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华 胡 芳 吴建平 刘媖媖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自爆发以来迅速在全球蔓延,并引起广泛关注。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COVID-19对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1]。医院门诊是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就诊患者的一个窗口,是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个环节,是新冠肺炎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门诊预检分诊是医院为患者提供的第一项诊疗行为。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门诊工作压力与日俱增,作为人群接触最多、最集中的场所,如何进行有效的感染防控管理尤为重要[2-3]。预检分诊是《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确定的重要医疗工作制度,是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预检分诊是指根据病人的主诉及主要症状和体征,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快速对病人进行分类以确定治疗科室或进一步安排救治的优先次序的过程。预检分诊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提前筛选出具有传染可能的病种分诊,避免院内感染的扩散。新冠疫情期间,门诊预检分诊很大一部分作用是把发热、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者来自于中高风险地区的患者及时筛检出来,引导其去发热门诊进一步排查,以减少院内的交叉感染,所以门诊预检分诊工作尤显重要[4-5]。
PDCA模式是一种标准化和程序化的科学管理模式,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围绕四个不同阶段展开管理工作,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通过不断的循环、不断地改进,以提高管理工作[6-7]。
疫情初期,国家、省市级、区级、院级各领导都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我院领导及时组织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紧急成立我院疫情防控组,多科室、多部门联合负责疫情防控,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不断优化防控管理工作。
院领导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工作,成立由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医技科、物资科、财务科、人事科、总务科、保卫科、医管家(导诊、电梯工、卫生员、保安)组成的疫情防控组,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落实各科责任,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组织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科室联合制定门诊预检分诊各项工作制度、应急预案、流程。优化布局门诊预检分诊处环境布局,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减少交叉感染。增加预检分诊处医护人员配置及防护用品、手卫生用品、消毒用品等物资储备。利用多途径广泛开展新冠肺炎知识健康宣传。由职能科室组织预检分诊医护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及现场实操演练,全面掌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推动手机APP分时段预约就诊,减少患者聚集。加强医务人员人力资源调配,保证预检分诊力量[8-9]。
2.2.1 环境布局 门诊预检分诊点前移,设置在门诊大厅入口处,以确保病人能够第一时间在预检分诊点接受预检服务,并保证足够的通风换气。加大制作了醒目的预检分诊处标识,便于病人辨认就诊。设置了病人休息饮水室,室内配有手卫生设施和消毒设施。划出了疑似病人隔离区域,用于病人复测体温、流调、登记[10]。
2.2.2 人力资源配置 预检分诊点配备了经过专项培训的护士,用于预检分诊点流调、测温、验码、登记、发热或疑似病人转诊、消毒等工作。
2.2.3 物资配置 备有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等防护用品;快速手消液、干手纸巾等手卫生用品;75%酒精、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含氯消毒药片、消毒桶、小毛巾、喷壶、拖把等消毒卫生用品;配备了有警示标志的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黄色专用脚踏带盖废物桶等医疗废物收集装置;备有体温枪、体温表、门诊预检分诊登记表、普通患者流调体温登记表等各项用品。
2.2.4 健康宣教 利用门诊大厅外橱窗张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明白纸,对新冠肺炎防控知识进行宣传。
2.2.5 预约诊疗 利用我院微信公众号、区县新闻媒体、医院职工微信等多渠道发布手机APP预约就诊信息,鼓励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优化患者就诊流程,防止人群密集,又避免患者等候时间过长,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11]。
2.2.6 扫码、验码、测温、流调 所有进入门诊大厅的患者及家属均需用手机扫描入院二维码、规范填写电子流行病学调查表、测体温、验码后才可进入。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对于年龄大、不会操作手机的老年人由医护人员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症状,测温,并在普通患者流调体温登记表进行详细登记后进入。
2.2.7 发热或疑似病人转诊 发现不明原因发热或疑似患者,由专门护士引领至专门隔离区域进行流调、测体温、登记,护士着二级防护用品护送至发热门诊进一步排查,并做好病人转诊后隔离区域的终末消毒工作[12]。
经过运行,预检分诊科室人员发现自身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综合院感科、护理部、医务科多科室督导检查发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市级、区级领导专家检查反馈给我们的意见,整理如下:门诊出入口管理不规范,不能做到单项运行,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交叉,不便于管理;没有醒目的转运路线,个别医护人员转运流程不熟练;健康宣教内容不完善;限于医院建筑环境,门诊入口仍有人员聚集,医护人员配置不足,不能做到有效疏散;没有1米线间隔标识;护士防护用品穿戴不规范;外科口罩配备不足,不能及时给患者提供口罩;护士验码利用个人手机,不便于统一管理;体温枪测温存在一定误差,有时不准确;病人多时,不能做到人人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未配备有经验经过传染病防控培训的医师;手卫生依从性差;体温枪接触病人后未能做到及时消毒;环境消毒、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冬季气温偏低,预检分诊处医务人员保暖问题及患者测温不准确问题;工作持续时间长人员换岗问题;高危点位医务人员及环境物体表面核酸采样问题。
