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德华
(1.山东大学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237;2.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358)
防范化解风险是维护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我们党能否成为合格“答卷人”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内经济社会稳健有序运行,既面临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也遭遇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风险动荡点和风险源日益增多,诸多领域的重大风险不断涌现,呈现积累集聚、连锁联动、递增放大、协同冲刺的复杂形势,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福祉、国家安全带来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时代视野,敏锐洞悉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迁带来的风险挑战,陆续发表一系列关于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论述,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论断,形成科学严密的风险防范理论体系。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环境和诸多领域风险的严峻挑战,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风险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精髓要义,积极主动防范化解风险,顺利打赢重大风险防范攻坚战,以新姿态迈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新征程,为世界各国打赢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时代大考和全球性风险,提供具有深刻启迪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从生成脉络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风险重要论述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而逐步提出,具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溯源、丰富扎实的理论底蕴和生动真实的实践根基,是马克思主义风险防范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当前国际国内严峻风险挑战的敏锐洞悉和积极回应,是我们党善于把握时代命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风险重要论述具有源远流长、厚重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风险防范思想的遵循发展,是我们党对风险防范理论的继承突破和我国传统文化中“居安思危”理念的吸收借鉴,是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更深邃充实的时代内涵,极富现实针对性和战略前瞻性,实现了跨越历史时空的理论升华。
1.遵循发展马克思主义风险防范思想,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没有明确提出“风险”一词,但对“矛盾”“异化”“危机”等现实问题的深刻揭示,意味着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的积极思考,蕴含着丰富的风险防范理念,充分彰显对风险挑战的密切关注和未来发展出路的积极探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自身实践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跨越的同时,由于人类自身活动的主观性和实践活动的客观条件限制,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的冲突和矛盾,由此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人类实践活动本身具有二重性和内在矛盾性,孕育着无数风险产生的种子,风险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品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规避的常态现象。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而劳动异化会加剧阶级对立、社会分化风险,还会带来经济发展失序、经济危机风险,加剧各种矛盾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认识到,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是人类自身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异化不仅会导致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也会加剧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对立,造成自然界对人类行为的报复,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埋下不确定因素滋生的种子,加剧各种生态风险的产生,不得不吞下自己制造的苦果。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时刻遵循马克思主义风险防范思想,结合国际国内现实进行创造性转化,坚持以战略思维把握全局、以底线思维守正方向、以辩证思维看待风险、以创新思维谋划出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敏锐观察、理性认识分析和科学研判国际国内风险挑战的思想武器,增强驾驭风险本领、科学防控风险、赢得战略主动权的理论指南。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1]81,呈现高发频发复杂情势,如何防范化解风险已成为我们党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防范化解风险关乎战略全局、关乎社稷民生、关乎未来发展,要求我们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我国风险挑战,做到心中有信仰、前进有方向、脚下有力量,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积极敏锐洞察风险,科学理性研判风险,卓有成效防控风险,降低风险威胁与民众对和谐安定美好生活追求的矛盾,在战胜风险中切实维护总体国家安全。
2.创新突破我们党风险防范理论,实现了时代性升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作为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我们党始终面临不同时代主题和时代任务,无数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不断涌现,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带来严峻挑战。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强烈忧患意识,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风险,一脉相承地坚持马克思主义风险防范理论,结合世情、国情和党情,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高屋建瓴的战略视野、聪慧睿智的综合思维,对防范化解风险作出了理性判断、科学阐释,形成多姿多彩的风险防范新理念新思路新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执掌全国政权,在艰辛探索中逐渐开启凝心聚力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征程,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异常严峻的执政环境,内忧外患并存、机遇风险同在,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社会动乱、民生凋敝、党员腐化等风险摆在我们党面前。毛泽东高度重视如何防范化解执政风险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远见卓识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号召我们党“必须预防这种情况”[2],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地坚持“两个务必”,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坚持人民民主,加强作风建设,提高防范化解执政风险本领,从容应对和驾驭风险挑战,为开启建设国家新局面、取得辉煌成就保驾护航。