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1-12-05 19:37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农民融合农业

张 坤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把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方式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手段。自中央提出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后,近年来,河南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创新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延长农业产业链、培育完善融合载体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将“三农”工作重心转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再认识,提出进一步深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对“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

农村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础,重点发展农业加工业、农业电子商务以及休闲农业等产业,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推动农业产业链延长、农业价值链的提升,赋予农村发展新动能,增加农民收入。

1.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价值链

农业产业及其产业价值链较短,且多处于价值链低端,具有天然的弱质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三次产业的融合渗透,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够使产业链得到延长,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民通过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实现增收。

1.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

通过产业融合的要素集聚效应,推动资源要素流向农村,有利于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为农村发展赋能增效。当前,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深入推进而来的是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这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制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推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同时,农村产业融合孕育的新产业新业态有利于为农村发展积蓄人才,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1.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使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提高农业自身效益等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村产业融合培育的新产业新业态,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有利于增加工资性收入;农村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农民可以分享农业二三产业融合“红利”,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农业产业链的延长,价值链的提升,直接提升了农业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2 河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

近年来,河南通过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扩展农业产业范围,因地制宜探索出多种融合发展模式。

2.1 产业带动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产品初加工,通过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渠道销售农产品。如平舆县立足于我国白芝麻原产地的品牌优势,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扎实推进蓝天芝麻小镇的各项创建工程。努力把“小芝麻”产业做大做强。在特色种植上,与科研院所联合打造白芝麻种植基地5000亩,带动周边种植2万亩。亩均综合效益达5000元。在白芝麻特色加工上,依托高校,初步建立食品研发基地,开发研制出芝麻茶叶、芝麻香油、休闲食品等产品,并注册品牌①。

2.2 龙头企业带动型

农业龙头企业依托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带动农户,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如汝州市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规划建设了面积4万亩的特色种植产业融合示范园,大力发展元宝枫、油用牡丹、中药材种植等,形成了“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了“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产业链,形成区域优势主导产业。目前,园区已推出薰衣草系列、金丝皇菊系列等主打产品,建立了良好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品牌,形成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3 工商资本带动型

工商资本具有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有利于增强农业农村发展要素支撑,通过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发展休闲农业等,有力推动了农村产业融合。如汝州市围绕休闲观光旅游业,打造“三位一体的产业深度融合模式”。一是规划建设沿蟒川河两岸休闲观光旅游带;二是大力开发汝瓷小镇、硕平花海、万里茶马古道、半扎古镇等旅游景点,形成一体化旅游线路,拓展农业功能;三是引进中青旅等大型旅游企业对园区旅游业进行管理和运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进程。2019年,园区实现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带动农业岗位就业不少于1000人,商业岗位就业不少于500人②。

3 河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动下,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农村产业融合加速发展、势头良好,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较低

总体上,河南农村三产融合层次依然不高,纵向产业链延伸不长,仍然以农产品初级加工为主,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较少;“互联网+”农业、农业电子商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不足,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较好,但与教育、康养、文化等产业融合程度不深。先进科技要素横向渗透不强,限制了产业融合增值空间。

3.2 融合主体带动能力较弱

融合主体带动能力弱是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有实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少。2020年,全省农民合作社已达19.3万家,但仅有7千多家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社均经营收入34.1万元,市场竞争能力弱。二是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小,经营能力不强,融合带动能力弱。三是缺乏创新能力。产业融合项目同质性较强,具有文化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项目有待进一步挖掘。

3.3 产业融合发展要素供给不足

要素供应保障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必要条件。目前看,产融融合发展的要素制约依然突出,一是产业用地供给不足。由于国家将农村产业融合用地划为建设用地进行管理,在农村建设用地指标趋紧的情况下,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不足。二是资金使用供给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以租赁土地、农业设施为担保,获得抵押融资,导致农村产业融合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三是科技和人才支撑不足。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依然偏低,要提高农业创新力、全要素生产率。与产业融合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缺口大,面临着人才留不住等困境,与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未能及时建立。

4 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重点聚焦创新体制机制,培育融合载体,改革政策体系,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激活融合发展内生动力。

4.1 创新产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激活融合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积极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新型业态。二是围绕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和叫响国内外的河南农业品牌。三是构建农村现代商品市场体系。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实施农村淘宝千乡万村项目。完善农村商贸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4.2 大力培育完善融合载体

融合主体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一是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加强示范引领,优化政策扶持,拓宽合作社服务领域和内容,支持农民合作社向发展农产品加工、民间工艺制品和服务业延伸。二是把家庭农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主体,不断拓展数量提升路径,提升家庭农场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以培育大型现代龙头企业为重点,发挥其“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要推动者”作用。三是发挥供销合作社的平台作用。以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领域为重点,推动传统业务转型升级,重点提升其农资供应、产品流通和农村服务等领域服务能力。

4.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必然会影响农业和农村的产业融合。只有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好,才能给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在新发展阶段,要适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继续完善农村地区路、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为深化产业融合发展优化环境、创造条件。

4.4 完善要素供给政策体系

要强化产业融合要素供给,破除制约要素供给的体制机制障碍。首先,要优先满足农村产业融合用地需求,在用地规划上向农业产业融合用地倾斜,针对农村产业融合用地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供地模式。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结合土地整理、乡村建设,盘活农村存量用地。其次,以保障现代要素供给为重点,在人才保障上,培养跨领域、会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加快完善促进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政策,重点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创造有利于专家学者、科研院所与融合发展主体合作的条件,提高产业融合主体的技术实力。最后,深入推进要素管理体制改革。以市场化改革为目标,发展现代要素市场。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中央普惠性政策和地方结构性政策相结合的方案,优先解决要素供需矛盾③。

4.5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

要强化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根基在农民,也是为了农民。让农民在产业融合中分享更多红利,农民参与产业融合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因此,不能简单的强调融合,只有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推动产业融合走向深入,同时,也确保实现带动农民增收的根本目的。探索通过多种模式建立利益联结,例如,积极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规范合同内容,严格管理,支持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最低收购价合同。探索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和集体资产确权分股到户,支持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另外,将创新融合模式贯穿产业链全过程,构建官产学研多元利益共享机制;鼓励新业态发展,运用金融科技创新、“互联网+”等新技术、新理念建立利益共同体,助推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

注释:

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验做法(河南篇)——平舆县示范园(上)[EB/OL].(2019-9-27).https://www.ndrc.gov.cn/fggz/nyncjj/njxx/201909/t20190927_1195103.html?code=&state=123.

②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五个围绕”为统筹 强化融合平台载体建设(三)[EB/OL].(2019-10-15).https://www.ndrc.gov.cn/fggz/nyncjj/zdjs/201910/t20191015_1194976.html?code=&state=123.

③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6(4):3-28.

猜你喜欢
农民融合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耕牛和农民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融合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