针对发现的问题,院领导、疫情防控组都高度重视,每次利用视频会会后时间,总结、分析、讨论运行及检查发现的问题,能立即更改的做到即时整改;对于不能及时整改的,制作整理台账,防控组督促持续改进,不断循环。
2.4.1 完善制度,优化布局 进一步补充更新细化制度、转运流程、应急预案,责任到人,定期督导,持续改进。医院对门诊所有出入口进行管控,职工和患者有各自的单向出入口,并配备保安人员维持现场;由门诊大厅到发热门诊沿路地面用黄色油漆划出了专用的转运路线标识,方便发热或疑似患者转运。冬季寒冷,患者测温会出现体温偏低现象,造成测温不准确,针对此问题,我院在门诊大厅外专门搭建了大帐篷,用于过渡缓冲,以确保测温准确。
2.4.2 强化培训 由院感科、医务科等职能科室为预检分诊所有医护人员及岗位轮换人员进行了防控知识专项培训,包括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防控方案、流感诊疗方案、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发热或疑似病人转运流程等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真正做到人人掌握防控知识、人人会穿脱防护用品,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了疑似或确诊患者转运应急演练,做到全员知晓转运流程及路线,熟练掌握终末环境物表如何消杀,并由院感科、医务科不定时随机现场提问考核[13-14]。
2.4.3 进一步加强健康宣教 在门诊大厅及入口处利用橱窗、宣传画、海报、电子屏幕、广播等方式做好健康宣教,提醒患者规范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及咳嗽礼仪,与他人保持1米线间隔。在门诊入口处及大厅内各排队窗口前均划出了1米线标识。利用喇叭扬声器、广播等方式在入口处播报我国中高风险地区,提醒患者若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或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请提前告知,以便于分诊转诊。
2.4.4 增加人力资源配置 针对人员聚集现象,我院安排所有行政后勤人员轮流排班,在门诊入口处、大厅内各窗口、自助机前有效疏散病人,提醒患者正确佩戴口罩,减少聚集现象。由于护士专业技术水平所限,有时不能正确有效、快速分诊,为此我院专门设置了高年资、经过专门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有经验的医师在门诊预检分诊点值岗,做到快速、有效、精准流调分诊,同时配备了足量有经验的护士分诊、流调、验码,并做好高峰期人力调配,增加预检分诊人员人力保障,以保证患者快速就医需求。冬季寒冷,针对医务人员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环境问题,我院加快了医务人员排班轮换频次,以保证医务人员可以得到适当休息调整,确保身体健康。
2.4.5 个人防护及手卫生 为确保医护人员健康安全,院感科再次专门为预检分诊制定了个人防护标准,并组织医护人员培训,要求所有人员按照要求统一着防护用品,并做到正确规范穿脱。若发现疑似病人,在专用隔离区域进行体温复测、流调登记,电话提前告知发热门诊做好准备,护士着二级防护用品(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乳胶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防护面屏)沿专用路线护送病人至我院发热门诊进一步排查,护士在发热门诊脱防护用品区域脱摘、更换外科口罩后再返回预检分诊点,同时做好预检分诊点隔离区域的终末消毒工作[15]。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物品后严格实施手卫生。
2.4.6 物资储备 预检分诊处配备了足量的外科口罩,一旦发现患者未佩戴口罩,及时供给,并指导其规范佩戴。针对医护人员利用个人手机验码、不便捷管理问题,我院购置了电脑、验码机,有效、快捷验码。门诊大厅入口处安装了体温门设施,利用红外线监测病人体温,减少医护人员测温工作负担,对于患者佩戴帽子不能及时检出温度的问题,我院设置了专门志愿者有效疏导、提醒患者及时脱下帽子测温,并设置了专岗查看体温门体温数值,若发现体温异常患者,会利用体温枪或水银体温表二次复测,体温枪每天校对,并进行登记,发现异常及时更换。针对冬季医务人员长时间暴露于温度偏低的环境问题,我院为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志愿者、保安专门采购了羽绒服、棉大衣、电暖气用于保暖。
2.4.7 医疗废物处置及环境消毒 正确处置医疗废物,3/4满时鹅颈式封口、封口前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粘贴标识并注明日期、产生科室、废物种类,详细填写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做好体温枪、体温表的日常消毒和随时消毒工作,体温枪若接触到病人,及时用75%酒精擦拭消毒,体温表一人一用一消毒、75%酒精浸泡消毒30 min,晾干保存。含氯消毒液、75%酒精一天一更换,并做好记录。预检分诊台、桌子、椅子等耐腐蚀物体表面使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电脑屏幕、键盘、验码机等不耐腐蚀物表用75%酒精或者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地面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拖擦,每天消毒3次,并做好记录[16]。
2.4.8 核酸采样 对于预检分诊高危点位,我院实施对预检分诊所有医务人员及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工作台面、电脑键盘、鼠标、验码机、签字笔、登记本、测温门、测温枪、消毒桶等各个高频接触表面)每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采集,确保医务人员身体健康、患者就诊环境安全。
2.4.9 落实门诊二级预检分诊 门诊预检分诊处不免有发热病人或有呼吸道症状病人未能预检出,可能会出现病人去往普通诊室看病现象,这就需要各诊室医生实施二级预检分诊,复测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并详细登记,发现发热或疑似病人及时上报、按要求转诊,并做好接诊医生后续隔离、健康监测及诊室环境终末消毒工作。
通过国家、市级、区级疫情防控专家组领导督导检查及医院领导、防控组成员不定期去预检分诊处现场查看,预检分诊工作实际运行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院感科通过提问、考核、现场观看,医护人员防控知识知晓率、演练流程熟练度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增加预检分诊处医护人员配置、志愿者人员疏导,宣传推广手机APP预约诊疗,门诊聚集现象得到了一定改善,因排队问题造成的冲突矛盾有所减少,患者就医满意度有所提高。说明PDCA循环法在预检分诊防控管理中作用明显,效果显著。PDCA循环法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不断改进、不断循环的良性持续过程,非常适用于目前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工作。基于目前PDCA循环法在门诊预检分诊工作中的效果,我院可广泛推广使用于全院疫情防控管理工作中,并不断予以优化、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