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高瞻远瞩,认识到改革开放过程中必然面临风险挑战,“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3]156。邓小平不仅具有敏锐的风险意识,更具有防范化解风险的高度自信心。他提出风险并不可怕,是可以防范化解的,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一种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3]334。他指出,要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不要怕冒风险,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执政风险依然严峻,江泽民强调我们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4],加强“五个”执政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局面。胡锦涛谆谆告诫我们党要充分认识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前所未有,“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未雨绸缪,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种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5],提升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掌握防范化解风险的主动权。这些理性认识和科学论断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风险重要论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国际国内风险交织叠加、连锁联动,“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不期而至,呈现繁芜复杂的严峻情势,防范化解风险成为我们党难以规避的时代大考,形势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如果不积极防范化解风险,就有可能错失各种千载难逢的良机,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无法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大业难以实现,甚至犯难以控制的颠覆性错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党“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6]202,理性睿智认识时代沧桑巨变和风险繁芜复杂,精准研判风险发生之源和内在演变规律,底线把握风险蔓延边界和带来潜在威胁,创新部署风险防范之策和多元化解途径,增强防控风险工作的战略性、主动性、前瞻性,严防盯紧可能出现全局性、战略性的风险领域和薄弱环节。这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对防范化解风险对现实必要性和未来前瞻性的睿智思考,始终保持敏锐风险意识和强烈忧患觉悟,形成防范化解风险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判断,形成马克思主义风险防范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党风险防范提供理论指南。
3.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居安思危”基因,实现了创新性发展。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风险始终伴随其中,成为人类难以规避的一种常态景象,防范化解风险直接关乎人类的生存发展质量。面对生产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和无数风险挑战,注重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未雨绸缪,实现天人合一,谋求国家安宁,维护人民福祉,始终贯穿于五千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之中,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充实的风险防范理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这些古训名言充分彰显古人居安思危的积极心态和强烈忧患意识,注重及早预防、未雨绸缪,积极降低风险损失,谋求天人和谐相处、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幸福安康,是一种朴素的风险防范观念和治国理政探索,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对新时代背景下防范重大风险挑战具有深刻启迪。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迁,机遇与挑战交织、安全与风险同在、发展与威胁并存,如何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已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充分借鉴传统文化中的居安思危理念,塑造强烈忧患意识,力争打好风险防范准备之战和战略主动战。
历史与现实交汇融合,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前列,着眼党和国家发展事业全局,充分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居安思危”优秀基因,立足当前国际国内风险动荡源和风险点日益增多的严峻现实,顺应当今世情、国情的深刻变革,进行创造性转化,并赋予深刻隽永的时代内涵,增添了新内容新思路。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也无法规避各种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风险已渗透到经济社会过程中,必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勇于直面风险挑战,善于居安思危,不放松、不麻痹、不懈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党必须做好做细做实风险防范工作,站在时代前列登高望远,认清形势变化未雨绸缪,以高瞻的洞察力预测风险、准确的判断力分析风险、高超的斗争力积极主动防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居安思危”理念,以敏锐风险防范意识和强烈忧患情怀,高度重视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和源头治理,注重从风险未萌或苗头初现之时防控风险,善于从细微处察觉风险、从事物发展态势中研判风险、从做细做实做好准备中防控风险,力争防风险于未萌、控风险于无形、化风险于未有,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消弭风险消极影响,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有序环境,增进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面对诸多风险带来的严峻挑战,必须紧紧把握历史与现实交汇带来的千载良机,站在时代发展前列,敏锐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深刻变化,准确判断形势,科学谋划全局,积极探索防范化解风险的根本出路,这是理论创新的现实需要。防范化解风险是对风险景象的敏锐洞察、深刻认识,是对谋求经济稳健发展、推进社会安定和谐、增进民生福祉、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具有生动真实的现实基础和实践根基。
