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

2021-12-04 14:37王永莲周璇王朔
职教论坛 2021年7期
关键词:共生贫困地区职业院校

□王永莲 周璇 王朔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长期的扶贫实践证明了精准扶贫中扶志、扶智的重要性。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贫困对象及其对扶贫主体的反馈,强调扶贫对象主体化与扶贫主体对象化,实现由“单向输出”主客式帮扶向“双向共生”双主体共赢的互惠关系发展,以促进精准扶贫效益最大化发挥。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尤其紧密的教育类型,也是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具有快速提高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优势作用。作为具有普惠性且与农村地区有紧密联系的教育主体,职业教育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时,除了发挥其跨界属性为扶贫工作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从中汲取养分更新了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丰富了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拓宽了职业院校的发展空间。本文基于共生理论,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践为例,探讨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双向互惠现象,构建“智志双扶、双向受益”的人才培养路径。

一、职业教育扶贫的共生理论框架

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在生物科学研究中首次提出共生理论,认为复杂群体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传递、合作共赢、物质交流、能量传导等共生行为,这样的行为关系能够让群体各方更好地适应环境,以得到共同的、更好的发展。基于德贝里的生物共生理论,本文提出由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共生环境构成的助力精准扶贫的人才本土培养机制,共生环境中的各要素在学院、企业与扶贫地共同构成共生互促发展的关系,共同助推脱贫攻坚和职业教育本土化人才培养双受益[1]。

(一)共生单元奠定校地帮扶的共生基础

共生单元指维持共生存在的生产单位或交换单位,它们能完成共生体之间的能量交换,是形成共生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单元之间形成共生关系需要一定的必要条件,使之具备合作可能,一般必要条件的产生与各共生单元的性质和作用有关。除此之外,共生关系的生成还需要一定的充分条件,即促进共生关系的客观环境和配套。以职业教育为例,职业院校、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是两个基本共生单元,构成了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人才培养的共生基础。职业院校作为人才、知识的供给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作为人才技能提升的需求方,二者存在共同的脱贫发展目标与价值取向,具备交互影响和共同下生存的可能。不同的单元(或者“主体”)即职业院校、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构成了共生单元体。

(二)共生界面搭建校地互促的共生载体

共生界面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生单元之间的接触方式和机制,以及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或载体,畅通、宽泛的共生界面有利于共生单元之间各类要素的流通、交换,其结果会导致共生新能量源源不断地产生。以职业教育为例,通过单元体的共同关注点(或者“着力点”)——贫困地区本土人才,构建共生界面(或者是“载体”),贫困地区发展需求本土人才,贫困人口需求能力提升转型为人才,职业院校能够提供人才培育的服务,供需对路,找准了贫困地区本土人才培育的共生载体。

(三)共生模式构筑校地扶志扶智的通道

共生模式指共生单元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结合的方式,也称共生关系。按照共生单元互相作用的方式,可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四种共生类型。按共生单元的组织形式,可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等共生类型。共生模式是整个共生系统中的关键,共生模式反应了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也反应了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2]。以职业教育为例,职业教育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需求间的对接通道需要一定的方式、路径,构建“智志双扶、双向受益”的共生模式。“智志双扶”是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不同视角,“扶智”通过职业教育来获得知识技能技术,逐渐改变贫困人口素质水平,赋予其必要的生产能力;“扶志”关乎人的思维理念,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干预,改善贫困人口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社会资本积累。通过“扶志”与“扶智”的耦合交互,实现双扶的同向发力,催生精准扶贫的思想动力和行为活力。“双向受益”指职业院校和帮扶地区及贫困人口的互相发展、交互相长。贫困地区通过职业教育,让各类欠发展领域、缺资本人员得到发展,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陷阱;职业教育自身也在助力精准扶贫过程中,主动整合资源以适应其多样化脱贫需求,升级了设施设备、创办了新课程新专业、孕育了教学成果,使办学紧跟产业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获得了战略性发展。根据西部地区脱贫需求,依据职业教育内涵属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内容和介入方式。

