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甲利
(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省各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伴随着自然灾害不断发生。鉴于此,省委认真贯彻全国卫生建设总方针,1956年召开地方病会议,明确了血吸虫病、黑热病、梅毒、麻风、疟疾、头癣、丝虫病、钩虫病、甲状腺肿等疾病为安徽的地方病,并要求全省在加强血吸虫病和黑热病防治的同时,开展对梅毒、麻风、疟疾、头癣、丝虫病、钩虫病及甲状腺肿的防治工作。自此,各专区、市通过动员各方力量,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予以治理,地方病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学界对安徽地方病治理作了一定程度的梳理,但研究时段多集中于民国时期,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研究较少且侧重于血吸虫病与黑热病[1-6],对梅毒、麻风、疟疾、头癣、丝虫病、钩虫病及甲状腺肿的治理尚未有专文讨论。 故关于安徽地方病的研究仍有一些问题亟待厘清,如梅毒、麻风、疟疾、头癣、丝虫病、钩虫病及甲状腺肿的流行情况与分布特征如何?是如何治理的?在治理上有何特点?有怎样的成效与影响?本文利用安徽省、市、县的卫生志和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旨在对这些问题做出回应,以期丰富对该研究的现有认知。
安徽气候温和湿润,适于各种病媒虫害和病原微生物孳生繁殖,加之水旱灾害频发、人口密度较高、卫生和居住条件较差以及乡村中存在较多不良风俗习惯,使得头癣、梅毒、麻风、疟疾、丝虫病、钩虫病和甲状腺肿极易在人群中传播与肆虐。
头癣、梅毒、麻风均为皮肤性疾病。头癣系真菌感染人体头发和头皮所致慢性疾病,为安徽常见病之一,久已有之。新中国成立前,人民生活贫困,卫生状况恶劣,以致头癣在安徽省内广泛流行。据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步调查统计,全省约有40多万头癣患者。[7]梅毒又称“花柳病”,是由梅毒螺旋体或苍自密螺旋体所致全身慢性感染的疾病。岳西县20世纪50年代初的回顾性调查资料显示,民国时期梅毒引起的死产、早产婴儿占婴儿死产、早产总数的50%,是全县人口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1952年省卫生厅组织的医疗队在岳西县河图、前乡、汤池3个乡血检4 208人,发现梅毒病人832人,患病率为19.7%。1956年安徽省卫生防疫站调查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淮北平原和江淮地区的36个县及3个市,总计查出梅毒病人132 329人,皖西大别山区发病人数最多,其余地区零星发病。[8]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疾病。新中国成立前,安徽连年发生水旱灾害,人民生活困苦,流离失所,麻风病猖獗,且一直处于自然流行状态。新中国成立初期,其流行程度有所减轻,1956年调查显示,确诊患者1 117人[9]。1957年调查发现,麻风病人1 392人,全省平均患病率为0.004%[8]。 麻风病患者虽较少,但流行范围较广且患者呈点状集簇性分布,以寿县、无为、凤台、定远、肥东和淮南市等地较为严重,发病率在0.02%~0.03%,约占全省病人的一半,皖南、皖西山区只有个别病人[10]。
疟疾和丝虫病的传染媒介均为蚊子。疟疾古代称为瘴气,病原体为疟原虫,蚊子为传播媒介。安徽民间俗称“痹寒万”“搿打摆子”,流传已久。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江及江淮丘陵地区陆续发现恶性疟疾,多呈散在性发病,有时呈局灶性暴发,如1951年全椒县发生恶性疟疾流行,全县23万多人口有21 000人患疟疾。1952年全省调查2 383 478人,患疟人数549 056人,人群患疟率23.04%;各地发病率分别在10%~40%之间。[8]安徽省卫生厅1956年普查结果显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流行较为严重,发病率约为15%,江淮丘陵区发病率约为10%,淮北平原区发病率约为5%。[11]丝虫病俗称“粗腿病”,是由丝虫在人体血液中寄生而引起的慢性疾病,传染媒介为蚊子。其感染遍及全省,发病率甚高,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各地常出现暴发性流行。1951年对淮南大通煤矿矿工及家属调查结果显示,阳性率为19.2%,其中有体征者占49%。[12]1957年对37个市县25万人进行血液检查,9个县阳性率为16%以上,16个市县阳性率为11%~15%, 12个市县阳性率为10%以上,发病率最高的是凤阳县,为85%。[13]