对波谲云诡国际形势带来的风险现实敏锐观察。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阶段,经历着跌宕起伏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周边环境繁芜复杂,使得全球风险动荡源和风险点日益增多。具体而言,一方面,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趋于稳定和谐,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依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贸易往来交流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主流趋势,国际力量对比趋向平衡,世界治理格局呈现新态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关乎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根本出路。另一方面,国际形势深刻变迁蕴含着诸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国际形势存在的风险隐患保持理性认识和科学判断,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认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主题没有变化,但依然存在一些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地区风险与全球风险相互渗透,单一性风险与复杂性风险协同冲刺,金融危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保护主义、军备竞争等传统风险根深蒂固,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不断涌现,成为全球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风险,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又如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成为各国都无法逃脱的时代大考,共同“抗疫”成为全球风险治理的必然选择。随着全球化快速推进和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化,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风险不断涌现,对世界和平、国际安全、人类利益造成严峻威胁,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同舟共济、命运与共、携手同行。作为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角色的中国,同样难以逃避风险的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必须积极防范、有效化解风险,同创和谐稳定世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风险重要论述形成的广阔现实背景。
对复杂多变的国内环境孕育的风险景象深刻洞悉。改革开放40余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改革,以壮士断腕之勇气,突破制约发展瓶颈、短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已跃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彪炳史册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一方面,我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良好机遇。立足国情审视问题是破解风险难题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机会与能力维护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另一方面,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势剧烈变迁,孕育着风险产生的土壤和空间,加剧了风险涌现的可能性,且这些风险不会发生在某一个领域、由浅层次原因造成、带来较小范围的影响,而是往往集中于多个领域之中、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涉及人群更为广泛、造成后果更为严重,呈现交织叠加、连锁联动、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对我们党风险治理能力带来严峻挑战,能否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成为我们党必须回答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立足时代发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敏锐感知和准确洞悉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挑战,创造性地把风险治理关口前移,塑造强烈忧患意识和敏锐风险意识,提升驾驭风险本领,减少国际国内风险之间的递增放大和协同冲刺。
对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积极回应。坚持人民利益至上,遵循“以民为本”理念,增进民生福祉,既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亿万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社会安全稳定的梦想追求。当前国际国内诸多风险集聚积累、叠加升级,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拦路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绊脚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堵塞墙”。防范化解风险直接关乎经济稳健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安宁、党治国理政、国家安全稳定,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和完成的战略任务摆正落实。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面对重大风险严峻挑战,如果认识不到、防范不及、应对不力,这些风险极有可能迅速传导放大、演化升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最终损害的必然是民生福祉,我们党积极倡导和努力谋求的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难以充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也无法充分发挥。《晋书·宣帝纪》云:“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淮南子·汜论训》曰:“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面对当前各种风险连锁联动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认识到要最大程度地防范化解风险,保障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必须积极主动地防范化解风险,时刻把维护总体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放在心上,把人民对和谐稳定美好生活的追求落实到行动上,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风险挑战准备,方能使民生福祉落地生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行稳致远、总体国家安全切实维护。
作为“中国号”巨轮的掌舵者,面对“两个大局”形势下风险交织叠加、连锁联动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审时度势、精准研判,提出防范化解风险的新理念新认识新举措,形成丰富充实、科学严谨的内容构成和框架体系,充分展示出卓越治国理政智慧和高超理政能力。
具有敏锐风险意识是察觉风险于未萌、洞悉风险于初现的前提,是做好防范风险准备、掌握防范风险主动权的基础。风险防范意识是及时认知风险的自觉意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科学研判的理性意识、积极回应的主动意识。具有强烈忧患意识和敏锐风险防范意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品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取得盛世辉煌的精神密码。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我国经济社会稳健有序发展,各方面成就辉煌,已进入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总体形势持续向好,但国际国内风险形势更加复杂、带来挑战愈加严峻,需要跨越无数艰巨的“娄山关”和“腊子口”,打赢重大风险防范攻坚战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战略任务和“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具有恢宏的时代视野和高瞻的战略定位,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大局,顺应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战略机遇期,善于分析形势、善于把握大局,深刻认识诸多风险交织叠加、连锁联动的复杂情况,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和未雨绸缪的觉悟,“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7]223,塑造敏锐风险觉悟,善于从细微处察觉风险、从未萌中识别风险,及早观察各种潜在或显性风险,深刻洞悉风险之源,理性分析风险性质,科学研判风险发展内在逻辑,高瞻预测风险演变趋势和基本规律,“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工作前瞻性、进取性、创造性”[8]4,唯有如此,才能未雨绸缪、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做好防范化解风险准备工作,掌握防范化解风险的战略主动权,为我们党打赢重大风险防范攻坚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破解风险难题,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不仅要有恢弘的时代视野、敏锐的风险防范意识,还要坚决避免本领“恐慌”,克服能力不足难题,全面提升防控风险本领,形成高超的驾驭风险本领和突出的防控风险能力。