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影
(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157011)
《满铁剪报》是日本情报机构满铁调查部根据当时170余种中外重要报刊(持续近30年,1918—1945)制作而成的特殊专题剪报,是中国十四年抗战的重要文献见证,是迄今为止涉及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问题采集范围最广、分类最全、数量最大的专题剪报,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1]。但受语言限制,鲜有学者对其中的外文新闻报道尤其是英语新闻报道进行翻译研究,这为本研究留下广阔的空间。本研究以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结合新闻文本特点,将直译、增译、语态转换等翻译方法和技巧应用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满铁剪报”类编》(以下简称《满铁简报》)中有关东北抗战英语新闻的翻译之中,以期为新闻翻译研究提供借鉴,同时为我国东北抗战研究中的疑点提供线索和新佐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的重要指示精神。
“目的”(skopos)一词源自希腊语,意指行为的“目标”“目的”“意图”或“功能”。“目的论”这一概念产生于古希腊,属于西方哲学研究范畴。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从“目的论”这一概念中获得灵感,并将此概念与翻译学和“功能主义”研究相结合,创造并发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弗米尔从希腊语中借用此词专指翻译行为的目的。除了“skopos”之外,弗米尔还使用了其他相关词语来表达“目的”之意,如“目标”(aim)、“意图”(intention)、“目的”(purpose)等。
20世纪70年代,传统的文本中心论翻译研究遭到质疑和挑战,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以译入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研究趋势,译文和译文读者得到关注[2]157,译文的交际功能及社会效应得到重视,翻译活动被重新审视。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凯瑟琳娜·莱斯 (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和克里斯汀娜·诺德 (Christiane Nord)等针对语言学派翻译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借鉴行动理论、交际理论、语篇语言学理论、信息论和接受美学思想,以翻译行为的目的性为出发点提出了目的论翻译理论,并将翻译研究的重点从源语文本转向目的语文本,成为活跃在德国翻译界最具影响力的翻译学派。
弗米尔指出,只靠语言学是无法解决翻译问题的。基于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弗米尔在其1978年出版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A 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翻译目的论,并在其《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托》(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一文中对“目的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概述。弗米尔强调译文形式由其功能(译文在目的语背景下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将目的论翻译定义为在目的语环境下,从译文目的和译文读者角度出发去生成文本[3]28。
弗米尔指出: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被视为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有目的(aim)和意图(purpose)。弗米尔用“skopos”专指翻译的目的或意图(aim or purpose of a translation),认为翻译行为会产生目标文本(target text),而翻译本身会产生译本(translatum),因此在翻译开始之前就要明确翻译的目的[4]221-232。任何翻译行为的目的及其实现形式都要与翻译任务委托人(客户)协商。因此,确定对参考译文目的和形式的具体要求对译者来说至关重要。译者作为翻译行为的“专家”,根据翻译行为的目的和客户的委托,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对原文进行翻译,以实现译本的预期功能。因此,翻译可以被理解为在特定情境下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的一种行为[5]9。译者作为“专家”享有“发言权”,在翻译行为中有权对源语文本的处理做出决定,也有权决定何时、如何完成翻译任务[6]197。
