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乐要素的小学音乐教学基本策略
——小学音乐课程实施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基于音乐要素的解决途径

2021-12-04 20:35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要素音乐

冷 刚

(长春市十一高中南溪学校,吉林长春130000)

“音乐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的“形式要素”,例如:力度、速度、节奏、节拍、旋律、和声、曲式等,是音乐感受、表现和创造的根本。在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中,至少有一种音乐要素是富有表现力的——可能是旋律的婉转起伏,或是节奏的特殊律动,亦或是和声的奇妙色彩……这些音乐要素客观地成为音乐表现的重要载体,它们可以被识别、被运用、被讨论、被创造,没有任何神秘之处,是所有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基本教材。

一、小学音乐课程实施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基于音乐要素的解决途径

(一)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问题

我省小学音乐教师来源多样,学历水平有较大差距。这种情况导致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歌唱、演奏、伴奏等各方面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大程度上导致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缺乏自信,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课堂音乐教学。

事实上,每位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可能并不是非常全面,但是至少有一个或两个方面是相对较好的。教师只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技能,将有限的专业技能与音乐作品中具体的音乐要素相结合,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一样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音乐教师钢琴弹奏能力有限,难以完整演奏歌曲的钢琴伴奏,但是应该具备单手弹奏音乐片段的基本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用单手弹奏歌曲学习中的难点乐句。因为,难点乐句中的音乐要素就是旋律和节奏,教师集中精力练会短小的旋律片段应该是能够实现的。只在解决学习难点的时候进行钢琴弹奏,能够放下整体弹奏钢琴伴奏的巨大心理负担,在最恰当的时候适当展示自己的弹奏能力,让自己有限的专业技能得到适当应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信心、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问题

有很多音乐教师在面对一个教学内容的时候,头脑中总会构思出一大堆教学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热热闹闹。但是这样的课堂真的是有实效的吗?我想未必。很多类似的课上完,我们都会感觉很遗憾,遗憾于学生在课堂上玩得开心,但是并没有建立在关注音乐本体的基础之上,因此实际上,学生的收获不大。

什么是学生真正的收获呢?我想,应该是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从音乐本身体验到的美感,和由此而带来的愉快、幸福、感动等情绪体验。音乐本身的美感蕴含于音乐作品的诸多要素之中,例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动感、节拍的律动、力度的变化等等。学生能够从音乐要素中感知到音乐之美,真正构建起心灵与音乐之间相通的桥梁,才能真正让音乐走进心田,让音乐浸润心灵,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陪伴孩子美好幸福的人生。

因此,我们在设定音乐学习目标的时候,就要将感知音乐作品最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要素作为重点,并紧紧围绕这一重点设计音乐学习活动。不管活动是热闹快乐的,还是安静享受的,都有音乐要素这个核心载体,学生的学习活动紧紧围绕核心载体展开,势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敏感,其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小学音乐教师的教材分析把握问题

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是开展课堂教学之前的首要工作。很多老师在进行教材分析的过程中,往往比较关注教学参考书里所呈现的内容。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远远不够。参考书里通常只给老师提供作品相关的最简要的信息,至于作品听起来到底会怎样,没有人会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就如“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材分析的时候,必须在深入聆听的过程中自己品味,在反复聆听音乐音响的过程中,找到作品中最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要素,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围绕一个(或几个)音乐要素设计有针对性的聆听活动,确保学生在每次聆听的过程中都能有具体的“支点”,并能够结合这个“支点”有效提高聆听的针对性,提高对音乐要素的敏感。

(四)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秩序掌控问题

音乐教师大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掌控课堂学习秩序。老师们通常会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一些纪律要求,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监督学生的执行情况。可是由于年龄、性格等各方面的原因,总会有部分学生无法遵守老师的纪律要求,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音乐教师完全依据对学生的纪律要求来约束学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从而产生深深的挫败感,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