除以上疾病外,安徽地方病还有钩虫病和甲状腺肿。钩虫病是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而引发的疾病,民间俗称“黄老虎”“粪毒”。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开始对钩虫病的感染情况进行普查,如1951年淮南开展钩虫病普查工作,普查结果表明,钩虫病感染率为62.9%,井下工人感染率高达75.03%。[12]1956年在合肥市郊区、淮南市矿区和阜阳专区所属各县粪检218 392人,患者22 101人,占受检人数的10.1%。[14]调查发现,农村人群感染率高于城市,淮北平原人群感染率最高,一般在25%左右,部分地区高达80%以上,江淮丘陵和皖西、皖南山区人群感染率较低。甲状腺肿又称碘缺乏病,皖南、皖西山区俗称为“泡颈病”“气颈病”“粗脖子病”等。金寨县历来有“抬头见匏颈,处处遇呆人”[15]“得了匏颈病,一代大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8]的民谣,可见甲状腺肿在安徽流行历史久远,对民众的健康有着极大的损害。新中国成立初期,岳西县因甲状腺肿流行严重,适龄青年多为病患者,以至完不成征兵任务。1955年省卫生防疫站在宁国县复兴乡调查1 147人,甲状腺肿患者761人,患病率高达66.35%。1956年安徽省地方病防治所在霍山县舞旗河乡调查6 433人,甲状腺肿患者有2 880人,患病率为44.77%。[8]
由前述可知,此7种地方病虽然基本遍及安徽省各地,但各有其重点流行区。头癣以沿长江北岸流行较多,梅毒以岳西、金寨两县最为严重,麻风则寿县、定远和凤台三县较为严重,疟疾主要流行于皖江两岸,丝虫病、甲状腺肿主要流行于皖南、皖西山区,钩虫病则淮北平原流行较为严重。[16]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工农业生产大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初步的改善,与此同时,安徽省政府开始对影响人民身心健康的地方病进行治理。自1956年中央九人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后,安徽省委召开了地方病防治会议,建立了地方病防治领导组织和专业防治机构,贯彻“加强领导,全面规划,依靠互助合作,组织中西医力量,积极防治,逐步消灭地方病”[14]的防治方针,对各种地方病进行具体的治理实践。
(1)扩充领导组织,建立防治机构。自1956年5月安徽省委召开防治地方病会议后,便着手建立防治地方病的各组织机构。由省委血防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行政上扩大原有的血防委员会。各专区、市、县先后建立了地方病领导小组和防治委员会,如蚌埠市委于1956年成立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加强对防治工作的领导,并根据省委制定的《消灭麻风病方案》专门成立麻风病防治领导小组,充实防治力量[17]。将地方病防治工作纳入省工作规划中,得到党政的有力领导,各市、县亦将防治地方病列为主要任务,以确保地方病防治工作持久进行。[18]此外,在专业防治方面,1956年成立了省地方病防治所,成为全省地方病防治的技术指导中心。芜湖和安庆两专区原有的血防所、蚌埠和阜阳两专区原有的黑防站均统一指导地方病的防治工作。是年,六安专区成立了地方病防治站,岳西、金寨两县专门成立了性病防治站,将原来的第一康复医院改建成麻风病院并在嘉山县(现为光明市)建立了麻风村。[9]滁县专区的全椒和徽州专区的屯溪早已于1953年就成立了疟疾防治站,以指导两地的疟疾防治。[19]防治机构的成立使得地方病治理在行政领导和技术指导层面都有了专门负责机构,对地方病治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用,亦体现了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生命健康及对地方病治理的重视。