(四)共生环境催生校地间关系长效互融

共生关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和特定的环境中实现的,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以职业教育为例,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之间的共生只有基于国家扶贫大政策的前提下,贫困人口才能直接受惠于教育帮扶而增强技能、提升思想,从而实现脱贫。国家颁布了多项教育扶贫政策文件,对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作出了部署,要求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提高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精准度。相反,贫困者教育观点一直被“读不起书”“上不起学”“读书有什么用”所困扰,贫困者一直处于负面教育环境[3]。职业院校在这一特定制度设计下,应解决好如何为贫困人口提供职业知识、职业技术,并破解贫困者中形成的“教育回报低”“教育结果慢”的错误氛围,继而在帮扶过程中反向获取符合社会现状的教学能力、教育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获得受教育权并真正实现学有所得。基于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背景,通过帮扶机制构建,促进单元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建起“双主体合作、多投入保障”的共生环境。

二、共生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扶贫路径实践案例

结合职业教育类型优势,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需求,我国职业教育反贫困路径探索不断精准、不断深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精准扶贫实践中的系列举措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和精准扶贫“智志双扶、双向受益”的共生内涵,探索出了相对成熟的路径和模式,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一)明确职教扶贫共生目标任务

贫困地区本土人才培养,即让贫困地区的适龄青年能够充分享受中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让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享受到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提升劳动力的就业含金量。贫困地区的人才培养是让贫困地区教育之贫得以缓解,让贫困地区的技术之贫得以改善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大双轮”套“小双轮”的驱动下,院校充分调动相关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将这些劳动力转化成在特定领域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融入城市的资本和能力。

因此,职业院校、贫困人口两个共生单元形成了基于扶志与扶智并行、教改与脱贫共进的“双向并进”教育反贫困工作目标。立足职业院校、贫困人口共生单元的基本需求,以党建和思想观念教育为引领,双翼共振,引入相应活动、载体,如成立农民夜校传播相关思想和理念,传播国家扶贫开发政策,传播相关技术技能知识,转变贫困地区人们的穷根观念,激发他们改变贫穷面貌的内生动力和自信[4]。实践中,通过开办橱窗、广场文化建设、文化体育活动、文艺演出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贫困对象打开一道与外面世界交流的窗户,使他们知道外面的市场是怎样的,可以如何融入其中,互通才能互促,从治贫的根子上着力,正向引导贫困对象的思想转变。

(二)探索职业教育扶贫共生模式

基于共生理论,在“双向并进”的指引下,围绕“双轮驱动”,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形成了“三全帮扶”的精准扶贫模式:全程帮扶,采取直接投入资金和项目资源,动员相关企业参与投入项目,派遣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驻村、驻站,帮助起好步还要送一程;全域帮扶,以村为单位,从贫困户的生计、教育,到全村的产业、交通基础设施、村文化站、农民夜校、技术站点服务等服务领域;全员帮扶,受教育对象从农村到城市,涵盖学生、适龄青年、技术人员、行政公职人员等[5]。