弗米尔强调翻译的互文特征和语用特征,指出翻译须遵循三大原则,并将“目的原则” (skopos rule)视为一切翻译行为必须遵循的原则,认为翻译目的由翻译委托(translation commission)决定,译者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翻译目的进行适当调整。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方法和整个翻译过程。翻译目的包括译文的交际目的、译者目的和运用某种特殊翻译方法或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尤为重要。此外,翻译还要遵循“连贯原则” (coherence rule)和“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连贯原则”主要以目标文本内容及其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指目标文本必须符合“语内/文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即目标文本必须能使受众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目标文本使用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原则”则是针对原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的关系而言,指原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存在的“语际/互文连贯” (intertextual coherence)关系。在三大原则中,“忠实原则”服从“连贯原则”,“连贯原则”服从“目的原则”[7]113-114。
按照弗米尔的“连贯原则”,目标文本必须能使受众理解。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报道的高度概括,有些英语新闻标题直白易懂,因而可以采用直译法;而有些标题需要在保留源语文本精神的基础上,变更、增加相关或重要背景信息,以使译文符合不同语境背景下的目的语受众的需求和新闻规范要求。要想做好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首先要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
英语新闻标题倾向于迎合本国读者的阅读需要,言简意赅,广泛使用缩略语、短语或不完整的句子等结构单位。常用现在分词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将来时则更多地采用动词不定式来表达。经常省去标题中的冠词“a”“an”“the”,连词“and”,系动词“be”,以及被动语态“be done”、进行时“be doing”和将来时“be to”结构中的助动词“be”。此外,英语新闻标题一贯注重结构精练,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即便使用某个标点符号,其主要目的不外乎两种,一是区分各句子成分意群之间的关系,二是旨在进一步缩减标题字数。例如用逗号代替连词“and”,用冒号或破折号引出消息来源。此外还经常用冒号来代替联系动词“be”对某一事件或现象做出进一步解释。
诺德在对目的论翻译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纪实型翻译。纪实型翻译类似直译法或逐字翻译法,适用于内容直白的新闻标题翻译。诺德指出,在纪实型翻译中译者应直接向目标语受众再现源语系统、原文的形式与内容、原文文化和语境,对目的语不做考虑,不做任何语言或文化方面的改动,保留原文文化背景,忠实传递异国文化信息。如果英语新闻标题的含义直接、明白,译成汉语后不会使中国读者费解,这时可考虑采用直译或基本直译的翻译方法。例如将英语新闻标题“MONGOLIANS FEAR JAPANESE INVASION”和“Mongols Allege Japan Trying To Start Trouble”分别直译为“蒙古人担心日本入侵”和“蒙古人声称日本正试图挑起事端”。其中的第二个英语新闻标题省去了助动词“be”,直接用现在分词表示进行时。英语新闻标题“MANCHURIA-MONGOLIA PARLEY DEBACLE”可以直译为“满蒙谈判失败”,标 题“HOPEI-CHAHAR NEW COUNCIL:PERSONNEL NOT ANNOUNCED”可直译为“新冀察政务委员会表示,其成员尚未公布”,其中的冒号用来引出消息来源。
要求新闻翻译对原文“忠实”,即译后应与原文“一模一样”,这只是一种设想,但亦是翻译目的的应有之义[8]89-130。本次翻译的目标读者为东北抗战研究人员。翻译《满铁剪报》中有关东北抗战英语新闻的目的是向中国读者客观传达原新闻报道的事实,与国内东北抗战史料形成互证或补证,还原历史真相。以上采用直译法译出的新闻标题既“忠诚”地记录了原新闻标题包含的信息,将原文本的意义和风格以汉语形式再现出来,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易于被中国读者接受,忠实、客观地传递了原新闻标题的信息,达到了翻译行为的交际目的。
英语新闻的翻译会受目的语文化意识形态的操控,因此,翻译时需根据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和新闻所要实现的功能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贝尔萨和巴斯奈特(Bielsa & Bassnett)指出,虽然“真实”(truthfulness) 是新闻传播的基本前提,但将新闻从源语输出到目的语文化的过程中,对于文本的操纵是随处可见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英语新闻标题的叙述方式也与汉语新闻标题有所不同,这为英语新闻的汉译带来了挑战。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需根据新闻的具体内容,将标题中省去的背景信息补充完整,以便本国读者可以根据标题译文快速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因此,翻译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认识到“内外有别”,同时要考虑到我国读者的阅读心理,对我国读者不熟悉的表达方式、信息、文化背景知识要进行适当的变通,增加相关背景介绍,使译文符合不同语境的文体和新闻规范要求,从而易读、易懂,读者无须查询资料便可获得所需信息[9]Ⅷ。下文将以新闻标题“Officer Captured by Soldiers on Manchukuoan Border——Special Cable toTHE NEW YORK TIMES”为例,探讨增译法在英语新闻标题翻译中的应用。
