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古愚政治民主思想考察

2021-12-04 11:39亢梓璇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陕西政治思想

亢梓璇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刘古愚,名光贲,字焕唐,原名一新,晚年自号古愚,生于1843年,陕西咸阳马庄乡天阁村人。1876入京会试不第便绝意仕途,此后以教书授徒为业。先后历任了陕西泾阳泾干、味经、崇实书院山长。1898年,因在陕积极从事维新事业为当局所忌,被迫辞去味经、崇实两书院山长职务,隐居陕西礼泉县的“烟霞草堂”,开设私塾,教学授徒不辍。1903年,受陕甘总督之聘,赴往兰州,在甘肃大学堂任总教习,因积劳成疾,后病卒,享年61岁。

一、刘古愚政治民主思想的思想渊源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考察刘古愚的思想渊源,须从两个关键处入手:一是时代背景,即他在传承过往思想过程中,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思想倾向与思维方法?二是关学传统(也称“实学”),即刘古愚与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传统能够提供给他什么样的思想养料。

(一)时代影响

鸦片战争以来,尤其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已经与世界体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世界上的任何大事对中国都会有影响,中国的任何重大举措,也都难以忽略世界条件的影响,特别是不能摆脱世界条件的制约与束缚。黄鹏年曾说:“西洋各国与中国事事相关,西洋事情不可不知。”[2]

刘古愚虽身在塾馆,但依然心存天下。他对当时中国形势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世界强国凭借其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侵略势力将长期存在。面对这样一个“千年未有之变局”,刘古愚从两个方面提出应对之策:一方面,在面对长期存在的侵略势力,刘古愚与其师黄彭年不同,主张积极防御。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进兵琉球国,虏其王尚泰,改置冲绳县。当时清政府对于琉球的求助并未理会。针对此事,刘古愚认为:“倭人岂弹丸三岛之是羡,大欲站在朝鲜耳!倭新变法,武备未娴,欲耀武三韩,而俱中国问罪之师,乃小试于琉球,以窥伺朝旨。今不速张鞑伐,使彼知藩服非中国所爱,不二十年,羽翼即成,横绝东海,朝鲜不支,必折而入于倭,俄将南下而争,辽海之间,自兹多事矣。”[3]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刘古愚清楚的认识到日本入侵台湾、吞并琉球的危机,明确对于日本的侵略因给予积极有效的应对。并对日本侵略中国的策略洞若观火,对此后二三十年的局势也有清晰准确的预料。

另一方面,在面对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交流已经不可逆转的局势下,刘古愚认为,中国要想在世界上生存并走向富强,取得与列强平等的地位,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这是大势所趋,毫无疑问。相应地,中国军事制度、经济思想及经济政策、教育体制及教育内容都需要改革,要推行这些方面改革,政治运行机制,甚至政治体制也必须改革。因此,刘古愚大力提倡效法西洋机器,晚年明确的反对君主专制,赞成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二)对关学的继承

从根本上说,新思想是思想家根据当前的社会现状,为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方案,但是在提出方案的过程中都有个人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以及自身思想影响的因素,所以历代思想家的思想呈现出诸多不同之处。刘古愚身上更多地表现出了地域文化对他的影响。对于刘古愚来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术资源的贫乏。由于自身家庭的贫困以及陕西饱经战火,消息闭塞的客观条件,刘古愚对于西学的接触机会、渠道都是十分有限的。这种客观情况就决定了刘古愚学术面貌的特点,即他还是以传统的经典、史书为基础,非常重视从陕西本地吸取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在对这些资料进行丰富有时代意义的解释的形势下进行其思想转变,对西北地区进行思想启蒙的。在时代形式的促发下,经过黄彭年的启蒙,刘古愚不断地从关中的现实与历史两个方面吸取营养,强化其实学思想及信念,丰富其实学思想的内容。刘古愚以传统实学为思想依托,扩大了实学内容,迈进近代学术、文化的大门。列强侵略是刘古愚思想转向近代化的外在触发力量,传统的实学思想则是其走向近代化的内在思想资源。