1.全程帮扶: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双管齐下。职业院校积极承担起职业教育主体责任,从招生入口、培养过程、毕业出口等全口径全方位助力贫困地区适龄青年的求学梦想。根据学生需求,对愿意就读中职的学生实行免试入学,培养过程按照“9+3”政策实行,不仅免除一切学杂费(含住宿、教材等费用),还按月补助生活费用和勤工助学、奖励助学通道。高职院校也健全和完善了“奖、贷、助、勤、免、补”的帮扶体系,彻底解除他们学习期间的经济负担。在教学培养方面,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单独开班,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单独开发课程内容,实施“专班化”教学。如学院与白玉县政府联合启动中职财会专业“专班培养计划”,旨在改善政府基层组织的人员结构和提升人才能力,促进基层人员专业化,并通过就业和中高衔接继续就读两个通道,一部分人中职毕业回到家乡充实当地乡村干部队伍,符合条件的继续升造,毕业后再回到家乡县乡村服务,形成基础组织干部队伍的梯队,对于巩固基层队伍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都是高瞻远瞩之举。在高职院校中实施的藏区“1+2”招生培养模式,专门针对藏区学生特殊招生政策和专班培养模式。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学生学习基础弱,学院创新实行“学业导师制”和“学分置换”制度,为这些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帮扶,使其真正的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就业帮扶上将学业合格的贫困学生列入优先对象,为其提供多次机会。积极联系企业为贫困学生提供专门的就业岗位,为其争取更高质量的就业,使其在城市站位脚跟,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2.全域帮扶:推进专业建设与产业联动。在职业教育反贫实践中,从职教专业建设、当地的技术咨询和相关产业帮扶“三项着力”,充分发挥各领域优势,实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院通过自身的专业和技术优势,瞄准贫困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提供先进的技术资源,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实施产业帮扶;引入合作企业的相关资源,共同支持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结合专业优势为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入项目、资金,提供专业技术咨询,结合贫困地区面临的实际技术难题,先后组建专业团队,为白玉县、通江县、雷波县编制机械化养护中心规划设计、交通规划设计、建筑规划设计等规划设计,免费制作县级旅游景区宣传片、宣传册制作等技术服务。为沐川县勘测县乡道路148 条,总里程264公里农村公路;为金口河区勘测设计乡、村道路322公里,共节约建设资金360 余万元。承担了白玉县、通江县19 个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理任务。输血式帮扶以短频快的特点高效解决当下的困难,但造血式帮扶才能实现产业与技术的可持续。学院整合校办企业资源,为白玉县设立道路施工检测实验室,道桥系的专业教师通过轮流顶岗的方式负责成立之初的日常检测工作,通过项目教学方式培养本土人才,并派遣学院优秀的当地学生返乡服务,将硬件资源、技术和人才整体移交当地交通局,补齐了白玉县在检测技术上的短板。这些举措立足产业扶持、助力产业发展,构建了全链条、多管齐下扶贫路线。针对贫困山区职业教育资源匮乏,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落后,专业师资缺乏,学校以结对帮扶方式,对当地设置了职业院校的开展专业建设帮扶,为通江职业中学、甘孜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捐赠实训教学设备、派遣专业教师、指导专业建设、开展教师培训,通过中高职衔接培养,在德昌中职校设立学院生源基地、在西昌交通学校建立交通技师学院分院,开展联合培养等方式,支持多所职业院校学校的专业建设提档升级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快速提升,为当地的职业教育资源的匮乏起到了一定缓解作用。

3.全员帮扶:扩大职业教育对象覆盖面。职业教育对象从农村到城市,涵盖学生、适龄青年、技术人员、行政公职人员等。坚持“下乡”与“进城”两条路线、党建与思想观念教育两个内容实现“双路”并行。院校组织专业队伍开展下乡活动,到贫困地区开设农民夜校,与贫困村共建党支部开展党日教育活动:组织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和支教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下乡参加劳动,与贫困农户同吃同住等,走到乡下,真实体验贫困户的现实困难和思想症结,广泛宣讲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宣讲脱贫致富典型案例、传授先进观念、文化,教授唱歌、广场舞;开展知识竞赛和体育竞赛活动,丰富多彩引导贫困山区人们睁眼看世界,激发追求生活美的内生动力和自信,从思想根源上铲除他们对贫困认知、对摆脱贫困的恐惧和对外界的依赖。同时还将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请进城,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让那些从来没有走出大山的孩子们来到城里,在大学生哥哥姐姐带领下,参观科普基地、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在相互认识、特长展示、演讲绘画等团建活动中,为他们播种下向往美好生活的种子,为他们勾画出不同于祖辈们的别样梦想,延伸职业教育功能。

4.主动适应与反馈提炼:实现职业教育精准施策。立足需求、发挥优势,建立技能培训精准施策机制,把技能培训作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化成在特定领域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广泛开展地区调研,综合考量当地急需而学院具备专业、技术优势,且有一定技术含量又能有效提高就业质量的项目,针对性开发技能培训包。如开发工程机械操作、道路施工技术与管理、公路养护、路政管理、交通执法、电子商务操作、干部综合素质等培训,培训对象既有在职技术人员和党政机关干部,也有在家待业的适龄青壮年,培训方式也采取了送教上门和送出来集中培训等结合的方式,落实了精准施策的方针。先后培训1530 余人次,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融入城市的资本和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优化了当地党政干部和技术骨干的专业化程度和能力水平。

