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大运动技能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影响研究

2021-12-05 05:51:42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特殊教育学校李丽娇
亚太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智力障碍动作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特殊教育学校 李丽娇

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智力残疾人数在8296 万人左右,占全国人口的6.34%,7050 万户家庭受到影响。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逐渐发展,国家在政策层面不断深入,投入越来越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残疾人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其主要围绕康复、教育、劳动、就业、特困人员基本保障等多面开展。智力障碍学生是特殊教育的一个群体,他们不同于其他残障人士,很多需要家里有专门人员照看,严重者甚至连生活都无法自理。我们迫切地想找到一种教育方法,可以帮助智力障碍儿童。

一、智力障碍儿童身体特点

智力障碍儿童一般是指由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坏或者大脑发育不完全而造成认知活动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障碍的儿童。他们智力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同年龄的儿童,动作反应迟钝,速度缓慢,肌肉张力异常,协调性差,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这种智力障碍是一种永久缺陷,无法通过药物进行治疗。研究发现,通过训练可以激发其有限潜能,增强独立或者正常生活的能力。

二、粗大动作技能

粗大运动简称大运动或大肌肉运动,是运用个体功能,配合大肌肉运动,有计划、有系统的肢体运动来改善个体的运动机能,促进身心发展、达到康复目的的一种运动形式,包括姿势控制、移动力、运动与游戏等。

三、粗大运动训练对智力障碍儿童的作用

粗大运动能力与儿童生长发育紧密相关。儿童动作的发展需要肌肉、骨骼、心肺系统、神经系统等各个组织的参与,在这些部位中,分布着许多感觉神经细胞和神经传导系统,通过动作活动,能使人的大脑获得许多有关身体各部位的信息,获得身体与外界环境平衡与否的信息,而使动作协调起来,对外界做出正确反应,以此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粗大运动技能的训练作为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的项目之一,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信心,培养独立性和正常生活的能力,还可以促进智力障碍儿童脑部神经连接,激发智力障碍儿童有限潜能。

(一)粗大运动训练促进智力障碍儿童脑部发育

粗大动作技能的形成,是通过练习从而逐步掌握某种动作方式的过程。一般来说,由初步学会到熟练掌握,需要经历相互联系的四个主要阶段。我们列举两个阶段的影响,认知阶段,学习者在技能学习的起始阶段,首先要通过对示范动作的观察,对刺激情景的知觉,来形成一个内部的动作意象,以作为实际执行动作时的参照。在这过程中,智力障碍儿童脑部刺激初步形成。联系定位阶段,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并固定下来,整套动作联为整体,变成固定程序式的反应系统。

粗大动作发展是婴幼儿大脑成熟的一项重要指标。人的动作是在大脑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实现的,动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脑皮层神经活动发展。因此,医学体系将粗大运动训练作为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必备项目,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粗大动作训练,可以促进大脑发育的协调性,使脑部相关部位的神经联系更加丰富,传递速度更快、更精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直观地发现:接受粗大运动训练的患儿明显比没有接受训练的患儿发育得更好。所以说,粗大运动技能的训练是促进儿童脑部发育、帮助智力发展和激发潜能最有效的方法。

(二)粗大运动训练可以促进智力障碍儿童身体素质的发展

大部分智力障碍儿童因为脑部发育的影响,其动作协调性较差,容易摔倒,变得不爱进行粗大肌肉型的运动,由此造成肌肉力量不足,肌肉力量不足又会引起协调变差,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学生个体因素进行详细评估,并根据一般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找出智力障碍儿童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和动作稳定性。

我们还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在粗大运动训练中,除了可以提高大肌肉群的力量,还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在不断的锻炼训练中提高心肺机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更好地改善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增强体质。

(三)粗大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

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发展水平较低,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发展比较慢;而且稳定性差,难以集中,常常会被其他声音或者鲜艳色彩的事物所吸引,因而学习不能集中;注意广度狭隘,只能集中在小范围的区域内,如只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研究发现,通过体育游戏进行粗大运动训练,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改善这个问题。体育游戏趣味性强,能很好地吸引这些孩子。通过这种无意的吸引,再布置简单的任务,从而引导转向有意学习,让其有意注意的能力得到锻炼,长此下去,这些孩子有意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能为将来学习其他东西提供帮助。如在体育课上,掷彩色的纸飞机、风车接力跑等游戏就相当有趣,且彩色的东西能引起孩子的注意。还有球类运动中的拍球、接球等动作,孩子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球上。通过这种有意识的长期训练,他们的注意力问题会慢慢得到改善,最终可以达到自然自如的水平。

(四)粗大运动训练可以促进空间知觉和平衡感的发展

空间知觉是反映事物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人是通过空间知觉对事物产生认识,在人类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思维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平衡能力是儿童发展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的发展能促进身体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这两方面得到改善,也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改善的一种体现。体育运动过程中,大脑受到周边环境的刺激,必然会强化对空间和平衡的感知,使孩子与周边的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孩子在不同的运动中,相关神经被逐个打开,相关神经网络逐渐形成,这样就强化了对空间感和平衡感的把控。比如在过障碍的运动中,孩子通过对障碍物的高低、位置做出判断,成功避开障碍物。球类运动中,对球的位移做出判断,能很好地促进空间知觉的发展。游泳、左右脚交替跳,对平衡感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的体育活动中,经过多次练习,孩子的空间知觉和平衡能力自然得到强化。

(五)粗大运动训练可以促进语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粗大运动技能训练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蹦跳运动能够促进患儿发音功能的完善,其原理是蹦跳可以增进气息的顺畅性,边跳边说可以提高声带的功能,增强发音力量。在运动训练中,边做边说边互动,能使其更好地感受语言的含义,进而促进语言中枢的发展。利用体育游戏或者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协作与竞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为这些孩子将来能自力更生奠定基础。

四、粗大运动技能教学注意事项

粗大运动技能的训练对智力障碍儿童非常重要,但在运动训练时,一定要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科学开展,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智力障碍儿童的接受能力和自信心相对较差,教学中应采用小步子、小分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应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能力而定,难度要适中,不可太易或太难。此外,还应仔细分析每个项目,将复杂的动作项目进行分解,逐级让孩子训练,最终完成项目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的变化,鼓励为主,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玩变成学,从学到乐学,为将来其他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如在投掷类的练习中,若孩子没有投的意识,可以先让孩子进行抛接物意识练习,前后挥臂练习,当有了抛、投的感受与能力后,可以进行掷彩色的纸飞机练习,最后再进行各种投掷的练习。

猜你喜欢
智力障碍动作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2
动作描写要具体
跨越障碍
画动作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动作描写不可少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