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理念下课程思政融入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1-12-05 04:22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高夕庆
亚太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大思大思政国际化

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 高夕庆

一、“大思政”与课程思政的时代内涵

黄炎培先生作为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爱国不废求学,求学不忘爱国”“人人有一种专长,为社会国家效用”等教育思想可以看出,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黄炎培先生一直坚持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当时光流逝,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强化,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思政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思政课堂,而是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大思政”的教育理念也由此逐步形成。

课程思政是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政教育对接专业课程,通过有机融合与渗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指导精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小思政”走向“大思政”的全新格局的时代需要,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课程思政对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积极意义

当前,我国面对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合作,对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日益增加。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和“双循环”新格局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具备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技能人才,就成为职业教育需要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表明,课程思政在培养国际化人才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其一,课程思政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培养出的人才真正“为我所用”。国际化技能人才因其培养特点,学生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交流与学习,从而更多地接触到西方文化思潮与价值观,也更容易产生思想领域的碰撞。课程思政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文化交流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应对思想意识、政治文化等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使培养出的国际化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二,课程思政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以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学习为例,通过挖掘我国网络技术发展历史、大型企业的困境及发展历程等,在强化学生民族意识、激发爱国情怀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三,课程思政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课程思政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课程教学之中,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企业文化、创新创业事例等思政元素讲解,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创新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让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完成有机统一。

三、当前课程思政存在的困境

(一)课程思政运行机制不健全,尚需完善

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协调专业课与思政课两方同向同行,并从组织管理、条件保障、考核评价、表彰激励等方面建立起一整套运行机制,从而推动形成协同效应。但是长期以来,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教学方向,两个体系资源不共享、内容不衔接,教师不沟通、评价不全面,需要从学校顶层建立相应机制,促进两者的交融渗透。

(二)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淡薄,实施能力不足

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往往更加重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价值引领,长期以来思政意识不足。同时由于之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思政课堂上由专门的教师教学引导,专业教师涉足很少,因此专业教师在思政知识、思政教学资源、思政教育思维和思政教育方法上都缺少积累,只能凭个人经验以碎片化的方式融入知识讲授中,缺少系统性融合,导致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实施能力不足,亟待提升。

(三)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融入路径不清晰

专业课和思政课经过多年发展完善,都已经形成逻辑严谨、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将两者进行融合重构的难度也相对较大,这也导致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往往单独出现在某一课程、某一知识点中,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如何深入挖掘并有效整合各专业相关课程的思政元素,从课程体系层面系统融入思政元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效,是课程思政需要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四、课程思政融入途径

(一)强化顶层设计,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不是一门一课,也不是一人一部门之事,而是需要从学校层面构建全局性“大思政”领导体制,站在“三全育人”的高度上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体系,集全校之力推动课程思政机制建设,形成上下贯通、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大思政”教育共同体。

(二)注重整体融合,统筹课程思政设计开发

若要解决知识点思政元素嵌入碎片化问题,实现课程体系思政教育的整体化融合,学校课改部门就要改变专业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各自为政的局面,统筹组织专业课骨干教师及思政课教师,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与教学理念方法,强化“课程思政”育人导向;挖掘“思政元素”,完善教学内容;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实践活动等形式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尤其对于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来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时代特点,围绕爱党爱国、职业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结合国际形势和时事热点,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思政教育能够顺利融入专业教学各环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转变教师观念,加强课程思政水平能力培训

传道者必先明道信道。教师作为育人实施主体,是课程思政顺利开展的关键,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他们的课程思政水平,可从转变思想观念和提高实施能力两方面入手。一是树立“大思政”观念,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价值认同。学校通过常态化、专项化讲座培训,强化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深化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起大思政育人观念。二是做好课程思政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能力。学校要善于利用好外部内部两种资源,对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邀请专家来校开展或者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参加课程思政相关培训班,帮助教师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意义,把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提高课堂教学的育人水平;充分发掘学校内部已有思政教育资源,协调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打造课程思政集体教研模式,充分发挥好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特长以及思政教师对思政教育的精准把握,共同挖掘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改革现有教学方法,提升课程育人成效。

“立德树人”是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如何结合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特点强化德育思政教育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下大力实施课程思政是一条很好的解决途径,需要从顶层制定运行机制、统筹设计融合途径、培养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等方面同步推进建设,从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成效,使德育思政真正植入学生心中,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大思大思政国际化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聚焦港口国际化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