二、刘古愚政治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就思想来源而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另一个是中国古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其中受西方民主思想传入的影响较大。刘古愚的政治民主思想也是一样,其中既有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又体现着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色彩。其政治民主思想主要包括:君主立宪思想,民族思想和有差别的人权平等以及具有明显地域特点的治乡观。

(一)刘古愚的君主立宪思想

刘古愚政治民主思想的主要方面在于他赞同康、梁二人的观点,认为君权应该得到限制,中国政体改革应该朝着立宪方向发展,基本上接受了康有为全面地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希望从中找出能够支持当代人进行巨大变革的思想。

1.《论语时习录》中的民本思想

刘古愚的民本思想也包含着西方民主制的内涵。近代以来,西方民主思潮开始在中国流传。刘古愚在戊戌政变前,很少直接提到议院,只是在《维道济时论》中谈到说:“外洋政治均决于议院,中国不顺人民心意得乎?外洋火炮无坚不摧,中国欲不籍沟洫经遂为地营,得乎?外洋挟一国之财力以经商,中国欲不聚商力,得乎?外洋物物无不工巧,中国欲不设考工,得乎?外洋教极陋,而七日一宣,信从者众,中国欲禁人聚徒讲学,得乎?以此数端证之,中国在不得不返三朝以上之势”[4]。从此可以了解,刘古愚对西方议院制的实质还是有所了解的。他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时习录》中:

首先,刘古愚认为,天子的权力是臣民赋予的,天子如果做的不好,臣子、人民可以废掉他。《论语时习录》写到:“盖周监于二代,而虐不及境外;士民有同心之爱戴,固结于下,而效可收于衰弱,则其‘郁郁之文’为之也。”而刘古愚将“郁郁”的解释为“法制修明而有生意运于其中,如郁郁以自畅生机,不以文法束缚士民,而予以乐利之象也,则周之文,皆本知人安民之诚心而出之者也。”。刘古愚借助孔子“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一句表达了他对君权进行限制的思想,认为保护臣民的权利,不用文法束缚臣民,政治才有生机。刘古愚在《尚书微》中也提到“君权不能不公于人”的思想。

其次,为了使臣民的权利得到有效保证和实施,刘古愚认为在等级君主制度下,可以充分发挥乡官的作用。《论语时习录》中他分析了西周时期采邑情况,写道:“古者,力役之征以年之丰寻,居之远近,人之强弱,且贤者免,老疾者免,断不能一科如贡法,较数岁之中以为常也。”认为君王的治理可以直接到达民间,上下级之间也能够进行交流,天子、诸侯、士大夫如有不善,臣民可以进行批评乃至废黜。还举了例子说明:“故周王厉之虐,民可流王,而共和实行政,国以不亡。幽王之昏,夷来犯夏,而晋,郑是依,犹未坠。”所以刘古愚认为西周时期,起码天子、诸侯有很大的制约关系,存在着民主制的因素。

最后,治理天下的法理,应该随时代而变化。刘古愚认为“前圣之法,决不能复治后圣之天下,时不同也”。从刘古愚的一生看,他全部的理想与追求都建立在对时局清楚的认识上,在国家危亡,中国社会各方面已远远落后世界时,他明确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作为维新派他非常明白古代的制法不能治当时之世,所以,他诠释《论语》强调一个“时”字,也就是要从古代总结出新时代所需要的新精神。

2.《立政臆解》中的提倡宪政改革的思想

以上刘古愚认为对君权要进行限制,臣子和人民有一定的民主权利的思想,与传统的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还没有本质上的区别。1903年,刘古愚写成《立政臆解》一书,表达了对西方议会民主制的赞同,这是对其传统民本思想的一个突破,从而进入到民主主义的范畴。

《立政》篇的主要内容是周公告诫成王如何去驾驭百官,选任贤才,接受夏商朝任人无方的教训。而刘古愚则主要是对《立政》中所提到的官名、职名比附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上,寻找两者的相似之处,并且根据《宪法精理》的内容做了自己的解释,进而论证西方立宪政体与中国儒家王道思想并不冲突。

