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菊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广义的闽东指福建东部地区,包括福州、宁德两市;狭义的闽东是宁德市的俗称,位于福建省东北部[1]。本文所指的闽东即指宁德市,辖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霞浦县、古田县、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等9个县(市、区)。宁德市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拥有19个国家级畲族特色村寨。2014年以来,宁德市利用国家级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契机,遵循《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的通知》精神,积极探索符合本地民族村发展的模式,注重保护原生环境和“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但是这19个国家级少数民族村寨历经几年的发展,重开发轻保护,特色不突出;缺乏整体推进,发展不平衡;部门合力不足,资金缺口大;发展模式单一,民众参与度低等问题也凸显得比较明显。随着扶贫攻坚进入关键期以及“十九大”“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闽东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结合乡村振兴目标,探索更有成效的村寨保护与开发路径,对于促进民族村寨在科学合理的保护基础上更好更快的发展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据《宁德年鉴》[2]记载,宁德市设少数民族经济开发区1个(福安经济开发区)、民族乡9个(均为畲族乡),有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乡镇(街道)60个,民族村244个(其中畲族村238个、回族村6个)。全市现有畲族人口200 385人。闽东自1984年底率先以“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畲村为起点,开始了民族村寨的建设,并多方筹集资金,针对偏远畲村展开就地扶贫拔穷根工作。1994年,宁德市在全省首次创造性地推行异地搬迁“造福工程”,从最初的“分散搬迁”“插花安置”到新世纪初的“整村搬迁”,将分散在极为偏僻的自然村畲族群众整合迁入行政村或集镇,打造了像赤溪、东山、九仙等新型畲族特色村寨。20多年间,全市“造福工程”累计搬迁38.1万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2005年后,宁德市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推进包括广大畲村在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上金贝、猴盾、白露坑等10多个畲村成为了首批市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2008年,宁德市内引外联,学习浙江省提出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构想,并在全国性美丽乡村建设大潮中,因地制宜,进一步推进新畲村建设,上金贝、猴盾、溪塔、北山、金斗洋、霞坪等近20个畲村先后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目前,闽东正在建设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4批次64个,其中第一、二批19个已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第三批22个村寨已完成各阶段建设,正待验收,2019年拟在蕉城、福安、福鼎、霞浦、古田、柘荣等县市建设第四批23个国家级特色村寨。这些村寨按类别大致可分为整体保护型、异地搬迁型、连线开发型、风貌改造型四类,宁德市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相关村寨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运用旅游开发模式、扶贫开发模式、民企对接互赢式开发等模式,走上了一条富有闽东特色的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成功之路。
1.以旅游开发为主轴,推动美丽村寨建设
宁德市山海景观独特,“闽东北亲水游”为全国6大旅游线路之一,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白水洋、白云山等享誉海内外。闽东畲村凭借着区域地理和民族文化优势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业。如蕉城区上金贝畲族村的民俗风情旅游、猴盾村的古民居体验式旅游;福鼎的赤溪村、双华村、财堡村和瑞云村的田园综合式旅游,等等。如福安溪塔村以“生态立村、旅游兴村”为理念,挖掘当地畲族文化资源,兴建畲族民俗馆,努力发挥中国第三大“葡萄沟文化”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最美葡萄沟等品牌的影响力,全力打造特色畲寨,建设生态美丽乡村,先后投入1 000多万元打造十里“南国葡萄沟”景观带,投资100多万元对民房进行立面改造,使建筑风格凸显畲族文化元素,并融入白云山景区,开发畲族民俗旅游和生态农业观光游,建设美丽新畲村。2018年底,该村140多户刺葡萄种植户,人均年收入已超过2万元,逐步实现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2.以特色文化为底色,守护特色村寨景观