(三)健全职业教育扶贫共生环境

为保障目标任务的有效推进,保障帮扶路径的通畅有序,学院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机制。创设的“学院+企业”的双主体合作机制,发挥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优势,将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延伸到精准扶贫之中,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助力职教扶贫。“学院+政府”双主体运行机制,与结对帮扶当地县、乡、村共建共担脱贫任务,确保帮扶举措有效、有序、有力的落实。“平台+队伍”长短结合帮助机制,设立的夜校、建立检测站等作为永久平台长期留用当地,先后派遣的十余名教师蹲点驻村驻校,像钉子一样钉在脱贫攻坚现场,发挥了职教反贫困的排头兵作用。在战术上探索形成了“双向并进、双轮驱动、多管齐下、双主体保障”的反贫困长效机制和有效路径,使职业教育服务内容日益丰富、服务领域日益多样、服务模式日益多元,既成为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变升级的生力军,也成为培育当地企业成长的助推器,提高职业教育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中的贡献度。

三、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共生互促的启示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通过塑造思想观念、传递知识、提升素质能力等多种途径,为精准扶贫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和保障[6]。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准扶贫实践表明,职业院校作为人才、知识的供给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作为人才技能提升的需求方,二者存在共同的脱贫发展目标与价值取向,具备交互影响和共同生存的可能。

(一)职业教育为精准扶贫提供扶智强志的支持

新时代下,教育是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直接动力[7]。与普通教育相较而言,职业教育与民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8],可从观念、资源、制度等多方入手实现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耦合[9]。职业教育因其培养特定技能见长、面向就业岗位距离最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贴近度最高、产教融合最直接等特征,使其在精准扶贫上的优势更为凸显,成为国家贫困治理和教育反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贫困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反贫困户的能力之贫。通过对个体贫困户实施职业技术技能教育,使其掌握立足社会和市场的专业技能,通过授之以渔,重塑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结构,实现提高其个体的人力资本含量,从而提高贫困人口掌握技术、技能乃至能够驾驭市场和社会关系的能力,以最终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彻底阻断个体贫困的代际传递[10];二是反贫困地区的教育之贫。针对当地教育资源之贫,通过输入成熟的职业教育项目、职业教育师资和技术资源,施以精准之策,最终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实现就近有人才,就地能取才,本土就有“用得上、留得住、沉得下”的人才。

(二)精准扶贫成为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强劲动力

精准扶贫倒逼职业教育重构供给,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首先,作为人才供给重要渠道之一的职业教育可通过精准扶贫需求来检视自身学科设置、教育体制、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的不足,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整合。固然扶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社会职能,但职业教育更应该通过扶贫发掘内在的人才需求,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拓展服务社会的能力。其次,精准扶贫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人力、财力与物力保障。职业教育发展可受惠于助力精准扶贫中国家的政策倾斜,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实践平台、专家指导、资金支持等资源与帮助,有助于促进职业教育对其教学环境、办学条件、人才储备等方面的补充与更新。最后,职业教育在助力精准扶贫过程中,可以突出职业教育文化特色和形象,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影响力。

(三)共生共促助推职业院校的贡献度提升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方向。一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须以强有力的本土化人才为支撑。另一方面,由于历史欠账,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的现实问题。这既是巩固精准扶贫战略成果的关键所在,也是未来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职业院校与精准扶贫的共生模式,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义重大。尤其在“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的主旋律下,兜底民生需求,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法定职责,面向“三农”提供全产业链技术培训服务及技术支持,为农村实用人才、进城务工人员等本土人力资源开展符合实际需要的教育培训,以本土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形成的服务农村地区发展模式,拓展了职业教育功能。无论是需求导向、精准施策提高的贡献效度,还是低门槛、低成本、高就业服务延伸的贡献长度,还是全域覆盖、全链对接增加的贡献密度,特别是共生模式使职业院校与精准扶贫之间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的成功探索,都佐证了职业院校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的贡献度全面提升,也为职业教育探寻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共生贫困地区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西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桂林举办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