其实,音乐教师也可以有其他方面的方法可供选择。例如,老师在让学生聆听或表演音乐作品之前,结合一种音乐要素提出聆听或表演要求,并对学生此时的音乐学习表现情况及时做出评价。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曲唱了几遍,有没有前奏、间奏、尾奏”,然后重点关注那些容易淘气的孩子,并请他们发言。如果他们的发言正确,则给予特别积极的评价。

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并在努力达成要求的过程中获得老师的关注、评价和认同,在获得成就感、幸福感的同时,慢慢习惯于把注意力转移到音乐学习活动中,逐渐远离不良的课堂行为,从根源上解决课堂学习秩序掌控的问题。

(五)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真兴趣”问题

很多老师都知道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一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会开展一些音乐以外的活动。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现象:学生表面上玩得很开心,可这种开心的体验与音乐体验不相关——他们的快乐不是来源于音乐,而是来源于音乐以外。教师们很容易沉浸在学生的开心状态中沾沾自喜,忽略学生的兴趣点到底落在哪里,这种看似令人开心的活动并不能证明学生对音乐抱有真正的兴趣。

我们归根结底要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真正的兴趣。因此,在有多种手段可选的前提下,我们应该让学生直接从音乐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对音乐本身产生真兴趣,这样才能让音乐在学生心灵中扎根,让学生终生受用。

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音乐要素,在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能力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真兴趣,学生有了敏锐的听觉,就能够在音乐中听到平常听不到的独特音响,就能够在音乐丰富的音响中获得更多乐趣,其音乐学习兴趣必然提高。例如在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中,让学生听伴奏乐器有哪些,学生听到有青蛙鸣叫的声音、小木琴的音色、电子琴的音色、手鼓的音色等,通过仔细聆听和分析,学生确认自己听到的乐器音色是对的,就感受到相当大的成就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会相当浓厚。

二、基于音乐要素思考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基本策略

(一)课前做足功课,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音乐要素

1.基于音乐要素设定明确的音乐学习目标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总目标”中指出,“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并在“知识与技能”的“音乐基础知识”一项中提出“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和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等基础知识”。因此,我们应该深入分析教材中最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要素,并基于音乐要素设定明确的音乐学习目标,围绕这个明确的目标设计音乐学习活动,并用以检验和评价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实际收获。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音乐要素设定明确的音乐学习目标,要避免矫枉过正的情况发生。这不同于以往大纲时期的以“双基”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而是在具体音乐作品学习过程中,紧紧抓住音乐要素的特点,更为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体验音乐的美,进而热爱音乐美,乐于参与音乐表现和音乐创造活动。

2.基于音乐要素确定音乐学习应达到的具体标准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标准,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基于音乐要素确定音乐学习应达到的具体标准,能够让音乐学习的落脚点更加具体,其操作性更强,评价目标更为直接,更容易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分别设定应达到的具体标准,帮助学生在个人能力水平上,有机会获得连续不断的提高,培养起他们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获得持久音乐学习的动力。

(二)课上抓住重点,深入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要素

1.基于音乐结构来聆听音乐,充分感受音乐之美

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之初,首先从整体上聆听,让学生感知音乐作品的整体形象,感知音乐的基本结构,是走进音乐学习的一条捷径。不论怎样的一个音乐主题,都会呈现在具体的音乐段落之中,而乐段的对比与重复则构成了音乐的基本结构。这种结构容易被感知、分辨,进而形成对音乐形象的整体框架感,就如同看到一颗大树,首先看到的是它的整体结构,然后再去看它的叶子是什么形状、果子是什么颜色等等。

在音乐学习之初首先感知音乐的基本结构,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好处:第一,能够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感知音乐的整体形象,充分感受音乐之美;第二,能够让音乐学习显得轻松愉快,消除学生音乐学习的畏难心理,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第三,聆听音乐结构也能设计出很多富有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活动,增加聆听音乐的乐趣。第四,聆听音乐结构的音乐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音乐音响的印象,为后续的音乐学习提供良好的聆听基础。