(2)培训各方力量,进行调查摸底。安徽省卫生防疫站于1953年举办45人的疟疾防治训练班,组织各疟疾流行区私人诊所的中西医师参加学习,并完成了191所学校的疟疾病人调查工作,共计检查学生11 419人。[20]是年,省卫生厅派遣由120多人组成的安徽省岳西县治梅委员会医疗大队,10月由安庆进入岳西,分成7个医疗组,深入梅毒流行严重的深山区进行调查,并对检查出的梅毒病人进行集中治疗。至12月,医疗大队收治梅毒病人约3 000~4 000人。自1956年省委召开了防治地方病会议后,各专区、市、县在暑假期间组织了医校学生、中学生、小学教师和卫生干部等7万余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并举办了85人的疟疾和丝虫病训练班、35人的性病防治训练班,培训了360名的化验人员,以及中、初级防治干部357人。在调查摸底工作中采取了自报、互报、目测以及登门诊问等方式,基本掌握了各专区、市地方病的流行情况。如阜阳专区普查地方病结果显示,患头癣者18 293人、梅毒病1 263人、麻风病34人、疟疾病4 753人、丝虫病13 682人、钩虫病10 383人、甲状腺肿患者1 255人;六安专区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患头癣者42 756人、梅毒病22 397人、麻风病393人、疟疾病330 652人、丝虫病135 618人、钩虫病3 392人、甲状腺肿80 160人。[18]通过举行短期训练班,培训了区、乡医生,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不仅增强了治理力量,而且也便于就地进行调查摸底工作。至1956年底,基本查清了各种地方病的患病人数、发病率和主要流行区,为开展治疗工作打下了基础。
(3)中西医相结合,开展治疗工作。在地方病治理中各地积极贯彻落实“组织中西医”的方针,在用西药积极防治的同时,试用了中药治疗,发现了很多治疗地方病的有效中药方剂。在头癣治疗上,合肥用西药醋酸铊脱发后,用中药“秃疮散”“诸疮一扫光”“鲤鱼胆”软膏治疗,同时外用2%~5%碘酊、5%~10%白降汞软膏、复方安息敏软膏治疗,治疗效果较好;亳县用川楝子猪油治疗2 400多病人,治愈率达100%。此外,阜阳用五合膏、枞阳用红昇丹、郎溪用综合膏治疗头癣,都有很好的效果。[7]在梅毒治疗方面,金寨县的确诊患者免费注射青霉素9 059例,用中药复方土茯苓膏试治88例,疗效显著[15];岳西用青粉、槐花治疗梅毒也有一定的疗效[14]。在麻风病治疗上,芜湖市从1955年起以中药试治了散居于该市的麻风病患者27人,经派员复诊,有10人基本痊愈;1956年定远县组织了50例患者进行中医试治实验,患者们反应试治有效;散在各地的病员,曾在当地联合诊所领取西药氨硫脲进行治疗[9];同年麻风病院在使用西药氨苯砜、氨硫脲的同时,开展了中药治疗工作,除使用万灵丹、扫风丸、祛风散外,同时使用穿山甲合剂进行治疗,获得了惊人的效果。[19]在疟疾治疗上,使用抗疟药阿的平片、盐酸奎宁针剂、磺胺嘧啶片等在各地进行治疗,共救治86 722人;霍邱用甘白丸、阿魏膏等中药方剂治疗3 905人,疗效显著。[21]在丝虫病治疗上,1956年对梅山水库1 015例、桐城大关区719例患者采用海群生、卡巴松进行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芜湖、六安、霍邱等地分别进行了中医和针灸试治,采用内服中药加味二妙丸、六味地黄丸、鸡鸣散、蟾蜍丸,有一定的疗效。在钩虫病治疗上,蒙城、霍邱、蚌埠等地以中药皂氏合剂、鹤虱风、槟榔、榧子、苦楝根皮试治138例,发现对蛔虫病疗效较好;铜官山矿区以四氯乙烯治疗160例,治愈率达93.7%,与土荆芥油合用,治愈率达94.6%;合肥郊区曙光农业生产社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有效率在90%以上。在甲状腺肿治疗上,霍山大化坪以碘化钾和海带防治28 200人,效果较好;1954至1955年全省共发碘化钾片837万片,治疗患者10万人以上。[9]