首先,刘古愚说西方国家的宪法就以三权相互制约,谓之主治、议法、行政,然而这种思想在《立政》中已早有。通观全书,他用《立政》的官职来说一种全新的思想,以“西学中源”的思想方法基本上把三权分立的西方民主制度说清楚了。用准人、准夫、司马、庶言比附下议院,负责立法;常任、任人、司空、庶慎等比附西方的政治官员,有时也把常伯、牧者、司徒比附为上议院议员,一般由贵族充任。下面一段说三权分立较为详细。“庶言即立法者,谓本庶人之贡公议以定法律也,庶狱即司法者,谓持制定之法律以督其行也。庶慎即行政者,谓尊法以实行于国。”同时他清楚的交代了三权之间的关系,他说“君主不得掌立法,行政,司法之权,独有提议,裁可,公布等权而已。……对错决于公论,不籍臣民之口,以为法也……法制必行,不挟君主之权以违法也”。可以看出,刘古愚这里的君主已经置于法律束缚下,只拥有有限的权力,成为国家象征,这样的理解是才是真正上的君主立宪制。这也标志这刘古愚真正突破民本思想,转向了民主主义。刘古愚的民主思想具有突出的法律意识,认为君主及各级官吏,臣民都应该在法律的束缚下,法律是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这里,法律高于一切,君权服从于法律,刘古愚从《宪法精理》一直到对《立政》的新诠释,都体现着法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刘古愚对法律的重视。

其次,刘古愚也从选举、民权、君主责任多方面,对立宪政体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叙三代立政皆从上帝说入,禹汤文武皆以民为天也。故以敬天之心敬民,即以敬民之心求知人以立政之安也。”[5]“从起至此为一段,历叙禹汤文武以人立政心法精神无不注于知人。禹谟知人安民之旨也。西国有大事开议院必先公选举议员亦此意也。”[5]“文王不敢下侵庶职,惟于有司牧夫训敕用命及违命者而已。按此制如英国宪法君主不得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而独有提议、裁可、公布等权而已。庶言即立法者,谓本庶人之公议以制定法律也。庶狱即司法者,谓持制定之法律以督其行也。庶慎即行政者,谓遵法以实行于国也。罔攸兼者,即所谓无总三权,亦即所谓君无多责任也。君主之责任,臣子代负己之责任。故君主不能不监督之。此用事训用违,即监督之意,亦即各国宪法所谓君主有提议裁可公布诸权之意也。此政所以能立之本原。罔攸兼于庶言,对错决于公论,不籍臣民之口以为法也。罔攸兼为庶慎,则任人而非任法,人君不亲细务,而务知人,无丛脞之忧而事无不理矣。”[5]

(二)独特的民族思想与有差别的人权平等

1.独特的民族思想

甲午战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犯,士大夫阶层深刻认识到晚清政府的懦弱卖国。由于清朝在入关之时对中原人民实行残酷的民族歧视政策,久经压制的民族情绪在甲午战争后开始萌动,排满复仇与改朝换代的思想联合来。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汪精卫等都公开宣扬排满。

与同时代人相比,身处西北刘古愚的民族思想是非常独特的。概言之,他是在国家观念之下去看民族问题,把民族问题放在中国与外国关系的大背景下,以当时中国国家为一个整体,强调国内各民族之间消除隔阂,团结一致,来抵抗外国的侵略,把国内的民族矛盾放在反对列强侵略的大矛盾之下,强调的是民族团结,而不是排满或着排斥其他少数民族。与但当时继承传统的华夷之辨,以排满复仇为革命号召的主流思想相比,刘古愚以如此开放的胸襟看待民族问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说:“孟子论中国,蛮夷不与后代同,不以地分,夷狄不认为贱。舜为东夷人也,文王为西夷人也,是也。若陈良、许行皆生于楚,而孟子以陈良之学为进于中国之上,而谓许行为南蛮诀舌之人。可知夷、夏以义礼分,不在地也。”[6]

