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 靖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通用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我国高校开设的两门公共基础课程。目前,各校的英语教学中两者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ESP(含通用学术英语、专门学术英语、职业英语)和EGP不是对立的,它们是实现同一教学目标的两个层面,体现在教学程序上是先基础,后学术。取消通用英语或忽视专用英语均欠妥。文秋芳(2014)认为“两者的目标不能完全互相替代,两类不同的课程也不应该互相排斥”[1]。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势下,为满足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亟须改革,其根本出路在于通用英语与学术英语的融合。融合意味着建立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该体系中,通用英语和专用英语的分类教学目标被纳入大学英语的总体目标,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各层面协调一致。
EGP和ESP同属语言教学范畴,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侧重点却各有不同。EGP是一种“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应对考试的语言教学”(Hutchinson&Waters,1987) ,而ESP是“帮助学生用英语从事学习和研究的语言教学”(Flowerdew&Peacock,2001) 。前者以社会语言沟通能力和文化素质培养为主,以能力等级达标为驱动,旨在使学生具有使用英语进行社会文化沟通的能力;而后者注重学术语言表达能力和学术技能培养,以专业学习需求为驱动,旨在使学生能在相关专业领域熟练利用英语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就难度而言,两者体现为由易到难、从低阶能力到高阶能力的不同发展阶段。
桂诗春(2015)认为,大学英语的主要目标是CALP (cognitive/academic language profile),而EGP则属于BICS (basic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ve skills)[2]。卫乃兴(2016)将ESP界定为“学术人员为推进学科发展而进行知识构建、信息交流与学术传播所使用的英语变体”,并提出大学英语的核心内容理应是ESP[3]。ESP课程群重在应用,即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旨在提升学生的学术素质和职业素养。
EGP的词汇教学注重词的基本意义和日常用法。学术英语词汇教学更关注词汇的记忆方法和专业学术领域的意义和使用。EGP的听说教学通常围绕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对话展开,大多与日常交际相关;ESP的听说教学围绕学术语境展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含学术环境下的口头表达、小组沟通、如何听懂学术讲座,从专业角度,以特定方式表达观点和提问、如何记笔记并使用笔记的内容支撑自己的发言观点等。
ESP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对文章的观点或事件理解和判断的能力,重在思辨。阅读目的不仅仅是发现和理解某个观点或理论,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从逻辑角度为文章中的观点寻找线索或论据以证明相关观点的正确性,学会区分信息的重要程度,辨别态度、例子和观点的差异,并了解文本的结构和文体特征,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就融合的必要性而言,在全球化背景下,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定位调整,培养具备全球视野与文化自觉的国际化人才,将EGP教学与ESP教学相结合很有必要。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2019)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全面深化大学公共外语教学改革,为国家战略培养和储备“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人才[4]。《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提出将大学英语从目前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造为“公共基础课程和核心通识课程”。该指南要求大学英语须“增进与各学科专业教学的结合”(王守仁,2016)[5]。显然,EGP与ESP的结合具有重大意义,它能进一步充实大学英语的课程内涵,使大学英语课程的地位得到整体提升,在实质层面体现大学英语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同时,回应了新文科理念,既有助于文科学生培养对技术发展的兴趣与创造力,又使理科学生能增强文学和文化素养。两类课程的融合可为大学生们提供一种跨学科的学习平台,使他们在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价值关怀、社会责任意识和文明关注意识方面均得到发展和提升。此外,这种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英语应用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完善取决于有效提高教学的适应性与针对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言运用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并为学生日后的专业化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EGP和ESP的结合不仅能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而且能极大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西文化,拓展国际视野。在相关的国际规则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通过英语学习获得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升。大致而言,EGP和ESP两类课程的融合须遵循下列原则:
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属性表征为真实性、实证性和可操作性。EGP和ESP两类课程在教学大纲的设计、教材的编写、课堂教学活动以及评估测试方面,均应基于经过严谨论证而界定的教学目标,体现未来的交际需求。就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可概括为三大类: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应用型人才。其典型特征是:具有较全面的语言综合素质、较开阔的国际视野、坚实的科学精神、较强烈的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两类课程的改革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有助于加强“双一流”课程建设,以产教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大学英语教学。国务院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
EGP和ESP两类课程的融合是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种因素的考量,在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估手段、教师发展等诸多环节须统筹一致,协同作用,才能真正产生成效。
两类课程的有效融合最终应体现在课程设置环节。其课程设计模型应符合以下原则:第一,以思维理论、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第二,以语言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为前导;第三,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第四,以任务嵌入、语言综合技能交互为纽带;第五,以思辨、批判性评价为驱动;第六,以双语资源和信息技术辅助为条件;第七,以跨文化透视与传递为参照;第八,以体验式校本特色为基调。