首先,根据上节所述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该新闻标题的完整形式应为“An Officer is Captured by the Soldiers on Manchukuoan Border——Special Cable toTHE NEW YORK TIMES”。这是发给《纽约时报》的专电标题,电报的内容是蒙古士兵抓获了沿贝尔湖附近乌尔逊河区域进行测绘的一名日本官员和一个伪满洲国人。英语新闻的汉译,是以中国读者阅读和理解翻译稿为目的的, 要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如果将该新闻标题翻译为“官员在伪满洲国边境被士兵俘获”,读者阅读后将无法得知新闻内容。正如刘宓庆先生在其《文体与翻译》一书中提到,即使英语新闻标题明白、易懂,汉译时也常需增补逻辑主语、有关人员的国籍、事件发生的地点等介绍性、注释性词语,这样有助于中国读者的理解,避免产生误会[10]90-91。因此,在了解整篇新闻报道的内容后,可将该新闻标题译为:蒙古士兵在伪满洲国边境俘获一日本官员。
将“Manchukuoan”译为“伪满洲国”而非直译为“满洲国”,是因为这是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后扶植的一个傀儡政权,中国共产党、国民政府以及国际社会对该政权均不予承认,故称其为“伪满洲国”。由此可见,翻译时需根据客观现实和新闻所要实现的交际功能对原文信息进行补充,使原文中“缺场”的信息在译文中“在场”,同时译出词语所承载的话语内涵、交际意图、社会意义、文化意义和历史渊源等深层内涵[11]。
根据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新闻语体属于信息型文本,是以表达内容或主题为目的的交际,其功能为如实、客观地传递原文信息。相比于其他文体,新闻有其独特的词汇和句法特征。因此,做好英语新闻翻译的第一步是要了解英语新闻的词汇与句法特征。
在词汇层面,新闻语体中经常出现涉及各领域的专有名词,需要译者具备翻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其他领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储备。译者对蕴含丰富文化、历史信息词汇的翻译需要以目的语读者期待的语言方式呈现。也正是新闻翻译的目的性和文化差异性使其在具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上与其他应用文体翻译区别开来[12]。因此,作为以传递内容为主的信息型文本,新闻文体的翻译绝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跨文化信息的传播,是文化间的交流。
在句子层面,英语新闻常常运用各种构词法和高度浓缩的修饰语等手段来达到简缩句式的目的,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传递更多的信息,因此,广泛使用高度扩展的句型。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定语、分词短语、同位语、状语、介词短语等语言成分对简单句加以扩展,有时还使用插入语来代替从句以简化句子结构。因此,英语报刊里经常出现一个句子就是一个段落的情况,从而形成了英语新闻的独特风格。英语新闻独特的词汇和句法特点为英语新闻翻译增加了难度[13]119。
为了向目的语读者客观、准确地传达信息,英语新闻翻译可能还会对原文结构做出调整,增补隐含的文化信息,采取全译和变译的翻译策略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求。由此可见,新闻翻译中对新闻事件客观性的考虑要优于对原文的忠实性[14]。
在翻译英语新闻时,译者必须对新闻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予以高度重视,对文化差异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对于专有名词中组织机构名称的翻译要尊重规范,服从“名从源主”的原则(即服从源头上最权威部门公布的译名,或遵从机构名称主人确立并使用已久的既定译名[15]),同时需补充特殊专有名词的隐含信息,达到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况下, 译文也能被读者所接受的目的。下文将以《满铁剪报》第一辑第21册中路透社的一则英语新闻为例,探讨目的论是如何有效地指导新闻中专有名词翻译的。
原文:
Hopei-Chahar Council Regulated
NANKING,Jan,18.(Reuters)Regulations concerning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Hopei- Chahar Political Council,which were issued here today,provide,inter alia,that the council consist of from 17 to 20 members,all of whom are to be appoin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council is authorized to organize three departments to handle its affairs,namely,the secretariat,political affairs and provincial affairs departments.
Article IX of the regulations empowers the council to formulate legislative measures for local purposes and submit them to Nanking for approval, provided such measures do not conflict with laws enacted by the Nanking Government.
