地播种、开花、茁壮成长。讲好“中国故事”,做“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使中国能够向世界展示自己。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近中国,这是软实力,更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