2.有差别的人权平等

刘古愚政治上一直试图建立一个统一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央政府,但政府里有关权利分配问题,刘古愚主张尊卑不同,是有差异的。一方面,在山居之前刘古愚倾向反对平等,以下是他对平等的认识:“洋人平等之说,原以坏吾旧礼,万不可从。此中国日后胜五大洲之本,当力持之。然其说有可参者。夫妇不可平等,阴必统与阳,家必统于夫也。男女则可以平等,人之视其子女必本同,阴阳之义也。故未婚嫁以前,则男先女而下女;即婚娶以后,则女顺男而从男,皆经义也。男女平等,专指父母爱后代,教之之心而言,何异于经义?”[7]由此看出,刘古愚的平等思想是深受中国传统“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他在夫妻关系上,认为男女不能平等,但夫妻关系之外的男女关系是可以平等的,这种平等与父母爱子女之情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在山居以后,在平等思想方面有了新的变化,对君臣,君民在政治权利,法律方面的平等比较赞同,这在《立政臆解》中都有所体现。他主张进行妇女解放,从普及教育,国家强盛的角度,他主张男女在受教育方面是平等的,这是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由此可见,刘古愚是一处于时代转换时期的思想家,刘古愚的思想认识是处于不停的进步过程中的,在他的思想中是新旧杂陈,相互影响的。

(三)政学合一和全民皆学的治乡观

刘古愚主张把学校教育与政治结合起来,学与政相互促进。这种思想是基于中国的军事、行政、经济等各行业人员都要进行专门化的训练,进而建立西洋那样的专门的,严密的现代化制度,而这样,就必须使各行各业的人普遍接受教育,只有他们接受了教育,才能促进国家的富强。从朝廷到地方省府州县都有学校,而他们却被排除在教育体制之外。洋务运动以来,各种新式学校纷纷创办,甲午战争之后,从中央到地方也掀起了兴学高潮,但是有的学校有其名无其实,有的学校虚应故事,远远没有达到史兵农工商各界从业人员都受到教育的目的,更不用说占人口一半的妇女了。所以刘古愚认为,要实现真正的普及教育必须从最基础的乡村办起,乡村的教育办好了,全国教育也就办好了。各级官吏兼各级学校的师长,上下级为师弟关系,则全国就不会有隔阂,政令即可以畅通无阻,国家之富强即可实现。刘古愚一生对此思想持之甚固,他自己不仅身体力行,晚年还想通过陈涛建议推行。

“治乡观”的思想来自对现实的判断,刘古愚的乡学观是由下层做起,在社会基层单位乡村层面进行直接改革,在乡村的层面固本培元,做成一个实际的点,而逐渐成面。但是问题是乡村的力量太弱,没有足够的精英人才愿意在乡村层面上做扎实工作,乡村整体水平太落后,惰性力量太强,而那些致力于乡村变革的人的力量又太弱,太容易受到上层的干扰、破坏和否定,这就使刘古愚的思想具有很大的空想性,但在研究西北维新人士的政治要求,考察刘古愚的政治思想方面对其总结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三、刘古愚政治民主思想的地位与影响

维新时期是刘古愚一生影响最大,最具华彩的时期。在此期间,他带领陕甘士子与全国大变革的思潮协同共进,并对戊戌变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刘古愚的新思想在西北的兴起与传播,对于打破西北闭塞落后的局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为关学发展注入了近代的因子

刘古愚政治民主思想的一个本质的特点在于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在思想文化转型过程中更多的是从传统实学思想和关中文化学术传统经世致用之学中汲取营养。刘古愚是直接继承李二曲“明体适用”的学术宗旨,但在体与用两个层面都对关学进行改造。“体”的层面指关学的哲学层次及根本性的价值层次。刘古愚通过将“明德”“亲民”两个传统概念进行改造,在民本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吸纳了民主的思想,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平等思想,即:否定同一性平等,认识到差别性平等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晚年基本上接受了民主政治的思想,这是前代关学所不具备的,他们只能是古典或者古代的形态,而刘古愚则将其注入了近代的因子。而“用”的层面则涉及刘古愚科技方面思想,在这不予详细论述。