(4)进行重点试治,总结防治经验。继调查摸底之后各地有重点地进行了实验防治,同时召开座谈会交流治理经验。在头癣试治方面,亳县双沟公社采用中药复方川楝子试治头癣,经评估,治愈率达66.3%,并系统总结了“剪、洗、配、抹、防”五字治疗经验;合肥郊区永清人民公社将患者集中起来,采取头癣防治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的方式,反复治疗,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22]在梅毒试治方面,1952年起即以金寨、岳西两县为重点开展了梅毒试治工作,采用砷剂等药品共治疗4 645人,并进行梅毒流行病学调查。[23]在麻风病试治方面,经实践证明,麻风村是隔离治疗的最好形式。嘉山县(今明光市)麻风村收治的病人有50名,内服砜类药后病情均好转;蚌埠、阜阳地区积极进行中药试治,有效率达84%。[22]在疟疾试治方面,1954年全椒疟疾防治站用实验药物灭蚊91 301平方公尺,并在东王、草蓭两集进行614人内服百乐君的预防试验[24];1956桐城县大关、孟河两乡进行了疟疾流行病学调查,对检查出3 198名疟疾患者全部给予治疗,并进行灭蚊试点工作。在丝虫病试治方面,舒城以卡巴松进行实验性防治,治疗3 375人,患者经治疗后不再复发;1956年于无蚊季节在各专区、县组织4 000左右病例的实验治疗,其中多数单用卡巴松,观察能否成为无蚊季节治疗血丝虫病的主要药品,实验证明用卡巴松治疗有一定疗效;同时亦对海群生治疗丝虫病进行多次实验,证明疗效较好,故安徽一直采用海群生治疗丝虫病。[8]在钩虫病试治方面,1955年在淮南大通煤矿和梅山水库先后进行了重点防治工作,两地共检查15 488人,阳性1 411人,治疗了1 200余人,治疗后的病人50%以上血内幼虫完全消失。[18]在甲状腺肿试治方面,1956年在霍山县舞旗河乡对14名居民进行碘吸收试验,同时检测该地的水、土壤和农作物样品的含碘量,检测结果显示,碘含量均较低,从而证实安徽甲状腺肿流行与外部环境缺碘有关。[8]
(5)加强宣传教育,改良风俗习惯。在开展地方病普查和治疗的同时,注重宣传地方病的防治知识和改良风序民俗,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后不再复发的目的。在头癣防治中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发动群众特别是理发员查病人、报病人,做好登记。[7]在宣传方面采用不同形式, 例如在地头、饭场进行宣传,宣传内容密切结合方言俗语,说明头癣的危害,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25]在梅毒防治中,金寨县积极开展性病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当地具体实例进行宣传,使群众认识到梅毒的传染方式及其危害性,扭转某些不良风俗习惯,树立新的道德和社会风气。[23]在疟疾防治中,结合农业生产和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宣传教育,重点号召群众翻缸倒罐、疏通沟渠、填平洼地、割除杂草,开展防蚊灭蚊工作。[24]
从以上具体治理实践可以看出,安徽省在治理地方病上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中西医相结合进行治疗;注重一套班子灭多病,多种地方病查治并重;注重开展试点工作,结合实验研究,以快、好、省的方法治疗疾病。
通过贯彻落实全国卫生方针,安徽省对各种地方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查摸底和治疗工作。在安徽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广大人民的积极支持以及全体卫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地方病治理有了一定的成效与影响。
(1)降低了疾病的发病率,民众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由于各地医疗预防机构积极治疗疟疾,动员有疟史者用百乐君预防,并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群众防蚊、灭蚊、疏通沟渠、填平洼地等,降低了蚊子的密度,疟疾发病率显著下降。如金寨县经积极防治后,全县疟疾患者由1952年的3 870例下降至1956年的251例[15];铜官山矿区经过防治,疟疾发病率由1953年的12.36%降低至1955年的3.47%。全省的疟疾发病率由1950年的11.47%降低至1956年的0.32%。其他几种地方病经积极治理后,发病率也有了下降。如淮南煤矿通过积极防治,钩虫病患病率由1950年的62.9%下降到1953年的45.1%。[18]阜阳专区亳县由于全面防治地方病,全县4 900头癣患者,治愈者3 165人,占总病人数的62%,患病率逐年降低。[22]岳西县自1952年起重点开展梅毒试治工作,经积极防治和推行新婚姻法,梅毒的传染机会大大减少,发病率也有显著降低。