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适龄儿童个别化教学必要性、目的及设计理念

2021-12-04 12:02王小为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适龄儿童流动建构

罗 超,王小为

(1. 贵州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2.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的自由流动,流动儿童的数量急剧增加。2013年,我国入读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流动儿童与随迁子女同义)为1 613.59万人[1-2],到2018年这个数值增加到1 952.41万人[3-4]。流动适龄儿童(流动适龄儿童是指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的入读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何适应和融入输入地区的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不得不面临的困境,也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学校教育的视角,以流动适龄儿童为对象,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引导价值,倡导个别化教学,以加速流动儿童的适应与融合。

一、 流动适龄儿童个别化教学的必要性

对流动适龄儿童来说,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个别化教学吗?流动儿童个体化教学主要是流动性的本质追求与流动儿童内外要求下的使命;而教学何以能够促成流动儿童的适应,这主要反映于教学本身的价值。

1. 从流动性到稳定性:人发展的追求

流动是事物的本质,它构成了生命永不停息的状态,但流动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是一种自然法则。人在遵循自然发展之中,作为社会的人,要构建和维系社会的存在,必然建立更多的人类法则。人类法则的意义在于把懵懂的自然人转变为稳定性的社会人。而个体的人,在追求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状况下,不得不遵循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法则,甚至要建立更高级的法则。所以,人类社会追寻自身的高度发展,自身的学习与探索始终是成功的砝码。社会不排斥流动性的价值,但适应社会,适应新环境的发展,让人真正成为社会的人,人应该在流动性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遵守社会规则和探索社会发展,以此适应和改造社会。

流动儿童本身是社会的存在,他们的流动是否出于自然或被动,最终在面对流动的环境时,要获得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去适应不同的生存状况,建立与环境的联系,成为学校关系之中稳定的人。所以,流动适龄儿童进入新学校,关键在于如何获得相关的知识和能力适应新的环境,成为学校稳定的学生。这就要求学校创设条件,帮助他们加快适应新环境。

2. 个体化:不对等下的差距弥补

流动适龄儿童为什么需要个别化教学?从自身内在需求而言,流动儿童有自身的目的,他们想通过学校教育短时间内达到他们的需求与目的,包括对新环境的接受和融合。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是发自内在的需求,但在新旧环境的冲突中产生众多的不平等、不平衡的关系,包括育人环境、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是因为其学习世界与新的学习环境存在着差异,折射到教学之中,造成人际关系、知识、体验和学习等方面的差距。比如人际关系,流动儿童不管以往的交际如何,面对新的环境,一切都要重新沟通与维系。从熟知到重建,这之间必然产生落差。如果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缩短差距,反而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教育的痛苦与煎熬。所以,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对等的差距所带来的后果需要通过个别化的手段去弥补,以此实现流动儿童的理想与现实的融合,达到他们需求之目的。

3. 观注:外在社会关系的使命必然

这里的“外在”是相对流动儿童个体的“内在”而言,是流动儿童外在社会关系的全部。不管从国家的教育政策而言,还是从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学生所在班级的实际情况而言,追求流动儿童的幸福,是人类社会的使命。

流动儿童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个体流动儿童的存在似乎沧海一粟,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流动儿童个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与社会、家庭、学校、班级等建立了密切复杂的联系。关注流动儿童个体,意味着关注流动儿童群体,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校园健康发展,减轻家长的精神负担,建立班级的和谐氛围等等,这是流动儿童外在社会世界所要求的。所以,作为社会、家庭、学校、班级的一分子,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整体性存在的必然要求。概言之,在校园内提供个别化的教育策略,帮助他们适应学校、适应本地的生活,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流动儿童想适应学校仅仅是他们内在需求的假设。从一个对立面而言,他们就读新学校,本身没有任何目的,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过,学生自我认为的“被动”并不代表学校“被动接受”。流动儿童进入新学校就是学校的一员,不管是他们主动还是被动的适应,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发生违规事件,学校应采取个别化的措施,让其顺利适应新学校,真正成为学校的一分子。

4. 教学:促进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核心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无论是从学校的教育环节,还是学生受教育的层次和深度,教学构成了学校教育的核心,流动儿童对学校教育所表现出来的人际关系、育人环境、学习方法、教学条件等不适应,实际上最终回归到对教学的不适应。反之,他们适应学校教学,也能够适应学校的教育,他们适应学校教学的过程,就是适应学校教育的过程。那么,教学能促进流动儿童对学校教育的适应吗?