所以刘古愚即是关学精神的受惠者,又是关学发展环节中的一位转折性人物。他将关学融进先进的学术洪流中,为关学注入了新时代的因子。

(二)推动新思想在陕西的传播,促进陕西地区的近代化

刘古愚的政治民主思想作为其新思想的代表对陕西地区新思想的传播,陕西地区近代化起着推动作用。陕西地处内陆,交通不便,近代经济相对落后于东南沿海,晚清西学在陕西的传播发轫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后,随着以刘古愚为代表的陕西士人通过创办新式学堂,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等方式使西方先进的政治理论和思想在陕西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陕西逐渐成为西学传播的活跃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从刘古愚的政治民主思想来看,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政治民主思想突破了民本思想的局限,进入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体系中,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君主应置于宪法的约束下,宪法成为国家的根本大法,长治久安的工具。”这些都是刘古愚向西方学习的维新思想和主张,而这些新思想与相对闭塞且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陕西相碰撞,使传统文化在三秦大地不断地“裂变”和 “再生”,反映了当时陕西在西潮的冲击下的社会动向,这对促进陕西地区的思想进步的社会风气的转变,具有积极作用。

对于政治民主思想传播的方式,一方面,刘古愚主持的味经书院十分重视对于新思想、新知识的传播。味经书院设立的刊印处和售书处,是近代陕甘文化事业的关键性设施,对于陕甘地区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新思想在陕西的生成、传播与发展起到物质保障作用,成为陕甘地区近代化启蒙的策源地,对该地区的近代化起着持久的启蒙作用。严复《天演论》的味经本成为第一个公开出版的刻本。光绪三十四年还创办了《关中学报》,成为传播西方先进科技知识的前沿阵地。另一方面,创立讲会是刘古愚救亡维新时期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味经学会”于1895年刘古愚创建并公开活动,此时北京的强学会尚未成立,是戊戌时期最早的学会之一。通过“学会”活动转变学生的思想,同时宣传自己的新思想,启发他们去接受新思潮。这些形式使具有近代化的新思想冲破了陕西的禁锢保守风气,推动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传播,促进陕西地区近代化。

(三)推动了陕西地区维新运动的开展

就陕西维新运动的形态而言,地方士绅为主要的发动、实施者,并得到官方的支持。时务斋、味经书院、崇实书院的创立都是刘古愚发端的,这些维新事业是在刘古愚的主持下推进的。不仅如此,刘古愚以及他的弟子们直接掀起并推动了陕西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近代化革新运动,刘古愚是陕西维新运动的灵魂人物。

刘古愚在陕西鼎力宣传维新思想,他的政治民主思想,尤其是君主立宪的思想,引起陕西学者对于西方“三权分立”的兴趣。宋伯鲁和李岳瑞都是刘古愚的学生,两人都积极参与了康有为等人倡导的维新运动。宋伯鲁对西方“三权分立”政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李岳瑞对西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历史、地理有比较全面的研究。1898年,宋伯鲁和李岳瑞在京组织了“关西学会”(后改为“关学会”),目的是联络京师陕西同乡,共同致力于探讨促进西欧、日本富强的社会政治制度,并通过陕西乡党向家乡宣传维新变法,以开化陕西之社会风气。

纵观刘古愚的政治民主思想,主要包括宪政思想,独特的民族思想和有差别的人权平等,以及政学合一、全民皆学的治乡观。这些思想的一个本质的特点在于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刘古愚直接发起了西北地区的维新运动,其政治民主思想影响了辛亥革命一代人,于右任、茹卓亭、李子逸等辛亥革命时期著名人物都是刘古愚的弟子,在这些人士的努力下,陕西在全国北方各省中率先响应武昌首义。因此,刘古愚深深地为陕西地区埋下了近代文明的火种。

猜你喜欢
陕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思想与“剑”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