参考译文:
对冀察政务委员会加以规范
路透社南京1月18日电。今日在此发布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暂行组织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特别规定,委员会由17至2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员均由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任命。
授权委员会组织秘书处、政务处和财务处三个部门处理其事务。
《大纲》第9条授权委员会为满足地方需求制定立法措施,前提是制定的措施不与南京政府制定的法律相抵触,并报批南京。
在新闻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将看得见的内容翻译出来,还要将暗含的内容译出来,将词语间的空白翻译出来,因此,新闻翻译是有意识的选择和再创造的过程。译者可以通过增词法将原文隐含的内容进行扩充,抑或将目的语读者不熟悉或难懂的部分删除,这为新闻翻译中涉及的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翻译本则新闻报道中的专有名词“Hopei-Chahar Political Council”时,并未按照字面意思将其直接译为“河北—察哈尔政治委员会”,而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遵循传统译名,最终采用了史料中约定俗成的汉语表达“冀察政务委员会”。专有名词“Central Government”具有特殊的政治含义,不能简单地译为“中央政府”,需要结合事件发生的历史时期,补充相应的背景信息,最终译为“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使该词指代更加清晰,译出词语所承载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内涵。
专有名词“secretariat, political affairs and provincial affairs departments”的翻译则大费周折。百度翻译平台提供的译文是“秘书处、政治事务和省事务厅”。但是通过查找百度百科“冀察政务委员会机构设置”发现,冀察政务委员会设有秘书处、政务处和财务处三处,而英语新闻的表述是“secretariat, political affairs and provincial affairs departments”,前两个专有名词翻译为“秘书处”“政务处”,与相关中文资料中的表述相符,但参照前面两个名词的翻译,“provincial affairs department”应该译为“省务处”。由于该英文报道是参照当时中国的有关文件、资料撰写的,本身亦是译文,出现理解和翻译上的错误在所难免。在查阅并参考了大量相关文献后,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最终将三个机构名分别译为“秘书处”“政务处”和“财务处”,实现了真实还原历史面貌的翻译目的。
目的论翻译理论突破了忠实于原文的限制,强调译者要对受众、原文作者、客户甚至作为个体的译者本人负责,主张为了实现翻译目的,可以对原文进行调整。因此,翻译英语新闻复杂句或段落时,不能拘泥于原文形式,需要在深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逻辑进行梳理,对句子内容和结构进行调整,将语言形式化为目的语读者可接受的形式,以确保译文符合目的语受众的需求。英语新闻广泛使用高度浓缩的修饰语和高度扩展的句型,因此,经常出现一个句子就是一个段落的情况。本小节仍以上一节中的新闻报道为例来探讨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新闻句子与语篇层面的翻译。
这则新闻的第一段只有一句话,其中出现了两处分别由“which”和“whom”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第一个定语从句“which were issued here today”比较短,可以译为前置定语,即译为汉语“的”字结构。在对原文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后,发现第二个定语从句“all of whom are to be appoin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与其先行词之间并非修饰与被修饰关系,而是起补充说明作用,可以通过重复先行词将其译为独立句,并在译文中隐去被动标记,译为主动语句。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发现,原文本中的“regulations”一词不能简单地译为“章程”或“规章制度”,而应根据历史事实将其译为“《冀察政务委员会暂行组织大纲》”,译出词语所承载的历史内涵。总地来说,第一段的译文对原文顺序、结构和语态都做了相应调整,同时对“regulations”一词进行了增译,以迎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
英语新闻为了突出报道的客观真实性,经常会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则常用受事主语句或无主句等主动句表示被动意义。原文本体现并受制于源语文化,而目标文本即译本(translatum)则以译入语文化为导向,其充分性(adequacy)亦由译入语文化所决定。原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在叙述形式、句法结构、语篇布局、目的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译者有权根据自己的翻译目的对源语信息进行取舍,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16]。该新闻报道第三段的译文对原文的顺序和结构进行了调整,将“provided”引导的条件句放到“and”引导的并列句之前去进行翻译,使译文语篇逻辑更加清晰。同时进行了语态转换,将原文的被动语态译为目的语中的无主句,使其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由此可见,在英语新闻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既要“忠诚”于原新闻文本,准确传达原文本包含的信息,同时要对信息进行编辑、重组和转换,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求,方便读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