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民
(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职业高级中学,江苏苏州 215200)
为区别以往的“主动式”德育、“干预式”德育、积极德育,我们主张的主动德育是指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教育者、受教育者、家庭、社会组织等多方遵循积极参与的原则,通过兴趣培养、活动参与、意义构建,促使参与者的积极情绪得到强化而实施的教育。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德育主体是多元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理解人生的意义,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善待自己和他人,驱使自己乐于帮助他人,并同时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三体一圈”主动德育模式的构建源于学校的闪光教育理念。我们所指的闪光教育是以“青春要闪光”为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阳光、自信等素养的教育,目的是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情绪,让学生理解成长的意义。教学相长的师生学习共同体、乐观自信的生生互助体、合力互信的家校联合体和阳光快乐的校园文化圈的构建过程就是闪光教育在我们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三体一圈”主动德育模式的构建源于学校的“三风”建设,“阳光、快乐”的校风是在闪光教育理念下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对自身价值认同感的一种情感表现,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一种状态。“亲情、公正”的教风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明礼、争光”的学风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因此,我们提出的“三体一圈”主动德育模式中的“教学相长、乐观自信、合力互信、阳光快乐”正是学校对“三风”建设的有力诠释。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提升的动机和愿望。教师有提升“教”的动机和愿望,学生有提升“学”的动机和愿望。因此,“教学相长”就成了师生学习共同体自我提升的动机和愿望。而这里讲的提升,就是指个体不断积累优秀品质,使自己达到新高度,并最终走向自我完善的过程。学校要重视师生的自我提升感,因为有了自我提升感,才会让人的情绪变得积极,驱动人去自觉地帮助他人,同时也让自己变得更好。为了帮助师生积累优秀品质,学校适时推出“舞台计划”。“舞台计划”的总体目标是人人有舞台,个个有进步。具体做法是全体师生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学习共同体,每个人都要认真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特长。首先明确“我能做什么,我会做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定制舞台,通过“扬长”,积累优秀品质,规避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举个案例:1703动漫班顾某某同学,入校时成绩一般,表现平平,并不怎么突出,但却在一次文学社招新中朗诵了一首诗,被社团负责人发现很有主持潜质,他的发音标准、中音浑厚、字正腔圆,很有感染力。班主任得知这件事后,根据他的特点,和他一起制订了校园主持人发展计划。因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在整个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和指导老师的支持、帮助下,他勤学苦练,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的主持人竞选,并一次次获得成功。如今他已成为校园各类节目活动的“红人”,学校各类活动的主持都少不了他。他还受区政府邀请,担任汾湖高新区教师节文艺演出活动的主持人。一次次的鼓励,一次次的挑战,让他变得更加开朗、阳光、自信。他所在的社团也因此被评为年度优秀社团,老师也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这就是对教学相长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最好的注解。
积极心理学认为,教育不单是发现并改正错误,更重要的是发掘学生的各种积极力量,并在实践中培育和扩大这些积极力量。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就是要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培育和扩大师生的积极力量,最终促成教学相长。
中职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大多数都不太理想,他们进校的那一刻就天然附带了悲观与自卑的消极心理。为了把他们的悲观转变为乐观,把自卑转变为自信,我们开始探索乐观自信的生生互助体的构建方法。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获得,个体就能表现出自信、热情,就能感受到自己活着的价值。小组合作、互帮互助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他们彼此尊重、相互交流,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在这个舞台上,他们的主体地位被肯定与提高,得到尊重和认可。于是,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组队入团,成立生生互助体,如学习小组、兴趣小组、文艺小组、管理小组以及各类社团组织,学生可在各自的小组或社团中获得发展优势。
乐观自信的积极品质源于成就感。成就感越强,个体的表现就越乐观、越自信。于是我们在“舞台计划”的基础上,改变过去以学科成绩为标准的单一评价体系,推出“星生计划”,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通过星级评定,学生各方面的进步都被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每次进步都能看得见、摸得着。
最后,我们把“星生”与团队融合在一起,把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培养融入生生互助体中,从而让学生学会获得积极情绪并延伸自己的积极情绪。充分发挥“星生”在团队中的主导作用、引领作用、示范作用,构建乐观自信的生生互助体。
这个融合过程,我们称之为“星生带队”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效果明显,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闪烁着自己独特的光芒。这些成就感的获得,不但强化了他们乐观、自信的积极情绪,而且能把这种积极情绪迁移到其他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因此,融合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成为主动德育的必然选择。凝聚两者的合力,增强两者的信任,共建合力互信的家校共育体。
1.在融合中促行动。家校融合必须要考虑家庭和学校两者文化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在求同存异中采取家校共育的一致行动。爱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学校开展“爱的表达”这一主题活动,围绕爱祖国、爱学校、爱家庭、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六个方面展开,凝聚共识、协调行动。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全民居家防控,父母与子女难得有长时间相处的机会,这时可开展线上亲子系列活动,如“爱祖国”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和家长一起关注社会,关注抗疫英雄,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爱父母”主题活动,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帮父母做一件事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许多父母与子女间有了真正的深度沟通,家庭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