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驾驭风险本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增强的八大执政本领之一,是对其他本领的有益补充和积极引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的风险复杂多变、影响巨大,要想牢牢掌握风险防控主动权绝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党的驾驭风险本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本领的综合体,主要包括:一是善于学习风险防范知识本领。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先进思想优化思维,不仅要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中居安思危的优秀文化、马克思主义风险防范思想、我们党风险防范理论,还要学习源自西方国家的风险社会理论,兼收并蓄以掌握扎实深厚的风险防范理论知识,博采众长以全面提升理论修养,在学习理论知识中拓展视野、明辨形势、增长见识、塑造思维,增强防范风险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创新性。二是敏锐察觉风险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感知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重大风险挑战聚集增加,“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1]81,绝不可忽视麻痹、掉以轻心,而是要保持理性认识、见微知著,善于未雨绸缪,增强对风险的警惕性,“草摇叶响起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7]226,在风险未萌或初萌状态就能敏锐感知风险、及时察觉风险,于细微之处或薄弱环节善于发现处于暗中积累状态和不易被察觉的风险,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精准的判断力,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工作。三是理性认知风险本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遵循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理性认识风险产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动态把握风险递增放大的空间性和破坏性,科学判断防范风险的现实性和前瞻性,辩证分析风险带来的严峻挑战和蕴含的积极因素。四是科学研判风险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1]82,以此为基础洞察风险未萌或初萌状态,科学判断风险产生领域、表现形式、内在根源、扩散媒介、造成影响,掌握风险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和内在规律,为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奠定坚实基础。五是主动回应风险本领。要树立积极良好心态,不回避、不推卸、不胆怯、不退却,主动回应风险冲击,敢于直面风险挑战,勇于探究风险之源,寻找创新风险应对之策。六是有效防控风险本领。更重要的是,要在洞察把握和科学判断风险的基础上,具有高超的防控风险本领,牢牢掌握防控风险的战略主动权,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发生、阻止风险递增蔓延、隔绝风险连锁联动、缓解风险冲击影响、消弭风险损失危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责任是一种思想意识、担当精神和神圣使命,是干事创业、攻坚克难、有所作为的内在觉悟。风险防范责任是一种敢于直面风险、奋发有为的责任意识,不畏风险、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勇于担责、能够担责的奉献意识。习近平总书记认识到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核心地位和主心骨作用,自觉增强风险防范责任,站稳政治立场,坚守初心使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7]223,这就要求我们党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勇于履职尽责,把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减少风险发生、降低风险损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国家安全,作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职责和神圣使命,自觉树立为党尽心、为民尽责的责任意识,职责范围之内的任务绝不能麻木、推诿、放弃,而是“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好,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推给上面,也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留给后面,更不能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地制造风险”[1]82,创造性地做好做细做实防范化解风险的各种准备工作。我们党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主体意识,充分把握国际国内良好机遇,积极防范化解风险,一以贯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责任感,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本领能力等方面对标要求,反思不足、净化自我、扬长避短,主动认责、勇于担责、全力负责、自觉尽责,环环充实责任、层层压实责任、级级落实责任,划清责任范围、拉紧责任链条,防止风险防范责任主体缺位或空转,自觉把增进民生“三感”、维护总体国家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头脑有定力、胸中有志向、脚下有力量。关键是要切实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坚决克服“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锻炼提升治国理政本领的主战场,有信心、有能力同重大风险作斗争,具有驾驭风险的“先手”和高招,在职权范围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控风险,着眼大局、服从全局、立足细节,作出统筹谋划和科学部署,掌握防控风险的战略主动权,在解决风险中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健发展。
为卓有成效地防控风险,必须强化源头治理和溯源治理,把风险管控前移、关口前移,提前至风险未萌或初萌阶段,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力争在风险未萌或初萌之时就能够预测见、观察到、控制住、化解掉。要善于根据风险出现的主客观原因,深入反思风险防控中的各种体制机制“短板”,深刻总结“短板”产生根源,立足全局问题、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寻求突破点,做到对症施策,增“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充分发挥体制机制显著优势和强大威力,减少风险的“溢出效应”。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当前我国风险治理体制机制还存在一些“短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强大威力尚未充分发挥,迫切需要我们党敢于直面现实、勇于自我革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不断深化风险防控机制改革,把机制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和关键地位,建立涵盖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7]223等环节的一整套科学规范、运行有序的风险防范机制,筑牢防范化解风险机制藩篱,增强风险防控机制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逐渐形成统一高效的风险防控网络。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9],以科学高效的制度精准把握风险发展演变趋势和基本规律,洞悉风险于未萌,防控风险于初现,及时识别风险,科学研判风险,理性评估风险,协同治理风险,降低风险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升防范化解风险的整体成效。