畲族村落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古民居和古建筑也是畲族特色村寨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就已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的19个畲族村寨来看,绝大多数村寨景观保护良好,其中上金贝、半月里、白露坑、猴盾、八斗、金斗洋、廉岭、上水等畲村均以畲族风情的古民居和古建筑而远近文明。如猴盾村纯畲族雷姓聚居村,该村200多户,800多人,挖掘保护的文化遗产众多(如表1),该村文化站是闽东畲村6大文化站之一,收藏有包括祖图、祖杖、族谱、生活用具等畲族文物500多件,全村民居保存完好,基本无现代式混凝土建筑,是闽东古民居保存最完好的畲族村寨之一,先后获得“福建省最美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文明村镇”等市级以上称号18项。该村借助自身文化特色和荣誉称号等象征资本,发挥自身“造血”功能,利用天湖茶场的生态茶优势,引进“大不同茶业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联合开发绿色产业,生态保护取得优异成绩,获得“福建省生态示范村”“福建省十佳生态旅游村”“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等光荣称号,成为区域内名副其实的“文化明星村”。此外,后洋、巴地等村寨的景观也保存得十分完整,展现了闽东畲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双向互赢所取得的实绩。至2018年底,全市挖掘和保护的畲族传统技艺、习俗等省级以上非遗项目达36项,其中国家级非遗8项。
3.以扶贫开发为途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宁德市在1984年最早以畲村扶贫为起点掀开了全国扶贫工作的序幕,并以习近平《摆脱贫困》为指导思想,探索出了富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宁德扶贫开发模式”,倡导“扶贫先扶志”,引导广大畲村群众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工程,走扶贫开发的特色村寨建设路径。近年来,各村寨利用自身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如霞浦水门畲族乡引进明道津田台湾观光农业、崇儒畲族乡引进兰亭生态农业,福鼎硖门畲族乡引进绿禾盛生态农业、绿雪芽茶业,蕉城、福安、福鼎等地畲村大力开发生态茶产业基地,培育了富蓉山、畲香、畲之韵等数十家茶叶龙头企业,仅福建畲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宁德就开发了“畲荼”“老畲”“畲红”“畲之道”“畲家工夫”“畲茶”“畲韵红”等7个畲茶品牌。福安等畲村还大力发展畲药产业,全市建有6个畲药生态种植园、4个研究基地、1家畲医药研究发展中心,畲药种植户5 500多户,年产值近5亿元。此外,各畲村发挥自身产业开发优势,走特色产业发展道路,形成了闽东畲村生态产业立体发展格局,包括雷东村水产、南山村水蜜桃、溪塔村刺葡萄、方家山村白茶、大墓里村地瓜粉丝、上金贝红肉蜜柚等特色产业,许多相关畲村落户的政府项目日益增多,涌现了多个“全省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畲家风情游”“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项目或称号。在扶贫开发中,一些特色村寨建设成绩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发关注,如赤溪村的“扶贫模式”曾几度引起媒体关注,相关事迹多次被搬上影视节目,全国性反响巨大。如: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出《福建宁德:滴水穿石推进精准扶贫》;人民网刊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宁德模式”是中国特色扶贫典范》;专题片《中国扶贫第一村》②参见:谢惠丽.宁德新闻播报:(央视新闻)福建宁德· 滴水穿石推进精准扶贫[EB/OL]. [2016-1-22].http://nd.fjsen. com/s/2015-12/08/content_17009828.htm。陈楚楚,施云娟.福建频道:宁德: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宁德模式”是中国特色扶贫典范[EB/OL]. [2016-1-26].http://fj.people.com.cn/n/2015/1208/ c234952-27265875.html。随风.腾讯视频:中国扶贫第一村[EB/OL]. [2016-10-22].https://v.qq.com/x/page/l0327 kr6m75.html。全面反映闽东扶贫工作的特色亮点和巨大成就。
1.促进了村寨社会建设
首先表现在村容村貌等外在形象的改观。如上金贝畲族村,20世纪之初,该村300多人,人均收入不足2 000元。2006年,政府投入2 000多万元倾力打造“畲家寨”旅游品牌,完成了全村房屋立面改造,完善了村前大景观湖、拦河堤坝、荷花景观带,并原貌修复“建文帝陵寝”等,随后刺葡萄走廊、油桃棚架、樱花园以及畲族百草园等景点也相继成为该村靓丽的风景线。其次,提升了村民文明素养。该村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等数十个光荣称号,并以此为激励加强对村民进行全方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全村居民道德素质显著上升,乡村空前和谐,文明程度有了显著提高,近年来全村零犯罪率。再次,促进了对外社会文化交流。随着上金贝村声名远播,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2016年该村旅游人数已逾百万。以旅游开发为契机,上金贝村每年举办“三月三”文化节等盛大节俗活动,吸引大量来自海内外的来宾,通过歌会表演、民俗展示、畲家美食品尝,让来宾们感受浓郁的畲族风情,促进了对外交流。
