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吉林省冰雪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021-12-04 20:35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吉林省冰雪文化

李 欢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20021)

一、冰雪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共通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并作出深刻阐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冰雪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紧密遵循文化自信的引领作用。首先,冰雪文化与文化自信具有逻辑起点和实践落点的共通性,具体体现在冰雪文化自信建立在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其次,在发扬冰雪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一方面结合了东西方先进的文化精华,另一方面也融合了本土文化的根基。因此,加强冰雪文化建设,是将先进理念、先进技术等融入冰雪文化之中,进而弘扬民族文化和体育精神,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价值引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文化传承

历史上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民族都是在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中开拓创造悠久灿烂的文明,他们借助工具在冰雪上进行狩猎、行走、迁徙、运输等。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冰雪文化得到了稳定且持续性的发展,冰雪运动锻炼了人们的顽强精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维系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精神纽带,一代代人的文化传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中要萃取思想精华赋能技术传播。新时代背景之下,吉林省冰雪文化产业务必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在这种特色带领下,冰雪产业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还有就是注重品牌影响力,努力打造适合自己的文化品牌;其次是要增强吉林省冰雪文化的文化自信,守护精神旗帜;第三是要大力拓宽吉林省冰雪文化传承渠道,厚植文化自信。不断推进冰雪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陈出新,创新以冰雪文化为基础的具有冰雪元素的生活方式,在传承与创新中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二)吸收优秀文化,走好开放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在于其内涵的说服力、形式的吸引力、历史的影响力和未来的延续力。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及弘扬必须建立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来促进全人类优秀文化实现共同繁荣与发展。中华儿女在新时期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能够传承的“根”和“魂”,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因此应当以包容的态度去认识和接受本民族文化以外的文化,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从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来壮大本民族文化,并通过认识中外文化的差异性与个性化,来传承和弘扬属于本民族的特色文化。要有博大的胸襟,博采众长,唯有此,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在新时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源远流长。

吉林省冰雪文化的发展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承和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构建吉林省冰雪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三、吉林省冰雪文化自信的基本条件

(一)政策扶持

2018 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 年)》。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2020年12月,中共吉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吉林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指出要以冰雪经济为重点,创新性地发展冰雪文化。省委书记景俊海表示,目前吉林冰雪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与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面临着绝佳的发展机遇,要重点培育冰雪经济作为驱动,让我省人民充分发挥冰雪文化的优势,过上幸福小康生活。以上政策为吉林省利用“冰雪经济”和“冰雪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指引了方向,对我省发展冰雪经济进行了部署,是吉林省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探索,在冬奥会带动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下,着力构建吉林省冰雪文化发展全产业链。促进产业内涵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已成为吉林省新一轮经济增长重要的增长点。

(二)资源优势

吉林省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与阿尔卑斯山、落基山同处北纬42~43度的冰雪黄金纬度带,属全球三大粉雪基地之一,为东北亚冰雪核心资源区,吉林省素有“冰雪之乡”的美誉,坐拥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基础条件和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具有冰雪文化的历史。早在唐渤海时期,就形成了富有寒地文化特色的商贸东北亚大通道,自古代历史上与周边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俄罗斯滨海地区就有着紧密联系。从辽金时期的春捺钵之路,到元代的沿途驿站,到明清的朝贡道,每逢隆冬时节,即便冰雪铺满大地、坚冰覆盖江河,东北亚的丝绸之路始终通行。正是有这种资源优势的带领,吉林省在未来会成为得天独厚的冰雪旅游胜地,进而推动了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

(三)融合发展

吉林省不断研发冰雪产品,丰富品牌内涵,持续探索“冰雪+”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推动“冰雪丝路”建设,以东三省文化背景为核心,面向东北亚,贯通“一带一路”沿线冰雪经济各国。吉林省连续5届举办国家级、国际性的冰雪盛会——吉林雪博会,同时与吉林省的雾凇冰雪节、瓦萨滑雪节、查干湖冬捕节等冰雪节庆活动共同构成吉林省特色冰雪节庆体系。第五届雪博会与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创建冬奥主题馆,并以冰雪景观融合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冬奥精神,创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奥运与冰雪文化融合,文化与旅游共同发展的冰雪文化产业之路。这一届的雪博会也因此荣获了冬奥元素品牌的荣誉,成为吉林省冰雪文化历史上的经典。