面对国际国内诸多风险严峻考验,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是一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直接关乎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顺利实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具有史无前例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发挥主体责任,勇于同风险斗争,“保持和培养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7]228,在防范化解风险这场具有新的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淬火考验,真刀真枪地历练提升,坚定方向、磨炼毅力、增长才干。这就需要继承发扬我们党不畏风险挑战、勇于攻坚克难、敢于逆境崛起的顽强斗争精神,不战胜风险不言放弃;掌握科学的斗争方法,善于抓住关键问题,着重防范化解系统性、全局性风险,减少风险的蔓延放大;树立矢志不渝的斗争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以鲜明的政治立场,以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为什么防范风险、为谁防范风险、依靠谁防范风险这个根本性问题;增强能打胜仗的斗争本领,既能敢于同风险斗争,又能善于同风险斗争,具有充分掌握风险发展演变规律,综合施策、系统治理,把风险控制在未萌状态的本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公共卫生风险突如其来,习近平总书记临险不惧、迎险而上,科学部署、统筹谋划,以果敢坚决的魄力勇气和高昂饱满的斗争精神,坚决打赢“抗疫”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呼呼世界各国携手抗疫、攻坚克难,积极参与“全球抗疫”伟大斗争,只有如此,才能汇聚全世界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巨大力量,最终战胜这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当前,因国际国内多元因素影响,风险形式更加多样、风险领域更加多元、风险根源更加复杂、风险影响更加严峻,要消除风险挑战与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追求之间的矛盾,顺利打赢防范化解风险这场伟大斗争绝非易事,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斗争精神,具有高超的斗争本领,勇于直面风险挑战,善于防范化解风险,做细做实做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各种准备工作,信心满满地朝着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迁的时代背景,顺应人民对美好和谐安定生活的价值诉求,提出一系列关于防范化解的重要论述,形成思想深邃、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风险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时代性、人民性和系统性等鲜明特征。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任何科学的理论都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必然产物,是对时代主题和时代任务的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论述绝不是偶然出现的,更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孕育于时代挑战的背景之中,是对挑战主动回应的产物”[10]。习近平总书记以敏锐的风险意识和突出的问题导向,及时洞悉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历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国内恰逢急遽激烈的社会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意味着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致使“新形势下,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和安全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11],进一步加剧风险酝酿、生成、联动,逐渐呈现多发频发的严峻趋势,对我们党的治国理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防范化解风险成为检验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新战场,必须着重防范化解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性、根本性风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风险重要论述提出的深刻时代背景。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革使风险日益凸显,风险已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难以规避的现实存在,成为阻碍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拦路虎”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绊脚石”,“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8]4。如何防范化解风险成为考验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新课题、新战场,我们党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牢牢掌握防范化解风险的主动权,避免犯“颠覆性错误”,必须勇于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面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变迁、时代课题的深度转换和时代大考的巨大压力,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时代为伍、与时代同行,以恢宏宽阔的气度、高瞻远瞩的视野、心忧天下的胸襟,善观形势、善思大局、善谋出路,提出一系列既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切合时代主题,又符合立足中国国情、着眼人民福祉的重要论述,对如何防范化解风险进行理性分析、科学研判、系统谋划,为我们党掌握防范化解风险的战略主动权、打赢重大风险防范攻坚战提供了高瞻判断和战略部署。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切实维护人民利益,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宝贵经验和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精髓。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怀有深厚的民生情怀、切实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时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4放在心里、扛在肩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把防范化解风险与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起来,是对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积极践行,我们可以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阐释。