2.带动了村寨经济建设
经济发展是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性条件,闽东畲村特色村寨建设就是准确地踏着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挖掘自身的发展优势,力争以最低的能耗获得高效益的方式,带领村寨居民脱贫致富。相关村寨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民族传统手工业、农家乐、生态茶业或畲药业、民族风情旅游业等,增强村落内生发展动能,或内引外联,与相关企业合作发展民族服务业、加工业、“互联网+”新兴产业等,进一步带动村寨经济发展。如溪塔村与2015年利用特色村寨建设专项资金2 000万元、吸引各方资金5 000多万元投入相关项目建设,建成“中国第三大葡萄沟”景区,并借助自身刺葡萄种植的优势,全力打造刺葡萄种植产业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5年该村所在乡穆云乡党委书记蓝和鸣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溪塔村刺葡萄种植面积和产值说:“(刺葡萄)每一年面积都增加20%―30%,现在刺葡萄绵延6公里,面积达150多亩,年产值150多万元,为每户农民增加收入1.5―2万元。”①访谈者:宁德记者迅平。访谈对象:时任穆云乡党委书记蓝和鸣。访谈地点:穆云乡政府。访谈时间:2015年10月11日上午。此外,在2015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上,“福安葡萄”品牌价值达70.82亿元,是宁德唯一上榜的区域品牌[4]。溪塔村因葡萄产业还获得了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和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葡萄分会联合授予的“中国最美葡萄沟”称号,据穆云乡政府相关人员介绍,2016年溪塔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 357元,葡萄沟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溪塔村民致富的源泉。
3.推进了村寨生态建设
特色村寨建设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的公共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三个方面,特色村寨建设必须全方位响应“农村美”这一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蕉城区猴盾村为例,该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先后投入1 200多万元用于房屋立面整修改造,铺设村内水泥路,修建通往平湖茶场水泥路和石阶道、雷氏祠堂、厕所、健身场地、自来水工程、垃圾焚烧填埋场等,大大改善了猴盾村基础设施。此外,村委注重村寨生态修复与建设,于村道两旁种植花草树木,完善了夜景工程,建好了造福搬迁工程的护坡,并完成了农户厅堂和停车场的建设工作,开辟村民休闲场所,配备石桌、石椅等设施,“依靠自然环境建起了‘天然’水库,村内道路基本完成了美化带,村中还建有环绕水库的葡萄园”[5]76。可见,畲族特色村寨美丽乡村建设中,猴盾村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近年来,随着特色村寨建设的深入开展,猴盾村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15年10月26日,省文化厅公布全省第一批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猴盾村榜上有名。2016年11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其中猴盾村榜上有名[6]。2017年11月17日,猴盾村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18年5月,猴盾村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中国传统村落。
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在多个方面促进了宁德畲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畲汉民族团结,许多民众从中受益,推动了民族文化交流。但对目前民族村寨建设中的实际情况深入考察,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首先,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一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文化资源受到过度开发或重复开发,大部分村寨失去特色性和多样性。如李家洋村以“民族特色、环境宜居和乡村旅游”为主线打造村寨,但由于畲族人口占比较少,与纯畲族村寨相比营造不出更突出的特色。其次,特色村寨建设中过分强调经济收入,忽略了文化整体性保护,使得村寨文化原生场域发生较大变迁,失去民族文化特色。如上金贝村过于突显“建文帝文化”,建造建文帝大型雕像,不但破坏了畲族文化原生环境,而且使畲族文化在外文化挤压下更显边缘化。
