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理论下的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讨

2021-12-04 16:44王月琴
考试周刊 2021年86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摘要:数学对小学生的教育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传统教学中小学生都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实际上,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相对较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小学阶段正是培养习惯,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文章主要研究了基于建构理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建构理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学下的学生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了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加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师在小学阶段就要重视对学生的培养。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逻辑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培养作用,教师要借助数学科学让学生既学习到知识,又锻炼到能力。但是,由于受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只是将数学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忽视了学生能力的锻炼,这非常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建构理论是与传统教学理论有所不同,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数学是一门理科,逻辑性强,计算强度大。现在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小学生灌输的知识越来越多,导致许多小学生对这些知识根本吃不消,从而对数学产生抵触感,不利于数学教学的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从教学方面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现在数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然后,教师布置作业,一直是以一种模式开展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长期下去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刚刚接触数学若是对数学产生厌烦感,则将会影响到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其次,教师采用题海战术较多。虽然教学中一直在倡导不让教师应用题海战术,在实际中教师依然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题目。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做的题目够多,则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能力便会提高,教师的这种教学理念是片面的,应用到教学中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最后,教师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会对教师的教学品质进行评价,而评价的指标往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许多教师为了让自己获得一个良好的教学结果,不自主地将重心放在了学生的成绩上,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锻炼。成绩只是学生某一方面的体现,能力和素质才应该是教育的核心,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方面。

从学生方面来说,首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要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学生之间的数学成绩相差会比较大,因为数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并不是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理解所学的知识。因此,学不会的学生自然对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学生过度依赖老师。许多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度依赖老师,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许多学生认为知识必须要被老师进行讲解自己才能够理解,否则自己学不会。学生的这种思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容易使得学生变得懒惰,不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总之,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其中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态度等都有关系。

三、 建构理论的概念以及重要性

建构理论简单来说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在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将知识从书本上搬到教师的脑海中,再运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学生根本没有对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建构理论融入教学中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情境主要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现在教学中教师较少创设情境的意识,都是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协作主要是指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相互合作共同探讨、相互讨论、相互验证,共同研究所学的知识;会话将贯穿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与教师进行会话,与学生进行会话,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意义建构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学生通过一系列过程学习知识,

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储存到自己的脑海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有所不同,对于知识的建构程度也是不同的。建构理论应用到学生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引导学生在小学数学中自主学习,深度探究数学知识,真正地将知识储存到自己的脑海中。

四、 基于建构理论下的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一)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在建构理论下的自主学习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并不是说教师在课堂中并不重要,而是指“教”中以教师为主,“学”中以学生为主。在开展自主学习模式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为学生以后自学学习模式打下基础。有些小学生从小就对教师害怕抵触,不愿意与教师多沟通交流,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也不愿意请教老师。为了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要在教学中放下教师架子,与学生对话时尽量以一个朋友的态度,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愿意亲近教师。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依然是独立的个体,若是教师一直在以一种严肃的态度与学生对话,估计学生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其次,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溝通交流。教师在课下的时候要找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问题,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为学生提出解决的方案。所有的关系都是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一个自主学习课堂的基础。

(二)采取探究性教学模式

自主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将数学教学内容设计成探究性的主题,让学生在一步步探究中自主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闯关的情境,告诉学生每节课都是闯关的过程,只有闯过所有的关口,学生才能够获得胜利。例如,教师将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例题、数学习题设置成为不同的关口,数学概念是第一个关口。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概念,学生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然后,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当教师感觉学生的解释比较满意时,就可以认为学生闯过了第一个关口,让学生进入第二个关口。第二个关口是学习数学公式,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一些与公式有关的背景或者例子,让学生去思考、推导公式。当学生能够正确地推导出公式,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例题的学习。数学例题其实就是学生对数学公式的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解题,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其实就是学生缺乏的知识。在通过一些练习题进行巩固,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更加牢固,从而在这样一系列的探究学习中,学生闯关成功。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既能够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又进行了自主学习,锻炼了思维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探究性的教学方式主要在于学生的探究过程,但是,教师的引导也是教学中的核心部分,教师要积极地安排好每个步骤,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一直抱有热情,愿意自主学下去。

(三)采取游戏式教学模式

小学生都比较喜欢游戏,教师将数学知识与游戏融合在一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计算是数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就可以结合计算来设计一些游戏,让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小学生设计一个迷你超市,引导小学生来进行购物,从而在购物中进行数学计算。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物品,并且将每个物品都标记上价格,小学生在购买时必须要选择两个以上物品,并且要准确地计算出物品的价钱才能够获得物品,这也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项技能。比如,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还要学习几何图形,若是单纯地告诉小学生各个图形会比较枯燥,教师就可以开展剪纸游戏,让小学生亲自去剪出这些图形,从而让小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对这些图形进行意识建构,逐渐在自己脑海中对各个图形能够有个清晰的认识。游戏形式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结合不同的内容,开展不同的游戏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小学生自己去设计一些游戏,然后,教师再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

(四)结合实际生活布置数学作业

作业也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重要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布置一些数学作业,既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又不会使得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抵触。比如,学习了加法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去计算自己家中有多少只灯泡?有多少桌子和椅子?这种生活中的计算相较于作业上的那些数学来说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这种作业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当然,在学习了减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计算自己家中今天买了多少菜?吃了多少菜?还剩多少菜?这些都需要小学生去观察生活再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才能够得到答案。结合实际生活来布置作业,让作业不再枯燥无聊,也有助于学生去自主写作业。当然,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布置作业,只要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朝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坚持,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第一,为了引导教师开展正确教学,第二,为了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科学的评价体系中教师不仅要专注学生的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在科学评价体系的指标中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出勤率等方面的内容,综合全面地对学生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若是学生只有某一方面成绩比较突出并不能说明学生的全部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全面地学习。当学生了解到评价体系是对自己多方面进行评价时,学生也会严格地要求自己,自主地培养自己多方面能力,从而能够得到良好的评价结果。总之,教师为学生制订目标,让学生朝着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五、 结语

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數学又是学生的重要学科,若是错过了关键学习阶段,则将会影响到小学生以后的整个发展。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社会的发展,以及现在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认识到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基于建构理论开展自主学习模式。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自主学习模式中会存在各种问题,教师要有耐心,积极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教学方式和科学的评价体系,让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小学生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开展数学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四清.建构理论下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94-98.

[2]张桂玲.建构理论下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想[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3):3.

作者简介:王月琴,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城南小学。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