上面提到,流动儿童发展不平衡、不对等的矛盾体现在关系、知识、体验和学习的差距上,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学校教育的适应性;而关系、知识、体验和学习本身就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方面,是凭借或达到的基础。教学过程中,知识构成教学的内容,学生也通过知识的学习实现自身的成长。教学直接弥补学生知识的差距,将知识与学习条件建立联系,构建起学生学习的适应状态。自然,在教学的触动下,流动儿童的个人价值被认可,减少彼此之间的陌生,同时增强相互的信赖。但学生的体验不同,一部分来自于各自的生活积累。以往不同的环境造就了差异性的体验,包括人际关系、知识、学习和观念都与此密切相关,如何将不同的体验实现交流,关键在于体验的对等。简单的实践性体验和高科技的技术性体验的内容各有差异,但体验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构成其学习、生活和生存的原有基础。教学的价值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体验,在每个人体验的不平衡之中,找到平衡和对等的条件和资源,真正认识自己的价值,基于自身的经验建构新的认识。

人际关系、知识、体验、学习与教学彼此之间建立相互联系和促进的关系,教学以一个整体的存在,依靠体验、知识和人际关系,同时也促进他们的获得与提升,弥补流动儿童存在的差距。流动儿童通过教学活动,适应自身的学习之路,也是在此历程之中建立彼此的人际关系,完成自身在知识和体验上的差距缩小,跨越教学的范围,用自身的知识、情感、体验、人际关系获得学校教育适应的自信。

二、 流动适龄儿童个别化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的是什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个别化教学基于具体问题和具体时间,旨向学生个体,真正发生在流动儿童个体身上的价值是什么?

1. 适应和融入学校的教学

流动儿童进入新学校的学习,主要就是适应新的环境。对教学而言,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与以往的教学环境有差异,他们带着以往的经验进入新环境之中学习,往往感受到自身与课堂的默契性不足,孤立地游离在课堂教学之外,或者如教学连续性下的断层,迫使他们的学习事倍功半,由心理的不适引起对教学的抗拒。虽然学生的学习以课本为媒介习得知识和能力,不同环境下课本呈现的知识仍保持相同性,但在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教师的做法与思考不同,引起的结果也截然不一。比如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成绩就有很大的差异,这明显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等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个别化的教学目的便是要让流动适龄儿童在以往的学习基础上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从朦胧到懵懂,再到感知、熟知、认可、适应和融合,真正进入学习的状态,适应教师的教,同时寻求新环境下的学。

2. 减少知识性的校园欺凌

长期以来,知识和教学联系密切,教师所传递的教学内容或道德观念等都以知识的形态存在,知识是一种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一种凭借。严格意义上的教学,其主要工作是传授和学习人类社会历史经验[6]。教师教学通过知识来影响人、发展人,是目前中小学教育中一个主流观点。从人的主观视角而言,知识具有很强的分界性,多与少、繁与乏能够清晰衡量;而知识在于人的掌握,人的知识便形成了层次之分。这样,知识水平的高低反映在人的身上,形成了人的一种高低之分。所以,学生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会利用知识提升自身的优越性,使得自身比他人更加受到关注,得到他人尊重。比如知识的储备方面,教师明显优于学生,这个优势让教师看到自身的强大。而学生的知识强势,易于引起知识性的校园欺凌,欺凌是蓄意的、反复的且发生在欺凌和被欺凌双方权利不对等的状态[7]。学生利用不对等的知识状况来打击和欺负知识掌握不好的其他学生。