[18]以上数据表明,经过各种积极治理,安徽各种地方病的发病率已有显著降低,流行态势已得到控制,民众的生命健康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2)重塑了民众的疾病观,科学的防治观念深入人心。新中国成立前,地方病在安徽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人们对各种地方病缺乏正确认识,对其危害过分夸大,有严重的恐惧心理,患者受歧视且得不到治疗,有的患者甚至有家不能归,流离失所,沦为乞丐,乃至饿病而死。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在治疗病患的同时注意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了民众对地方病的错误认知,使科学的防治观念深入人心,这在头癣的治理中尤为显见。头癣长期危害广大劳动人民的身心健康,成了不治之症,民众只是叹息无措,受其折磨。为此,防治工作组在头癣防治中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使民众了解到头癣是可以治疗的,纠正以往认为头癣到一定年龄可自然痊愈的错误观点。[7]界首县曾抽调医务人员去亳县参观学习以中药川楝子治疗头癣的先进经验,使医务人员获得了思想解放,光武地区医院去参观学习的李景丹中医师说:“我过去思想非常保守,自己虽干中医数十年,但对头癣病的治疗信心不大,这次去亳县参观学习后,思想始得解放。在这次消灭头癣病时,我要好好钻研,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提前完成治疗任务。”头癣治愈后,当地民众感叹,“如今治好秃疮病,生产学习都有劲”。光武乡民众更是反映说:“从前先生不治癣,治癣没手段。现在这句话不管使了。”[25]
(3)展现了国家治理能力,群众的国家认同得到强化。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积极进行地方病治理,调动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大力筹集中西医医疗资源,组织医务人员投身于地方病治疗,免费发放各种地方病治疗药物,充分展示了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如在治疗麻风病时,免费供应了大量氨苯砜、苯丙砜、二乙氨苯砜等主要治疗药物;在治疗疟疾时,安徽省卫生厅调拨阿的平片134.5万粒、盐酸奎宁针剂0.8万支、磺胺嘧啶片5万粒配发各地进行免费治疗。岳西对检查出的梅毒病人进行集中治疗,诊治费、药费和治疗期间的伙食费全免,并为贫困病人提供新棉被、棉衣、衬衣等生活用品。1951年秋季全椒县疟疾暴发,安徽省卫生厅迅速组织医务人员前往该县救治病人,两月间累计治愈24 807人。[8]党和政府防治地方病的一系列实践充分展示了国家的治理能力,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视,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得到强化。如群众对界首县的头癣治理反映很好,胡集乡苗胡庄苗青发说:“我的秃子害多年了,南里北里治遍了都没治好。现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有了办法。”砖集乡李油坊村李文贤反映说:“毛主席领导真正好,想不到的事能做到。顽固秃疮全治好,铁树开花千年少。”[25]由此可见,对地方病的治理加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政治认同。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头癣、梅毒、麻风、疟疾、丝虫病、钩虫病和甲状腺肿在安徽境内时有发生,遍及省内各地,严重危害着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初步的改善,为此在全国卫生方针指导下,安徽各地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积极采取各种举措,对地方病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一系列治理实践,基本控制了各种地方病的流行,使民众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重塑了民众的疾病观,展现了国家的治理能力,使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