2.基于音乐要素来品味音乐,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在具体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聆听音乐音响中最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要素,并基于这些音乐要素来深入品味音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由于每个学生对音乐音响的敏感度不同,在聆听同一首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每个人听到的音乐要素可能会有所差异,而这正是充分发挥学生音乐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资源。例如在欣赏一首乐曲的时候,让学生先来聆听作品,并找到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音色,与大家交流分享。在课堂上就可以生发出如下的问答:“这个音色指向哪种乐器?”“这种乐器属于哪种类型的乐器?”“这种音色在哪里出现?”“你能在听到这种乐器音色时举手示意我吗?”等等,在类似这种反复聆听的过程中,学生的聆听必然得到有效深入,学生能够在聆听过程中找到很多乐趣,对音乐音响的敏感度也会获得提高,必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基于音乐要素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有如下好处:第一,基于学生个人聆听经验的音乐学习活动,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是音乐学习的主人,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自信心;第二,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学生聆听音乐的切入点不同,能够让课堂聆听活动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其带来的生成机会大大增加,有助于激发更加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第四,能够让学生更加适应用音乐术语来互相学习和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3.基于音乐要素来体验音乐,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如果把一首音乐作品拆解开来,我们会得到一个特定的节奏型、特定的旋律线、特定的音色等等,这些音乐要素组合在一起,就是我们所听到的完整音乐作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结合这些最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要素来体验音乐,就能感知到音乐作品独特的魅力所在,因此,基于音乐要素来体验音乐,才能真正触及到音乐之美的本源。同理,我们要想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就须在这些最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要素上下功夫,让学生抓住这些音乐要素的特性,有针对性地表现出这些音乐要素的特点,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基于音乐要素来提高音乐表现能力有如下好处:第一,基于音乐要素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其针对性强,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有具体抓手,能使音乐学习活动从感性落实到理性;第二,基于音乐要素来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能够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表现音乐作品的自信心必然爆棚;第三,基于音乐要素的音乐体验和音乐表现活动倡导每次只解决一个问题,有效降低整体把握音乐作品的难度,使音乐学习看得到成果,听得到进步。

4.基于音乐要素来探索音乐,提高音乐创造能力

提高音乐创造能力的前提,是学生对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方面的作用有所了解和掌握,因此,务必要在课堂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敏感。例如,欣赏乐曲《乒乓变奏曲》时,要让学生听乐曲变奏时在哪些方面出现了变化,将“变奏”指向具体的音乐要素,例如“速度是否变化了?”“节奏是否变化了?”“音区是否变化了?”“节拍是否变化了?”等等,每次聆听都结合具体的音乐要素来展开,学生的关注点就会落在这些音乐要素上。基于此,再引导学生结合这些音乐要素展开音乐创造活动,学生就有了具体的抓手,创作起来就不会盲目和无所适从了。

基于音乐要素来提高音乐创造能力有如下几点好处:第一,学生的音乐创造有了音乐要素的支撑,能够更有针对性,容易操作;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结合音乐要素展开探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分享、共享音乐学习成果;第三,基于音乐要素探索和创造音乐,是对音乐感受与表现活动的升华,学生必须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把握音乐要素的特点,有利于将学生的音乐学习引向深入,夯实音乐学习成果。

(三)课后结合实际,适度拓展音乐欣赏的内涵外延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经典的音乐作品,还应该能够由一首音乐作品引申介绍其他相关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同一体裁、同一作曲家、同一主奏乐器等类型的经典作品,用声情并茂的介绍激发学生主动聆听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收集、聆听经典的音乐作品,有效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所谓“功夫在诗外”,教师鼓励学生上网搜集和欣赏相关音频和视频,在主动聆听经典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探寻自己最感兴趣的音乐领域,为学生发展音乐志趣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要素音乐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我和我的祖国”中山市原创音乐作品
音乐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