宏观上,由于政府财力和人力资源不足,相关政策措施未执行到位,不同市县在特色村寨建构过程中措施不够合理,相关部门也未能联合做好宏观规划,重复建设或错误建设的情况频发,村寨建设浮于表面,内涵建设不足,创新能力有限。微观上,各特色村寨建设缺乏有效跟进,未能充分激发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再加上村落空心化和地理位置缺陷等原因,导致一些工作进程缺乏可持续性,村寨建设成效很难突显,如上水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土地资源缺乏等原因,尽管拥有“花斗笠”编织技艺等省级非遗文化,但花斗笠传承人太少,相关产业未能得到开发。当然,畲族特色村寨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和畲族村寨自身的积淀有关,还跟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有关。目前发展比较快,取得综合效益比较高的主要有上金贝村、溪塔村、虎头村、赤溪村,其他畲族特色村寨则进度相对缓慢,甚至有的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
一是缺乏社会共识,未能形成推进合力。目前宁德市虽在加紧建设特色村寨,并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一直未出台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规划性指导文件,也未能有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协调性工作,部门之间配合不畅,缺少相互衔接的体制机制,办事效率低,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作用。如媒体宣传,目前宁德市尚无关于国家级畲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专门性网页或公众号,也没有畲族特色村寨的官方网站,对李家洋村等大部分国家级特色村寨的报道力度明显不足。二是资金缺乏严重阻碍了特色村寨建设的步伐。宁德市特色村寨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为:中央财政拨款和各有关部门的惠农、扶贫、文保方面扶持资金,基本没有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且畲族为“较少人口”民族,未能获得国家的充分扶持,资金短缺现象十分突出,相关村寨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无法对民居建筑、传统文化、特色产业等展开全面性保护与开发。
闽东曾经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区之一,省级以上贫困县达6个之多,虽然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摘掉了贫困帽,但底子薄,发展相对落后,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性人才极其短缺,特色村寨建设模式单一,路径不够多元,与浙南贫困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比如田园综合体模式、民俗旅游等模式尚未推广实践,产业化水平较低,未形成规模式整体效应,知名品牌极少,“畲字号”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政府未能有效解决群众参与村寨保护与开发的积极性问题,导致村寨有限的人力资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村寨民众的创业潜力尚待进一步激发。主要原因在于村民期待短期经济效益,缺乏村寨可持续建设的长远视野。因此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年轻力壮的村民多选择去城市务工,很少参与甚至拒绝参与村寨建设。如对李家洋村的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村民对畲族特色村寨并不了解,背土离乡的村民也仅限于网络新闻报道对家乡现状略知一二。同时,部分村民对彰显畲族特色的建筑、传统技艺、节俗等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主动参与的意识不高,甚至有些人还不支持其后代参与有关畲族文化的活动或学习畲族传统技艺。
在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中,应统筹兼顾,做好顶层设计,尤其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互赢关系,即保护是适度开发的基础,开发更是为了进一步的保护,所以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应权衡二者的轻重,走保护性开发的发展路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最宝贵的是民族的根文化,村寨文化是其保有民族个性的名片。应有针对地建立畲族文化抢救和保护机构、协会、研究团体或高校科研实践基地,让相关畲族文化研究者、媒体、乡贤等各界人士同政府紧密结合,多倾听群众的声音,做好村寨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宣传工作。各个村寨除了产业要“一村一品”,文化建设也要“一村一品”,并以村寨文化保护为基础,提升畲族特色村寨的文化内涵。这样,村寨建设才不至于假大空地走形式主义,才真正会在乡村振兴大潮中焕发蓬勃生机。另外,畲族村寨在发展规划或项目生成落地、举办节俗活动时,应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处理好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以确保村寨建设过程中不走或少走弯路。
