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慧芳
自2011年以来,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秉承积极心理学理念,根据不同心理健康教师的需求,探索了四层教研框架、六项活动策略,挖掘和培养心理健康教师的学科优势潜力和教学研究兴趣,在专业成长和自我成长方面,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使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服务更有的放矢,逐渐形成了具有泉州特色的积极心理深度教研体系。
心理健康教师既需要教学,也需要做好心理辅导,这样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教研体系的构成。因此,泉州市的心理教研主要围绕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心理辅导能力展开。除此之外,我们还借鉴国外学科取向、实践取向和胜任力取向的精髓,即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各类学科知识(从内容到教法)、实践类知识(个人的经验累积)、心理学科的基础胜任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心理辅导能力)以及个性胜任力(如内化的自我概念、动机、人格特质等)。[1]该体系框架目前共有四层,层层递进。
主题融合教研是面向广大心理健康教师的第一层设计,是指在全市教研平台上,心理教研活动以不同主题为基础开展,一般每次教研时间为1~2天。主题融合教研的模式有4种:一是积极品质主题教研模式,包含同一个积极品质的异构课程、同一个积极品质的学科渗透课程、同主题的教师成长工作坊以及“关注孩子成长”主题的家长讲座,如“勇气”主题的小学区域研修活动;二是大主题教研模式,包含同主题课程、不同学科渗透课程、同主题分享,如校园文化主题研讨活动;三是互助教研模式,包含年轻教师与骨干教师的同题异构课程、同主题的不同学科渗透课程、同主题的教师成长工作坊、同主题的家长讲座,如“亲子沟通”主题的初中送教送研活动;四是多学科合作教研模式,包含同主题课程与同主题分享,如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合作教研。
这4种教研模式都综合考虑了教学和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面采用了同题异构的多节公开课展示的形式,并注重学科融合,让观摩教师既可以了解同一主题的不同执教风格和技法,也可以了解其他学科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学习其他学科的优势。在心理辅导方面,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体验工作坊,了解其他教师是如何执教工作坊、如何进行团体辅导的。
体验教研、同题异构教研是面向渴望专业成长和自我成长的心理健康教师的第二层设计。其中,体验教研侧重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是指在教师成长工作坊平台上,心理健康教师可以长程体验专业成长和个人成长。体验教研的基础模式是:心理健康教师申请参加工作坊;教科所心理教研员逐一与其进行面谈;面谈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每月参加一次工作坊,由教科所心理教研员执教;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完工作坊后提交成长心得。通过这样的模式,心理健康教师不仅能提升感受力、反思力、团体心理辅导能力,还能在与其他心理健康教师的互动中收获经验。
同题异构教研是与体验教研并行的、致力于提升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能力的教研方式,是指在教师成长工作坊、基地校活动、“心森林”心理健康教师专场等活动平台上,心理健康教师根据同一主题开展不同教学构成的教研方式。其模式是:3~5位心理健康教师根据主题自行设计课程;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课程和发展需求确定教学重难点;开展同题异构活动,听课教师填写课堂活动记录表,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记录与反馈;听课教师分小组讨论,根据教学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并补充其他突出的教学点;授课教师参与讨论;活动结束后,参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这样的模式可以深入探讨某一主题的课程设计,多位教师的设计就是一个课程资源库,能提升参与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和执教技能。
兴趣教研是面向已经体验过专业成长和自我成长、开始寻求专业兴趣的心理健康教师的第三层设计,是指在教研共同体平台上,根据不同教师的兴趣设置教师研修课程,让参与教师自行选择参加,由此开拓心理健康教师的知识面和技能面,助推他们的专业成长和自我成长。兴趣教研一般一个月开展一次,每次教研时间为2天。兴趣教研的模式如下:教科所心理教研员根据心理健康教师的擅长点设置兴趣项目,并与他们沟通活动设计方向;每个月教研共同体的2天研修课程分设4~6项兴趣项目(有教学类也有心理辅导类);教科所发布活动通知让教研共同体成员报名选择;兴趣项目授课教师做好授课的课程和材料准备;举行教研共同体活动;活动后成员提交活动反思;教科所心理教研员与各兴趣项目授课教师沟通活动效果和下次活动设计的方向,活动设计逐次深入。教学类的兴趣项目与同题异构教研模式类似,但有时主题不一定由教科所心理教研员拟定,而是由某授课教师拟定,并由心理教研员选择其他风格的授课教师与之进行同题异构。心理辅导类的兴趣项目目前已开发出绘画疗法、完形疗法、沙盘疗法、叙事疗法、音乐疗法、亚隆团体治疗、校园心理情景剧、卡牌技术、焦点解决技术等多个兴趣小组。