对于流动儿童,在不对等的情况下,不仅个体知识贫乏,而且还存在群体性知识的贫乏和当前教育情境下知识的缺少或缺陷,尤其是城乡的差距较大,比起城市学生,农村流动儿童的知识视野较为狭窄,这构成成为他人的欺凌对象的条件。因此,采取流动儿童个别化教学计划,实施有针对性的知识性教学,个别化弥补知识的缺陷与不足,实现他们的知识与集体性教学对话,构建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减少知识性的欺凌。另外,个别化教学是基于群体内教学平等性而言,重点是帮助流动儿童如何获得知识,如何利用自身的经验和优势建构知识,达到对全班同学在教学方面的平等对话。

3. 建立流动儿童的交往自信

教学过程的交往即围绕教学建立师生、生生之间,儿童与课本、环境等方面的交互。教学是儿童交往的目的,同时促进交往的发展,在儿童与各类关系的交往之中,生生之间交互是他们适应新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换言之,生生之间融合和团结构建儿童学习的基础,在彼此协助之中完成教学的任务;反之,教学的良性发展更加促进生生的团结。

同辈群体被认为是隐形课程的根源,它能影响甚至教会学生许多东西,比如在班上如何表现,如何针对考试进行学习,以及如何与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交谈,它还通过许多别的方式促成学业的成功[8]。处于交互的环境,流动儿童的学习强调自身知识的内化,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影响,感受到环境给予他们的刺激,表现出自信或自卑。而教学背景下的交往,展示出学生各自的能力与优势;教学过程中,得到教师的表扬也意味着同伴的认可,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以此为开端。不过,流动儿童个别化教学并非直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而是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突显出学生的优点,帮助他们在教学之中获得学习的自信,受到授课教师的赞许,间接地建立交往的资本,获得他人的尊重,渐而获得交往的自信力和成就感。

三、 流动适龄儿童个别化教学的设计理念

个别化教学的设计理念主要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加以分析。

1. 从不适应到适应:教学过渡性的设计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流动适龄儿童个别化教学的目的是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所以这是一种过渡性的教学,也就是说为了适应而采取的教学个别化。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明确五点内容:①设计的重点是适应新的环境,不是为了个别而个别,也不是为了突出他们的个性而进行设计,他们的个性、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构成因材施教的基础;②教学设计注重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但强调短期内见效的设计,具有某种功能性质的价值;③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为了流动儿童过渡到新的环境中,所以,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具有某些强制成分,甚至存在课外时间或课外知识的补课;④过渡是暂时的,也是短暂的。个别化教学应该突出效率,发挥学生父母内在的作用,共同帮助他们快速而有效地适应;⑤虽然此阶段的个别化教学仅仅为了适应新环境,但更要注意学生发展的持续性和连续性,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流动儿童融入班级和学校之后的个别化教育。

2. 基于学生有用经验层次化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要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对作为学习对象的知识进行选择、改造、加工,从而建构起知识在自己头脑中的意义[9]。学生以往的经验构成他们的学习基础,个别化教学依赖学生的经验,也基于他们的经验,构建属于他们自身的个性化教学。不过,要想让差异教学变得有效,教师需要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及他们在通往成功标准道路上处于什么位置[10]。换言之,学生以往的经验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同时也是对将要发生学习的阻碍。众多的学习经验在遇到新知识的时候,关键在于它们之间能发生连接与共鸣,而混杂的经验也可以阻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流动儿童个别化教学要唤醒和激发他们对新知识有用的经验,从新旧知识关键点的对接之中,实现经验的连续性,帮助他们对知识的同化。

另外,从建构的本质而言,建构没有高低层次,但从个体的知识学习视角而言,建构在不同的个体发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根据他们的经验联想,建构出不同的知识水平。个体的建构存在知识水平的差距,一蹴而就的知识水平的达到反而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顺应流动儿童发展的经验,应把教学过程的设计实现层次化、阶段化,有次序地提升自身的建构水平,以此适应班级的教学要求,融入新的教育环境。