(四)存在问题

吉林省在冰雪文化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相关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缺少引导冰雪文化健康发展的战略对策,以更好地促进冰雪产业的有效开发和整合。其次是缺少创新,每年吉林省各地都会举办冰雪节庆活动,但内容没有特色主题,没有进行深度开发,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在冰雪文化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方面还比较低也不尽合理,需要进一步扩大内需。

四、吉林省冰雪文化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深入贯彻指示精神,赋能冰雪文化发展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发展冰雪运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作出了明确指示,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因此要充分发挥冬奥会的推动作用,从竞技冰雪文化、大众冰雪文化以及民族传统冰雪文化等多方面加强对吉林省冰雪文化体系的建设,为增进冰雪文化自信助力。吉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雪运动、冰雪文化互融发展的思想,侧重深入挖掘冰雪产业发展潜力,在助推吉林省冰雪产业发展上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东北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其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已有近18 年。但其中最大的一个难点,就在于人们对这一区域在文化认知上的模糊与缺失。以冰雪文化为背景进行拓展及创新,有助于利用东北素有的冰雪文化及冰雪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助于以新时代冰雪经济体系带动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为东北经济的发展注入新血液;有助于利用文旅融合的思维创新特色战略平台,通过冰雪文化及其价值的创新与发展,继承和弘扬冰雪文化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冰雪文化新赋能为我省冰雪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路径。

(二)深挖冰雪文化特色,创新文化衍生产品

特色文创产品是文化创意思维与旅游产品的结合。对于旅游文创产品而言,它需要既有传统的文化属性和新时期的文化属性,又需要融入现代的设计思维为产品属性赋能,使其代表地方的文化内涵行使文化传播的使命。2022 年冬奥会文创衍生品就是对全新项目文化的诠释,以文旅融合的思维一来作为奥运冰雪文化传播的载体,二来作为一种旅游纪念品创造附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此外,它还代表着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承担着冰雪运动文化吸引力及体育精神重要载体的作用。

冰雪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推动构建冰雪IP形象,作为承载文化意义的具象性表达,冰雪IP 形象有助于提升冰雪文化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吉林省冰雪文化发展中,应结合吉林省的文化亮点开发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符号及多元化的文创品,以传播和弘扬冰雪运动文化及旅游消费,在冰雪衍生品中进一步发扬体育精神,打造地域化的吉林省冰雪文化特色。

(三)依托“冰雪进校园”战略,强化校园冰雪文化

为充分利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发展契机,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制定并实施了“冰雪进校园”战略计划,要求我国各级学校,尤其是北方学校,在冬季要全面组织开展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校园冰雪活动和具有适应性的冰雪项目课程。在有效增加我国冰雪运动人口数量的基础上,推动我国校园冰雪运动的常态化开展,这也为我国校园冰雪文化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这就要求学校应依托“冰雪进校园”战略计划的实施,通过开设冰雪项目课程、组织开展校园冰雪活动等手段,营造健康和谐的冰雪文化发展环境。在开展过程中针对季节和场地限制可通过开设“旱冰”课程,间接地增加学生对冰雪运动基本特征的了解与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络资源,加大对冰雪运动的宣传力度,从文化层面来促进学生对冰雪运动的认知以及对冰雪文化内涵的理解,这对于促进吉林省校园冰雪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四)加强区域联动联合,实施协作发展战略

根据全球经济发展情况,“丝绸之路”处于北半球冰雪经济的黄金带上,连接欧亚大陆北纬40度大部分国家,这些国家都有依托冰雪文化发展经济的特点。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寻求与沿线冰雪国家的开放合作,既贯彻了“一带一路”的精神,又能推动我国冰雪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加强国内南北、东西区域的合作发展,推动大区域冰雪文化向实体领域创新发展。这是一项将冷资源转变为热产业的发展思路,有利于促进我国奥运冰雪文化运动向更大范围传播与发展,扩大冰雪文化旅游区的客源地,实现“一带一路”在东北地区的再挖掘、再实践。

