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丹,周 静,汪 薇,王凯旋
(苏北人民医院 江苏扬州225000)
肺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第二位,病死率位居首位[1]。其中,75%以上的肺癌患者为非小细胞癌,38.1%确诊患者为晚期。而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症状,其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38.7%~49.7%,营养不良不仅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还会增加恶性肿瘤患者病死率[2]。因此,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对延长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目前,我国临床营养健康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很难纠正患者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饮食习惯[3]。近年来,国外对饮食习惯的行为干预多以科学理论框架为指导,被广泛应用在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患者的饮食管理中,效果颇佳。跨理论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个体健康行为的发生以及改变,是一个有目的的行为改变模型,根据个体意愿,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行为转换策略,改善其不良行为[4]。为此,本研究将跨理论模型营养教育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入我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分会制定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经术后病理学和细胞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③患者为首次确诊;④患者预计生存期>6个月;⑤患者接受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⑥患者对自身疾病知晓;⑦患者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患者出现单器官转移,对全身机能产生影响(PA<25 ug-DL,Alb<36 g/L,TBiL>17.1 μmol/L);②患者出现脑转移存在意识模糊症状;③患者合并其他躯体疾病;④患者临床资料不全;⑤患者存在免疫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⑥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器官受损;⑦患者术前接受过新辅助治疗。将纳入研究的103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45~75(59.36±3.41)岁;腺癌24例,鳞癌27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15例,大专12例,本科及以上11例。观察组男26例、女26例,年龄44~76(57.36±4.21)岁;腺癌24例,鳞癌28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16例,大专10例,本科及以上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通过营养手册及食物模型实施营养指导,并教会患者蛋白质摄入量的计算方式,指导患者形成记录饮食日记的良好习惯,并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跨理论模型营养教育[5]。
1.2.2.1 组建跨理论模型营养教育小组 由主治医生、营养师、护士长及专科护士组成。邀请跨理论模型专家进行相关教育培训,小组成员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2.2.2 评估 在患者入院后,查阅患者病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病程、家庭经济情况、受教育情况。根据本次研究重点,评估患者营养健康素养及营养指数,并与患者共同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主要分为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5个阶段[6-7]。
1.2.2.3 教育 ①前意向阶段:该阶段为入院第1~2天内干预,干预频次为1~2次,每次干预3~5 min。该阶段患者无提高营养健康素养水平意愿。采用以家庭为单元的访谈模式向患者介绍不良饮食习惯对疾病所带来的影响,采用心理暗示、正向引导等方式讲解行为改变所带来的益处。该阶段主要以激励患者产生内在驱动力为主,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激励患者自觉行为并树立治疗信心[8]。②意向阶段:该阶段入院第3~5天内干预,干预频次为1~2次,每次干预5~10 min。该阶段患者已存在提高健康饮食行为态度的意愿,但缺乏具体的实施计划。护士可通过向患者提供以往大量临床研究样本及研究结果,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健康饮食行为态度[9]。③准备阶段:该阶段为入院后第1~2周内干预,干预频次1~2次,每次干预5~10 min。主要以制定具体不良饮食行为改变计划,基于患者社会支持,达到巩固患者内在驱动力的效果。促使患者相应自身有能力改变自身不良饮食行为与态度[10]。④行动阶段:该阶段为出院前干预,干预频次为1次,每次干预15~20 min。带领患者观察科普视频,让患者了解术后远期疗效与营养的关系,使患者对肺癌术后患者治疗饮食干预的种类及特点。通过食物模型向患者介绍食物重量、蛋白质含量及热量,提高饮食依从性。营养师指导患者计算每日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摄入情况,结合实验室化验指标,及时调整方案。并纠正患者饮食误区,完成精准化营养教育指导[11]。⑤维持阶段:该阶段为出院后干预,干预频次为4次,分别在出院后1周、4周、2个月、6个月进行电话。微信随访、每次干预5~10 min。该阶段患者虽然基本养成良好的营养健康素养习惯,但是仍存在返回上几个阶段的可能性。该阶段干预重点是引导患者与前一阶段自身状况比较,强化患者获益感,并要求患者将营养健康素养形成规范,遵循实施[1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营养健康素养水平、预后营养指数、生活质量水平。①营养健康素养水平:采用健康素养评估分量表(HLC)结合成人功能性健康素养测试量表(TOFHLA)制定的营养健康素养水平调查问卷对患者健康饮食行为态度进行评价。该问卷主要包括营养知识素养、营养态度及行为素养、营养技能素养3个部分。各项满分100分,评分≥80分表示患者具有较高健康素养水平。②营养指数(PNI):实施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实施生化检查,测定人血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PNI=人血白蛋白(g/L)+5×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109/L),≥50%表示患者营养状态正常。③生活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问卷(QLQ-LC43)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症状领域、功能领域、特异性症状以及总体健康4个维度,采用4级评分法评分,各维度总分1~4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1,表明量表信度良好[13]。
2.1 两组干预后营养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营养健康素养水平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PNI指数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PNI指数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QLQ-LC43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QLQ-LC43评分比较(分,
我国是肺癌高发区,罹患肺癌本身属于一项负性生活事件,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产生影响,同时手术创伤、长期免疫制剂治疗,影响机体代谢,加剧应激反应营养不良发生风险,继而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日常营养摄入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有效保持患者健康饮食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成为临床研究热点。常规健康教育中,缺乏连续性及延续性,导致干预效果不佳。
跨理论模式属于思维与行为共同转变模型之一,主要强调目的性,并认为个体行为的改变需要连续的过程向正向趋势改变,改善个体行为需要在不同阶段实施针对性的干预。跨理论模型营养教育重视教育的延续性,并通过互联网方式延长营养干预的时间。在提高患者营养认知的基础上引导患者权衡利弊,了解患者行为改变中所存在的阻碍因素,通过消除不良因素激励患者内在的潜在动力。此外,在肺癌患者回归家庭中,通过电话、上门、微信等形式鼓励患者不断完善自己,避免其营养健康行为及思想依从性降低。本次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营养知识素养、营养态度及其行为素养、营养技能素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郎海燕等[14]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营养教育可提高患者营养健康素养水平。理论模型营养教育中,为患者提供营养指导、咨询,帮助患者合理搭配膳食,从而改善其PNI值。本次研究中,干预后,两组PN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跨理论模型的营养教育可改善患者营养水平。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可能存在不同程度机体功能紊乱、胸痛、气促等临床症状,同时昂贵的治疗费用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导致其功能领域、特异性症状及总体健康整体水平下降。而跨理论模型的营养教育中,电话随访鼓励患者增加自身价值感以及社会责任感,能够帮助患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干预后,两组QLQ-LC43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与汪爱茹等[15]研究中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跨理论模型的营养教育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实施跨理论模型营养教育,可提高患者营养健康素养水平,有助于提高营养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