3. 注重流动儿童学习兴趣的引导

教学的题材、课题、问题必须从儿童当前的生活与经验出发,即必须结合儿童既有的需要、兴趣,唤起儿童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11]。个别化教学要在流动儿童已有经验和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兴趣为他们的连接提供了简便的方法。众多研究表明,学生学习行为的能动性是有效学习和发展的前提[12]。学生的主动性源于自身对知识的兴趣、知识本身的魅力,以及自身的学习使命等,而如果长期唤醒有效的经验去对知识进行建构,需要来自自身的内在动力:兴趣。因此,以兴趣入手,教师要挖掘、发现,以及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个别化教学设计,展示兴趣的活动价值,让学生感受兴趣在知识建构中的成就感,建立其兴趣的维持与拓展。

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学习的基础,但并不是说有了兴趣就一定能有效建构新知识。客观化的知识同化或顺应学生的主观知识结构,关键在兴趣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新知识打动学生、学生感兴趣于新知识。 但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学校的知识教育并不全是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不会发生天然的关系联结。 因此,个别化教学要打破兴趣与知识的简单关联,解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对解构串联的知识点的兴趣对接,建立知识点与兴趣的联结,基于此兴趣点逐渐地建构并拓宽知识。

4. 构建课本知识到课外知识的教学强化脉络

从课堂内外知识类型而言,知识教学涉及到两类知识:课本知识(课标知识)和课外知识。课本知识是教学的核心目标,学生是否掌握其目标内容是衡量他们学习的标准;但课外知识能够促进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也反映出个体的学习素养等。两类知识的掌握在学生身上存在一定的分歧,部分学生的课本知识烂熟于心,课外知识却比较贫乏,部分学生却恰恰相反,但这不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校园生活的适应。

课外知识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突显个体化、宽广性,短期内看不到积累的成效,也无法短期内让他们掌握丰富的课外知识,来促进课本知识的学习。所以,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先掌握书本的知识内容,再扩大到课外知识的掌握。个别化教学设计以适应课本知识的教学内容为目的,从如何应对课本知识入手,包括课前如何预习、课后如何复习,以及学习的技巧等方面进行过渡性设计,同时在适应一定教学环境的情况下,伴随课外知识的阅读,逐渐扩宽自身的知识面,让他们适应更广泛的学校教育环境。

5. 引导学生表现性的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重要肯定。在流动儿童的教学评价中存在两种情况:①对个别化教学之中流动儿童个别化的评价;②个别化教学并不是脱离集体的个别教学,还存在基于集体教学中学生整体性评价。两者之间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整体包含个体。换言之,个别化教学的评价是基于学生集体范围内的认可与评定,衡量个体的学习情况。用一把标准性的尺子测量他们的水平,虽然兼顾了公平公正性问题,但个别化无法在统一的标准之中突出个性。

学生每天都在发展,不管他们在标准化的测量之中学习结果如何,基于个体内差异评价,能说明他们的好与坏吗?评价不是评定他们的水平高低,而是通过评价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在发展之中实现对他们的评价。基于个别化教学的视野,公正对待每个学生,把评价的标尺变成他们知识或能力的实践,突出表现性评价。如此,集体之中的个体不再是争第一,而是让每一位个体充分地挖掘自身的优势,将自身的学习成果展示在集体面前,相互交流与学习,获得同学之间的肯定与认可,也回应集体教学之中的个别化教学评价。

总而言之,在政策实施和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提倡对流动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已是国际教育的主要做法,课堂内部为流动儿童提供充足的学习指导和教育关注,使流动儿童能够得到教师的个体化指导[13],这就基于课堂教学,以流动儿童有用经验和学习兴趣进行层次化教学设计为方法策略,在内容上采取从课本知识到课外知识的教学强化脉络,在评价方面实施表现性评价,以此达到过渡性的个别化教学设计的目标,最终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和融入学校教育的生活和学习。

猜你喜欢
适龄儿童流动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流动的画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全面二孩”政策对陕西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影响
政府主导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早期教育中防止适龄儿童沉迷电子产品等行为引导初探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