2.在对话中赢信任。对话是双方获得理解和信任的沟通方式。家校对话必须建立在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这样的对话才会有效,才能赢得理解和信任。因此,我们既要保持传统的家访、家委会、开放日等形式的对话,又要注重文化层面的对话。比如,我们开展“让校园与家园对话”“让校风与家风对话”“让校规与家规对话”等活动,目的是让家长、教师、学生都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相互之间建立信任。
3.在互补中见成长。家校互补就是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的各自优势。虽然学校德育更系统、更专业,但是家庭教育更侧重亲情,更潜移默化、更自由,家庭教育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不可低估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学校德育工作只有密切联系家庭,在角色关系、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上联合广大家长,采取一致行动,才能事半功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阳光快乐的校园文化对中职学校师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还能激发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强大的向心力。因此,抓好具有育人功能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而且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1.指向阳光快乐的“三个校园”建设,共创环境育人的校园文化圈。校园环境是学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学校的校园环境反映出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构想。校园应有一个能启迪学生心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生活激情的环境,使他们在特有的环境氛围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书香校园,我们一起努力。教师可每天安排晨读,所有班级晨读时间不少于10 分钟。提倡教师带读或跟读。为确保有充裕的阅读时间,每天中午12:00 至13:30 为阅读时间,建立开放式阅读广场,让所有的教室成为读书的好地方。笔者学校在校舍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在食堂二楼开辟了一间阅览室,摆上桌椅,配有专职教师进行管理,学生随时可以步入其中,感受阅读的惬意,享受阅读的快乐。
礼仪校园,我们一起来践行。文明礼仪是笔者学校一张闪亮的名片,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师生见面主动打招呼问候,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展现了新时期中职学生积极向上、阳光自信的精神风貌。通过教师值班与学生督查,共同监督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文明礼仪的执行情况,共同维护好“礼仪校园”这张名片。
绿色校园,我们一起创建。以垃圾分类为突破点,大力开展环境育人工作,调动全体师生参与学校环保建设的积极性。教师带头践行,学生紧跟,注重细节。开展各种活动,如垃圾分类标准的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营造一个绿色低碳的校园环境。
2.指向阳光快乐的育人制度建设,构建“三全育人”的校园文化圈。学校根据校情,进一步完善“三全育人”的德育机制,引导学校教职工树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确定岗位责任,因人设岗,因岗聘人。健全德育导师制,与问题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建立党员干部帮扶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都有发展的机会,都有表现的舞台,做学困生的“知心人”;鼓励首遇责任制,学生的第一个提问对象要做到不推诿、不拖延,做学生生活上的“热心人”,全程、全员、全方位地保障学生阳光成长。
3.指向阳光快乐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生动、有活力的校园文化圈。阳光快乐的课堂应该是民主平等的课堂。课堂不仅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更是心灵对话的舞台,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课堂才有活力,教学才会有魅力。在课堂这个舞台上,任何一个人我们都不能差别对待,不能因为他成绩好就给予特别关注,也不能因为他行为习惯差就忽视他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心每个学生,在平等对话、交流合作中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爱。
阳光快乐的课堂应该是激趣的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有把握学情处理教材的能力,要有灵活的教学手段等。但对教师而言,就是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学校对青年教师实施“成长计划”。每位教师独立建档,做好三年发展计划、五年发展规划,促使自己迅速成长。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上,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学得投入。
“三体一圈”主动德育模式的建构,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
实践中偏重师生的主体性,对家庭、社区及社会组织的关注度还不够。比如,家校共育体中,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没有体现出来;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对学生的影响研究也不够深入。接下来,我们将逐步调整研究思路,加大对家庭、社区及社会组织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研究。
在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可突出学生主体的变化,实施“舞台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增强自信心。但是,教师自身的发展没有更好地体现。因此,把教师发展计划融合在学生“舞台计划”中,推动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将成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心。
社会只有以积极心态作为自我建构的出发点,才能变成有效的社会。同样,学校以积极心态作为自我建构的出发点,才能变成高效的学校。怀着积极心态自我建构的“三体一圈”主动德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全体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