一方面立足村寨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即立足闽东畲村的旅游资源、茶文化资源、畲药资源等,引进龙头企业和资金,打造绿色产业品牌,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茶产业和畲药种植加工业等生态绿色产业。此外还要做好金融扶贫工作,多元化筹集资金,除了扶持大企业发展,特别要支持村寨农家小作坊,推动畲族手工业、农家乐、餐饮业等的发展,让村寨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另一方面,要把产业发展当做一项事业来抓好、做好,把村寨产业纳入社会事业,即产业发展不仅仅追求利润、开发效益等,更要注重村寨环境保护、村民就业、产业回馈社会、产业扶贫等工作,真正使产业的发展同村寨的保护与开发连成一体、耦合互赢,并以“立足发展、保护利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民主体、自力更生”[7]为开发原则,注重村寨开发的综合效益,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兼顾生态效益,实现特色村寨发展。
相关部门应结合近年来各学科领域学者针对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相关问题的探讨,运用扶贫理论、增权理论、社会互动理论、反贫困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永续发展相关理论等,对现阶段村寨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因村制宜”地提出村寨建设的具体精神和原则,找出最适合村寨的发展模式或打造的亮点,集中力量,重点打造,形成规模效益,并从乡村振兴的视角,探索民族特色村寨的新发展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比照周边保护和发展得较好的村寨,吸纳相关实践经验,有选择地运用生态博物馆模式、特色产业模式、旅游开发模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模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等,最重要的是总结“扶贫开发宁德模式”的经验和启示,解决上文提出的村寨建设面临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村寨开发模式,促进自身又好又快地发展。此外,还要提升村寨民众的内生动力,要让他们摆脱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智慧,提高其自身的“造血”功能,积极投身于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行列中去,在乡村振兴中争当新型农民,奋发有为。
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为核心,从培养村寨人才队伍、改变村寨生产方式、创新社会化服务、建设生态产业品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培养新生活价值观等方面,依托政府扶持的重点项目,创办一些有引领作用的新业态,如“互联网+”行业等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文化+体育”“文化+旅游”“文化+康养”的富有民族创意特色的产品,实施品牌乡村工程,构建创意特色村寨。有条件的村寨应敢于开拓创新,学习浙江“景宁模式”经验,尝试发展田园综合体开发模式,创建民族特色小镇、智慧乡村和绿色发展平台等,凝聚村寨振兴合力,让村寨民众在“创新、创意、创业”中共建富有诗意的新家园。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必然要增添新的科技元素,让科技助力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相关做法如:建立网络畲族特色村寨3D体验馆,分几大模块展示畲族的历史以及畲族特色村寨的风貌;建立畲族建筑馆、畲族历史馆、畲族服饰馆、畲族传统技艺馆、畲族头饰馆、畲族特色艺术馆、畲族特色饮食馆、畲族节日庆典馆等;利用光影等技术,让人们在虚拟的世界里多方位、多角度感受畲族特色村寨文化;建立专门的畲族特色村寨门户网,对每个特色村寨进行全面介绍,吸引更多的游人观赏;在宁德市政府官网设置专门的国家级畲族特色村寨视频集,重点介绍畲族特色村寨,为更多的人了解畲族及国家级畲族特色村寨提供通道;由相关部门牵头,拍摄系列畲族特色村寨纪录片,在省内外电视台播放,以此扩大畲族特色村寨的影响力;建立微信公众号,实时更新推送新的内容。总之,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应结合时代精神,注重创新,让村寨建设更富有新时代的诗意,真正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
近年来,社会各界利用民族特色村寨丰富的资源,借助“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民族产业,以项目制、村企结对、“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方式走开发式村寨发展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产业与事业并举”“理论与实践统一”“创办与创新结合”,推动特色村寨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特色村寨保护的要求和发展的境界更高,应在原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目标,探索更有成效的村寨保护与开发路径,促进民族村寨在科学合理的保护基础上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