根据吉林省冰雪文化产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寻求市场定位,不断加强区域联合,以2022 年冬奥会为背景,长白山与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创造冬季训练及北京志愿者培训基地,推广冰雪小镇四季滑雪、中国第一林海雪原穿越廊道等产品,推出具有地域特色品牌的“长白山故事”。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扩大冰雪文化消费群体,积极打造东北冰雪文化品牌,拓展冰雪产业区域发展新格局。

(五)借助冬奥重要契机,营造冰雪运动氛围

2022 年冬奥会是吉林省冰雪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吉林省应充分挖掘冰雪资源优势激活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快推动冰雪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吉林省冰雪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影响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冰雪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以多元化的冰雪全民健身及体育竞赛形式,推动吉林省冰雪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借助“3 亿人上冰雪”计划的推进,夯实群众性冰雪文化的发展基础。注重对冰雪运动的宣传与推广,增进群众对现代冰雪运动的了解,激发与唤醒群众对冬季冰雪活动的参与意识。在切实体验冰雪运动魅力的基础上,感悟冰雪文化的内涵,提高对冰雪文化的认知程度,形成公众性的认同与接纳,夯实吉林省群众性冰雪文化发展基础,推动冰雪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自2011 年起,我省以市县三级联动的形式在冬季推出“全民冰雪活动季”系列活动,推出长春净月瓦萨国际滑雪节、长春南湖公园全国冬泳邀请赛、吉林市松花江国际冬季龙舟赛、松原查干湖冬捕节等活动。2020 年举办第七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活动和第十九届中国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为吉林省冰雪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一轮增长。

(六)推进“冰雪+”模式,促进产业跨界融合

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以数字经济为背景的冰雪文化产业实现了多领域的大融合。冰雪产业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形成O2O 模式。例如“VR+冰雪产业”的新融合,在传统的冰雪文化产业基础上融入数字化技术,开创出“数字化+冰雪+旅游”的产业模式。

吉林省是国家冰雪运动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2018 年公布的《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中冰雪休闲、冰雪温泉等新业态,打破了传统冰雪文旅融合的运作模式,以平台化、智能化的管理与服务为特点,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采集并分析消费者消费心理及需求,在携程、飞猪、百度地图等平台线上售卖冰雪运动项目及旅游服务的形式,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这种“冰雪+互联网”的模式促进了冰雪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借助5G、AI、VR 等新兴科技的力量,数字化转型成为冰雪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点燃了吉林省冰雪产业发展新“引擎”。

(七)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活化冰雪文化传承

不同民族因生活地域、气候条件、生活习俗、生产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的不同而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吉林省是有着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多民族丰富的民俗文化的省份,冰雪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早已融为一体,应通过发掘地域民族特色来更好地展示吉林冰雪。有些少数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形式,比如在雪地里通过狗或马拉雪橇,还有雪地摩托等,这些形式的出现就为冰雪文化旅游的开展起到了非常好的助推作用。少数民族自己独有的冰雪文化运动形式不仅仅只存在于民族内部,应该将这种冰雪文化以特定的形式保留下来,使之在全国甚至在世界文化中都能够得到发展。

吉林省多民族、多地形的特点,可以体验不同的冰雪文化,比如满族乌拉火锅、蒙古族雪地摔跤等。文化自信源自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化”地方特色冰雪文化资源需要经过系统梳理地域文化、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符号化、文化符号产品化、文化产品市场化等环节,加强对民族传统冰雪文化的挖掘与整理,不仅是传承与发展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新时代吉林省冰雪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保障,是增强冰雪文化自信的重要条件。

五、总结

树立文化自信对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随着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逐渐临近,我国的冰雪运动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北京2022 年冬奥会与各项政策的推动下,通过积极构建吉林省冰雪文化特色,深度挖掘和融合冰雪文化精神理念和文化内涵,吉林省冰雪产业的潜力将被极大地激发,实现冰雪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营造社会浓厚的冰雪运动氛围。让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大力挖掘、弘扬、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整理和传承民族传统冰雪文化,树立冰雪文化自信,弘扬冰雪运动及体育精神,推动冰雪文化的大繁荣与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吉林省冰雪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登泰山
年味里的“虎文化”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谁远谁近?
冰雪幽默来袭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