这样的模式可以让授课教师得到锻炼,督促并推动他们对于自身兴趣点和擅长点的挖掘,加深对某一领域的了解,寻找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研习教研是面向已经找到专业兴趣、开始寻求专业优势突破的心理健康教师的第四层设计,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微教研和“心森林”读书会平台上,从兴趣教研小组中找到具有长久研究兴趣和研究精力的成员,组成研习小组,在兴趣教研的基础上,每学期额外开展研习小组的活动。其模式也经历了变化,从一个月一次改为一学期一到两次。现在比较稳定的模式是:从兴趣教研中发现具有稳定兴趣点和研究精力的教师;由心理教研员和授课教师讨论和设定研习方案;组建研习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成员提交活动反思;心理教研员和授课教师根据反馈修改研习方案,调整下次活动设计。研习小组的目标是,其小组成员也可以成为兴趣小组的授课教师,通过研习小组的研修确定自己的专攻方向,带领其他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因此,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出术业有专攻的教师,让教师体验到职业成就感。
除了这四层心理深度教研框架,我们还形成了泉州心理深度教研辅助体系,包括兼职教研员制度、中小学心理学科核心教研团队研修与轮值制度、线上拓展教研途径(线上研讨、线上集体备课、线上直播、公众号辐射式教研)等,更好地巩固积极心理深度教研体系。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线下教研暂停的情形下,泉州心理深度教研辅助体系迅速崛起,很好地补充了心理教研的形式和内容。
第二、三、四层的教研活动具有封闭性,每次教研活动的开展都是固定成员,只减不增。相对固定的成员设置使彼此之间有较高的安全感,因此在听评课活动或是团体活动中,参与教师都能开放、坦诚地表达,活动效果得到了保障。
不管是哪一层活动,我们都注重原创性,鼓励教师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和教学方案,不从网络或者其他途径直接下载、复制。笔者作为教研员以身作则,在带领的教师工作坊中坚持原创性,并影响越来越多的教师坚持原创。通过原创性策略,各层活动更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参与教师不仅能看到新颖的设计,而且能亲身感受到原创设计的生命力,使整个团体可持续发展。
每次教研活动是否具有吸引力,影响着教师的参与意愿。我们在做第一层教研活动设计时,非常注重策略的丰富性,策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包括学校文化展示、公开课展示、教师工作坊等,尽量让参与教师都能有所收获。
除了第一层教研活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参与教师的感受与反馈外,其他三层活动都要求参与教师撰写活动心得,督促他们进行自我反思。这让很多心理健康教师不再畏惧写文章,并能在活动中畅所欲言,表达心中所想。反思在无形中促进了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成长。
每层活动都需要部分心理健康教师进行自我展示,或上公开课,或带领工作坊。策划活动时,我们会寻找教师的优势,鼓励他们尝试挑战自己,带领他们磨课,以增强其信心;执教后,鼓励听课教师表达真实感受,以执教者为中心反馈课程,并适时注意说话技巧,既提出优质建议,又让执教者愿意接受。通过鼓励性策略,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教师愿意挑战自己,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分享给其他教师。
我们把每一次教研活动都作为一种尝试和探索,因此教研活动会不断调整和改良。同时,我们还尝试建立新的平台,开展新型活动,如“心森林”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建设就是一种新的尝试,对泉州心理深度教研的宣传和服务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也让一批坚持原创的心理健康教师得到了展示的机会。疫情期间,我们又尝试了微信文字教研、钉钉教研、腾讯会议教研等多种线上教研方式,以及线上线下教研相融合的方式。
积极心理深度教研体系的实质是服务于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成长。从第二层设计开始,后三层的活动都是有针对性的教师研修系列课程。虽然还未形成完善的研修课程体系,但已经形成了“职业生涯”“探索自我”这两个比较成熟的体验式研修系列课程。兴趣教研的多个兴趣小组现在也已经有了教师研修课程的雏形。
在积极心理深度教研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建构了教师成长工作坊、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校、“心森林”教师成长中心、教研共同体、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微教研等多个平台及其活动机制。
广州市越秀区探索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深度教研,他们认为,深度教研不仅体现在研究内容的深度上,还体现在教师所收获的体验的深度上,体现在影响力和吸引力上,这种深度教研取向侧重个体的体验性和兴趣度,注重过程中的感受。[2]学者翁森勇采用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学的视角阐述深度教研,他认为,具有分析、评价和创造特点的教研才是深度教研,这种教研能让参与者认识、理解、应用教学规律,并批判性地将其融入自己的认知体系,侧重个体的整合性和反思性,注重过程中的运用。[3]如果以输入与输出过程来理解深度教研,前者注重输入时的体验,后者注重输出时的效果。而福建省泉州市的积极心理深度教研体系,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引下兼顾了以上两种取向,既在活动内容、体验深度、影响力和吸引力方面优于传统心理教研,又以心得、反思、论文等方式促进教师进行思考与运用,使参与教师在教学理念的学习、教学设计的创意、教学反思的角度、自我成长的反思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