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国有林场科技工作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2021-12-05 18:02李睿霞王珺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20期
关键词:华池子午岭生态效益

李睿霞,王珺

(1.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华池分局南梁林场,甘肃华池 745600;2.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华池分局,甘肃华池 745600)

1.1 国有林场科技人才现状

目前,子午岭国有林区现有4 个林管分局,26个国有林场[1],4 403 名职工。专业技术人员564 人,其中:高级职称76 人,中级职称244 人,初级职称196 人,初步形成了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适应信息时代的林业科技人才队伍。

1.2 近年来国有林场完成的科技工作

自2009 年以来,子午岭26 个国有林场,在科技应用推广方面成绩较为突出,累计完成了21 项科研项目。其中:“华池林区中华鼢鼠防治技术研究”“子午岭林区铅笔柏引种繁育试验示范”等5 个项目获得了庆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山松大苗移栽试验示范”项目获得了庆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先后有4名同志获得了庆阳市青年科技奖;1 名同志被评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累计发表各类科技论文200 余篇。

2.1 科技工作人员短缺

近年来,子午岭国有林场新进人员严重不足,自2012 年后没有新招录,职工人数逐年减少。在职职工出现严重的“老化断档”现象。现有人员的年龄结构也严重不合理,平均年龄45 岁,40 岁以上人员占到了68.13%以上;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大专以上学历只占32.5%;现有在岗人员专业不对口,缺少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涵盖学科包括林学、植物保护、地理信息等专业。

2.2 科研经费不足

林业是一项周期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短期无法显现的行业。国有林场林业一线生产单位,在科研经费方面严重不足,很少有项目能申请到专项经费,大多项目都是自列项目。而且国有林场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目前子午岭国有林场都在发展苗木产业,但是林场没有一座日光温室,没有一座育种实验室;对生态效益的监测也相对比较落后,有经费监测点的只有蒿咀铺林场。对子午岭森林的固碳能力、防止水土流失能力、土壤改良等生态效益都缺少量化指标。

2.3 基层技术力量薄弱

国有林场基层技术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3 个方面:一是新的科学技术得不到推广,就拿种子处理来说,各种育苗技术规程几乎都有种子处理技术,但规程是基于实验室试验基础上完成的,处理的方法适用少量种子的处理,但在生产实际中,往往面对的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种子要一次处理,不能机械的照搬规程的方法,需要结合实际工作举一反三。二是基层技术人员虽然掌握了实践技能,却不能准确的总结出来,让其他人员好好的学习。就拿中华鼢鼠的防治来说,东华池林场的灭鼠专家冯建军,个人技术一流,多次在森防技术培训会上给大家示范,虽然培训人员的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还是达不到冯建军的标准,这就是因为他文化程度不高,不能把他的技术要点详细全面的总结出来,让大家学习推广。三是国有林区对自己林区内的野生动物调查不清楚,林场缺少野生动植物专家,没有系统的组织开展野生动植物调查,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2.4 新技术在林业行业的推广应用缓慢

目前,工业与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新型的环保材料相继被研发,红外线摄像技术、无人机技术和GIS 移动平台等,已经在其他行业开始普遍使用,但在林业领域里才开始普及,而且推广还面临着诸多困难。

3.1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一是要大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鼓励高学历人才到林场就业,尤其是林场紧缺的专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解决林场条件差、待遇低、子女就学难等现实问题。二是鼓励现有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林场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职工参加在职教育,包括专科、本科、农业推广硕士等不同学历的函授深造。

3.2 加强国有林场的科技培训工作

国有林场职工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偏低,学历不高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国有林场职工的科技培训工作。一要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开展培训,举办护林人员培训班、管理人员培训班、财务人员培训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二要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三要邀请知名专家到林场授课,传播新知识、新技术。

3.3 加强国有林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营林生产活动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及时掌握气候因子,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很大的帮助。要鼓励有实力的国有林场建设实验室,购置一些科研设备,能够开展基本的气象监测、生态效益监测、土壤化验、种子检验、组织培养等工作。

3.4 完善科技考核激励措施

鼓励职工从事林业科技项目,对每年在获得了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林场每年评选优秀科技工作者给予奖励。鼓励科技工作者积极申请各级科研专项经费,设立专项科研经费,同时林场也可利用自筹资金,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

3.5 推广引用其他行业的新技术

目前我国工业与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要尽快将一些新的成果应用到林业发展中来。在种苗生产中还在大量的使用聚乙烯制品,为此要积极探索新型可降解环保材料的应用,例如在容器育苗中使用无纺布容器袋,营养钵育苗中使用秸秆压缩制成的容器,在森林资源监测中要广泛的使用红外遥感技术,增加无人机的使用。要将GIS 移动终端,推广到林业调查、森林防火中,实施远程监控。

3.6 建立健全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机制

目前,林业科技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要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合作机制,既要让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项目更加贴近生产一线,也能把世界前沿的一些知识传播到国有林场,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1 林业工作数字化

目前,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完善、大数据平台建设、手持终端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林业建设将步入数字化建设,森林巡护系统、森林防火系统、森林资源数据库、野生动物资源数据库、全国林地管理“一张图”实现实时更新。

4.2 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

近年来,随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开放[2],子午岭国有林场也开展了碳汇资源调查,通过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摸清了可上市交易的资源,子午岭面积46.667 万hm2,森林资源丰富,要尽快将子午岭森林生态效益量化,打包上市交易,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社会补偿。

猜你喜欢
华池子午岭生态效益
封面照片说明
子午岭国有林场皂角育苗思考
子午岭林区丝棉木育苗技术
子午岭茶条槭苗木培育技术
唐多令·荷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庆阳地区延长组长62-63沉积微相研究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灰色关联投影理论在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估中的应用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