在开展课程设计时,应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为标准。EGP课程可分为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级别,各级别课程相对独立,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同时传授英语词汇、语法、篇章和语用层面的相应知识,并讲授社会、文化、科学等基本知识。EGP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技能,并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其综合文化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将跨文化交际与EGP、ESP课程并置,明确要求高校大力开展跨文化教育,让学生知晓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了解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两类课程的结合给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知识结构要求,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并切实提升自己的专业化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ESP教学意味着开展跨学科的语言教学,教学范围包括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听讲座、写学术文章的方法和技巧,不必涉及学生的专业知识,但教师也应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对不受学科限制的科普知识应知晓。ESP并非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师的使命并非讲授专业知识,而是将不同专业的内容作为媒介,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这些领域的语言表达规律,熟悉各类文本篇章的语言结构、修辞手段和元话语运用策略,了解这些专门知识的建构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其专业领域的语言交流能力。
EGP和ESP相融合,构建为全新的整合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在该体系中,EGP和ESP不是相互排斥,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补共存,是一种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和教师发展等各个层面。《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也特别建议:“各高校可在通用英语课程中融入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的内容。”
按照哲学认识论(epistemology)的观点,所有学科的知识源头和发展过程各不相同,各学科的理论知识的语言构建方式和传播手段因专业和行业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内容和知识相异,各学科在概念表达、观点陈述、论据阐释、结论概括的语句构建和修辞方式等各层面存在较大差异。将ESP纳入现行的EGP教学和评价体系,即融合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具体应关注以下七个层面:
(一)首先应创新课程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从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整体视角入手,建立“战略透视—理论引导—平台构建—产学相融—环境改进—课程创新”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将各专业的课程教学与应用需求相结合,整合多领域知识,兼顾认知拓展和能力发展双重目标,按照国际语言服务要求和规范构建跨学科、整合型、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学英语体验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应聚焦学校发展战略,倡导“语用素养观”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六类素养,即语言素养、知识素养、数字素养、批判素养、社会素养和策略素养。
(二)EGP和ESP课程的结合意味着构建一个融基础阶段教学与提高阶段教学、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为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该体系应基本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体现多元化培养、个性化教学的理念,使学生可以按需所取,满足其专业学习和研究需求,在行业内具有较强国际交流能力。须指出的是,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须对应国家的要求、社会的需求,满足国家改革开放和科技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与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学习需求相一致,以成为“一精多会”(精一门外语、会多门外语)、“一专多能”(懂专业、多语种沟通写作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这样才符合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趋势。
(三)就教学内容而言,不同学科构建其知识具有不同的特性,导致了不同的话语传统。自然学科偏向于以图表公式来表征概念和论证过程,而人文学科则倾向以专业性文字阐述一个理论或观点。蔡基刚(2018)也认为,即使同一语类(genre)如期刊论文或学术报告,其语篇结构、修辞手段、句法特征也因学科而异[6]。对学生而言,首先应让学生知晓“ESP”是为专业知识构建、信息交流与学术传播所使用的英语变体,其学习内容、语言特征和交际目的与“普通英语”存在明显不同。应将普通英语和学术英语在篇章结构、态度意义和话语策略各层面的特征性知识差异进行系统比较和分析,使学生熟悉两类篇章常用的宏观信息与微观信息的配置编排方式,了解学术英语的多种文体特征,如论文、教科书、研究报告、讲座、学术会议演示等。显然,这需要结合学生所在专业进行专门的语言培训,使他们体会语言的内在规律,熟悉各种语类和语言结构,掌握各类典型场景的语言表达方法和方式,掌握基本的学术技能和学术规范,按照国际化语言应用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综合英语应用能力、商务洽谈能力、合同阅读和编写能力。
(四)就课程设置而论,各校依照具体情况,以多类共存、分类指导为原则,开设通识通修课程群、拓展选修课程群、学科专业课程群,实施分层教学。各起点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后按需选修ESP课程。以严格的前接、后续关系明确目标,做到衔接有序,稳步推进,以螺旋上升、阶梯跃进的方式加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对接。编写通用学术英语、专门学术英语、职业英语教学大纲等指导性文件,以分级、分模块的方式设置ESP课程,构建通用学术英语核心技能体系。建立以学术性语言技术素养、科学思维素养、信息化自主学习管理素养为复合目标的一贯制教学体系,从过渡性EAP(学术英语)素养课程逐步发展到项目驱动式EAP阅读、翻译、写作课程,在通用技能过渡课程之后开设专业内容依托式EAP课程。
(五)在教学模式方面,须根据不同水平、不同专业、不同学习目的的学生采用差别化、多元化教学模式,编写不同起点、适合不同类型学校的教材,以构建融基础阶段与提高阶段和发展阶段、通用英语与学术英语课程、全校必修课程与院系特色选修课程、线下与线上课程、仿真虚拟课程为一体的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六)完善评估机制,将个性化教学与多元化教学相结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制度,注重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强调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参照《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开发科学、系统的测试体系,将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测试与单项语言技能测试、通用英语测试与学术英语测试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七)课程融合的成功关键在教师。EGP和ESP课程的结合意味着大学英语的教学将表现为双元化、多元化发展态势。知识体系和语言技能的并重使教学形式逐步转向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校要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EAP教学培训机会,使教师熟悉EAP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须主动适应新的教学形势,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标准,培养自主转型意识,加强反思意识,增强自我发展动力,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内涵,自觉增加专业学科知识,拓展专业素质结构,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成为既精通外语又略懂专业知识,并熟悉教学法的复合型教师。
EGP和ESP相融合,使得大学英语课程具备了整体性和关联性特点,将具备两大特征:第一,人才培养模式以产学研协同、供给侧与需求侧无缝对接为主轴,达到“集成创新”;第二,人才培养过程以“全程接入”的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为平台,显示“知行统一”。原本单一、分化的课程之间建立了不可或缺的联系,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别、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融合后的课程群具备动态开放和科学合理性,既能满足学生语言能力提升、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各方面的需要,又能符合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并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自由发展的要求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