从“知”的维度看,作为拥有七年知青岁月经历的领袖,习近平总书记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天下之大,黎元为先”,深知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民众安居乐业的渴盼,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立场贯穿到防范化解风险的各个环节和领域,把打赢重大风险防范攻坚战提升至国家战略任务的重要位置。从“情”的维度看,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本色。他充分认识到防范化解风险的价值归宿,就是要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防范化解各种风险、解决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彰显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这一切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没有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良好社会环境,任由风险肆虐,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意”的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强烈的民生情怀,时刻牢记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待什么,就改革什么、抓住和做好什么,关心群众利益,解决群众难题。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防范化解风险的根本目的是要最大程度地防控风险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巨大破坏力,维持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民众对和谐稳定安全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行”的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时代是“出卷人”,我们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必须通过不断深化教育、就业、收入、医疗、养老、居住、生态等领域的全面改革和实践探索,破除体制机制“短板”,全方位搭建防范化解风险平台,减少阻力、拓展动力、激发活力,确立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战略任务,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制机制,“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12],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把防范化解风险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提高风险治理效能,在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中切实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风险交织叠加,呈现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带来严峻挑战,既要防范“黑天鹅”事件,也要规避“灰犀牛”事件,营造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党因时制宜、因势而为,必须积极采取系统完善、行之有效的多元化治理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前列,以马克思主义者的战略定力、大国领袖的治国智慧、深沉强烈的民生情怀,善观大势、善思大局、善谋出路,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对如何防范化解风险进行系统阐释、科学谋划和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论断新举措。具体而言,一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武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繁芜复杂,各种风险交织叠加,我们党必须紧跟时代大局、根植中国国情、放眼未来趋势,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主动担责、勇于创新,积极探寻防范化解风险的有效路径。二是要坚持底线思维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风险现实,坚持底线思维原则,合理设定最低目标和底线边界,从最坏处考虑、做最长远打算、争取最优化结果,“注重防风险,做好风险评估,努力排除风险因素”[1]101,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充分考虑各种“短板”和困境,积极有为,勇创新、思不足,扬优势、强弱势,固根基、补短板,在坚守底线中勇于创新突破,力争把风险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点,把防范化解风险成效推向制高点。三是要牢牢掌握风险防范主动权。面对国际国内风险的严峻挑战和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求我们党要善于未雨绸缪,做足做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7]220。要坚定转危为机、化险为夷、战胜风险的必胜信念,打好“有准备之仗”和“战略主动战”,牢牢掌握防范化解风险的先机和主动权。四是要具有自觉防范风险的责任意识。要把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作为我们党和领导干部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增强主动防范化解风险的责任意识,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有效防控各种风险中开新局、谋新篇。五是要具有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要求我们党面对严峻风险挑战不退缩、不气馁、不逃避,骨头要硬、胆识要壮、意志要坚,自觉树立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勇于直面风险挑战,敢于同风险斗争,能够战胜风险挑战。六是要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防范化解风险、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我们党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和全国人民信赖的主心骨,这是牢牢掌握防范化解风险战略主动权的基本遵循。要充分发挥我们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坚持“全国一盘棋”,画出最大同心圆,为有效防控风险汇聚浩浩荡荡的磅礴之力。七是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防范化解风险实践过程中,历史经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与伦比的显著优势,要不遗余力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风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更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更强大的制度威力推动“中国之治”迈上新征程,引领全球风险治理,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论述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风险防范理念的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风险防范思想的一脉相承和我们党历届领导人风险防范观念的创新突破,是对当前国际国内领域风险动荡源和风险点不断涌现、交织叠加、连锁联动严峻挑战的积极回应,顺应了新时代发展带来的新主题新任务,契合了人民对和谐稳定安全美好生活的诉求,凝聚了人类谋求国际国内安全局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共识。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忧患意识、突出的决断能力和高超的执政智慧对如何防范化解风险作出科学部署与统筹谋划,积极倡导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13],全面提升驾驭风险本领,筑牢风险防范体制机制藩篱,破除风险治理“短板”,强化风险防范斗争精神,搭建一整套科学合理、运行有序的风险防范理论框架体系,为经济稳健发展、社会和谐有序、社会活力张扬、民众安居乐业、国家安全稳定保驾护航,为治理全球性风险、打赢全球“抗疫”的时代大考提供理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